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351章 天策上将的战法

天策上将最擅长打防守反击战,这是众所周知的。

但是如何抵御李世民的防守反击,这就众所周不知了。

你知道他要这么打,但就是防不住。

挺让人绝望的。

而苏定方、薛仁贵现在就处于这种情况。

“天杀的老李!他不是一直龟缩着的吗?怎么今天走出龟壳反打出来了!”

后撤的路上,苏定方气急败坏,也顾不得顶头上司的生物爹的面子了,破口大骂起来。

薛仁贵也是满脸苦涩:

“我们之前的几次袭扰,对方打不还手,恐怕就是为了让我们放松警惕……”

嘶!

苏定方猛地一拉马缰,一个急刹车,几乎让坐骑人立而起。

薛仁贵一惊:

“老苏你干嘛?别浪费时间了,赶紧撤啊!”

“不能撤!”苏定方的神情相当严峻:

“兵败如山倒!”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撤退就像拉肚子。

硬撑着一口气还能憋住,一旦稍稍泄劲,那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收割溃兵,正是李世民及其骑兵的强项,败者方的结局往往不太好看。

“你说得对!”

薛仁贵又是一乍,也赶紧勒住马,挥舞将旗,接连下达命令:

“全军立即停止行军,原地固守!殿军结阵,骑兵两翼待机,准备迎击追兵!传令,速向本阵求援!”

让撤退的败军回头反打,就像一艘高速帆船在满风的状态下原地一百八十度调头。

稍有不慎,就会被撕扯得粉身碎骨,组织溃散。

但是,明军到底是明军,组织度那是相当有保证的。

在指挥官的急促命令下,居然真的立即调转枪头,大无畏地直面追兵,严阵以待。

“好兵士!”

唐军大本营设在后方的高地上,李世绩全程关注着局势。当他看见后撤的明军士兵一百八十度转身,排出迎敌阵列,流畅丝滑得宛如一人时,下意识地感慨了一句。

论指挥战术,老苏小薛到底还是差他李世绩一筹。

但是明军士兵优秀的战斗素养和组织能力,弥补了这一点。

“大好兵士,竟能比我大唐军队还要善战。可惜,可惜……”

李世绩心中不免升起了惜才之意。

本是同根生,唐、明两军若是能联合,那绝对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足以将四方蛮夷轻松愉快地全部推下海,而不必憋屈地搞出半吊子的“羁縻”政策。

但是,惋惜归惋惜,工作归工作。

两边的立场是有你无我的敌对关系,作为唐军大总管,他尽心尽责地下达剿灭“残匪”的命令:

“骑兵包抄,步兵压上,围歼之!”

能吃掉一块敌人是一块,他是这么想的。

“你这么想就错了。”

一个浑厚中略带些含糊的声音,在李大总管的背后响起。

李世绩吃了一惊,下意识地回头。

果然是李世民陛下,坐着他的小车车,亲自来朔州前线了!

“陛下?!您不是在代州坐镇吗!”

李世绩几乎尖叫起来。

如前所述,现在的前线战况像千层饼一样。南边代州的唐军本阵,和北边朔州城外的唐军大营之间,隔着什么呢?

也没什么,也就隔着李靖率领的明军大部队而已。

考虑到陛下不会飞,要想绕过一整个明军,过程有多惊悚根本不敢想。

“前线有我,陛下您怎么能以身犯险……”李世绩一阵后怕,背脊立刻沾满了冷汗。

“朕这辈子身先士卒、以身犯险的次数多了,也不差这一次。”

李世民道:

“朕身为主帅,大战在即怎么能稳坐后方?朕只是行军慢了点,不代表完全不能动!”

作为因为太莽而死了六匹战马的马上皇帝,脑梗也不能阻挡他奔赴前线、共襄盛举的脚步。

如此盛大的会战,怎么能缺了他天策上将呢!

李世绩还要再劝,被太上皇不耐烦地挥挥手打断:

“别浪费时间了。

“你做事就是拖泥带水,朕在代州干坐几天也没等来你的捷报,不得不亲自出山的。”

自从梗死的脑血管替他打开了思路以后,李世民越来越放飞自我,说话越来越毒舌,越来越向他的某位不孝子靠拢了。

李世绩被羞得老脸一阵红一阵白,又带着点武将的不服气,把话题带回了正事:

“陛下为何批评末将的战法不对?难道不该对那股溃兵包抄合围吗?”

李世民点头:“是的,不应该。”

李世绩更不服气了:

“末将愚钝,无法揣度圣意。不能将敌人包而围之,这不就把歼灭战打成击溃战了吗?”

李世民嘴角一勾,点头道:

“就是要打击溃战。”

老大的态度过于离奇,让李世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难道太上皇陛下也怜惜明军将士,不忍心下重手,要对他们网开一面?

不会吧……

“所以说,你的战略格局不行。我军的目标是什么,世绩?”李世民反问。

“呃……消灭李靖部,一举扭转我朝的颓势?”李世绩试探着回答。

“是的,我们的目标从始至终都是李靖的主力。”李世民训斥道:

“你说得挺好,可是怎么在实际作战中,却只拘泥于眼前的前锋部队呢?

“对苏、薛部网开一面,才能将李靖部一网打尽!”

李世绩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这番矛盾论的发言可能有点道理,但是这番发言有点道理不大可能。

“你姑且看着吧。”

李世民懒得搭理愚钝的手下,全神贯注地盯住前线,撸起袖子大秀操作。

“传朕的命令,以步兵猛攻苏、薛部的正面,两翼骑兵,不动!”

他嘴角露出一抹兴奋的笑容。

…………

“苏定方、薛仁贵率部后撤时,遭到敌人反击,后路被敌军骑兵切断,需要支援?”

大本营中,李靖反复咀嚼着这则情报的意味。

“切,无能之辈,去打人被人家打回来,难道自己爬回不来?居然还有脸来求援!”侯君集的态度不是很友善。

李道宗闻言皱了皱眉,责备道:

“君集,话怎么能这么说?友军有难岂能不动如山?

“唐军屡屡坚守不出,这次趁我军放松警戒突然发动反击,显然是蓄谋已久。”

大唐人或许没听说过“狼来了”的寓言,但是这故事的精髓还是懂的。

“啧……我只是责怪他们行军不谨慎,又没有说见死不救。”

侯君集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草草地对李靖大总管做了个揖,道:

“就由我去支援他们吧。

“被他俩坑进去的那支前哨部队,都是老兵精锐,要是被歼灭了还怪心疼的。”

侯君集虽然性格桀骜不驯,和同僚的关系也就那样了。

但是对大明、对李明陛下的大业,他的忠诚是挑不出一点毛病的。

事到如今,老侯也是很心烦。

派老苏小薛带着精锐去打前哨战,不就是因为大部队补给枯竭,动弹不得吗?

现在却又来求大部队出营支援。

那么一开始派出前哨的意义何在?还不如大部队直接出动,一波莽过去。

“有劳你了。”李靖赞许地微微点头:

“苏定方、薛仁贵虽然被打了一个出其不意,但是遭追击时就地固守,以免部队发生溃退,这应对之策没有毛病。

“君集,你也不必对他们过于苛责。”

侯君集不屑地切了一声:

“知道了。”

说罢,他揣着兜鍪便要出击。

还没走出主营帐,传令兵又来报告:

“唐军全线压上,我军先锋寡不敌众,战线支撑不住,开始向后溃散。

“情势十分危急,请本阵速速救援!”

“什么?打一个先锋,值得他们动用全部兵力吗?!”李道宗吃惊地站了起来。

据他所知,唐军的补给水平也就和明军半斤八两吧?

空着肚子的大军,这么轻易就全军出动了?

只为了围剿一小股先锋?

“看来他们想玩个大的啊!老子奉陪到底!”

侯君集的双眼有熊熊火焰,说着便要向营帐外走去,恨不得立刻跃马提槊,将唐贼挑于马下。

“且慢,‘击溃’?敌方的骑兵呢?”

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让李道宗愣了一下,侯君集不耐烦地撇了撇嘴。

两人同时望向上峰。

李靖不知何时站了起来,温和的表情烟消云散,神情异常冷峻。

不用看地图,整个战场的形势,都已经烙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根据先前的情报,苏、薛二人的部队是被敌方骑兵包抄,陷入了被歼灭的危机的。

可是上一刻“歼灭”,怎么现在就成“击溃”了?

一词之差,可能蕴含着战局的重大变动。

而这个变动,又暗藏危机……

此时,李靖整个人的气质为之一变。

从好好先生李卫公,变回了凌厉肃杀的战神李靖。

这让他的两位不大好说话的手下,立刻变得很好说话了起来,愿意耐心听讲。

传令兵更是被震慑得瑟瑟发抖,不敢耽误,将所知道的和盘托出:

“回大总管,敌骑兵似是向两翼退去了。”

也就是说,是敌方主动为我军溃兵打开了逃生通道?

为什么要网开一面?

有好生之德?

李靖眯了眯眼,登时双眼圆睁,急促地下令:

“通令全军,扎牢营寨,严防死守,关紧营门,绝不得离开营地半步!”

什么?!

李道宗吃了一惊,下意识地望向了正要出营支援友军的侯君集。

侯君集自不必说,铜铃大眼越瞪越大。

不出营,怎么支援被敌军碾压的先锋部队?

难不成用意念吗?

“立即告知苏、薛二人,大部队不会提供支援。让他们尽量收拢部众,向太行山方向撤退,不可回营!”

李靖的第二则命令,更是让在场之人惊骇无比。

合计着关闭营门不是为了防唐军,而是为了防自己人?!

这不是要把苏定方和薛仁贵,以及他们的部队,卖了个干净吗!

侯君集紧握的双拳微微颤抖。

要不是现在李靖的气场压倒了他,他才不鸟这个鸟命令,早就抗命出营了。

“还不快去!”李靖立喝一声。

传令一个激灵:“是!”

他不敢看那眼睛血红、仿佛择人欲噬的侯君集、李道宗二人,更不敢看那如同杀神一般的李靖大总管,低着头匆匆退下。

“呼……”

做完上述争议极大的布置,李靖好像整个人被掏空,轻飘飘地又坐了回去。

侯君集立刻向上司吼道:

“这是为何?”

这已经是他态度最好的一集了,按他正常的脾气,早就上去给李靖两个大电炮,然后夺门而出了。

他上火也是有理由的。

向太行山撤退,说好听点是“撤退”,说难听点就是“全军覆没”——

不是士兵全部被杀或者被俘,而是山地地形太复杂,部队编制会被打散,组织度会掉光。

这样的部队是没有任何战斗力的,在残部得到整编休整以前,基本等同于全军覆没了。

明明可以救回来的部队,却又要送掉,这是什么战术?

献祭流吗?

似乎是听见了手下的心声,李靖开口了,声音里充满了疲惫:

“你们知道,什么力量能让一支军队迅速崩溃呢?”

侯君集哼了一声,不想搭理这个无聊的问题。

李道宗虽然心里也很不爽,但是姑且还愿意应付一下领导:

“是强大的敌军?”

李靖轻轻摇头:

“错,是溃散的友军。

“残兵一旦带着追兵逃回营,对守军的士气打击是无可估量的。”

侯、李二人一时无言,反复回味着这段话。

李靖缓缓补充一句:

“天策上将最擅长此道。

“他的防守反击战术,从始至终就是围绕敌军的‘溃兵’做文章。”

…………

“我军的支援怎么还没有来?!”

前线,苏定方嘶哑得呐喊着。

他的嗓子都快喊冒烟了。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传令没有将我们的求援带到?”薛仁贵同样也是满腹疑问。

为了防止部队在后撤途中被追兵收割,他们硬是顶着逃跑的本能,原地驻防,硬顶着敌人的轮番疯狂进攻,已经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极限。

按说他们离本阵并不遥远,支撑的时间足够援军打好几个来回了。

然而,他们豁出性命苦苦支撑,却连半个援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两军展开了白刃战,战况激烈而残酷。

时间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地过去,明军一直撑到了夕阳西下。

在逐渐昏暗下去的光亮中,唐军乌央乌央地涌上来,仿佛永无止境。

“真是见了鬼了!对面是把整个身家都压在我们上面了吗!”

苏定方亲自弯弓搭箭,射杀冲到阵前的敌军先头部队,在战斗的间隙忍不住激烈吐槽。

“我不道啊!”薛仁贵更是杀得意识模糊。

但是战场杀戮也让他的感官变得敏锐。

在暗下去的日光中,他发现,挡在部队后方的唐军骑兵好像撤走了。

他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

没有看错,己方和本阵之间一路平坦,没有阻隔!

“唐军在琢磨着什么呢?在正面全力向我们攻击,却悄咪咪撤走了在我们背面的包围?”

薛仁贵向老伙计大声询问。

苏定方也没有多少余力思考了,随口应道:

“是不是想把我们骗出阵地再杀?”

“恐怕就算不把我们骗出去,我们也差不多要被杀了吧?”薛仁贵指指前方。

在夕阳投下的阴影中,唐军源源不断,离他们俩几乎只有咫尺之遥。

“怎么又和你一起陷入险境了?”

苏定方都无奈了。

“彼此彼此。”

薛仁贵同样苦笑。

两人面面相觑,异口同声道:

“撤?”

“好!”

在这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就算是单兵素质够硬的明军,在撤退途中也几乎不可能保持组织,是九死一生。

但是,后方支援迟迟不来,他们如果继续头铁杵在原地,那就是十死无生了。

虽然不愿意,但形势所迫,他们还是愉快地决定了——

风紧扯呼,撤回大本营,看看本部支援那么摸慢到底是怎么个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