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魏风华 > 第五百零一章 白沟河之战(四)

大魏风华 第五百零一章 白沟河之战(四)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2: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开拔强渡的军令传下去后,原本在南岸与对岸大军对峙的魏军中军齐齐动了起来,原本游弋在河面上的一些渡船也开始靠岸,五百名背负大盾的盾兵率先登船,在他们身后,则是负责压制河岸敌军的线列步卒以及陷阵突杀的王旗亲卫。

白沟河河水不深,所以渡船的容量也有限,这些渡船或是从黄河渡口征辟,或是在这一年中慢慢赶制,所以外观不一,如果不去看船上密密麻麻的士卒已经架好的火炮,倒像是行商的商船--不过考虑到对面的辽军连水军都没有,所以也实在算不上寒碜。

两军的中军对峙处本就是白沟河河道最窄的地方,前后不足千步,若想强渡比起上下游都要简单得多,随着顾怀军令一下,护卫中军的各处将领纷纷招呼兵马,集结准备上船,只是放眼望去,人人皆是面色复杂,毕竟谁也没料到两岸的战略对峙持续了这么些天,结果突然就白热化到了连中军都要全军强渡白刃作战的地步。

如此在两翼步卒已经强渡厮杀,下游骑兵还在纠缠的情况下开辟第三战场,固然会极大扰乱对岸辽军的兵力部署,从而分担各处战场的压力,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虽然此处渡河极易,可当面不仅有辽军堆砌起来的土山,还有土山旁边严阵以待的数万辽军步卒精锐,就算魏军能靠着火炮火枪强行登岸,可一个不小心怕是就要被压在土山下到河滩前的这片区域中,然后伤亡惨重。

但战况已经到了这一步,已经容不得犹豫半分,拱卫中军的盾阵刀阵、戟兵枪兵在各自军官或严厉催促或大声鼓励下,不到半刻钟便纷纷在河滩上集结列阵完毕,在负责先登的魏军士卒已经开始于对岸展开厮杀的时候两边也开始紧急铺设浮桥,南岸魏军鼓声大作,在河对岸辽军中军终于按捺不住出现的些许骚动中,数百舟船齐发,无数士卒踏着简易的浮桥冲过河面,震天的喊杀声里,几乎是一瞬间,就将两翼原本已经爆发的战斗再次提到了更高潮。

十里河岸,再无一处平静!

而此时刚刚得到亲卫汇报的陈平听见了自己右翼传来的动静,登高而望,看到那面王旗下中军过万士卒强行渡河的场景,不由胸中一阵激荡,他接连传下军令,命全军沿着已经开辟好的河滩阵地朝着中军靠拢,扩大战果的同时护卫起了中军的侧翼。

另一侧厮杀得已经疲惫不堪的李正然,在勉力击退了辽人的一波攻势后,也察觉到了中军的异动,他身上还带着长城之战时的旧伤,此战已经无法再重演身先士卒的一幕,刚刚滩涂阵地的防线几度差点崩溃,让他心惊胆战许久,而此刻随着中军强行渡河,辽人的注意力几乎是瞬间就被吸引了过去,让他这一面的压力骤然一松,只是李正然脸上却不见丝毫喜意,只是转头看向中军方向,喃喃道:

“王爷您可别太冒险啊,今日战场能死几万魏人...但您可千万不能出事!”

随着中军的渡河,两翼魏军的压力顿时减小了许多,但中军处先登陷阵的王旗亲卫却是甫一登岸便遭遇了预想之中的苦战。

所谓王旗亲卫,是最近才有的称呼,顾怀当初离开北境巡狩大魏时带了三千河北亲卫,一路转战西北西南江南,那三千亲卫原本就是精锐,走过这一遭后便更上了一筹,在顾怀回到北境就藩后,因为十余万边军俱在幕府统辖之下,所以朝廷便没有再给象征性的藩王三护卫编制。

但堂堂藩王肯定要有足够展露威仪的亲卫,三千还是太少了点,所以这两个月边军中掀起了一股遴选王旗亲卫的风潮,那些最勇猛、最忠心的汉子才有资格参与进来,王旗亲卫只有五千,五千个名额几乎汇集了整个边军的精锐,想要进去也足够简单,实打实的军中擂台,干翻一个,你就能进!

这种选拔方式透着股北境独有的粗犷画风,在建国百年却处处透着股窝囊气的大魏堪称独树一帜,甚至连王旗亲卫的两个统领--也就是王五和魏老三都放出话来,谁能单挑掀翻他两,统领的位置也不是不能让出来!

这般筛选出来的军队,勇猛程度可想而知,而顾怀也是知道中军强渡后登岸后的白刃战,才是最为惨烈的厮杀,所以他毫不犹豫地让原本应该护卫在他王旗之下的亲卫顶了上去。

也如同他预想的那样,在一开始渡船还没靠岸的时候,辽军就因为对岸中军的异动迅速做出了反应,河岸上的兵力迅速增加,无数弓弩手朝着那些渡船开始放箭,数轮齐射之下,铺天盖地的箭雨几乎淹没了那些强渡白沟河的渡船,而且其中还有火箭,一艘渡船上携带的天雷被其引爆,整艘船在轰然的爆炸中四分五裂,在河面上掀起惊天波澜。

但没有渡船因此减速,相反的是,在撑过了数轮箭雨之后,已经过了河中心的渡船也终于等到了可以反击的距离,此时还没入夜,火枪火炮一同轰鸣,咆哮着朝河岸上的辽人倾泄着怒火,船头、滩涂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被钉死当场,或是中弹倒地,更惨一点的则是在炮弹下尸骨无存。

而就在这样枪林弹雨羽箭如星的场景中,第一艘渡船,靠岸了!

提着大戟的王五率先跳下船帮,那张脸上露出的狰狞笑容让每一个直面他的辽人都心生寒意,他越过盾兵举起的大盾,抖擞着铠甲冲入了围上来的辽军之中,大戟横扫,直接将几个辽人一齐砸飞了出去!

魏老三护着他的身后,见他杀心起了又想独自冲阵,只能喝道:“五哥!那座土山!”

王五咬了咬牙,总算是想起了比起杀敌,带着亲卫往那座土山下突杀更重要,他避开一处刁钻角度射来的冷箭,用大戟扩宽眼前的阵地,等到身后亲卫齐聚,才开始向着那座土山杀去。

然而此时滩涂上已经死去了不知道多少人,围过来的辽人越来越多,被刀光席卷而入的亲卫竭力厮杀着,硬生生在滩涂上开出一条带血的道路来,幸运的是此处颇窄,能涌过来的辽人比较有限,再加上天色越来越昏暗,一片混乱中,总算是让先登的魏军勉强站稳了脚步。

站在土山上的萧山眼神一凝,死死看着那惨烈的战局,接连传下几道军令,调动最为精锐的兵力堵到土山之前,他不知道魏人或者说那位大魏藩王想做什么,但不妨碍他调兵遣将把他们这看起来像是最后一搏的突击给堵死,帅旗之下的他并没有被这突然黑虎掏心一般的袭击给弄得惊慌失措,反而油然生出一股明悟。

魏军着急了!

他们看自己的中军久久不动,看两翼战场虽然有所建功却无法撼动辽军根本,知道再这么拖下去必然是辽军反渡河的结局,所以才不顾一切地将中军都压了上来,颇有些黔驴技穷的味道。

只要能挡住这一波,大势定矣!

站在他这个位置,借着夕阳的余晖,能清楚看到那支悍勇无比身着黑甲的精锐亲卫如同一支箭矢,在河岸上拼命地朝土山突进,为身后的魏军开辟道路,一开始确实宛若热刀入油般干脆利落,但随着冲得越深,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大,如同黑云一般涌过去的辽军正在逐渐将他们淹没;再看向更远的地方,能察觉到一支打着“陈”字旗号的魏军正在疯狂地向这边靠拢,护住了战场的侧翼,但也无力改变战局。

“这样下去不行。”

深陷战阵的王五看着那彷佛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的土山,看着那蔚然不动的辽军帅旗,杀红了眼的他说道:“根本冲不过去。”

“兵力还没有全部过河,还能再试试,”魏老三说,“等到中军全部过河,也该入夜了,到时候辽人一定会乱起来,那就是机会!”

“你说咱哥两要是把那辽人主帅阵斩了,该有多威风?”

魏老三反手一刀将冲上来的辽人劈倒,摇头道:“就算能冲到那儿,也已经乏力了,五哥咱们就是打头阵的,估计负责斩将的另有其人,虽然我不知道王爷想做什么,但王爷从来不打无把握的...”

他话没说完,就哽在了喉咙里,王五疑惑至极,忍不住回头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然后也被夕阳下河对岸的一幕弄得心神激荡。

原来随着渡船接连运兵,中军已经有过半强行渡河,而随着渡船再一次回到南岸去接运兵力,下一波登船的...赫然是那匹白马和那支王旗!

代表着大魏藩王身份的旗帜在渡船上迎风招展,仪仗下方的白马上端坐着一道身影。

非只是王五魏老三一时怔住,便是得到消息的陈平、李正然,甚至已经被辽人包围的武安才,或是两岸的所有魏人、辽人此时都明白过来。

--魏军主帅,大魏藩王,北境之主,居然在万人混战的局势下,没有在河对岸看着他们厮杀,而是亲自渡河而来,随他们一同死战!

战鼓生越来越大,好像紧扣着所有正在北岸死战的魏人的心脏,告诉他们。

要么攻下那座土山,要么一起死在北岸!

王五魏老三恍然回过神来,对视一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们身边那些冲得越来越乏力、伤亡越来越惨重的亲卫们也如出一辙地再次拔刀而起,不管不顾,直直地朝着对面那些同样目瞪口呆的辽人,砍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