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13章 陛下,你下面呢?

“狄仁杰?你行吗?”

尉迟循毓抱起了胳膊,望向小伙伴的眼神里写满了质疑。

狄仁杰还是老样子,谦卑地躬着身子,脸上挂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也不反驳也不解释,给人一幅心里没底的模样。

这就让尉迟循毓更怀疑了,抬高了音量:

“这起案子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是性质恶劣。

“对方瞄准的是明哥和整个大明朝廷,一旦成功后果不堪设想,必须严肃应对、尽快破案!”

狄仁杰被黑炭头喷了一脸唾沫星子,气场更加弱势了,只是弱弱地点点头,有些结巴地说:

“是的……你说的对。”

“哎呀,你到底行不行啊!”这温温吞吞的态度,让尉迟循毓愈发不满意。

“我,我……”可怜的狄仁杰在气场上被完全压制,说都不会话了。

李明插进去打圆场道:

“黑炭头你别太咄咄逼人了,小狄还是很可以的。

“狄仁杰你也是,自信一点。你忘了吗?当年你不是和我一起,破获了河间郡王李孝恭被毒杀一案吗?”

狄仁杰嘴唇翕动,终于吭出了相对完整的半句话,却是:

“可……那是明哥陛下您英明神武,智破奇案,都是您的功劳,我只是……”

“只是打了个酱油。”尉迟循毓替他补完了下半句。

“是的,正确的,客观的。”狄仁杰表示赞同。

李明怪难为情地摸摸头:

“哎呀~哪里,军功章也有你的一半……

“不对,我不是来听你们马屁的!

“黑炭头,狄仁杰成功在敌人的大本营经营着情报网,为战争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你要相信他。”

尉迟循毓还是不服:

“在后方运筹帷幄,和在前方探查案情,那是不一样的。”

面对同仁的直球质疑,狄仁杰只是低着头,也不反驳,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李明也只能暗暗叹一口气。

尉迟循毓和狄仁杰两人的性格可以说截然相反,一个急躁刚强,另一个心思缜密。

而偏偏又干的是同一份工作——都是搞情报战线的,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一个对外、一个主内。

很难不互相别苗头。

都说同行是冤家,李明的这种分配,简直是唯恐这两人不掐起来。

别看尉迟循毓是主攻方,狄仁杰的心里也肯定是不服的,只是以他的性格没有轻易表现出来而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仅凭同学关系也并不能保证铁板一块,没有矛盾。

对他俩的上司来说,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既要维持两方的良性竞争,又要避免两方撕破脸互相拆台、退变为恶性竞争。

这个度十分难拿捏,就像在两个鸡蛋上跳舞。

不过嘛,李明可是跳鸡蛋舞的高手了。

他当着两人的面,笑眯眯地反问:

“大明人才济济,你们说我为什么要找狄仁杰来办理此案啊?”

两人俱是一愣,疑惑地面面相觑。

听明哥的这意思,人选还有学问?

“因为狄仁杰长期在长安行走,与唐州这边的纠葛不深。

“事情发生在唐州,本地的势力并不能抹除嫌疑,譬如落魄的贵族、高句丽余孽,或者仕途不顺的哪个大臣……

“循毓,我不是怀疑你和他们有勾结。只是瓜田李下,我怕你招惹他人怀疑。

“相比之下,狄仁杰与唐州几无关联,显然更合适。这也是为了保护你啊尉迟循毓。”

李明踮起脚尖,语重心长地拍拍黑炭头的肩,又对狄仁杰说道:

“你和大明诸臣不熟,也正好趁这个机会大家互相认识一下。

“不要怕得罪人。作为肃反委员会的总管,你的职责是对内,就是要让他们怕你、忌惮你。”

一套眼花缭乱的操作,把两位小伙伴听得直发愣。

皇帝不愧是皇帝,只是一个查案的人选,居然也能塞满精心的算计。

政治真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啊,还是查案简单……

狄仁杰低着头,好像微微叹了口气:

“好的,陛下……”

尉迟循毓则是扬眉吐气,露出自信的笑容:

“所以明哥是为了保护我对吧?不是因为我的办案能力不及狄仁杰对吧?”

这个嘛……李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出门在外,男孩子要保护好自己。”

尉迟循毓的笑容凝固了,而狄仁杰的腰杆子又硬了起来。

一人各给一颗甜枣,算是维持了微妙的平衡。

对于明哥的最终安排,尉迟循毓心中虽然不服气,但是也只能坦然接受。

“现在回到案件本身。”李明清了清嗓子,转入正题。

“目前现场已经控制住了,除了打道回府的大臣以外,其他所有人都被下令禁止离开国务衙门,先做一轮初步的排查。

“谁是纵火犯,幕后真凶是何方势力,不知二位有没有头绪?”

狄仁杰刚想开口。

话茬却又被李明给抢了回去:

“我倒是有一些猜测,还请两位帮我斧正斧正。”

李明客气了一下,便开始了推演:

“虽然衙门里下人众多,人多手杂,但是有机会接近尚食局的人员,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御厨,二是传菜的宫女,三是看守的卫士。”

虽然这么分类有些粗暴,但确实将现场情况还原得逻辑通顺,不至于过于混乱而干扰了思考。

狄仁杰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便准备开口。

“首先排除御厨。”话头又被李明抢走了。

“先不说御厨的人选经过严格的检查,也不说尚食局的门禁有多么严格,厨师一旦进入,就无法轻易离开,遑论靠近柴房。

“单说作案手法,如果某位御厨真的怀有险恶用心,大可以利用下毒等更高效的方式,何必在不痛不痒的柴房之地,放一把不痛不痒的火呢?”

狄仁杰听得连连点头,便要出声附和。

“说得对啊!”

却又被尉迟循毓给打断了。

黑炭头拍着黑漆漆的额头,恍然大悟道:

“确实是这个道理!亏我差点冤枉了那些厨子呢。还得是明哥,脑子就是好使!”

李明顺滑地接过了尉迟循毓递过来的话茬,又双没有给狄仁杰发言的机会。

“同理,宫女的嫌疑也可以排除。

“宫女传菜是有严格路线规定,全程在守卫的监视下进行的,同样没有靠近柴房的机会。

“同样的,宫女如果要作乱,也有的是更好的办法。就算往菜里吐口唾沫,也比在柴房放一把火要靠谱。”

“嗯嗯,对的对的。”尉迟循毓重重地点头。

三个选项去掉两个,接下去该怎么回答可真是一道难题呢。

他积极开动小脑瓜,熟练运用排除法,脸色渐渐严肃起来:

“厨子和宫人的嫌疑可以排除,那也就是说,有问题的是……是卫兵?!”

毫无疑问,陛下的亲卫是经过最严格选拔的精锐,必须绝对可靠。

如果亲卫军都出了问题……

那见微知著,大明的治理岂不是出现了塌方?

“不是。”

然而,李明又是摇头否定。

“卫兵是这三个群体中最不可能有问题的。

“你们知道,这次火灾为什么那么快就被扑灭了吗?”

“因为刮风下雨?”尉迟循毓没过脑子来了一句。

李明冷冷地斜了他一眼:

“虽然大明筚路蓝缕,宫廷官府不讲排场、力求简朴。

“但也不至于柴房漏风漏水吧?”

事实上,尚食局的柴房是一个坚固的仓库,始终保持着干燥。

外面就算下刀子,里面照样安如磐石,何论一点风雨。

“火情之所以很快就被扑灭,一来得益于守卫快速反应。

“二来,则是纵火者不熟悉我大明国情导致的。”

李明缓缓道。

这话说得尉迟循毓直犯迷糊——

放把火而已,暗杀成不成功,还能和熟不熟悉国情扯上关系了?

“明哥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尉迟循毓小声问狄仁杰。

狄仁杰弱弱地摇摇头:

“陛下的圣意岂能妄自揣测……”

“嗐!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你拐弯抹角说一大堆,不还是和我一样不会办案?”尉迟循毓急躁地埋怨道。

狄仁杰张了张嘴,居然无法反驳。

“纵火者不知道的是,柴房只是名字带个‘柴’字。里面放置的燃料,可和木柴没有一文钱的关系。”

李明解释道:

“里面放的是煤。”

“煤?”狄仁杰有些吃惊地重复了一遍。

作为从长安来的“外地人”,他虽然和李明的联络一直不断,但是对于生活之中的细节,还真不太清楚。

比如,大明的主要燃料不是木柴或者木炭,而是煤。

煤炭是李明首倡的燃料,用来取代木炭,那宫中自然得以身作则。

总不能让老百姓用着廉价的燃煤,而自己却偷偷享用特供的木炭吧。

“煤炭有一个特点,就是燃点高……呃,简单地说,就是比木柴和木炭都更难以点燃。

“那个纵火者想必是并不知道这一点,导致引火材料的火力不够旺,柴房没有烧起来。”

李明看着二人,道:

“我的卫士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甚至可以推而广之,任何一位在大明疆域内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不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以至于功亏一篑。”

他的语气多少带着些许欣慰。

还好还好,大内要害部门还没有被敌人渗透变质,还是靠得住的。

不幸中的万幸。

暗杀者甚至都可能不是来自大明的。

连煤炭的常识都不知道,确实国民性存疑。

如果果真如此,那么李明更有理由感到欣慰。

因为这说明,幕后黑手没法在大明内部,找到哪怕一个愿意对至贤至圣皇帝陛下下杀手的国民。

这就进一步证明,本陛下在国内还是很得人心,统治十分牢固的嘛!

“如此一来,嫌疑人的范围就能够进一步缩小了。”

李明最后总结道。

嗯嗯嗯……狄仁杰和尉迟循毓听得直点头,一脸期待地看着明哥。

明哥陛下看着他俩。

“你们干嘛?”

“下面呢?”

“下面没有了……呸呸呸!”

皇帝陛下勃然大怒:

“什么事情都要我查,那还要你们干什么?

“案子狄仁杰去办,我的事情多,我要把精力放在内政上面。”

狄仁杰整个人一激灵,唯唯诺诺道:

“谨遵谕旨!”

“……”李明也懒得纠正他了,又吩咐尉迟循毓道:

“综合现有的证据,不能排除幕后真凶来自国外的可能性。

“对外的情报工作属于你的职权范围,相关事宜由狄仁杰与你协调。”

一听自己也能掺一脚,尉迟循毓顿时来劲儿了:

“遵令!”

事情吩咐完毕,李明向两位小伙伴挥挥手:

“时候不早了,你们先退下休息去吧。”

“遵令。”

尉迟循毓和狄仁杰一齐告退。

李明轻出一口浊气。

开国皇帝如何处理功臣,一直是一个难题,而其中又以李明为最。

以前都是同学、是哥们儿,现在成了君臣。

这关系该怎么处理?

一切按规章来吧,会被认为没有人情味,翻脸不认人,“明哥你变了”。

纵容他们吧,以后迟早惹出祸事来,为害天下。

“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们互相竞争,我居间调停。

“这样既能保持和谐友爱的君臣关系,又能让他们时刻保持紧绷,不至于松弛下来。”

李明在心中暗暗定下了规划。

玩平衡,他可太会了。

通过这起“蛇头蛇尾”的国务衙门纵火案,正好可以起到平衡狄仁杰与尉迟循毓、对内和对外情报机构的作用。

至于纵火案本身,李明倒不是十分在意。

乍看之下,这是一起妄图把皇帝大臣一勺烩的政治暗杀,称得上是“帝都不祥事件”。

敌在国务衙门!

但是只要研究细节,不难发现,自己身周的铜墙铁壁还是很牢固的。

敌人即使藏在黑暗之中,射出的暗箭也没法伤到自己。

大明虽大,但是可供敌人利用的空隙并不多。

证明自己对基层的组织和掌控力还是合格的。

可是话说回来,到底是谁、是哪方势力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来唐州挑衅至贤至圣的权威?

甚至还妄想团灭整个大明、整个天下的统治集团?

虽然行为愚不可及,但是其用意之险恶,其心可诛!

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去,是嫌我提不动刀了还是不敢杀人了?

简直是……

“唉……就看狄仁杰的了。”

李明摁住自己撸胳膊往上冲的冲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是皇帝了,不可拘泥于细节。

他要治国。

“财政、防灾、赈济、发展……都是烦心事。”

李明默念着满满当当的日程,忽然灵光乍现。

“对了!我怎么忘了呢,还有一块血包没有动用!

“正好可以把阿兕子一起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