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314章 提桶跑路最重要的是时间

“呼……终于到了吗?”

郓州地界,薛仁贵骑在马上,手搭凉棚眺望着远处的山峰,紧绷的心情慢慢和缓了下来。

在中原的大平原呆久了,他待的最高的地方居然是城门楼子。今天终于看见山地了,他感觉和回家了一样。

过去几天的血战,就像做了一场噩梦。薛仁贵每每回想起来,还是会忍不住牙齿打颤,浑身颤栗不止,感到一阵一阵的后怕。

“后生,在想什么呢?”

一个年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薛仁贵扭过头去,只见一位颧骨高耸、面部轮廓分明而硬朗的老将娴熟地骑着马,和他并驾齐驱。

过了好一会儿,薛仁贵才反应过来,这位瘦削硬朗的老将,就是之前那位胖萌的老领导——卫国公李靖。

都瘦成这样子了,指挥一支大军行动,真不是普通人能干的力气活儿啊……

“还没到冬天就发抖抖成这样,怎么,被敌人吓破胆了?”

李靖眯着眼睛调笑道。

你行你上啊,哦不对,你不行是真的能上……薛仁贵在心里吐槽着,有些局促地干咳了几声,为自己挽尊辩解道:

“咳咳!末将只是不习惯中原的地形而已。如果在山林之中,必叫那敌军有来无回……

“这不是强词夺理,我大明的国土大部分都是山林地带,明军的前身赤巾军,就是靠在燕山山脉打山地战而一战成名的……

“山地战不但是我军的强项,而且已经融入了我军的方方面面之中……

“所以,当战场转移到了辽阔而平坦的中原地带,会出现水土不服、战斗力下降,也是难以避免的情况……”

他喋喋不休地自我辩解了好一会儿,才长叹一口气:

“唉……是末将我技术不精,一将无能拖累三军,才让我军蒙受了巨大损失,还差点丢失了防区,陷大部队于绝境……

“末将有罪。”

李靖全程安安静静地听着小薛碎碎念着,在最后温和地笑了一笑:

“有一点你没有说错,平原地带确实不适合防守,我军也确实不适合在平原地带作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放弃自己所取得的地盘,退回到齐鲁之地,以泰山、沂山、梁山、沂水等山林河流为依托,构筑防御态势的原因。”

薛仁贵垂头丧气地点点头,不知道老领导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在实话实说。

李靖似乎看出了小兄弟的心思,宽慰地拍拍他的肩膀。

“别太灰心,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是你起码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你看,我们不是挺顺利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马上就到齐州了吗?”

“嗯。”薛仁贵只是沉闷地应了一声。

李靖微微皱眉。

他知道,对心高气傲的年轻将领,是需要遭遇一些挫折削削锐气。

但挫折也不能太大,把人直接打自闭,让大明失去一位充满灵性的可造之材。

“你可知道,和你一直对垒的敌方主将是谁吗?”李靖问道。

薛仁贵的眼睛顿时燃起了火焰。

“是谁?”

“是李明陛下的父亲,那边儿的太上皇陛下,李世民!”

“太上皇陛下……!”薛仁贵倒吸一口凉气。

难怪对面出牌这么不按套路!

难怪明明对面的单兵素质一般,但是战略简直妖孽!

这把他心中的疑问都给解开了。

“你亲自对上了天策上将,被打得处处被动也是情有可原的,并不是你的问题。”

李靖说道:

“反过来说,你以一支二流的队伍,居然能正面抗住天策上将的猛烈进攻而不崩溃,而且还守住了最后的阵线,完成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

“你也不一般哪。”

听到这里,薛仁贵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信心一下子就上来了。

我也是能和天策上将打得有来有回的名将!

“前面就是齐州境内的山脉了,马上就要到达目的地了。

“到时候,你和你的部队先行修整,防线由我们来。”

薛仁贵立即元气满满地反驳:

“我的士兵可以休息,但我不能。我还能再杀个七进七出!”

“得了吧你。”李靖笑道:

“我们大明还不至于缺人手缺到这样……”

就在一老一少两位将军正在心情轻松地开着玩笑,传令来报。

“报!前方发现敌人的踪迹!”

薛仁贵顿时脸色大变。

这无处不在的敌人骚扰,属实把他打出心理阴影了。

李靖的脸色也阴沉了下来:

“你说什么?敌人的踪迹,在这里?!”

他看了看远处的山脉。

…………

确切地来说,明军并没有抵达泰山。

而是泰山西南方的梁山,属于泰山山脉的余脉分支。

而且他们只是“看得到”而已。望山跑死马,两边还隔着相当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虽然不算太远,但是已经足够唐军在明军和山地中间构建起一道防线了。

“真是见了鬼了,那群鼠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打先锋的苏定方整个人都麻了。

唐军是会瞬移还是怎么的?

他开始有点理解薛仁贵崩溃的感受了。

“将军,该怎么办?”左右问。

“怎么办?把他们都鲨了!怎么办!”

苏定方气冲冲地下令。

先锋的任务就是为大部队开路。

现在后有追兵,怎么能被一支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的军队给拦住去路?

更何况,他手底下的可是堪称地表最强的大明精锐……

“报!将军,没打过!”

传令兵很快就带着坏消息回报了。

“什么?”

苏定方嘴角抽搐,立刻披挂上马。

“对面是什么人?让我亲自去会会!”

居然能抵挡明军的最强一拳,对面已经不是一般的唐军了,必须要出重拳!

然而,当苏定方亲自领兵来到前线时,他当即意识到,情况没有那么简单。

敌方是骑马绕过他们,在东边构筑防线的,以逸待劳。

而且因为齐州附近的地形是东高西低,对方也占据着梁山山脚的有利地形,从高打低。

更严峻的是,那支绕后防守的唐军已经构筑了牢固的防御工事,在前排挖了壕沟,摆上防骑兵的鹿角蒺藜,后方还设置了夯土堡垒。

如果顶着敌方的工事硬冲,恐怕还没近身,就被对方的弓箭给射成刺猬了。

而在工事和弓箭箭阵后面,等着他们的还有一排一排的长枪方阵。

这是对抗骑兵冲锋的传统阵型了,古老、朴实无华,但是很好用。

搭配前方的一道道防御工事,以及高打低的有利地形,可以发挥巨大的战斗力。

“对面,很不简单啊……”

苏定方眉头紧锁,微微摇头。

能在短时间内构建起这么完善的工事,对方绝非等闲之辈。

从土工作业就可以一窥全豹,对面这支唐军不但指挥得当,士兵的单兵素质也十分出色。

恐怕比那支把薛仁贵打出心理阴影的所谓“二线队伍”,还要强上许多……

“预备~”

苏定方目光死死盯着对面固若金汤的防线,依然抬起了手,准备下达冲锋的命令。

硬冲也得冲,必须把敌人冲散,就算死也要用自己的生命为后续的大部队冲出一条血路。

不然,等敌人的后续增援加厚这条防线,挡住明军后撤的步伐。

明军的整个主力就要陷入重重包围了,等待他们的就是被围歼的命运。

慈不掌兵,即使这意味着让手下的精兵白白送死,苏定方也必须下达送死的命令。

他的眼睛,简直要喷出熊熊烈火来……

“将军!”

就在他即将率军猛冲防线的时候,从后方的传令兵大喊着制止了他。

“李靖大总管有令,由你部盯住这支敌军,迟滞敌人的运动,绝不可擅自进攻!”

“什么?”苏定方对这条命令感到十分的无厘头。

毫无疑问,敌人的目标是迟滞我军的运动。

结果现在让我部迟滞迟滞我军运动的敌军,这算什么战术?

层层套娃?

“敌人正好挡在齐州的门户,如果不主动进攻,我军大部队怎么后撤?”他问道。

传令兵立答:

“我军大部队不走这里,而是掉头向南,经兖州撤回齐州。

“为防止这支唐军袭击大部队的后方,所以大总管命你拖住对方。”

这相当于让苏定方的先锋部队变成了殿后的殿军。

这对老苏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他是革命一块砖,哪儿需要往哪搬。

问题是,这么修改行军路线会导致路线变成,耗费更多的时间。

他们现在所处的郓州就在齐州的隔壁。

而兖州,则还在齐州的西南方。

这相当于从南边绕一个大圈。

路途远了不说,半道上还指不定会遇上什么幺蛾子呢。

“为什么要绕路?”

苏定方对上司的命令很是不解。

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跑路。

而跑路前方遇着阻碍,那么合理的对策当然是尽快击溃阻碍。

为什么非要绕过去?

绕路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让全军被包围的风险再多增几分吗?

“因为密探回报,对面布防的军队不是别人,正是李世绩所率的唐军,一共两万人。”

传令兵复述着李靖的话语。

大约是提前预料到了自己的手下会这么问,李靖将自己想说的提前交代给了传令兵。

“那些是唐军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极强,还占据了易守难攻的地形,我们一时半会儿是难以击退他们的,还会导致我们被拖入无休止的战斗。”

传令兵简洁而有条理地解释道:

“所以,大总管要求我军不可恋战,迅速绕过此处。由你部来就地构筑防线,盯住李世绩部。”

“竟然是这样么,敌人居然……”苏定方感到万分诧异。

李世绩是真特么拼啊,两万人不少了,竟然率领这么庞大的部队穿插进了明军的正中间。

而穿插,换一个说法就是,被包围。

李世绩这是把自己的部队硬生生塞进了包围圈啊。

可是,明军现在是没有这个心情,慢慢把这个薄皮大馅的饺子给消化了的。

因为他们在是生死竞速,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而两万精锐所组成的防线,可不是随便一冲就可以突破的。

不能为了李世绩的那点芝麻,把明军的全部主力都给送掉。

打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

“就这么办吧。”

苏定方决定,执行李靖的命令。

…………

大明的军队就像一条奔流向东的河流,在郓州和齐州的交界处,撞到了名为“李世绩”的顽石后,便转而向南边的兖州绕行了。

兖州,位于齐鲁之地的西南方向,和沂州隔着一条泗水。

兖州城仍然还握在大明的手里,是明军仍然握在手里的最后一块中原之地了,现在也已经摇摇欲坠。

而在明军抵达兖州地界以后,唐军也一直紧追不舍,一直跟在后面。

为了追击他们,大唐陆续调集了大半个国家的主力,合计大军共五十万人,从四面八方向前线聚集过来。

当然,这支大军的核心,仍然是那六万精兵,其他人充其量只是一群打下手的。

但是,量变引起质变。

四十四万人,就算只是气氛组,也足够把气氛烘托到位了。

李靖的二十余万部队,在五十万追兵面前,有点小巫见大巫了,只能避战,速速进城。

而就在李靖的部队龟缩进兖州城时,唐军也紧随而至,在城外扎营,从北边、西边和南边三个方向上,把兖州给包围得如同铁桶一般。

而在兖州的东边,泗水河在静静地流淌着。

“徐州方向的敌人也压上来了?”

李靖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严峻。

“是的,大总管。”李道宗对着地图讲解着目前的形势。

“李世绩的军队向南挤压我军阵地,被苏定方、薛仁贵联手阻击。

“程知节率领徐州都督府的军队向北进犯,侯君集正在率军抵挡。

“最大的问题是太上皇李世民的军队。他就在兖州城的正西方,与我军对峙。”

李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围其三面,阙其一面……他们是真的下血本了,一定要将我军歼灭在此处……”

李道宗的手指指向地图东面,宽慰道:

“大总管休急,我有一胜,而唐军有一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