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731章 越显峥嵘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731章 越显峥嵘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春归洗耳恭听,不再打断玉阳真君的叙述。

“她本是入世历情劫,成功则能位及上神,灵识入人胎而暂时丧知,为尊统帝残害与甄怀永同归幽冥本是命中注定,可当她灵识复苏归于天庭之后,目睹下世,历劫时所有亲朋均遭尊统帝毒手,更甚至无数性命因为秦姓社稷崩亡而惨遭杀戮,她无法释怀,是她施法扰乱红尘照,使人间岁月回流,而我们虽为天庭之神,实则也无力点醒关键之人,小师妹应是认为太子询是为你所连累,故而复苏了陶氏的记忆,以为你两命运相易,就能阻止人间厄劫。

小师妹因此遭受天谴,被打入凡世永不得天赦,且罚其生生世世不能再与甄怀永结缘,如此严重之惩诫,可谓前所未有。我为小师妹不值,却不忍见她付出如此惨痛代价仍然不能挽回人世劫厄,据我观察,陶氏心胸狭隘且行事恶毒,狂愚无知根本难以承担挽回世间劫厄之重任,我曾经尝试过点醒更关键者即太子询,无奈,连我也没有这大能力。

所以,我只能赋予你异术,引导你一步步察知暴君面目,将浩劫制止于萌芽。你可别冲我翻白眼,埋怨我有话不直讲,要不是为了小师妹一片苦心不至于白费,当我真要搭理你们这些横竖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一群凡夫俗子的破事?怎么才能规避天谴我心里有数,我只能做于我毫无损害的事。”

春归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打断了:“多谢真君不惜泄露天机,告之小民天庭之事。”

“是,我是被你说服了。”玉阳真君难得有些无可奈何:“我原本以为而今的姜晚溪已经不再是小师妹,我也无法追察小师妹是否已入轮回,直到,我偶然间发觉姜晚溪有些小动作,与小师妹一模一样,我开始怀疑姜晚溪仍然为小师妹转世,她此生选择与甄怀永陌路,却助秦王成事,是因冥冥之中天降谴责,那一刻我心生犹豫,我不知姜晚溪如果能够扳正天道,使世事仍然不至更移,或许小师妹还有机会能得宽敕。”

春归垂了眼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看来神灵虽然高高在上,也难以断绝七情六欲,正如玉阳真君,对待令师妹,看来也远远超逾了同门兄妹之情。”

“哼,别拿本神君与你等凡夫俗子相提并论。”

但玉阳真君的眼睛里到底是闪烁了,从一开始自保之余有限度的干预,至如今他自己何尝不明白自己已经过度?泄露天庭之事于他而言虽然不至于遭受天道的严惩,可毕竟有损修为,他原本已经不需再历天劫,可经此一事后,恐怕会受追责入世历劫了,历劫可谁也不敢担保能得平安,即便他贵为太清境神君之子,亦存在难厄。

这根本不是他应为之事。

“真君之所以犹豫,应当也想到令师妹即便享获天赦,重归天庭仙位,也绝对不会乐见她不惜用神灵亡丧一博,结果仍然不能挽救她曾经友爱的亲朋惨遭迫害吧,那么遇赦可有任何意义?而今的姜晚溪,虽然可能为令师妹轮回入体,不过姜晚溪的意愿却与令师妹的意愿背道而驰,小民没有如簧巧舌,不敢自大是小民说服真君,真君应当已经开悟,所以今日才愿意泄露天机。”春归毫不犹豫拍了个

神仙屁。

“罢了,犯不着吹捧本神君,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也再不干涉你们的行为,你们和秦王各凭手段吧,顾氏,倘若姜晚溪死后妄执不消……”

“放心,就凭令师妹不惜舍己相救天下人于水火的恩义,我必会竭力相助姜才人往渡溟沧,不受魂魄飞散之劫。”这一件事春归答应得极其爽快。

玉阳真君转身便走,斥鷃园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莺鸟扇动双翅,丫鬟忙忙碌碌,桂子仍旧飘香,阳光照常明媚。

于春归而言,一切疑惑都已解开了。

也不再担心对付秦王党之余,还存在玉阳真君这么一位难以战胜的强敌。

这晚兰庭回来得有些晚,又是披着满身的星光月色,他看见春归仍等在游廊里,备下小菜清酒,安安静静的坐在一盏风灯昏黄的灯影下,不知把庭院里恬然盛开的芳朵赏了多久一阵儿,也极快发觉了他的归来,莞尔之时,眸光如水。

他们酒饮得不急,话也说得不急。

当听完玉阳真君泄露的天机,兰庭心情也并没有泛起多大的波澜。

对他而言无论当时光回流之前,遭遇过多少险难,这些无一在他的记忆,那些憾痛他此时感受不到,所以悲痛无从谈起,他只是侥幸,万分的侥幸一切都已经更易,阴差阳错之间让他成为天底下最幸运的人。

“我应当感激玉阳真君那位小师妹。”

兰庭觉得自己最大的悲剧,无疑便是当初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错娶了陶芳林,他当时所思所想都是与陶家联姻不至于干系到轩翥堂的立场,纵然两人间也许做不到同心协力,可只要彼此敬重,未必不能相敬如宾,怎料到原来根本并非同路人,或许是陶氏欲求的太多,而他又着实不能给予太多,最终是反目为仇,于是各自都觉抱憾终生。

陶氏厌鄙他,兰庭深觉厌鄙有理,所以陶氏放过了他,于是他才有缘得遇春归。

“阿爹如若当真还在世……”这是春归现在最关心的事。

“岳丈应当仍然在世,不过估计受控于人手,而今辉辉与陶氏虽则姻缘互易,不过魏国公应当知闻了珍珑杀局的事故,所以,他仍然会利用岳丈。”兰庭展开分析:“如果岳丈在世,多年前遭遇倭乱不幸罹难一事必定存伪,这和申翃必定相关,而申、温二姓交好,靖海侯温骁表面上辅佐临淄王,暗下里温守初却与郑秀交结。

丹阳道长说他事后打听的消息,是临淄王以岳丈为饵伏杀太子,后事露,临淄王及太子先且两败俱伤,连我,起初也受了误导,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岳丈应当的确受控于临淄王,临淄王这回仍然会被郑秀利用,郑秀的人应当已经泄露了珍珑杀局一事,临淄王情知太子心悦辉辉,所以他还会故意泄露岳丈的行踪,引诱太子入伏。”

“陶氏现今如何?”春归当然知道陶氏并未如官方说法一般“血崩身亡”。

“我怀疑殿下已经察知陶氏有‘梦卜’异能,所以不会急着将陶氏置之死地,应当是关禁在某处逼问陶氏某些隐情。”

“陶氏应当也知道阿爹的行踪。”春归道。

“不知她会

否开口,不过这件事我们必须向太子坦言。”

兰庭偏向于太子这时已经知闻了一些风声,可却瞒着他这件要事,无非还是因为心里的执念未消,打算先救人,好让春归对他心怀感激。

“明日我便会与太子一谈,商量如何营救岳丈,辉辉放心,我们既然已经知悉了对方的种种阴谋,这回绝对不会再受对方诱骗,也一定能成功营救岳丈脱险。”

当年究竟发生了何事,顾公为何会被申家造谣已经死于倭乱,这些年顾公身在何处,遭遇了什么,等等诸多谜题,只有当顾公得救,和春归父女团聚后才能大白于天下。

“我曾经好些回,也有过一些断续的梦境。”说起那些不愉快的梦境,春归微微蹙着眉头:“梦境里我似乎着急去见于我而言十分重要的人,应当是在城郊某处,我是孤身,先入了陷井,而后太子赶到……这时想这梦境,应当就是太子入伏遇害的情境,但我当时并未丧命,仿佛后来……落在了温守初手里。”

风灯一晃,烛影落兰庭眼中攸忽有如杀气。

他这时已经听春归提起过温守初对她的暗中觑觎,如果说申文秀的“旧情难忘”还不至于让兰庭心生戾气的话,温守初此时在兰庭心目中无异于缩在暗处的毒蛇,让他恶寒之余激生了除之后快的杀意。

追溯到江南之时,元亥遇害案,袁箕、钱柏坡等等虽为罪魁之一,但真正的设计者确定乃郑秀,而温守初的出现,说明他是知情人,他与郑秀断非泛泛之交,也绝对不会是靖海侯府留下的一条“后路”。

靖海侯真正的谋主,当为郑秀。

“有一件事,辉辉为何孤身去见岳丈?辉辉那时应当无意让太子涉险,但为何不知会太子,倘若太子动用亲兵护侍,不至于轻易让临淄王得逞,临淄王于京城伏杀太子,不可能胆大妄为动用亲卫,只能是死士,又或者私兵,可临淄王哪里来的这些人手还能瞒得密不透风?”

而这些疑点,次日当兰庭与太子摊牌时,终于有了解答。

当然太子被迫承认自己早知顾父也许在世的消息后一直隐瞒,难免有几分尴尬,更多是不甘心的复杂情绪,不过这时连春归都已经知情了,他再坚持要靠一己之力解救顾父,恐怕非但不会让春归领情,反而会引起春归的反感,惊喜已经不能成为惊喜了,拒绝兰庭这名正言顺的女婿插手简直可谓荒唐可笑。

也只能讪讪解释几句:“我虽听闻了风声,但还未得到证实,先知会迳勿及……春归,到头来却是假讯,尤其会让春归空欢喜一场岂不糟心?”

兰庭没有计较太子这时直呼春归闺名的执拗行为,待听说太子察知的消息后,眉头才蹙:“倭国细作?”

“是,温骁的确是放出了这样的风声,而今倭寇屡屡骚扰我国沿海州县,劫财害命,对于倭国细作朝廷一直严剿慎防……”

“所以殿下就想着先不惊动朝廷官兵,只带少数心腹亲卫救人?”兰庭问。

太子默认了。

他也是想最大限度的保证顾父的安全,起码得等到先把顾父解救之后,再察明究竟替顾父洗清罪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