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归义非唐 > 第187章 兵贵神速

归义非唐 第187章 兵贵神速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咯咯咯——”

天色未亮,公鸡便已打鸣。

横亘碧玉河北岸的良恭城内冒着炊烟,城内外及马道上都是帐篷。

街道上的鲜血已经被洗净,新填的泥土蓬松,时不时有土狗前去刨土,但很快便被睡在不远处的士兵一脚踢开。

“窸窸窣窣……”

甲胄声响起,尚铎罗与斛斯光并排带着十余名校尉朝良恭县衙门走去。

良恭城呈东西走向,宽不过百步,而长三百余步,城中仅有百姓两千余人,全城只有一条主道和七八条纵道。

城内百姓,大多居住木屋,昨夜投石将木屋烧毁大片,现在城内都是残檐断壁,许多百姓住在陇西军让出的帐篷里,看着他们的目光充满恐惧。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因为随着陇西军接管这座城池,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更为富庶,百姓也会知道,陇西军到底是支什么样的军队。

这般想着的时候,尚铎罗与斛斯光便要走入衙门内,但这时尚铎罗却拉住了斛斯光。

“嗯?”斛斯光有些迷糊的看向尚铎罗,却见尚铎罗道:

“斛斯光,你说我们现在都是刺史,那我们应该称呼刺史为什么?”

“这……”斛斯光愣了愣,随后才反应过来道:

“这倒是,你说怎么称呼?”

见状,尚铎罗咳嗽道:“以前大家还没实授也就罢了,现在耿明当了成州刺史,李骥、王思奉不多时也要实授,那我们再这么称呼刺史就不太好了。”

“此次我们起码收复成武岷宕四州,以此功劳要求朝廷授予使君陇右道节度使的身份也不为过了。”

“稍许你我与一起进去,我先称呼节帅,若是节帅默许,你便与兄弟们与我一同称呼节帅。”

尚铎罗目光扫视众人,十余名校尉先后点头。

“好!”斛斯光果断答应,尚铎罗也拍了拍他的肩,随后高兴朝里走去。

不多时,众人走入院内,见到了正在正堂吃饭的刘继隆。

“都来了?没吃就一起坐下吃饭吧!”

刘继隆招呼众人,却见尚铎罗走入正堂后作揖:“节帅,末将清点过了,城内仓、库尚有粮八千六百石,豆料八百余石,麻……”

尚铎罗如平常般汇报,斛斯光等人则是都在看着刘继隆的反应。

眼见刘继隆没有反应,斛斯光便在尚铎罗说完后接上:

“节帅,我拷问过了,怀道那边仅有甲兵二百,四千余口。”

“节帅,不如让我率二百精骑和四百甲兵,在这城内征发八百民夫,携十台投石机进攻怀道?”

斛斯光请命,刘继隆闻言颔首道:“既然如此,便依你所言。”

“此外,我在良恭驻兵一百,你若收复怀道,便暂时替窦敬崇治理宕州二县,派精骑追上我们即可,那四百甲兵留守怀道。”

“是!”斛斯光心中欣喜,而他后方的十余名校尉也先后称呼刘继隆为节帅,各自汇报着事情。

收复良恭,陇西军并未死伤多少人。

昨夜投石机打了两个时辰,良恭城便告破,随后便是一边倒的屠杀。

上百名番兵被杀,余者投降,俘获甲胄二百余七套。

“时间不等人,两个时辰后大军向岷州出发。”

“末将领命……”

诸将先后应下,随后各自退出衙门。

在他们走后,刘继隆用粗布擦了擦嘴,轻笑着呢喃道:“节帅?好称呼……”

“唏律律!!”

日上三竿,在木哨声与马蹄声中,陇西军主力离开了良恭县,走渡桥前往了南岸。

南岸虽然是冲积平原,但都是零零散散的平原,因此良恭县的耕地在文册上不足一万亩。

兴许正是因为如此,宕州人口才会如此之少。

思绪间,刘继隆抖动马缰,继续跟随大军脚步,沿着官道向西南方向开拔而去。

不得不说,陇南处处是风景。

官道沿途,幽谷纵横、奇峰怪石,古木参天,碧水湖泊、瀑布飞溅……随处可见。

这等景色,看得人眼花缭乱。

只可惜,在过去数百上千年的时间里,此地都为西羌所据,许多诗人未曾见过此等风景,不然恐怕会多出许多名作。

这般想着,刘继隆他们沿着官道前进一百二十里,耗费两日时间,才走出了良恭山脉,来到了羌水北岸。

“这羌水怎么都快比黄河还宽了?”

“这算什么?节帅之前上课时说过,长江比黄河宽好多呢!”

羌水岸边,几名校尉对羌水的宽阔评头论足,时不时搬出那从未见过的长江。

刘继隆闻言轻笑:“不管是长江还是黄河,都有其狭窄处,我们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饮马长江。”

“不要因为我讲过,你们就相信,要自己去看看才能知道,教条主义害死人啊……”

话音落下,刘继隆望向斛斯光:“羊皮筏子都准备好没有?”

“准备好了!”斛斯光颔首。

见状,刘继隆便交代道:“攻城不求急,白敏中刚刚接任西川节度使,没那么容易调动兵马进攻怀道。”

“是……”

二人应答间,尚铎罗也带着兵马沿着羌水北岸向西北走去。

斛斯光率领二百精骑、四百甲兵和八百良恭民夫脱离了队伍,在羌水河畔寻找狭窄处,试图搭桥前往南岸,进攻位于山区沟壑间的怀道。

与此同时,刘继隆他们则是继续沿着官道朝岷州进军。

不论高骈如何安排,自他们抵达羌水开始,高骈便不可能阻断他们回去的道路了。

自良恭山前往岷县有二百里,但只需要行军一百二十里就能抵达岷州三县之一的祐川县。

岷州虽然地势相较武州、宕州更偏僻,可在册人口却比二州加起来都要多,共四千三百余户,二万三千余人。

岷州之所以能养活这么多人口,全赖当地资源丰富。

当地的贡物包括茶叶、龙须席、鹦鹉鸟、雕翎、锦鸡、麸金,而紧俏的商品包括石脂、毛皮、椒(花椒)等物。

不管是对于大唐还是吐蕃,这个地方都是必争之地,因此当地能养活的甲兵也更多。

正因如此,刘继隆一开始才没敢做出一口气收复四州的部署。

只是如今看来,一口气收复四州未尝不可。

即便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大雪封山,可他们手中粮秣众多,足够他们吃两三年。

若非治理地方需要时间和人手,刘继隆都想在收复岷州后,进一步收复洮、叠、松三州了。

“还是缺少教习和直白啊……”

刘继隆在心底感叹一声,心里也准备好了在收复陇南全境后,花费几年,培养一些属于自己的读书人。

这般想着,他们前进的速度也随着走入岷州河谷后快了起来。

岷州的地形比较宕州来说相对平坦,行军也更为便捷,大军每日能走五十里,故此北上第二日,前方的精骑便与岷州祐川县的轻骑碰上了。

祐川位于岷州山峦沟壑间的一处谷地,东西最宽处不过一里半,南北长六里,整个谷地的地形呈北窄南宽。

祐川县并不算大,它依托着一条不足一丈宽的小河滋养耕地,城墙东西不过三百步,南北城墙长一里,可容纳的人口应该不多。

随着陇西大军到来,祐川县收兵民入城内据守,没有投降的丁点意思。

尚铎罗派精骑围绕祐川县城绕了一圈,很快便估算出了城内的情况。

“节帅,此地耕地不到万亩,城中人口应该不超过四千之数。”

尚铎罗朝刘继隆作揖,刘继隆颔首道:“此次进攻不急,我们的投石机,大部分都分给了李骥和斛斯光,现在军中只有二十台投石机。”

“这祐川只是前菜,后面的溢乐、和政两个人口大县才是主菜。”

“你命人搭建投石机,随后派军中弟兄砍伐树木,趁机修建更多的投石机。”

“末将领命!”尚铎罗作揖应下,随后开始吩咐大军扎营、伐树、掘石。

河道之中,别的不多,石块最多。

民夫们只需要掘出一条侧沟,便能降低水位,让河床的河石露出来。

接下来几天时间里,大军没有发起什么进攻,而是一直在做准备工作。

在他们准备的同时,长安的天使也带着圣旨来到了山南西道兴元府的南郑。

“门下……”

富丽堂皇的节度使衙门内,随着天使传唱圣旨内容,跪在圣旨下的,是时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兵部尚书的老臣封敖。

封敖自太和年间步入朝堂以来,先后侍奉三位皇帝,而李忱便是第三位。

由于封敖得武宗欣赏,故此被放逐至山南西道任节度使。

这些年里,朝廷几乎没怎么给他发过什么圣旨,而今圣旨到来,他心里不停犯嘀咕。

不出他的意料,朝廷此次希望他出兵收复武州。

“擢赏兴元府官兵绢绢帛二万匹,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

“臣兵部尚书、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封敖……接旨,叩拜上千万岁寿!”

封敖将圣旨接下,天使见状松了一口气道:“封尚书,此事事关日后兴元府安危,不可不急。”

“若辖内无事,还请尽早动兵,以免夜长梦多。”

“老夫省得。”封敖心里叫苦,面上却还得答应。

见他应下,天使作揖道:“本使手中还有送往成都府的圣旨,便不再逗留了。”

“天使慢走。”封敖毕恭毕敬的作揖,直到送走天使后,他才哀叹了一口气。

这时,左右一文一武两名绯袍官员上前,武官先道:

“如今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大雪封山,朝廷让我们此时动兵攻打武州,岂非儿戏?”

“武州番兵千余,若要围城,需五倍兵马,至少要出兵五千。”

“且不提凑足五千兵马需要时间,单说兵马凑足后,单民夫便要上万,这些都是钱粮。”

“区区二万匹绢帛,能做什么?”

武官开口,封敖就感到了不妙。

各镇牙将跋扈已经不是常态,下面的兵卒更是如此。

叫他们去平叛剿贼,除非钱粮给的足够多,不然他们可不会去强攻,而是更愿意选择围城,等待城内敌军投降。

二万匹绢对于河西这种不受宠的军镇来说是恩赏,但对于山南西道这样的大镇来说,那就是打发叫花子了。

“尚书,我听闻刘继隆挥师南下,眼下正在成州攻城拔地。”

“朝廷令我们出兵,恐怕是为了遏制刘继隆。”

“那刘继隆兵锋强盛,几个月便横扫河临渭三州,就连尚延心都成其马下亡魂。”

“我军若是出兵进攻武州,恐会恶到刘继隆,倒不如派些兵马做做样子,到时候若是刘继隆率军进攻武州,便以刘继隆为借口,率军撤回同谷县。”

文官站出来解释圣旨的意图,而封敖听后看向武官,眼见武官也露出赞同之色,他便颔首道:

“王护军,此事便由你派人前去同谷领兵出征吧,同谷那里正好有驻兵两千,可堪大用。”

“末将领命!”王护军作揖应下,随后转身向外走去。

待他走后,封敖与文官走到内堂,这才抱怨道:

“我虽为节度使,可和西道数万兵马却各有主意,眼下调动两千人都需要与他们商量,这……”

封敖长叹一声,文官劝阻道:“时局如此,非尚书之过。”

“下官刚才听那天使说,他还准备去剑南道寻白司空。”

“以下官之见,白司空才到西川月余,而西川兵马不修兵甲,又喜安逸而畏严寒,定然不可能出兵。”

“届时比较之下,我军毕竟出兵,只是不敌,方才撤回,朝廷也不会怪罪到尚书您的头上。”

文官三言两语间,倒是把封敖心里的那点担忧给抚平了。

不过封敖还有一事担心,因此他踌躇道:“那天使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若是刘继隆攻占成武二州,便会对我兴元府造成威胁,若是他日后来犯,我们应该如何?”

“尚书若是不放心,待明岁开春,下官亲自走一趟陇西,试探试探这刘继隆深浅。”

文官话毕,封敖终于放下心来,同时宽抚道:“有德之你为我作谋,西道何忧?”

“尚书过誉了。”文官作揖行礼,随后寒暄几句便离开了内堂。

往后几日,封敖派牙将率同谷两千甲兵,四千民夫前往武州。

这群兵马每日仅走三十里,而同谷距武州距二百里,如此慢悠悠前进,起码要八天时间。

在他们慢悠悠前往武州的同时,派发圣旨的天使也朝着成都府疾驰而去。

不过相比较他们,更为着急的却是率兵进攻武州的李骥、王思奉二人。

“噼里啪啦……”

武州将利县,从李骥、王思奉二人率军抵达城下算起,不到三天的时间,城池被攻破,城内二百甲兵被杀大半,俘虏七十八人。

城内的火势还未扑灭,许多屋舍被投石落下并溅射的石脂所引燃。

大火从清晨扑到正午,这才扑灭了大半,所有人都顶着一张花脸救火。

拿下城池的第一时间,李骥便是带人抢占了仓库,并开始清点粮草。

随着最后一颗算盘珠子落下,军吏抬头看向不远处坐在椅子上的李骥。

“刺史,算清楚了,仓内共有一万四千五百五十六石七斗三斤粟、麦,此外还有五百二十四石六斗豆。”

军吏话音落下,李骥这才颔首,随后看向另一名军吏。

不多时,那军吏也落下了算盘,长舒一口气的同时朝李骥作揖。

“刺史,库内有四千四百二十四支蜡烛,七百五十四斤花椒,一千六百五十四匹布,三百九十五斤六两茶,三百五十贯余七百二十四钱。”

钱粮被重新登记造册,李骥闻言起身颔首:“王涣,你们带一团弟兄驻守将利县,另募四百民夫随军进攻复津。”

“末将领命!”李骥不远处一名校尉作揖领命,李骥则是带着十余名精骑向外走去。

他们来到街上,翻身上马前往县衙。

一盏茶后,众人在衙门面前下马,朝里面走去。

王思奉坐在衙门主位,正在带人翻阅人口户籍。

眼见李骥来了,王思奉开口道:“这番贼上次登记造册还是会昌二年,我们之后还得自己重新登籍造册。”

“有多少人口田亩?”李骥沉稳询问,王思奉闻言说道:

“这上面记载的是九百五十二户,四千四百五十七人,田合计二万九千六十四亩,其中茶田二百一十五亩。”

“差不多了!”李骥颔首,沉声下令:

“事不宜迟,现在拔营进攻复津!”

“现在?”王思奉错愕道:“弟兄们才休息了不到三个时辰。”

“等不及了。”李骥打断道:“兵贵神速,早点拿下武州全境,才能免除后顾之忧。”

“告诉弟兄们,收复武州后,我做主宰羊三百,家禽二百来犒军!”

“好!”王思奉闻言也不再迟疑,当下派人前往军营,集结大军往复津攻去。

拿下复津后,他们的下一步就是可以通航的盘堤县。

盘堤到手,陇西军就可以在盘堤县境南边修建渡口,沿河直抵渝州(重庆)。

在李骥的催促下,大军很快拔营朝着复津前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