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358章 两面包夹之势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358章 两面包夹之势

作者:吃不起肉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08: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庞大的舰队浩浩荡荡,乘着春季的东风,以无可匹敌之势,逆黄河向西挺进。

李明趴在甲板的栏杆上,风吹拂着他的发丝。

“陛下,春季乍暖还寒,小心冻着了,请回船舱歇息吧。”

形容粗犷的契苾何力,心倒是很细,用古怪的口音说着很文艺范儿的台词。

“呃……我不想进舱,让我吹会儿风吧……”

李明面对波涛起伏的黄河水面,有气无力地回答着,全然没有了刚才慷慨激昂的模样。

契苾何力感到古怪。

“您怎么了?……我去!”

待李明缓缓回过头,契苾何力猛然发现,小陛下的脸色苍白得吓人。

“刚才装逼过度,晕船了……呕!”

他扭过头去,对着黄河默默地打窝。

契苾何力默默地看着波涛起伏的黄河水面,感觉自己的胃好像也要闹出点动静了。

…………

吐完以后,李明总算缓过来了一些,背靠着船栏,大声抱怨起来:

“啊~这船怎么开得这么慢啊?这么慢还这么颠,不晕船才怪了。”

永庆元年的春天,来得比以往早了一些,冰川融雪让黄河水位暴涨,导致逆流而上变得困难。

“很颠簸吗?没有啊,我感觉很平稳啊。”薛卧龙和契苾凤雏异口同声。

“由奢入俭难……算了,你们不懂。”李明颇有曲高和寡之感。

大明宝船再怎么威风,那也是按照同时代的标准。

对来自现代的李明来说,这种木头船比景区的电瓶船强点有限。

至于速度,帆船逆流而上,就算甲板底下的划桨手把桨叶划出火星子了,速度又能有多快?

“等开到汾河入黄河河口,得到清明了吧……这速度比走陆路也快不了多少,唯一的好处是省钱……”

李明在心里估算着行军的时间,偶然瞥见,黄河南岸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城池。

城墙高五丈有余,夯土包砖,顶上可走马。城门的铜钉个个都有馒头大小。

一看就很不好惹,用投石机得砸老半天吧。

城墙上,旌旗招展、枪杆林立,守军严阵以待,对他们这支船队如临大敌。

从中原这一路平推过来,终于在这座城下,看见了像模像样的唐军。

“到洛阳城下了么……哎呀我去!”

李明正在自言自语,大明宝船猛地向右转舵,差点把他又给晃吐了。

原来前方有几条小舢板横在河面上,阻碍了航道。

“什么小渔船,居然敢挡我天兵的路?!”

李明陛下龙颜大怒。

待双方接近了,薛万彻眯着眼睛观察了一会儿,道:

“陛下,那好像不是小渔船,而是大唐的战舰耶。”

“嗯?战舰?就那么咪咪小一点?”

李明半信半疑地望过去。

还真是,那些“小渔船”组成还算整齐的阵列,一看就是训练过的。

仔细观察,船上的弓弩、拍杆、火石稻草等水战武器一应俱全。

只是船上的士兵在瑟瑟发抖,看上去不是很有自信的样子。

老实说,大唐的战舰(在同时代)还是很威猛的,远远不至于和小渔船一桌。

只不过和大明宝船站在那儿一对比,就显得很弱小无助了。

“陛下,请进船舱吧,万一对面弩箭射过来把您射成刺猬,就不大好了。”

薛万彻一如既往地说着大实话。

李明站在高高的干舷上,俯视着下面的那些小“渔船”,轻巧地摆摆手:

“不和他们计较,绕开。”

“遵令。”

将士们没有二话,娴熟地掌着舵,庞大的舰队轻巧地绕过眼前那些小小的阻碍。

唐军战舰打又打不过,追又追不上,就这么眼巴巴看着。

在敌人的注目礼下,李明一行轻巧地略过了洛阳城。

是,知道你洛阳是一座坚城,知道你厉害。

那你就一个人在边上独自美丽去吧,爷不碰你。

如果要向关中长安进军,那东都洛阳确实是必经之路。

但如果目的地是山西,那洛阳就只是岸边的风景罢了。

有黄河水路、有河北陆路,后勤根本不用愁。

“长安现在必定空虚,如果我军选择直捣长安,这仗……”

契苾何力还在那儿嘀咕着。

直面唐军,还是他宣誓效忠的天可汗陛下,对这位大唐大忠臣而言始终是心里过不去的坎。

“对,就是因为长安空虚,我才不打那儿。”

李明耸耸肩膀。

“长安有什么?一个没有军权的皇帝,一个高级师爷,还有一群见风使舵的文臣而已。

“难道把他们包个圆,就算打下全天下了?”

契苾何力无言以对。

李明的真正对手,从始至终都是李世民。

长安的某些人不要太给自己加戏了,他们对李明来说真的不重要。

这场仗明面上打的是嫡庶继承权。

其实争的是天下人心。

人心有爱有惧,而一位君主让百姓爱戴,让宵小畏惧,这样才称得上健全。

在民心爱戴方面,李明已经赢得不能再赢了。

但是在震慑诸方势力方面,李明觉得自己还有所不足——

天策上将李世民余威尚在。

不将这座大山扳倒、踩在脚下,总有人会对他心里不服。

这对李明下一步的施政改革,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必须得拿李世民立威,当着全天下的面,在正面战场上将天策上将击败。

哪怕对方是自己的老爹。

这就是政治,无关亲情。

“呼……”

李明三心二意地瞅着列队“目送”他们的唐军战舰,提了提身上的袍子。

“无趣。”

便直起身子,离开甲板,沉默地钻进了船舱。

薛万彻挠了挠头。

“陛下怎么好像突然消沉了下去?”

契苾何力实在不想搭理蠢到冒泡的老伙计,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

“你和令堂刀刃相向,你难道会心情愉快吗?”

薛万彻不假思索地说道:

“首先,我会和我爹刀刃相向。”

契苾何力张了张嘴,竟不知该怎么回答。

…………

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间。

一支部队正在密集的树林中穿梭,有序地向东撤退。

兵士们虽然形容消瘦,但是精神面貌尚可,队列秩序也保持得很好。

几乎看不出这是一支被唐军打得狼狈逃出营帐、向山里溃逃的败军。

“停,原地休整!”

侯君集发号施令。

以他为中心,林中各处接连鸣金。

分散在山中的各部队就像一支舰队,井然有序地停下了。

明军主帅李靖吩咐道:

“统计各部情况。”

反馈很快递交上来。

李靖读着纸面报告,眉头一动。

各部建制尚在,人员损失也不大,可以判断出几乎没有溜号开小差的现象。

换句话说,只要重新整编,做好补给和休整,手下的这支大军很快就能再次投入战斗了。

明军通过了这场极限压力测试。

“不愧是陛下带出来的军队啊,吃了败仗、后撤遇袭、退入深山,居然也能维持编制不散……”

饶是领兵比吃饭还多的李靖,在完全体验了明军的潜力以后,也不禁咋舌称奇。

在连续迭加了上述三重debuff后,仍然能维持相当的士气和战斗力,这样的军队别说前所未见,甚至闻所未闻。

李世民陛下的亲卫百骑,大概也只能做到这一步吧。

“明军将士都是踊跃参军的义务兵,不是为钱当兵的募兵,或是随便抓来的壮丁。

“关陇良家子,也不过如此吧。”

李道宗深深地感叹道。

将遇良兵,真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将军不但可以实践各种风骚战术,还有着极高的容错性,不怕玩脱。

明军简直是指挥官们的梦中情兵。

而能为将帅们提供一切条件、让他们能不受约束地大展拳脚的大明,自然也是他们的梦中情国了。

“为了这样的大明,我们也必须打赢这场仗!”

侯君集振臂一呼。

“愿誓死效忠陛下!”士兵们齐声呼喝。

效忠的不是直接给他们发钱、带领他们出生入死的个别将领,而是千里之外的陛下。

让最基层的士兵也能准确地定位太阳升起的方向,别弄错了还不完的恩情该向谁偿还,这就是普及教育的好处。

“你们要是有这份忠心,那就给我好好休整,以待来日再战。”

李靖指了指前方。

“河北快要到了。”

树林的前方,豁然开朗。

华北平原就像一副画卷,在大明众将士的面前徐徐展开。

太行山,已经被明军甩到了身后。

…………

“诸位辛苦了。”

一行人刚翻下山,几位熟人就风风火火地迎了上来。

是老尚书萧瑀,以及河北地头蛇崔民干、崔挹等一行人,由韦待价亲自带头。

“几位怎么都来了?”李靖等诸将十分诧异。

韦待价道:

“李明陛下亲自下达了命令,几位是为我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一定要好好招待你们!

“崭新的客房已经修好了,请各位入住!”

小年轻薛仁贵闷头抱了抱拳:

“谢陛下好意,但末将与兵士同生共死,不敢抛下他们在简陋的兵营,自己独自享受起来。”

韦待价愣了一愣,不禁捧腹大笑:

“薛将军误会了。客房是给‘每一位’唐军将士准备的。所有人都是英雄!”

在场诸将的眉毛都快飞了起来。

几万人的大部队,客房?

苏定方觉得韦待价在吹牛皮:

“呵呵,陛下对将士的关心,我等心领了。但是每个士兵都有客房那就太夸张了,韦公莫要说笑——

“啊?!”

在韦待价等迎接人员的带领下,明军来到了山脚下的一座城。

每个人都和老苏一样,嘴巴张成了O形。

这座城市非常非常新,崭新的楼房,平直的街道,处处透着让唐朝人不明觉厉的气息。

而这些建筑,又和周遭的植被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路边桃花朵朵,梅花探出院墙,给人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感。

此地虽然不及平州那么繁华,但是在舒适度和便利性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更让来客惊讶的是——

“此城是何地呀?”

薛仁贵脱口而出。

其他几位将军也频频点头,表示小薛问出了他们所想要问的。

作为熟稔地图的将领,战区周边的哪怕一座小村落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

遑论这座足以容纳数万、乃至十数万人的城市呢?

然而,他们所有人居然都对这座城市没有一点印象。

仿佛这地方是凭空冒出来的一般。

“这里啊?是陆军疗养院。”韦待价见怪不怪地说道。

“陆军,疗养院?”众人傻呵呵地跟着重复了一遍。

每个字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好像就有点陌生了。

一座城,其实是一座疗养院,专门给陆军用的?

陛下真豪横啊!……众将心里飘过一个念头。

“没错,在战争开启之前,李明陛下便下达敕令,亲自督造此地。”韦待价耐心地解释道:

“在战时先作为三军疗养憩息之地,待战后,则可以继续扩建,作为山西、山东商人往来的中间贸易枢纽。”

陛下真精打细算啊……众将心里又飘过一个念头。

能做到既豪横又节约,这既要又要的风格,是陛下本人的操作没跑了。

“不论怎么说,每一位战士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休憩,保证得到充足的补给和休整。”

韦待价最后说道。

其实不需要他多说,李明陛下对战士们的关心,已经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这座“城”里的每一个角落。

从补给不足的血腥战场,突然进入了一方优美恬静的疗养胜地。

战士们恍如隔世。

陛下的恩情还不完啊……

不过相比感激涕零的士兵们,李靖要考虑的就多了。

“唐军的动向,你们也掌握了吗?”

韦待价点点头:

“在占领了朔州以后,他们似乎只分出了一部分部队缀在你们后面,而主力正在向南退却。”

“这就是问题,他们为什么要向南收缩,而不向河北乘胜追击?”

李靖的表情愈发严肃。

“是什么逼得他们回程?难道李明陛下已经到达了蒲州,向晋州发起了进攻,让他们不得不回防?”

韦待价摇头道:

“今年开春,大河水流比以往都急,陛下的船队被耽搁了,可能要比预定的时间更晚抵达战场。”

“陛下还没到……”李靖咀嚼着这则情报的意味。

也就是说,天策上将所率领的唐军,到目前为止并没有遭到南方来的压力。

那他们为什么要向南撤退?

唐军不应该感到自己优势很大,向河北A过来,落入李明和李靖早就已经预设好了的战略陷阱吗?

是的,李靖部和李世民部在山西进行大战,最终目标不是战略决战。

而是为了调虎离山,将唐军主力引诱入山西,让李明组建的新军可以将中原一路平推。

然后从南方包抄上来,与李靖部一起,南北对进,将夹在中间的唐军一口吃掉。

完美。

李靖等将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这个“诱饵”角色,所以才会把仗打成这样子——

占优时高歌猛进一路向前,败退时狼狈不堪逃入山林,把自己弄得前倨后恭,可笑不已,将唐军骗出来杀。

“天策上将到底是天策上将,看透了我们南北对进的小伎俩,提前回去巩固防守了。”

李靖忧心忡忡道:

“我军‘以身为饵’,最后一刻还是功亏一篑啊。”

侯君集却是不以为意:

“那又怎样?南北夹击的战略态势已成,唐军不还是坛子里的王八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