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369章 浩浩天下大势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369章 浩浩天下大势

作者:吃不起肉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08: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可汗遇到什么好事了,让您如此开怀?”

阿史那社尔好奇地凑过来。

中原沦陷、南方失控、皇帝出奔……最近这段时日收到的尽是坏消息,把晋阳城的众人都整抑郁了。

仿佛整个大唐全部沦陷、只剩下脚下这片立锥之地似的。

这让阿史那社尔感到格外憋屈。

他骨子里还是向往自由的草原男儿,岂能郁郁久居檐下……

“你来的正好,过来一起奇文共欣赏。”

李世民随和地向心腹爱将招招手,递过去一封信。

阿史那社尔欣然接过,只是看了一眼,就惊得差点昏厥过去——

“可汗和小汗被活捉了?!”

游戏结束了!

“你去趟朔州。”

“嗯?”

天可汗向他发布命令的时候,阿史那社尔还在那儿发愣。

“你率精锐二万,埋伏在朔州南下晋阳的必经要道上,伏击明军。”李世民不管那家伙有没有反应过来,兀自吩咐道。

阿史那社尔脑子一片空白。

这场仗的根本矛盾,难道不是李承乾和李明之间的继承权大战吗?

此事平平无奇,在突厥汗国的历史中亦有记载。

可是现在争夺的一方已经彻底完败,那这仗还打个毛线啊?

为什么天可汗还要继续动兵?

您老不是已经退休了吗?

阿史那社尔脑子乱哄哄的,又不敢把心里所想的说出来,怕触着老可汗的逆鳞,扭捏了一阵,问道:

“那……我要先和在朔州驻防的程知节通报一声吗?”

“不必。”李世民摆摆手,嘴边洋溢着坏笑:

“就让他以为自己是孤军奋战,这样演起来不会露出破绽。”

演什么……社尔不是十分明白天可汗的战略,不过他下意识地觉得,这个战略可能有背刺程知节老哥的嫌疑。

然而,慈不掌兵。

作为天可汗座下头号舔狗,阿史那社尔没有再多问。

“遵令。”

简洁的回答,领命而去。

有点动作,总比闷在晋州发霉好。

因为李承乾、李治发昏,导致这场仗稀里糊涂地结束,大军稀里糊涂地投降什么的,他也不甘心。

“相信李明也赢得不畅快吧?

“吾就陪他好好玩一玩。”

李世民十分洒脱,送走了高傲的突厥遗族,便又紧锣密鼓地唤来了郭孝恪。

“汾河上的铁索,设置得怎么样了?”

有李世绩珠玉在前,郭孝恪不敢把太上皇的命令当儿戏了,一板一眼地回报:

“已经按照陛下吩咐,布设下多道铁索,截停了汾河的所有船运。

“铁索之间,也系泊着装满桐油、干草的纵火船,足以抵挡敌方水师通过。”

李世民点点头,交代道:

“铁索可务必要固定牢固啊。”

“都钉在岸边的悬崖峭壁上,并布置了石垒工事,重兵把守。”郭孝恪道。

在天策上将的麾下,唐军爆发出了极高的工作效率。

李世民清舒一口气,轻松地笑了笑:

“准备准备吧,明军的水陆两路大军就要开启北伐了。”

郭孝恪咽了口水,神情紧绷。

“是。”

“对了,最近还发生了件事情。”李世民一脸轻松道:

“相信到时候两军对垒时。对面会很贴心地通知你,所以还不如朕提前和你说了——

“皇帝和皇太弟,被对面活捉了。”

郭孝恪的脸唰地就白了。

…………

“陛下已经突破蒲州、抵达晋州,并俘虏了唐伪帝等一众皇室成员。

“现命令我等即刻南下,攻陷朔州,和陛下的大军一道,进逼晋州。”

山西战场的后方,与朔州战场隔着一座太行山的“疗养胜地”。

李靖召集众将,将李明的亲笔信展示出来。

诸将精神为之一振。

从朔州“胜利转进”以来,他们就转变了打法。

从阵地战转为袭扰战,派出小股部队不断地骚扰驻防朔州的唐军。

而大部队则留在后方,安心休整。

如果说,有什么事能比吃着火锅唱着歌更幸福。

那莫过于一边吃着喝着,一边看山对面的大唐同行忍饥挨饿。

因此,将士们的血条回得非常快,已经完全恢复了作战能力。

“这就是最后一战了!”

侯君集摩拳擦掌。

其他几位将领也同样志在必得。

李靖微微摇头:

“不可轻易小看了战争。不到真刀真枪对上的那一刻,胜负还未可知。”

切……侯君集不服气地哼了哼鼻子。

其他人也同样不以为然,觉得这位军神明明很强却过分谨慎,只是嘴上不说。

皇帝都当带投大哥了,唐军还不树倒猢狲散?

大明天兵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已经浮现在诸位的眼前了。

对于属下骄傲轻敌的情绪,李靖匡正道:

“兵者国之大事,陛下在亲笔信里特意写明了,让我等不得掉以轻心,要继续慎重行事,切忌操之过急,功亏一篑。”

都把李明陛下给搬出来了,孤傲如侯君集也说不得什么。

众将拱手:

“遵令。”

…………

李靖所执掌的大明天兵结束了在恒州的休整,再次全军出动,沿太行陉翻越太行山,长驱直入山西地界。

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兵临朔州城下。

城墙上,程知节面色灰败。

这段时间,他一直疲于应付明军的骚扰,沉迷战斗难以自拔。

所以他并不知道后院起火,大唐社稷被捏在大明手里,他所效忠的殿下和陛下已经被俘了。

不过面对如此浩大的军势,程知节莫名有种预感,大唐的大限已至。

好不容易击溃的敌人,一眨眼的工夫,又齐装满员、士气饱满地出现在自己眼前。

换谁都会感到无比的绝望。

更何况,自己这边……

老程回身扫了一眼。

他手下的兵,无不灰头土脸,神情充满了沮丧,身上饿得精瘦。

为了供给太上皇大部队的开销,坐拥粮仓的朔州军宁愿自己节衣缩食,将朔州的存粮几乎悉数搬运到了晋州。

能维持这样的纪律而不崩溃,全靠主将程知节身先士卒。

“呼……要向晋州求援吗?算了,李明率军北上,太上皇那边恐怕也是自顾不暇。”

老程长出一口浊气,扫了一眼士兵们的面孔。

对其中的绝大部分人,这恐怕就是他们的诀别了吧。

但绝望归绝望,仗还是要打的。

“全军准备!不得擅自后退!死也给老子死在前线!”

程知节振臂高呼,身先士卒地张开一张床弩。

…………

事实证明,唐军的精神再怎么强韧,终究不可能抵御物质的洪流。

明军的几次试探性进攻,他们都守得非常吃力,屡次险些全城失守。

又如何敌得过明军主力的全力一击?

战局简直是一边倒的虐菜。

在李靖的坐镇指挥下,朔州北城门立刻被踏破。

武装到牙齿的骑兵,驾驭着同样披挂着厚实明铠的坐骑,如钢铁洪流一般涌入朔州城。

百姓四散奔逃,街道上到处倒卧着身披唐甲的尸体。

大局已定。

“结束了么?没想到竟是如此不堪的结局……”

程知节心中充满了悲壮。

“将军,我们快从南门后撤吧!”副将苦苦相劝。

程知节双眼通红:

“我让士兵上去送死,我怎么能自己苟活?”

老将军这是要殉国啊!

副将急中生智,立刻痛哭流涕地抱住程将军,大喊道:

“将军一死了之是简单了,可陛下失了支撑的立柱可怎么办啊!”

陛下……这说到了程知节的心坎里,他迟疑了一下。

副将继续苦苦劝道:

“战争还没有结束,不如我们先撤回晋州,襄助太上皇陛下继续抵御明贼?”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程知节。

他的情绪平缓了下来,但布满血丝的双眼更为通红。

“是啊,继续抵御明贼……

“朔州城虽然失守,但是作为城市本身,也可以给明贼添一些麻烦,不是吗?”

副将眼皮子一跳。

他不知道他说的哪一点启发了程老将军。

但他知道,这个“启发”可能不大妙……

…………

“启禀将军,敌军主将携残兵,从南门出逃了。”

传令向侯君集禀告。

朔州城之战由老侯统领,老帅李靖因为年纪偏大、行路较慢,暂时在后方坐镇。

“啧,程咬金终究是一介山贼。口号喊得热血,忽悠士兵送死,自己倒是开溜得痛快。”

侯君集不屑地撇撇嘴。

此次攻占朔州,顺利得超出了他的预期——唐军虽然问题很多,但毕竟还是唐军啊,而且攻城战一直是作战的难点。

能这么轻易地就攻下一座城……

明军的基层战斗力,真是让他欢喜。

即使他已经指挥这支部队一年多了,但仍然常用常新,充满了惊喜。

“甚至比陛下定下的进度都提前了两天。这两天可以做很多事情啊。”侯君集满意地抚着胡须。

李道宗担任他的副手,提醒道:

“陛下给此战定下的方略是南北对进,要协同进攻,我方不可擅自冒进。”

“我知道。”侯君集不耐烦道:

“我的意思是,不如趁这两天时间,让士兵先休整放松一番。兄弟们打仗也很辛苦,该有酬劳……”

“军队的纪律不能松懈,绝对不准纵兵劫掠。”李道宗冷着脸说。

侯君集嘴角抽搐:

“……朔州是我大明领土,我怎么会劫掠?在你眼里,我是这种人吗?”

李道宗冷冷地点头:

“没错。”

侯君集:“……传令。”

传令兵:“在。”

侯君集:“传我的命令,军队驻扎朔州期间,应注意纪律,对百姓秋毫无犯,恢复城中秩序。”

传令兵:“是!”

做完安排,老侯把一张臭脸转向老李:

“这下你满意了?”

李道宗点点头:

“满意了。”

“切。”

大战在即,两位将领的心情倒是轻松得很。

在他们眼里,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

朔州的光速沦陷,很难让他们提起警惕,回忆一下李明和李靖的警告。

他们满脑子都在盘算着如何利用争取到的两天假期,好好休整部队,以最雄壮的精神完成会师……

这时眼角瞥见,朔州城的某一个角落,似乎亮起了橘色的火光。

“报!将军,唐军残兵在城里各处纵火!”

啧,果然不能太闲,事情马上就找上门来了……侯君集擦擦牙花。

城里着火,对明军的影响倒是不大。

因为他们的后勤十分通畅,并不依靠这儿吃饭。

大不了把部队往城外一撤,睡帐篷便是。

“但是,朔州的百姓不能不管啊。”李道宗忧虑道。

侯君集也觉得脑壳疼。

老侯固然不是什么大善人,但是大明及其军队是有“偶像包袱”的。

为了不给李明陛下“爱民如子”的光辉形象抹黑,侯君集也只能收敛脾性,端起来了。

“杀千刀的瓦岗匪类,果然就只会干些放火的勾当……救火,安置灾民!”

…………

朔州春季干燥,导致火势连绵不断。

明军结结实实忙活了两天两夜,把攻城战速战速决打出来的“假期”都给贴上了,才算勉强控制住了火势。

“奶奶的,天杀的程咬金,天杀的瓦岗匪类……”

侯君集气得直呲牙。

休整两天比打仗还累,也是没谁了。

“假期”泡汤倒还在其次。

如果因此影响了士兵的作战状态、导致李明陛下扫清**的最后一战收官得不完美,那才是耽误了大事!

“君集,和陛下约定进军的时间到了!”李道宗提醒道,两只眼眶都是黑的,不知是被烟熏的还是熬夜指挥救火熬的。

“切,知道!”

侯君集烦躁地应了一声。

明军刚完成了两天两夜的救火工作,又立刻连轴转地奔赴战场。

“谢谢,感谢大明天兵!”

朔州官民夹道欢送。

比起明军第一次占领此地时,百姓的拥戴要热情得多。

即使城中的粮食大多被唐军搜刮,送往了晋州。

但他们仍然将窖藏起来的粮食取出,箪食壶浆以谢王师。

“不必不必,我军不缺吃的,你们还是管好自己吧,瞧你们饿的……”

侯君集艰难地拒绝着朔州大妈的投喂。

李道宗只觉好笑:

“没想到侯将军如此爱民如子,清廉刚正,坚决不取百姓一分一毫啊。”

从不劫掠侯君集脸色一黑。

他觉得老伙计在内涵他,但他没有证据。

算了,内涵就内涵吧。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那个洗劫高昌的大贪污犯了。

他是大唐、大明两个超级王朝的开国功臣!

是的,他认为大唐已经成了过去式,大明已经完成了开国。

看看,民众竭诚欢迎大明天兵的景象,仿佛他和其他诸将的想象成真了一样。

天命在我!

战争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武装游行至晋州城下,宣布胜利而已。

大势所趋,谁能阻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