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好奇,一个亿怎么花的,演员请的比较大牌吗?”
姜闻之前就和戚昊聊过电影。
坦白的说,戚昊是真的很喜欢姜闻的这部电影。
或者说,姜闻的电影他都很喜欢。
不过,他现在肩负着让小肥羊赚钱的责任,就不能单纯的凭自己的喜好来替小肥羊做决定。
“我和葛游倒没多少片酬……”
姜闻无奈,有戚昊这臭小子站在了资方那边,一眼就能看到关键点。
实在是不好糊弄啊。
有些人原本灵气逼人,但是成了资本代理人之后就变成了逼人。
“哦对,黄四郎找了谁演?”
戚昊恍然,问题果然是出在了片酬上边。
“打算找周瑞发,那边报价四千万,葛游是五百万。”姜闻回道。
“这是好莱坞价码啊!”
戚昊一针见血,如果不是好莱坞价格,一般国内演员的片酬能超过五百万元已经属于天价。
葛游是国内一线大腕,五百万片酬比较符合行规。
陈琨在《花木兰》中的片酬也就有两三百万,戚昊出演《十月围城》是两百万,比王学祈这个男一号还要高一点。
没办法,他是四大小生加影帝,王学祈什么也不是。
香江一线明星的片酬一般在八百万上下,比如刘德桦、古田乐都是在这个价位。
至于周瑞发的四千万,肯定因为他是以好莱坞演员的身份加盟《让子弹飞》,片酬是跟好莱坞的行情靠拢。
但是……
凭什么啊!
凭什么不给我按照好莱坞的行情算。
“对,他在好莱坞是这个价格,他们这批人回到华语影坛,都是类似的计算方法。”
姜闻点点头,在戚昊面前没必要弄虚作假。
“光是片酬就要六七千万了,难怪要上亿成本,一个亿不够吧?”
这电影太坑冤大头了。
要不是和姜闻私交不错,平时都是称兄道弟,外加煤老板确实很欣赏姜闻,这电影戚昊是真不想碰。
姜闻你特么活该!
车撞树上你知道拐了,股票涨起来你知道买了,大鼻涕流到嘴里你想起来甩了,都已经自作孽作成过资本克星了你知道卖惨了。
你早干嘛去了。
“其实换个人也行,不见得非要用周瑞发,如果不用周瑞发,一个亿肯定就做出来了,营销费用都很宽绰。”
马柯帮着姜闻说话。
他和姜闻都低估了大家对姜闻的戒心。
还以为就算不好拉投资,也不至于拉不到投资,没想到会这么艰难。
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非得找周瑞发了。
“周瑞发确实没有必要,你看看《功夫之王》,好莱坞回来的这些鸟用都没有。”
郑小龙毫不客气的吐槽。
李廉捷凭借《投名状》和《功夫之王》,成功的毁掉了所有观众对好莱坞明星的滤镜。
“这个角色比较适合周瑞发……但确实是贵了一些。”
姜闻轻轻地叹了口气,眉头微微皱起。
他的表情透露出一丝疲惫,投资的压力让他也不得不做出妥协了。
往严重里说,现在的姜闻已经陷入了一个瓶颈。
电影市场发展迅猛,票房屡创新高,制作成本也不断攀升,他以往的成绩已经不足以支持他在电影行业立足。
搞不好的话,他都混不下去了。
不可能光靠朋友接济,喜欢他电影的大佬们也有生存压力。
“如果一个亿真的能够把电影做出来,剩下的……我们飞扬传媒可以帮帮忙。”
戚昊看着高阳,见对方点了点头,才给出了肯定答复。
他的言下之意,就是你要是一个亿不超支,那我们就投资,你要是继续搞超支那一套,那我们就不奉陪了。
关于小肥羊这个公司,高阳没怎么放在心上。
他当然希望赚钱,但是你不赚钱他也不至于说要把你给开了换别人来经营。
总经理可是他闺女。
但是戚昊不能跟着一起摆烂啊。
高阳找他是因为他对娱乐圈很了解,而他答应高阳,是因为想要成为资本,现阶段先用高阳的钱练手。
“那我考虑一下找其他性价比更高的演员。”
姜闻暂时也只能放弃周瑞发,如果不找周瑞发,一个亿再怎么也够了。
“行,我们飞扬传媒负责剩下的五千万。”
戚昊帮高阳拍了板。
酒桌上的人都松了口气,有人愿意投就行,如果都不出手,那今天这个酒喝得就太尴尬了。
也就姜闻有点遗憾。
黄四郎这个角色,周瑞发真的是首选演员。
不过,小肥羊一把拿出五千万。
无论如何,他对戚昊都非常感激,说是欠人情,也是欠给七号的人情。
人家高阳根本不稀罕他的人情。
“这部电影要是再赔钱,我就不拍电影了!”姜闻信誓旦旦地说道。
“过了过了!”高阳连忙安抚说道:“能赚最好,赔钱了下次再努力,哪有一次失败就退圈的啊,想当年我拎着所有的积蓄去承包煤矿,两眼一抹黑,一不小心就遇到了骗子……”
几十亿身家的大老板,也曾经遭遇过各种挫折。
如果当时放弃了,那就是笑话,而现在牛逼了,讲出来就是一段传奇经历。
其他人有的认真听,有的还吹捧两句。
戚昊不得不感叹,有钱真特么的好,他也想当个有钱人。
可惜,他到了富翁的年纪,还没有富翁的能力。
至少不是能够让这些大佬们刮目相看的富翁。
那边老高和几个大佬一起吹牛逼,这边郑小龙把目标对准了小高,还有戚昊。
他好奇地问高飞:
“你们小肥羊投资几部电影了?”
“《十月围城》《走着瞧》《人在囧途》《钢的琴》,姜闻蜀黍的这个是第五部。”
高飞掰着手指算了一下。
公司其实也就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比很多大的影视公司都要厉害了。
而且,这五部电影也不都是小成本。
《十月围城》投了两千万,《让子弹飞》更是投了五千万。
“都是投资的电影,电视剧你们不考虑吗?”
郑小龙今天来参加这个酒局,也是奔着拉投资来的。
高飞看向了戚昊。
她其实也不知道要不要投资电视剧,至少他们私下里并没有讨论过这种问题。
“如果有好的剧本,也可以投资啊。”
戚昊并没有把电视剧排除在外。
他的主业是演员,也最喜欢做演员,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因为当了导演就抛弃演员的路线。
而作为一个演员,电影虽然逼格更高,可是要想维持国民度,电视剧其实才是最具有性价比的东西。
如果有好剧本,自己投资的话,会有更高的概率出精品。
“我最近在做一部电视剧,目前正处于剧本创作阶段。”
郑小龙今天跑过来,主要就是为了这个事情,不止是电影导演喜欢煤老板,电视剧导演一样喜欢煤老板。
人家是真的不干涉你创作。
顶多就是对你选的女演员有想法。
对此,完全可以选一些愿意“牺牲”的女明星进组,专门负责陪煤老板。
“还在做剧本,那不用太着急啊。”
戚昊有些头疼,他和高阳有一个对赌协议,需要在两年内让飞扬传媒实现盈利。
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年。
啥时候能够盈利现在都是个未知数。
“我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原著改编的,你放心,本身就很火,有一定的粉丝基础,拍出来肯定有电视台愿意购买。”
郑小龙起身过去拿了个袋子,很快就掏出来一套。
“宫斗啊……”
戚昊接过来扫了一眼,然后翻开了看内容。
“对,类似于《金枝欲孽》,这类电视剧的受众广泛,只要制作的不差,肯定不会亏钱,电视剧比电影要稳妥。”
郑小龙还拿出一份资料给戚昊。
上边是的获奖记录,在网站上的成绩数据,证明他不是胡乱选的。
另外,还有一个简易剧本,就是大概的故事脉络和主要人物。
“这个得多少钱啊?”
戚昊觉得这书的文字水平还可以,就是有些地方似曾相识。
不过,这是网络文学的通病。
很多都是这里抄抄,那里抄抄,想要真正成为电视剧,还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
“七千万。”
郑小龙希望小肥羊这边能够一把拿完。
今天来的另外两家资本,影皇和中影人家都不是做电视剧呢。
如果小肥羊这边能够一把拿完,那他就不用再去找其他投资了。
“……”
这特么比投资《让子弹飞》要要费钱啊。
不过,戚昊还真的必须要考虑投给郑小龙。
一来是电视剧很容易回本,二来是他欠郑小龙的人情。
《少年包青天2》是郑小龙介绍给他的,当时的郑小龙是出品人。
虽然只是个男二,但是戚昊拿到的角色形象和定位都非常好,电视剧上映之后,更是碾压着陆艺成了当红小生。
后来《天狗》原定的男一号演的不行,戚健决定换人。
郑小龙给他推荐了戚昊。
他说戚昊是小生里演技最强的,绝对不会让你失望,而且你找个当红小生去演戏,自带流量,票房说不定能够挽回你换人的损失。
换人是要赔钱的。
你找人家演戏,签了合约,他演不好你换掉他没问题,但是之前合约里定的片酬,你要给人家一部分。
结果,戚昊凭借《天狗》拿了影帝。
这个人情值不值七千万?
那肯定不值啊。
然而,郑小龙需要的投资是电视剧。
电视剧和电影不一样,只要有电视台要,而且价格合适,一般都不会赔钱。
郑小龙执导过《北京人在纽约》《幸福像花儿一样》《金婚》等热门电视剧,其实是不缺少投资的。
他找小肥羊投资,更多的是想达成一次合作,把飞扬传媒纳入自己的资本资源体系。
到底是谁欠谁人情很难说清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