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623章 便将离分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623章 便将离分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兰庭侧着头,看春归绷着一张小脸,就知道她在恼火什么:“先帝时的朝堂就是那样,往往有理无处诉,发生地动这样的天灾原本又一惯会引起对执政帝王的质疑,闹得大了帝王都会被逼无奈颁布罪己诏以安朝野,先帝不可能自责,又因朝堂上原本有不少臣公针对外祖父,他便顺水推舟迁罪主张改革之臣。

更重要的是,外祖父正是因为察觉现行矿政督管上有极大漏洞,只要朝廷要员勾结承办开矿的商贾,盗运矿产私造兵器之事可谓易如反掌,所以外祖父针对漏洞提出了改革。”

他说到这儿顿了一顿,考虑着如何措辞简短,却又能让春归明白,好一阵才往下说:“各矿地因多数位处荒僻,尽皆派遣官员实地督检不大现实,所以地方官员往往只是在开采初期派员勘察,估算大致产量,定下最低限准,若矿产超标则予表彰,若未达限准则判罚金。不过地方官员大多并不熟悉矿务,这限准的规定着实有些随心所欲,往往与实际大有出入。

所以只要承办官派矿地的商贾行贿,限准便会定得极低,这就造成商贾轻易就能超标,赚得朝廷大笔赏金,这也还罢了,就怕承办商不图赏金之利,盗运铁矿提供给逆匪甚至走私转卖倭国,外祖父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事实上当年先帝信任的玉阳真人,就曾勾结奸商走私铁矿益通敌国,先帝明知而不加禁止,因为还妄想着玉阳真人能助他长生。”

春归嘀咕道:“先帝若得长生,莫说布衣百姓,怕是王公大臣都有多少活不下去。”

“外祖父也深知要在源头杜绝甚难,他的想法是在禁绝盗运上下力。原本承办商不仅有采矿权,也需要负责押运铁矿入库,所以朝廷派发了准运文牒,这就大大方便了盗运,就好比张况岜,他只要把负责搬运铁矿的民夫灭口,等铁矿上了货船出港,就能由自己的心腹交付给收货人,罪行一般不会暴露。

外祖父的改革实际就是限制承办商押运,且便是持有准运文牒,也不能免检,尤其银矿铁矿,从何处而来,由何署接收务必详细录送朝廷备案核实。”

春归听懂了:“外祖父的谏言必定有损部分群体利益,比如玉阳真人,外祖父断了他的财路,他当然会针对外祖父加以打压。”

“玉阳真人当时已经死了。”兰庭道:“不过当时仍有不少官员对于改革持反对意见,当然他们不会承认是因为私心反驳,都举着冠冕堂皇的名号,辟如擅改祖制,又或加重国库负担等等。不过朝堂之上尚有许阁老等等官员,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先帝最终还是采纳了外祖父的谏言。”

说到这里,兰庭蹙了眉头,步伐也随之减缓:“这些事我原本已经有所了解,但今日才听外祖父言,当他提出改革矿务谏言时,外祖父的同窗好友,当年职任通政司右参议的潘存古曾经提醒外祖父,建议他退让罢议,否则会遇不测之祸。”

春归干脆停了脚步:“迳勿是说当年,就有人因为外祖父的谏言怀恨于心?”

“准确说,那时已经有人意图勾结商贾盗运铁矿,但当然不是齐王,那时连今上都且在东宫韬光养晦,莫说齐王稚拙小儿而已,即便是成国公万世义当年也不可能怀匿不臣之心,而若非外祖父主张的矿政改革废止,现如今张况岜又哪有漏洞可钻?且我早便怀疑张况岜一案另有隐情,只因尤典教一死,线索便已切断,不过外祖父提供这条线索,又让我看到了转机。”兰庭仍拉着春归,漫步一般往安平院去:“外祖父获罪,矿务恢复旧制,不久便发生燕王谋逆案,但燕王何来那多私造兵器却连厂卫均未察明,这其中应当还有关键人物至今隐匿朝堂,外祖父的故友潘存古应当是知情人。”

“这潘存古而今何在?”春归问。

“他已经致仕回了祖籍汾阳,外祖父想走一趟汾阳亲自拜访,说服潘公告知隐情。”兰庭道。

“迳勿当然不会放过这条线索。”

“我其实颇有些犹豫,所以今日才召集安世兄等人商议。有件事还没告诉辉辉,皇上虽然未治齐王私造兵器意图谋逆之罪,但因其亲卫万埔植证实谋刺殿下,且齐王竟反诬殿下欲陷他于不义,皇上下旨斥责齐王驭下无方、不睦手足,贬为临淄王,虽未勒令其立时回京,不过临淄王想要获储无疑难上加难了。另,因张况岜已经供认了罪行,尤典教虽死却难逃罪实,尤典教因为邬至密举荐,邬至密撤内阁大学士之职,贬为浔州府同知,而替邬至密擢为内阁者,乃李乾元,辉辉可还记得李济否?这李乾元便为李济的堂伯。”

春归倒是记得李济,但闹不清这些人事变动和继续追察盗运铁矿有什么直接关联。

“经宁国公运作,李济的岳丈丁北斗已经明示投效殿下,为显诚意,丁北斗替李济求谋了周王长史之职,李济应当已从京畿动身,不日便将抵达金陵了。”兰庭又道:“盗运铁矿一案,殿下既然已经移交锦衣卫,莫说不宜再行暗察,且而今临淄王党已经大受打击,殿下却有如时运亨通,若还进逼不断,只怕会引皇上不满,埋怨殿下过于激进。”

“那……迳勿最终决断是?”

“我认为事涉谋逆大罪,不能因重权术私利而置君国安危罔顾,我有想过直接将线索提供给锦衣卫去察,不过若是如此,恐怕皇上会生误解反而不利于案情大白,所以最妥当的法子,还是先让外祖父与潘公接触,等有了结果,也要等待时机上报。”兰庭道。

“外祖父何时动身?”

“大抵在中秋节后吧,由两位舅舅陪同外祖父先回汾阳,大表哥他们仍然会留在金陵张罗行商诸事,外祖父这回既归汾阳便不会再返金陵了,至于舅母等家眷,外祖父的意思是先让她们留在金陵,日后咱们回京时,可与咱们同行,到时外祖父已然整顿妥当宅居,饮食起居也都无不便了,一家团聚汾阳,才算真正安定下来。”

春归颔首道:“那这几日我便将阿娘留下的屋契转交外祖父,省得外祖父还要另行置业。”

“那处宅子似乎不大,要不我托人另置一处宅居?”兰庭很想尽力。

“外祖父不会收的。”春归叹气道:“便是阿娘留下这处房产,我已经提了多回,都被外祖父推辞了,但这回外祖父动身得急,且家里的积蓄多半都要留给大表哥做本钱,还哪有余力置业?既已经决定了定居祖籍,总不能是赁宅安顿,我再劝一劝外祖父吧,便是觉得过意不去,也先解了燃眉之急,日后待大表哥的商铺营利,另置了宅居,再说后话也罢。”

春归觉得这回她能够说服外祖父。

又果然李公没有再回绝春归的好意,只是仍然没有收下房契,李公安抚外孙女道:“这本就是我给你娘的嫁妆,你娘过世,唯你这么一个骨肉,这就是你的宅子。我知道春儿如今是终生有靠,不缺这点资财,但这可是你娘留给你的念想,等你有了子女,再传给他们,他们虽没见过外祖母的面,有那处宅子在,也懂得他们的外祖母始终惦念着后辈。外公知道你孝顺,宅子我和你舅舅们先住着,但你的几个表哥表弟始终是要自立的,等他们创下基业,这宅子还得归还你,我收房契做什么。”

春归也就没再多劝了。

又说为了这回赏菊宴,因为邀请的宾客太多,周王现有的厨子可忙碌不过来,吴王宫的厨子又不敢用,所以春归计划着请“外援”,这位“外援”倒是现成,正是楚楚姑娘的未婚夫陈实。

春归入股的酒肆已经在陈实的操办下开张营业了,而楚楚和陈实也已经知道了兰庭和春归的真实身份,不过楚楚并未觉得多么震惊,待春归仍如初识一样,她这时还并没有从醉生馆赎身,也得等到中秋节后,这日收到春归的帖子听闻有事商谈,楚楚便去了酒肆相见。

而兰心因为藏丹一桩风波,着实闷闷不乐,春归为了让她散心,便邀她一同出门去酒肆尝一尝陈实不俗的厨艺,当然也邀了阮中士和华英同行,几个人还先去秦淮河畔一游,中午时分才到了命名为逢君阁的酒肆。

楚楚已然恭候多时。

她和春归在另一间雅厢说话,没有干扰阮中士师生三人的饮谈。

“那日得多烦劳陈郎,但他一人怕还张罗不过来,所以除了逢君阁外,怕还需要两家食肆协佐,我初来乍道,也不知道行情,得劳陈郎与楚楚姑娘周全了。另就是酒宴时又还需要歌姬戏子助兴,也一并交托给姑娘替我张罗聘雇了,又至于陪饮助兴的人,艳俗媚色则罢,如楚楚姑娘般能诗善赋机辩诙谐者,还望多请几位。”

如今饮宴,只要不是清谈雅聚,男宾席免不得会请妓人陪饮助兴,这倒也并非恶俗,妓不同于娼,如楚楚便是卖艺而不卖身,饮宴时她们获称“佳客”,靠的也是才艺和机辩周旋,并不至于出现猥亵狎昵的事体。

当然别家举宴不会让家中女眷安排妓人陪饮,更莫说太太夫人们直接和妓人接洽了,但周王直说了他要当个甩手掌柜,兰庭也的确分身乏术,正好春归又与楚楚有些私交,所以这事务才会落在她的肩头。

楚楚答应了那日她会领着醉生馆的姐妹们去吴王宫助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