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魏风华 > 第五百零九章 跑马

大魏风华 第五百零九章 跑马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2: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作为辽国靠近边境的城池之一,涿县并不繁华,但肃杀的气氛也还没到军镇那一步,比如此时天亮时分的城门处,便已经有了许多附近的百姓排队准备入城,而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卒,居然还不过百人。

但考虑到整个南京道的兵力都被抽调南下,而且此地混居的汉人早已经没了反抗的勇气,所以会出现这景象倒也很合理。

辽国出草原东征西征,一路打到东海和西域,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迁徙和发展,但辽人的数量还不足以填满各个地方,所以辽国虽把辽人定为上等人,把其余异族当成奴隶,但也不会真提起刀子把人杀光,就比如被辽国灭国的西夏,都这么多年了还是有那么多被抽了脊梁骨的党项人活在辽人的统治之下。

而辽国的南京道,其实就生活着大量的汉人,只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镇压驯化,所以这些汉人已经接受了被异族统治的事实,前些年或许还会有汉人叛乱起义,但被杀得狠了,自然就只能老老实实当起了下等人,而且认真说起来,其实除了见到辽人要主动让路、被辽人无故打死只需要赔一头牛、税赋多了点重了点之外,和被朝廷统治区别也不大。

也没什么的。

从这一点来看,人的韧性还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也不能说他们不对,只是想活下去有错么?朝廷收复不了燕云赶不走辽人,他们能有什么办法?但凡有得选,谁愿意当下等人?

或许那位辽国有远见的皇帝陛下能预见到这样下去早晚会出大问题,不过普通的辽人对待汉人只会比对待那些依附辽国的部族更残忍更无情,就比如那位站在城门便仔仔细细搜了一遍入城女子的全身,借机揩了不少油的守城士卒,就在那汉人女子丈夫敢怒不敢言的目光中,得意洋洋地说道:

“再看?再看把你眼睛挖出来!”

能活在这里的汉人,多半听得懂一些辽话,汉子愤愤低下头,拉着秀愤得几乎要一头撞死的妻子快步走进城门,另一个士卒从那挑着的竹篮中拿起瓜果擦了擦,大大方方地咬着,对自己的同袍说道:

“上头抽走了一半多城里当兵的,眼下就只剩咱们守城门,妈的要从早上一直站到半夜,累都累死了,他们到底啥时候回来轮班?”

“我哪儿知道?”

“你大兄不是也被选去了么,就没个家书什么的?这次怕是要立下不少军功吧?抢回来的好东西可别忘了让兄弟我开开眼啊!”

“这才多少天,哪儿会有家书送回来,不过嘿,你还真别说,人老萧收了钱就是办事,我那大兄这次混上了个十夫长,怎么也算是小头目了,只要能活着回来,以后也是这城里一号人物,到时候我可是要跟着发达了。”

“真威风啊...富贵了可别忘了我。”

“好说好说。”

“那天大军开拔的时候从城外过,我还跑到高处看了的,那个壮观哟,连到天边看都看不清有多少人,一开始我还在想要是这次又输了,咱们这些在南边儿当兵的都得遭殃,可看那架势又觉得怎么都输不了...”

“呸!你这破嘴,就不能说点好的?”

“嗨,不就顺口一说吗?”

“输是肯定输不了的,”士卒说,“就看能打到哪儿了,最好是能一路打到魏国的京城去,我听说那边可富得很啊,连吃饭的家伙事儿都是金银做的,咱们这边只有大人物能有的东西,在那边能堆成山!到时候大把的土地、财宝、奴隶送回来,咱们还哪里用得着当兵,享福就行。”

围过来凑热闹的几人砸吧砸吧嘴,好像一同为那美好的未来而喉头微动。

这么多年了,辽国一直在给所有辽人灌输一个念头,那就是南方的那个国度,是注定要被辽国覆灭的,那大片的土地和如山的财富,迟早要属于辽人,而当辽国彻底吞并魏国,才是好日子终于到来的时候--无数辽人都坚信这一点,把这种世仇当做理所当然,这才是辽国为什么明明都走出了草原,从游牧转为了半游牧半农耕,辖下无数他族子民,却依然浑身上下透着股穷疯了要抢一把的蛮横气息的原因。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单从这一点来看,辽国和如今被顾怀收拾得痛不欲生的倭国,在后世的理念是真的有些像。

几个士卒仍然闲聊着打发无聊的值勤时间,话题已经从南方的战争转移到了刚刚排队的某个女子的身段上,荤段子自然是所有凑在一起的男人喜欢聊起的话题,但随着一个士卒无意间转头看向南方,这个话题就戛然而止了、

“那是什么?”

许多人随着他的手指往那个方向看去,得益于是晴天,所以很容易便能看到遥远的地平线上出现的黑潮,虽然看不清那到底是什么东西,但不妨碍某种直觉给这些站在烈阳下的士卒们带来彻骨的寒意。

与此同时地面的震动也开始从模糊变得明显,城门前绵长的队伍迅速出现了混乱,曾见过大军行军的士卒死死看着那一线黑潮在视野中越发扩张、清晰,直到彻底占据了地平线,瞳孔渐渐扩大:

“是...骑兵!”

大部分人还没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个士卒还好奇问道:“是南征的大军回来了?”

“怎么可能这么快,怕是又有大军南下了吧。”

“不对啊,”有人喃喃,“没见过这种黑色的铠甲,新出的?”

心底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城门前已经有人爆发出了尖叫,但大部分人仍然不愿意去考虑那个几乎不可能发生的真相,直到城墙上方突兀响起凄厉的号角声,才有人撕心裂肺地喊起来:

“是魏人!魏人来了!”

就像是引线终于燃尽,这声喊叫彻底引爆了城门的秩序,城内的士卒拼命想要关上门,城外的人则是疯狂往里挤,因为抽调太多而不剩下多少的兵力在此刻显得那么捉襟见肘,负责城门防务的军官急得直跳,却也没办法组织起像样的防御来。

因为没人能想到魏军会出现在这儿。

这代表了什么?是魏军绕过边境的奔袭后方,还是...南边的战争已经出现了结果?一个所有辽人都无法想象的结果?

城门久久没有关上,而在五里外河边饮马完毕恢复马力的大魏边骑已经冲到了近前,当先的十余骑已经举起了手中的制式重器,这些经历过战场厮杀的精锐,此刻身上散发出的杀气简直可以驱散夏日的阳光。

那是根本不把挡在眼前的一切当成活物的目光。

“天雷开道,分成三队!冲入城门后,一队控制仓储,两队沿着街道冲杀,有反抗者无论汉辽,格杀勿论!”

军阵中的李易迅速传下军令,在天雷的爆炸声中,整个骑兵军阵再次提速,直接策马冲过城门前乱跑的人潮,冲进了这辽国的城池内。

多少年了?

从魏辽战事稍歇,划分边境以来,多少年没有将领带兵到过此地?这里的人可还记得这里曾是汉地?那些辽人可曾知道这里曾有过那么厚重的历史,出过那么多留在史书上的英杰?

蜀汉皇帝刘备,西晋卢循,北魏郦道元,大唐贾岛卢照邻...他们在天之灵可曾想过有一天自己的故乡会被异族侵占?大魏上到天子下到黎民,可敢相信有一天大魏的边军还能再一次收复这沦陷已经几十年的土地?

越过城门的李易心潮澎湃。

接到王爷的军令后,他带着剩余的一万三千大魏边骑,用最快的速度北上,一路收复易县、新城、岐沟关,而在发觉辽军真的将南京道兵力抽调一空,那十七万大军覆灭之后再无像样防守兵力,一向不喜欢冒险的李易也果断兵分三路,只求以骑兵极快的行军速度,在辽国反应过来之前地那散落在这片土地上的各座城池收复!

而事实也如他预料的那样,骑兵进军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无论是边境的军镇,还是后方的城池,边骑所到之处,便直接能插上大魏的旗帜,真的如同顾怀的军令所说,今后大魏的边境线,就看他李易能在这次大胜之后跑马多远!

而且他还不用担心打下的城池太多,导致分兵过多无法对析津形成包围的问题,因为在他的身后,李正然、武安才正带着步卒压上来,骑兵占城,步卒接收,整个过程顺畅无比,哪怕有城池没能冲进去,李易也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带着骑兵绕过去,将那些已成孤城的城池远远甩在身后,兵锋直指析津!

如果硬要在这场大胜后的狂欢中找出隐患,那便是收复的地域中辽人太多,杀不完,也不好杀,虽然其中大部分是平民,但如果大肆杀戮,恐怕还是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动乱,而如果不杀,又难免要浪费兵力维持地方秩序,乃至于象征性地阻止汉人对辽人掀起血腥的报复。

这便是和异族的战争,它不同于中原割据的混战,打下来的地方的百姓能直接成为自己的子民,而是有着滔天仇恨的魏人和辽人根本无法平等共存,而毫无疑问收复回来的幽燕之地会划归北境的直接统治,所以怎么处理这块土地上的辽人,便是眼下最迫在眉睫的问题。

作为最前线统兵的大将,这件事本应该由李易决定,但好在军令上王爷已经给出了方案,那便是压根不考虑任何政策安抚和文化融合之类的可能性,他不会下令把这些辽人杀光,但也绝不会让这些辽人融入华夏!等待他们的结局只有两种:一种是发卖为奴隶,在以后河北与幽燕的建设中出力;一种则是集中军事管制,为以后分裂辽国做准备。

这里是汉人的土地,那么这上面便只能有汉人!民族融合通常都要以五十年一代人计,魏辽之间的局势,根本不可能留出这么富裕的时间。

所以将大旗立在涿县城头的李易只是听取了大致的汇报,便下令道:

“让此地汉人选出临时的吏员维持秩序,发给他们武器,让他们去看守住那些辽人,等待后方步卒接收城池,若有异动的,直接格杀!再通告全军,严禁欺辱女子、掳掠百姓,他们的斩获不用上交,但一定不能大包小包都往战马上套,只要不影响行军速度,本将给他们一夜时间收拾战果,明日清晨,再度发兵,本将要带他们过了良乡玉河,直冲析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