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393章 父皇,我能打服你吗?

哦,对哦!咱还有个李世绩在外边儿!

看家的几位将领虽然不如那几位名垂史册的一线名将,但也不是吃干饭的,也都是有能的战将。

在克服了最初的慌乱之后,他们也旋即意识到,李世绩部已经掉入了前后夹击的陷阱之中,危在旦夕!

“在下愿往!”

诸将一齐请命,争先恐后。

李世民大手一挥:

“尔等尽皆出动!

“朕不需要护驾。如果李世绩就此无了,那留朕一个孤家寡人也就没有意义了。”

众人不禁悲从中来,喉咙动了动,哽咽道:

“遵令!”

各自领命,便头也不回地退下,奔赴战场了。

对他们来说,突然折跃到脸上的明军占据着压倒性的技战术优势,宛如天神。

但,神仙就神仙。

该打的仗,还是要打到底的。

此去应是永别……李世民凝望着麾下诸公决绝的背影,缓缓抬起手,长长作揖。

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为了抵御李明的进攻,领兵、用策、侦探、布防……各种阳谋阴谋,李世民毫无保留,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天策上将还是输给了他的小儿子,输得体无完肤。

以为他的主力在山西,哪知道他在中原方向又掏出了一支更大更强的部队;以为他要顺势直取京师长安,哪晓得那货从中原杀奔山西。

在挫败了他南北对进的计策后,没想到那厮居然在前线填了一百万平民;以为他要建碉堡,没想到他在搞基建;以为他真的在闷头搞基建,没想到这一切全是障眼法,那货其实一直在图谋晋阳——

李世民不知道李明具体是怎么把船弄到封锁线后的。

但是他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李明那厮利用各种迷惑操作、来阻止他寻得的。

而且李明成功了。

直至被大和拍脸、基地空投,大唐一方都浑然不知,那些船到底是通过什么精妙的机关设计上的山!

李明的脑洞,恐怖如斯。

每一招都出乎意料,好像在瞎胡闹似的。

可是一招一式的背后都暗藏着一条逻辑链,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直到一切就绪,发起势不可挡的雷霆一击。

受害者才恍然顿悟——原来是冲着我来的啊!

回过头来重新梳理,李世民才能大致摸清李家老十四的大致招数。

看似瞎胡闹,其实充满了精明的算计,不但高效,成本还很低……

“嘶!”

李世民嘴角一疼。

才发现自己无意间捋胡子捋得太用力,都扯下了几根。

他痴傻地看着手里的几根花白须发,不禁苦笑:

“难看了,竟然被打得如此狼狈……”

但被打得再悲催,仗还得硬着头皮接着打。

连他手下的将士都还在前赴后继地挑战不可战胜的敌人。

他怎么能打起退堂鼓……

“嗯?”

李世民余光一瞥城楼地下,眉头皱了起来——

“怎么军队还没出城门?”

从他这个视角朝下俯瞰,只能看见明军陆军井然有序地列队向北,丝毫没有受到干扰。

人呢?朕刚才派出去的那么多人呢?

难道跑路了?

“陛下——”

时隔一刻钟,本以为永别了的将军又见面了,灰头土脸的。

“我军,被堵在城门口,出不去……”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都气笑了。

妈的,将是好将,可惜不太好——

知道你们不堪,但也没不堪到这种程度吧!

连和李明的手下同场竞技的资格,都没有吗!

“怎么回事?尔等不是气势如虹,信誓旦旦要拯救李世绩于水火的吗?”

从不内耗李世民习惯性地毒舌道。

对方垂头丧气地禀告:

“船,是船……”

…………

晋阳城门处,唐军正在集结。

战士们眼神坚毅,视死如归。

通过城门口,明军的方阵历历在目。

无耻之徒,如果让他们从背后偷袭李世绩,那这仗就彻底结束了。

所以,在明军整顿完军列南下以前,唐军要先给他们来一个无耻偷袭。

让战场变成一层叠一层的千层饼,也好过李世绩被两面包夹芝士啊。

“冲锋!”

唐军先锋列队而出。

又很快退了回来。

领军校尉大为光火:

“你们怎么临阵脱逃……”

话音未落,只听“咚”的一声闷响。

一支大腿粗细的全金属弩箭,射穿了半开着的晋阳城门,将沉重的门栓都带的咯吱作响,铁屑四散。

而在城门外,更是箭如雨下,根本不给人留插足的空间。

箭雨来自停泊于晋阳城下的明军战舰。

每艘船上都布设着大量弓弩,都是大明科技天下第一的造物,射程和威力都远超唐弩。

这些弩炮一刻不停,向晋阳的城门倾斜着密集的弹雨。

本来明舰就多,每条战舰上还架设着数量更为庞大的弩机。它们同时开火,在城门处形成了一道死亡的弹幕。

李明的此次作战规模如此宏大,不容有失,怎么会把晋阳城里的唐军余部给漏了?

他们就交由无敌舰队处置了。

由舰队的“舰炮”阻滞对方的南下,为岸上的陆军提供掩护,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背刺李世绩。

“切,可恶!”

被坚船利炮堵在家门口,唐军诸将恨得直呲牙。

可是除了对战舰哈气,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根本出不去,遑论反击,唐军的弓弩连对面的皮毛都够不到。

明军战舰在南方,那能不能从北城门出去,再向南绕个大圈,从陆上绕开舰船的封锁?

答案是,不能。

因为晋阳城刚好卡在南北通路上,东西两边,一边是河流,一边是高山。

除了城南门被敌舰封锁的那条路以外,根本没有可供大部队迂回的空间。

换言之,唐军被几条船彻底困死在城里了!

是,将士们确实视死如归。

可这不代表大家心甘情愿地送死啊!

如果能上前线真刀真枪地拼一把,为友军争得一丝胜机、为王朝续一秒,那将士们还是乐意赴死的。

但如果只能消耗对面一支弓箭,而那些廉价工业品大明要多少就能生产多少……

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希望死得这么窝囊?

既然不想死得窝囊,那就只能窝囊地被堵在城门口,逡巡不前。

就在他们进不进、退不退的时候,又是轰隆一声响。比弩箭造成的动静要大得多。

沉闷的声音让人五脏六腑都不舒服,城墙上的砖头都在震颤,扑簌扑簌地掉着土块。

经验丰富的将领脸色骤变,立刻下令:

“敌方在用石砲攻城,快后撤,远离城墙!”

先锋当即退出城门区域,回撤至城内。

刚后撤没多远,只见夯土城墙被砸出一个又一个陷坑,土石砖块像水花一样四溅,城墙上的哨兵像纸做的一样,被毫不费力地掀了下来,形状极为惨烈。

“是投石机……”

唐军诸将甚至感觉不到生气,或者别的什么情绪。

只有内心深处涌起的无力感。

除了士兵和弩机,明军舰队还运来了投石机。

这是不但不让唐军出城,甚至连城门口都不允许靠近了。

抱歉,船坚炮利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明人在海岸边随便架起几门砲就能控制一座城池的时代,来临了。

…………

“算他们瞄得准,针对全城仅有的几个出入口封锁,让我军寸步难行。

“这是报朕之前封锁他们水路的一箭之仇么?呵呵,呵呵……”

李世民无力地笑了笑。

水路一失守,没想到后果比陆路防线失守更严重。

一边用士兵抢滩登陆,一边以船只攻城、阻截援军,左右开弓,把各兵种的效率都拉满。

李明的具体战斗指挥经验或许不足,但是在统筹规划上,那绝对是高手。

而作战作为一项高度组织化的人类活动,其内在逻辑,其实与其他需要运筹帷幄的管理活动也是相通的。

那就是,让所有人都有事情干,谁也别闲着。

举个例子,“包围”这一古老的战术,不就是拉大己方与敌军的接触面,从而最大化己方士兵的输出,让尽量多的人有活干、有敌杀吗?

换言之,李明这样看不得人空闲下来的究极工头、削尖脑袋盘算的效率狂魔,同样可以是军事奇才。

“说起来,那家伙在‘北边’还有一支大军。

“他会让那支大军闲着么?还是说……”

李世民心思转动。

无巧不成书,也就在这时候,他收到了来自北方战线的消息。

一名残破的传令兵,拖着浑身的伤口来报:

“陛下,李逆靖突然发起强攻!我军难以抵挡,主帅程知节负伤,阿史那社尔不知所踪,朔州防线……被破!”

李世民的脸色苍白了一些,除此之外,并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向那传令和蔼地摆了摆手:

“辛苦你通风报信,先下去歇息歇息吧。生命很宝贵,别轻易丢失了。”

陛下这是……大头兵受宠若惊,又不敢多问,战战兢兢地退下了。

挥退了传令,李世民环顾了一圈,又温和地对下人们说道:

“你们也走吧,想去哪去哪。”

下人们立即跪下痛哭流涕,要誓死追随陛下云云。

李世民脸色骤变,怒斥道:

“让你们滚,你们还敢抗旨!”

轰走了所有人,李世民望着空荡荡的露台,听着远处轰鸣沉闷的、巨石撞击城墙之声,不禁长长吁气。

完了,输了,不可能翻盘了,彻底没有希望了。

北边防线被破,南边主力被歼。

明军南北对进的战略构想,已经近在眼前了。

过不了一日,或许李明和李靖就要在此地会师了。

“呵,技不如人,心服口服啊……”

李世民苦笑一声。

作为天生就要争第一的天下雄主,让他心甘情愿地认服不容易。

但是,不服不行。

没有任何借口,他是被打服的。

从国力、战略、到战术,天策上将全方位落败。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武器的批判专治各种嘴硬。

连他李世民都服了,天下应该不会有人这么不长眼、以至于对李明的文治武功有任何质疑了吧?

也好,也好。

李明那小子想获得非常之势,以行非常之事。

当爹的就成全他。

给他当垫子,让他装逼,让他给全天下立威。

这场惊世骇俗的晋阳之战以后,还有谁敢拦在李明的面前,阻碍他的施政?

连天策上将都挡不住,其他鼠辈宵小只怕连这个念头都不敢动。

“他想均分田地就均分田地,他想铲除士族就铲除士族,他想大兴土木就大兴土木。

“在他的国度,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算补天也没人能拦得住他。”

想到这里,李世民莫名有种轻松的解脱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见的不是一桩好事。

“只可惜大唐江山社稷,最终竟还是二世而亡,和暴秦暴隋坐一桌了……

“嗐!朝代只是换了个名字,华夏还是一样的华夏,百姓仍是同样的百姓。

“只要天下安定,百姓富强,一个名号又算得了什么呢?

“再说了,他李明不也是我的儿子,不也是大唐的种么!”

想到这儿,李世民豁然开朗,凭栏俯瞰,洒脱无比。

在他的脚下,明军的战舰正在河面上耀武扬威,陆军则迅速向李世绩的后方包抄上去。

“既然他的目的已经达到,那就别再无谓地浪费生命了……”

他喃喃自语着。

…………

“放箭!”

大明舰队的旗舰上,岑长倩指挥得大汗淋漓。

他是李泰党羽岑文本的侄子,和作茧自缚的叔叔不同,岑长倩被长孙延发掘,很早就在辽东当职,是位踏实肯干的年轻技术官僚。

然后,以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为代表,贞观名臣齐聚辽东。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小鲜肉岑长倩根本不是那些老狐狸的对手,被轻易地当成一块肉给啃了,踢出了权力圈子之外。

权力斗争失败以后,心有不甘的小岑毅然投笔从戎,参军报国。

在文武官员不分家这点上,大明还是师承大唐的。

这年轻人也算混出了头,一路混到了舰队总司令,在晋阳之战中打好关键的辅助位。

现在,船,已经运到了城下。兵,也已经顺利登陆了。

他接下去的任务,便是对晋阳城的几个出入要道进行火力覆盖,迟滞敌援军行动,为步兵提供掩护。

这活儿他爱干。

“让你们封锁河道,让你们龟缩城中,让你们排挤我!

“给老子炸!哈哈哈!”

他这么卖力地指挥,多少有点个人情绪在里面。

不过他虽然沾染了些武人的粗犷,但也还保留着文士的心细。

打着打着,他发现了不对劲。

“对面城墙上的旗帜呢?”

唐军怎么把大唐的旗帜给收回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