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30章 领导不甩锅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430章 领导不甩锅

作者:吃不起肉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08: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同僚的忐忑不安,马周从来只有四个字回答:

“吃点好的。”

张刺史:“……”

本来,这段对话也就到此为止了。

可是,今天的张刺史,比过去几日更为忧心忡忡,忍不住追问一句:

“我等将功补过,做得应该还行吧?

“都说神皇陛下菩萨心肠、慈悲为怀,应该能看在我等勤勤恳恳修补大堤、安置灾民的份上,应该能饶我等一命吧?”

随着滑州的灾情一天天稳定下来,张刺史等滑州地方官的危机感也一天天爆棚了。

既然这边的急事已经了了,是不是该卸磨杀驴、秋后算账了呀?

“马台省,不知您怎么看这件事?请务必为我等下官指一条活路啊!”

张刺史直接茶碗一搁,噗通一声,跪在了马周面前。

和生无可恋、好像随时准备跳河谢罪的马周不同。

张刺史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僚,骨子里还是个日子人。

他不想举身赴清池,他还想继续体验人生的美好,他还想再苟个大几十年的。

当然,他也知道黄河改道是一起滔天的大祸。

绝不是轻飘飘一句“戴罪立功”就能弥补抵消的。

他也不指望在闹出这么大的祸事以后,自己能够平安落地。

可是,狗急尚且还会跳墙!

万一呢!

“唉……张使君,你这是何必呢?快快请起。”

马周嘴上平平淡淡地客套一句,身体却岿然不动,依旧端坐在原位上,心里泛起一阵悲凉,又掺杂着一些滑稽,让他想笑。

可怜的滑州刺史、以及刺史身后的一大帮地方官员,被逼得都病急乱投医了。

他们的心理,马周也能猜到几分——

诸官大约是见他这位京城来的工部侍郎全程镇定自若,以为他有脱身之法,所以来走动走动,请教活命的办法。

殊不知,马周这么云淡风轻,不是因为自己有全身而退的把握。

恰恰相反,他是自知没有活路,加上自己又有着读书人的气节、一心求死殉国,“双向奔赴”之下,才这么淡定的。

马周也不忍心蒙骗这些快要踏上绝路的倒霉蛋,实话实说道:

“张使君,大河改道殃及黄、汴、淮沿岸十州、上千万的百姓。

“溺死淹死之人,几何?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病死之人几何?灾区粮食绝收,饿死之人几何?

“还不说洪水退去以后,田地盐碱不可耕种;也不说水灾过后虾生蝗,蝗灾几乎必定接踵而至;更不说灾后必定匪盗横行,让幸存者不得安心生产。

“这长长一串损失,大不大呀,张使君?”

张刺史被问得冷汗直冒,艰难地咽了口水,发现自己的喉咙干涩无比、根本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僵硬地点点头。

“呵呵。”马周冷笑一声,给吓懵了的刺史补上最后一刀:

“上述种种灾殃,皆因我等而起。

“你自己说说,你觉得我等之罪,可恕耶?不可恕也!”

一番话振聋发聩,让张刺史感受到了透彻骨髓的阴寒。

让他感到更加毛骨悚然的是,马周侍郎在说出这番话语的同时,嘴角甚至挂着些许笑意。

滑州刺史这才恍然意识到,这位京城来的钦差,精神状态或许真的不大对劲……

然而,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悻悻离开马侍郎的帐篷。

他仍然不死心,仍然发疯似的想抓住这根称不上救命的稻草。

因为他自己也快被逼疯了。

“可是这堤坝垮塌,不怪我等啊!当然,责任也不在马台省,这您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我们既没有贪污钱款,也没有偷工减料,堤坝是按照朝廷规定督造的,工期也没有延误,甚至还有提前。

“我等尽职尽责、问心无愧,上对得起天地良心、陛下栽培,下对得起父老乡亲、衣食俸禄,这您都是知道的呀!”

这话说得一点也没有错,马周也听得不禁点头。

他也知道,这段时间滑州官员们的压力可谓爆表——

白天高强度劳动,晚上接受狄仁杰、来俊臣两头恶犬的高强度审讯。

这是堪称炼狱的身心折磨啊,滑州的诸君居然都挺过来了。

如果这都不能证明滑州官场的风清气正,那就没有什么能证明的了。

实话实说,马周也是在宦海沉浮了大半辈子的,官场的那点腌臜破事儿,他能不清楚?

但凡有个需要动工的基建项目,就是衮衮诸公大发横财的机会——招工、材料、工饷、用地,哪个不是上下其手的机会?

马周虽然没吃过猪肉,但也见过猪跑啊。

凭良心说,滑州的诸公能做到花草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真的很不简单。

如此有能又干净的优秀官吏,不应该落得如此下场。

然而,官运本身也是能力的重要一环。

老倒霉蛋马周,自己可最有发言权了。

“没有责任?呵,你说没有就没有?”

马周指了指张刺史、又指了指自己,忍不住嘴角的戏谑,不知是在笑对方,还是在笑自己。

“你,是滑州的最大官员。我,是督造大堤的最大官员。

“滑州大堤,你我是第一责任人。如今大堤垮了,你觉得我俩有没有责任?你觉得我俩可以全身而退吗?”

张刺史被说得脸色越来越煞白,嘟囔着试图反驳:

“我们做到了能做的一切,我觉得没有责任。

“都因为雨下得太大,是天灾……”

“呵呵,天灾!”马周捧腹大笑起来,好像听见了顶滑稽的荒唐笑话。

“你把责任归到天气上,天人感应,难道是因为天子不修德政,才导致天降灾祸?

“按你这么说,责任难道是皇帝陛下的吗?”

张刺史哑口无言。

“死了这么多人,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总得有人负责,总得有人背锅。

“否则,民心难平,官场之中也不好交待。”

马周放低了声音,满脸都是苦涩的笑容。

“这责任不由我俩来背,难道还得陛下背?

“陛下顶着‘天怒人怨’的骂名,只为了掩护几个并不显山露水、随时随地可以替换、甚至有没有问题还不一定的芝麻官僚吗?”

张刺史彻底沉默了。

严格说起来,李明陛下也称得上是“得位不正”了。

嫡长子、太子、储君,三个身份他都没有捞到,甚至连一个嫡子都不是。

要不是身上好歹还带着点老李家的血脉,综合李明的发家史、以及对前朝全面否定的政策,这次政权更替完全算得上以下犯上的改朝换代——

事实上也确实是改朝换代,在儒家的语境里是绝对大逆不道的。

然后,也就在改朝换代的当月,就天降暴雨,一直下到黄河改道……

就算是最坚定的唯物主义战士,恐怕也得感叹一句“太巧合了”。

至于别有用心之人,或者儒家的老学究,只怕更是会借题发挥一番。

“不修德政以至天怒人怨”、“失去天命”什么的只是起手式,接下去能一直刨根刨到大明王朝的合法性问题。

这问题可不能上秤啊,上了秤的分量,可不比滂沱的黄河水轻啊!

李明陛下的合法性,大明王朝执政的根基,绝不是什么“兵强马壮者为之”。

而是悠悠民心。

但是,凭实绩挣得的民心,也很有可能凭霉运输出去。

毕竟在这个年代,老百姓普遍还是很迷信的。

异常天象叠加上千百年罕有的灾祸,在民间所产生的连锁反应足以动摇任何一个政权的基础。

哪怕是大明。

“所以,大河改道只能是**,不能是天灾!”

马周一边微笑着,一边吐出一口浊气:

“如果责任不在你我,那么责任就在陛下,就在整个大明!

“如果罪名不是贪赃枉法,那么罪名就是失去天命,天降神罚!

“你觉得陛下会怎么选?”

他的话语仿佛不祥的丧钟,一下下叩响在张刺史的心里。

确实,和被天下人怀疑得位不正、倒行逆施以至于招致天罚,动摇整个王朝的统治基础相比。

借几个官员的人头一用,简直不要太有性价比。

“所以说……滑州官场是没救了?”

张刺史一屁股坐在地上,面白如纸。

虽然在马周嘴里只是个“芝麻小官”,但刺史的品秩着实不小了,自然知道政治的套路——

冠冕堂皇之下全是冰冷的成本收益算计,和做生意一样一样的。

“那倒也不见得,陛下并不是嗜杀之人。”马周缓缓摇头,一字一句道:

“陛下让我等暂时处理公务,没有立刻将我等捉拿定罪,想来也是给一个活命的机会。”

看着脸色重新焕发起来的张使君,马周又补上一句:

“不过赦免只适用于中下级官僚,与我俩无关。

“我们既然坐在一把手的位置上,便要承担这个责任。”

领导责任,便是如此。

张刺史的心脏慢慢凉了下去。

无论如何,都没有活路了吗……

“完蛋了吗?吾自幼勤奋好学、考取功名,为官后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就这么,都,打水漂了吗!”

老张箕坐在地上,一边叫喊着,一边拳头捶地,完全自暴自弃了。

“二位官爷,陛下召见。”

“谁?!”

也就在他最狼狈的时候,一名卫兵掀开帘子,把他吓得一哆嗦。

可是待他回过神来,那卫士已经走了,只剩下摆动的门帘。

“陛下亲临,召见我等。”

马周似笑非笑:

“张使君,还等什么?应召去吧。”

张刺史颓然坐在地上,眼神漂移地看着边上的一壶茶。

早知道,就多喝一口了。

这一走,怕是再没有机会享受了!

…………

滑州诸君的扎营地,有一处高坡。

让诸君又爱又怕的神皇陛下,此时就站在这座高坡上,一身小号的玄色圆领袍,背着双手,完全没有架子。

光看外表,完全看不出李明是个皇帝,倒像是个装大人的小孩儿,让人忍俊不禁。

可是,人是有气场的。李明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帝王之气,让在场的诸位官员不敢抬头直视。

而让他们更为胆怯的是,李明陛下全程板着脸,脸色十分难看。

完了,完了……

陛下这是动杀心了啊!

官员们慑于龙威,不禁两腿发软,两股战战。

不少人是平生第一次面圣,没想到等来的大概率是自己的死刑判决。

这就让人很难绷了。

大家都是当官的,政治那点花活,就算没有玩得炉火纯青吧,但难兄难弟们互相交流一番,自然也知道自己的处境。

每个人都垂头丧气,心情极其低落。

官阶较低的小卡拉米,正在盘算着自己大概会被判几年、流放是去热死人的儋州还是冻死人的黑水。

而官阶较高的诸公,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

引刀成一快!

按照闯出的灾祸大小,他们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量刑。

肯定顶格处罚!

这就不必考虑自己蹲几年、流放哪里去了。

等下属们服完刑的时候,自己应该都能打酱油了。

在一片挥之不去的愁云惨雾之中,职位最高、责任最重的工部侍郎马周,却是最为云淡风轻。

他早就想开了。

自己这辈子,当官当得忒没意思了。

勤勤恳恳干到中年,好不容易干到晋王李治的老师一职。

因为出了个歪点子,引发齐州民变,被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李明殿下一脚踢到了章丘,回到原点,从零级县令开始练起。

好不容易从基层混出来了,又遭遇了某位李姓反王的金融战,被打至跪地,迫他做战俘。

直到现在,终于在朝廷中枢混出了点名堂,当了个干活部门的干活副部长。

结果,就摊上了“黄河决堤”这口滔天巨锅——

称不上是锅,马周的三次遭殃,都是因为碰见了前所未见的困难,而他的能力却又都不足以解决。

换言之,就是菜。

菜是原罪。

现如今,还是因为自己太菜,导致大堤在自己负责的河段崩溃,这也怨不得谁——

黄河在别人那里都好好的,怎么偏偏就在你这儿改道?还说不是你的问题?

“呵,便如此吧。”

马周恬淡地闭上了双眼。

责任是他的,要杀要剐,他认罚。

“你们都到齐了?”

听得高坡的方向,传来李明陛下愠怒的声音。

下一句便是:

“查清楚了,你们都无罪,官复原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