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 > 第224章 华姨要上市了(求月票)

说到做到,回到香江继续拍戏的戚昊,身边就跟了两个外国人。

外国人高贵?

高贵个屁啊,想玩到处都是大洋马。

你只要钱到位,给他们脖子上栓根绳,牵着到处遛他们都不会有意见。

一个特效公司,就算转手卖了也肯定能卖个千把万吧。

戚昊豁出去,花高价找了这两个口语特别好的牛人。

这俩外国人的任务就是和戚昊聊天,纠正戚昊的口音和语法问题。

目前《大叔》主要拍在香江的戏。

大部分都是外景。

再过几天就能拍完了。

这部电影一共拍摄了接近两个月,虽然和香江电影人比起来差得远,但是在内地一众导演手里算是比较快的了。

这些天,戚昊除了《风声》首映,还有参加金鸡奖花费了两天时间,其他的就从来没有休息过。

在京郊拍戏,都没有回过一次家。

很多时候,白天拍,晚上拍,甚至夜里也在拍。

其他人都能轮流休息,只有戚昊为了加快进度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觉。

真正杀青是25号。

为了在这个日子杀青,戚昊累得半死,在回去的飞机上睡得人事不知。

倒不是这个日子有多好,主要是戚昊需要回去参加自考考试。

下半年的自考考试是9月1日至9月5日报名,10月26日至27日正式考试,报名可以委托别人帮忙,但是考试必须要他亲自前去才行。

学历的任务之前已经完成了。

就算不继续参加考试也不影响什么。

但是戚昊不敢保证狗系统后面会不会继续发布类似的任务。比如让他拿个硕士学位,或者去三大学院给学生上课什么的。

经历了这两年的任务洗礼,戚昊对系统的套路已经了如指掌。

到时候他还只是个初中学历,让他去给学生上课?

就算三大学院的学生看在他的影帝、名导的份上没什么意见,他也没有脸以初中生的身份站在讲台上。

反正也没什么损失,更没有什么难度。

戚昊过目不忘,报名之后给的教材他早就已经背下来了。

连续两天,戚昊又考了四门下来。

分数也很快出来了。

加上上半年的四门,今年他已经考了八门,只要明年上半年再考四门,他就能够拿到北电的专科学历证书。

不要小看专科学历,有了这玩意戚昊就可以去考研考公。

之前的初中毕业学历可没有这待遇。

与此同时,25号举办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也有了结果。

王谦源拿了个……影帝!

《钢的琴》最近正好在霓虹上映,电影票房虽然不算太亮眼,但是口碑非常不错。

即便如此,拿到影帝也有些夸张。

这是戚昊这个导演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含金量还是挺不错的,是霓虹国内唯一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的A类竞赛型国际影展。

另外,还给了一个黑泽明奖。

这个是奖励个人的,由张艋为戚昊代领。

第21届的时候,获奖的是陈楷格和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第18届的时候,侯孝贤也拿过这个奖。

一般都是颁发给艺术成就和艺术功底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导演。

颁给戚昊就显得很离谱。

难道是霓虹想要收买自己,就像是收买陆桑一样。

就是不知道陆桑收了多少钱。

当然,也有可能只是单纯的颁发奖项。

08年的时候,他们还给姜闻颁发过亚洲之风-亚洲电影奖-特别关注奖。

姜闻的《鬼子来了》,当年还拿到过霓虹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

就很难评价什么。

奖杯送来之后,戚昊都没往家里拿,直接扔在了公司的橱窗里。

他对于奖杯没什么执念。

那些新人奖什么都是为了做任务才领的。

这辈子最珍视的大概也就是金鸡影帝的奖杯,那是他多年的执念,充满了得偿所愿的喜悦。

不过,拿到了之后很快就没有了当时的激动。

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还是真金白银比较讨他喜欢。

这个什么黑泽明奖,都不如《钢的琴》霓虹那边的票房突破八千万日元让他开心。

八千万日元差不多也就六百万人民币。

分到这边大概也就两百多万的样子。

但是蚊子腿再瘦那也是肉啊,湾湾那边没有上映,香江那边的票房也能分到个两三百万人民币。

内地已经收回成本,这些都是纯赚的。

一部电影赚个五百万人民币,飞扬传媒也算是见到回头钱了。

《走着瞧》那边不算,《走着瞧》只算不赔本。

李大维这厮有事没事就拿着公款去参加各种电影节,一有点盈利就被他给消费掉了。

这个也确实不好吐槽什么。

毕竟他确实拿了不少奖,作为投资方的飞扬传媒也跟着沾了不少光。

华姨的王家兄弟那么爱钱,为什么会投资一些不赚钱的电影呢?

是为了宠溺冯小缸吗?

肯定不是啊!

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电影公司其实都是有文艺片指标的。

尤其是你碰到事情去喝茶的时候。

你要是公司名下有文艺片,你犯的事说不定就会被轻轻放过。

你这个同志一向表现良好,这次的事情就算了。

可你要是一点都没有,那对不起了。

你会在领导面前没鼻子没脸。

更可怕的是人家啥也不说,就让你自己悟,悟不出来就继续被针对。

当然,500万的小钱对戚昊来说真的啥也不是。

他在飞扬传媒才占比30%,500万算下来只有150万是属于他的。

他真正关注的是月底上市的华姨股票。

从94年创立,到现在上市,足足用了十五年的时间,电影行业最大的民营企业终于要上市了。

戚昊也在关注这只股票。

准确的说,戚昊工作室的高层都在关注这只股票。

戚昊之前就做出过承诺。

华姨股票他上市就会卖——虽然有各种规则限制,但是戚昊直接卖给大股东,定价什么都属于特殊交易。

卖的钱全部用来发展事业!

现在戚昊工作室和飞扬传媒挤在一块儿办公,办公区域非常拥挤,甚至就连走道拐角都摆了办公桌。

不管是租还是买,反正大家迫切的想要换个办公环境。

华姨这些股票卖掉,买一栋楼有点难。

前不久,搜狐旗下子公司购买建筑面积为56200平方米,计划于2012年完工的某写字楼物业,交易总价为1.46亿美元。

还有中信证券14亿购买瑞诚写字楼部分,总建筑面积为53176平方米,联发科技7.449亿元购买融科咨询D座等。

人家都是不差钱的存在。

戚昊目前拿不出这么多钱。

但是,戚昊可以抵押股票买楼,就目前四环内3万/平的写字楼价格,买个一万平左右的办公面积,算下来也就三个亿而已。

抵押哪家的股票都能贷够钱。

租的话,只需要等华姨股票卖了就能租个大的了。

除了新办公场所,大家还摩拳擦掌的想要弄一个电影制作班底。

现在的制作班底实在太乱了。

很多明星这部电影还凑合,下一部就非常拉胯,就像是被什么附身了一样。

只要去查一查制作班底,就能比较出差异。

所以,才有一些影视项目拿“原班人马”当噱头,为影视剧的质量做保障。

如果能够打造一个专业的团队,不仅能够提升影视剧质量,对于拍戏的效率也有巨大的帮助。

当然,养一个完整的团队很费钱。

别人只需要拍戏的时候发工资,而你却要一年到头发工资。

老田他们的计划就是:

第一,部分工作岗位固定人手,还有一部分可以临时组建。

第二,出工给奖金,没有工作的时候只要保底。

第三,固定人手在和公司确认周期内没有工作安排后,可以带薪去外边的剧组接活。

公司甚至可以帮忙介绍外边的兼职。

其他的还有一些细则。

这些都需要钱,如果没有华姨上市这笔钱,戚昊这边是撑不起这个摊子的。

上市这一天,大家都早早的聚在公司等上市。

“以当日最高价和收盘价的平均值,回购咱们手里的股份,咱们就不做点什么吗?”

老法务姚伟宏总想干点违法的事,比如操盘股价。

其实高端的犯法都是知法犯法。

又不是偷看隔壁阿花洗澡,哪来的那么多无知者无畏。

“很容易被发现吧。”

石峰比较保守,但是他的潜台词也很明显,那就是如果有办法不被发现,那咱们就放开手脚的干。

“唉!”财务范青溪急躁的像是膀胱里憋了很多尿,叹息道:“哪怕是单价提升一块钱,这都是好几百万啊!”

“发行价格是28.58元/股吧,也不知道能涨到多少。”

张楠这个卷王希望华姨涨得越高越好,这样才有足够的钱大展拳脚。

“翻个倍没什么问题,老板……”詹奇·莱登压低了声音,说道:“要不我们背着你搞一搞?”

当着面说“背着”,这脸皮也是厚到家了。

“你们那点钱能搞什么?”

戚昊对此不屑一顾。

“我说的搞一搞,又不是砸钱去拉升华姨的股价,我是打算砸点钱给他们做点营销,忽悠更多的人去买,买的人多了,股价自然就高啊。”

詹奇·莱登有很多损招可以拔苗助长。

短时间提升华姨的股价,但是对公司的发展和声誉肯定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逼得证监会的人干涉都不是没可能。

但那又如何呢,证监会肯定是去找华姨,到时候罚款还是休市和咱们有毛的关系。

“算了吧你们,我已经安排过了,少跟着添乱,我可是向王家兄弟承诺不出手拉升股价的。”

戚昊一点都不着急。

“到底怎么安排的啊?”

老田想锤死戚昊这个鸟人,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不和他商量。

“企鹅……”

戚昊说了一句就不说了。

其他人秒懂,当下就再也不提要出手干预股价的事情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