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心声暴露后,我把暴君急哭了 > 番外:谢家(前世)

平国公府谢家出过三位皇后,平国公手中更是握有兵权,谢家权贵,京城世家之首,若真算起来,能与之比较的,也只有当年的裴家。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谢浔从小习武,自小就崇拜那些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大将军,就盼着长大后,能持枪上阵,保家卫国。

文韬武略,他一样也没有落下,开蒙的先生对他赞不绝口,后来在学堂中也甚为认真,能与他比肩的,只有柳悬和蔡颐。

那年十岁,三人互相说好,等将来长大,要么在朝为百姓谋福祉,要么镇守边关保家卫国,护佑百姓。

可就是在这一年,平国公树敌无数,不少人都在暗处虎视眈眈,年幼的谢浔被人一激,说了一些维护裴家之言。

柳悬和蔡颐劝阻及时,拉着谢浔便将人扯走了,唯恐他言语闯下大祸。

裴家谋反的罪名在当年便是板上钉钉,纵使心中有猜测,却也不能说出来,多的是有心之人的刻意针对,何况是谢家,时时刻刻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

可即便两人劝阻及时,也无济于事。

谢浔的话很快就被有心人添油加醋,落得一个维护逆党之名,这些传到了皇帝处,平国公因此被参,被众多朝臣针对,折子一封封往皇帝面前送,皇后苦求半月有余。

皇帝仁厚,念谢浔年纪尚小,口无遮拦,令其在府中思过三个月,平国公教子无方,罚俸三年。

十岁的年纪,短短三个月,却让谢浔明白了许多,裴家忠贞,却耐不过奸臣陷害,皇帝疑心。

谢家之所以能在京城立足,靠的不仅是赫赫战功,还有宫中深得当今圣上恩宠的皇后,当今皇帝的仁厚。

可恩宠不常在,奸臣仍当道,君王的仁厚和信任又能维持几时,届时,谢家只怕会落得跟裴家一样的下场。

天子一怒,血流万里。

将利害想通透了,初尝到苦头的谢浔再不敢出头,行错一步,获罪的是满门族人。

柳悬时常来找他,想带他一块去学堂,不出头是一回事,可学堂却不能不去,若是不读书,将来如何明事理?

谢浔仍旧逃,还结识了京中的好些富家子弟,时常勾肩搭背去游湖。

蔡颐也来劝说过两次,可谢浔什么话也听不进去,是一门心思要藏拙。

这一藏拙,七八年过去,竟真拙了。

本该成长为像柳悬和蔡颐那般不分伯仲的天子骄子,却顾及帝王猜忌之心,唯恐奸佞陷害,谢浔不再去学堂,成日里就吃喝玩乐,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挥霍又招摇的纨绔,就连亲爹提起都要捶胸顿足:顽劣不成材。

满京城的人再提起谢浔,都要替平国公叹息,偌大的国公府,却生出来一个草包纨绔,这是要把家都败光啊,可怜平国公戎马一生,将来却是后继无人。

毕竟,这种儿子,还不如没有。

谢浔的纨绔事迹,满京城无人不晓,也因此,当年之事,渐渐没有人提起。

纵使没有了抱负,可谢浔活得恣意,今日去听曲,明日去吃酒,京中什么楼里有什么样的姑娘,哪个姑娘弹什么曲好听,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虽然平国公为此没少责打,可谢浔却半点没有放在心上。

党争如火如荼,他觉得自己只要像现在这样,就不会有人把心思打到国公府头上,谢家便可安然无恙。

可当今皇帝没有子嗣,迟早都要在宗室中择一人册立储君。

韩,恒,敬三位亲王斗得死去活来,平国公府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只忠于大晋君王,不偏向任何一方,可也因此,将人彻底得罪了。

谁也没想到,三位亲王都死了,最终上位的,是敬王世子宋千帆,朝臣有所质疑,但宋千帆还是被禁军统领于挺拥上皇位。

新帝登基,便暴露了真面目,宠信奸佞之臣,实行暴政,加重税收,百姓民不聊生。

朝局混乱,外敌入侵,朝中之臣主张议和,在南国的威胁之下,仍然执意割地求和,多少忠臣因为劝谏而死在暴君之手。

直到南国快攻入京了,偌大的晋朝,却无一武人能领兵打战。

谢家最终也落得像当年的裴家相似的下场,可太后尚在,宋千帆因此顾忌,而不敢对谢家下狠手,只给了流放。

年幼之时满腔抱负,如今却落得全家流放的下场,他心知,至少人都活着,已经是不幸中的幸事。

毕竟此时的柳家,只剩柳悬一人,蔡颐更是横死在金殿之上,死后还落得一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百姓痛恨暴君,又恐惧暴君之行,每日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敢怒不敢言,而宋千帆仍旧高高坐在金殿之上,动动手指头,便可决定旁人生死。

离京那日,谢浔手脚戴着镣铐,没有回首看身后的京城,此处早已成了污糟之地,再没有从前的光景。

他不明白,先帝何等圣明,为什么选了宋千帆这么一个人,更不明白,敬王生前何等光明磊落,为什么却养出这么一个品性的儿子。

可他没有机会想了,纵使想了也无用。

因为押送之人的刻意刁难,平国公死在了流放的路上,戎马一生的一朝功臣,手中长枪杀敌无数,令多少敌国将士闻风丧胆,最终却死在了籍籍无名的宵小之手。

谢浔悲痛不已,高热不退,险些丧命。

谢家零零散散的人,在流放路上活下来的没有几个,苟延残喘的谢浔带着他们逃回了离京城最近的淮州,此时的淮州已经是除了京城外的最后一道防线。

纵使如今的自己,尚有双手能打,可大晋气运已尽。

谢浔时常在想,倘若十岁那年,自己没有怯懦,会不会有所不同,可就算把脑袋想破了,也没有准确的答案。

谢氏一族至死秉持初心,永远忠于国,不做叛逃之人。

敌军攻破淮州城那日,南国贼子在城中烧杀掠夺,虐杀百姓。

谢浔死于数炳刀枪之下,以身殉国,全了谢氏满门忠义。

实在是这世间,再无他可念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