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526章 十里秦淮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526章 十里秦淮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下定决心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的周王殿下陷入了一场昏天黑地的酣睡。

醒来时西窗之外已经是一片艳红的霞光,隐隐的似有宵鼓声阵阵传来,周王胳膊肘放在桌几上手掌撑着自己的额头,眼角余光睨着才将一脸盆加了薄荷叶的温水端出又折返的婢女阿丹,他的脑子似乎尚未完全清醒,嗓音也显得几分大梦初醒时的低哑:“迳勿呢?今晚是他下厨?”

九州客驿做为江南四省客栈业的龙头老大,除了提供宿处之外自然还配备有食肆,不过店家也深悉贵族富贾的习性,纵然出门在外也大有携带私家疱厨同行的情形,所以单独赁出的小院皆备有厨房炊具,方便那些口味挑剔的客人自己开伙,周王是眼看阿丹浑身上下不带半点油烟,所以猜测今晚的晚餐是好知己兰庭夫妇二人包办——赵迳勿那家伙,一路上但凡不是被他拉着商议公务,便绝对不会允许他那小娇妻只身去厨房忙碌的。

夫纲不振得让人义愤填膺。

阿丹就不急着去整理被周王搞得乱糟糟的被褥了,正色应道:“赵副使乃朝廷命官、殿下谋臣,并非疱厨。”

这意思就是人家根本没有责任包办殿下您的一日三餐。

周王这下被噎得完全清醒了:“所以呢?你乃贴身婢女亦非疱厨,那么今晚难道要本王自己出外觅食?”

“赵副使及顾宜人已往秦淮河畔逛玩,婢子以为殿下亦会赶去。”阿丹仍是一脸正气。

没道理洁身自好的赵副使都有雅兴携同妻子游览秦淮风光,身在京城时就爱留连青楼妓馆的周王殿下而今摆脱管束,竟然会乖乖留在九州客驿?阿丹瞄了一眼西窗……南京的太阳也是从西边落下的嘛。

周王很想一脸正气的申明“本王为何要去滋扰他们夫妻二人吃喝玩乐”,话到嘴边偏成了一句:“那你怎么不早些唤醒本王?!”

这时眼看就有闭坊宵禁了!!!

“婢子实在无能将殿下从酣梦一场唤醒。”阿丹理直气壮的辩解。

周王:……

这婢女真是被皇祖母惯得没边儿了!!!

“宵鼓此时才响,坊门未及关闭,殿下此时出坊还来得及。”阿丹好心提醒。

周王悻悻瞪着自家婢女,脚步却急匆匆往前迈踏,刚到扶梯口便见今日奉令前往盯踪儒生的亲卫正好赶回,他也没有因此停止前进,只竖着手臂一挥:“边走边说。”,一边儿地还为自己心急火燎赶去充当“烛灯”的行为找借口:不是我不识趣,是阿丹失职,竟然不为本王准备晚膳,本王只好去秦淮河觅食。

至于觅食为何要舍近求远……周王表示这个细枝末节完全可以忽略。

当然,他在听闻亲卫报回的消息后,越发觉得自己赶往秦淮河的行为有如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却说南京城中的秦淮河,那是自从千年之前便富有“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盛名。淮水之畔,绮窗丝幛十里珠帘,

画船宵鼓昼夜不绝,真真是一幅“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的繁华艳景,而如今虽然乌衣巷中无王谢,六朝风流尽久湮,不过随着本朝将夫子庙定为南京国子监的科举考场,因着考生云集,这十里秦淮又再重新繁荣,旧昔的金粉楼台尚且鳞次栉比,今朝的酒馆青楼相继应运而生。

本朝太祖建国时,尚俭朴禁铺张,推行宵禁令,那时十里秦淮亦在禁令之内,不过后来成祖迁都北京,又随着相继的几任国君逐渐耽于享乐,连京城的不少市坊都不乏彻夜喧歌,宵禁之令逐渐松懈,远在江南的金陵城就更加放松了军备警戒,而今虽则宵鼓响绝,各坊都会锁闭障门,但十里秦淮夫子庙一带却是不再被禁止逛游玩乐了,每到夜暮四合,不仅水畔河房灯火辉煌,清波之上更不乏灯船画舫穿梭行驶,车水马龙更比白昼时更加喧闹几分。

兰庭与春归抵达时,还不是十里秦淮最最热闹的时候。

两人有如闲庭信步,专拣那些曲折的巷子游逛,沿着高耸的白墙朴旧的青石路兜兜转转,有时会在一户人家的门前驻足,也必定是被悬挂的楹联吸引,而如他们一样不访名胜专览市情的游客竟也不少,有时在巷道里相遇,同在一户人家前驻足,虽然陌生倒也不妨言谈交流,而巷子里的人家对于门前的游客也像是司空见惯了,非但不觉惊奇戒备,多有好客者会邀请去院子里品茗,一般无人相问名姓来处,很随意的闲聊。

于是乎就连晚饭,兰庭与春归竟然都是蹭了一餐家常饭菜,趁着夕光未有完全褪尽时,才慕名往赏了一番“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而两人虽然无意,却是在无意之中路经了刚刚在秦淮河畔开设不久的东风馆。

白墙之外种了一排瘦竹,朱门之前挤满华衣锦服。

都是递帖子请见木末姑娘的,不过幸运儿显然不多,被拒之门外的客人有哀声叹气的,却也有些口吐怨谤的。

春归便听见了个瘦高个儿高声喧哗:“木末姑娘拒见我等,总得有个说辞,就好比醉生馆,楚楚姑娘择客也会先出考目,不至于让咱们云里雾里就被退了名帖。”

这话还引起了不少人附和。

但“把门”的女婢态度十分骄蛮,两眼往上翻用鼻孔看人:“也不打听打听我家姑娘背后站着谁,能和那些庸脂俗粉一样?”

瘦高个儿越发不满了:“十里秦淮的姑娘评的是才貌,没听说仗着什么人撑腰就能扬名的,我看你家姑娘就是名不符实。”

人群中又有一个朱衣郎君把手一挥:“东风馆的女婢都是如此粗俗,木末看来也确非雅主,咱们还是去醉生馆吧,今日楚楚姑娘出的考目乃估谜,说不定咱们还有运取中,便是未中魁首难上楚楚姑娘的画舫,只要入选前十,还能赢获楚楚姑娘亲手酿的桃花酒,怎么也比在东风馆外受这等闲气强。”

随着朱衣郎君一挥手,果然便有不少客人相跟着往醉生馆去了。

春归是在人

群之外看了一眼热闹,自然不会有那兴致去捧木末的场,只扯了扯兰庭的衣袖,让他留意不远处的人——正是白昼时九回香的“后白面”,这人竟又出现在东风馆的门前。

兰庭面颊微低,是窃窃私语的作态:“咱们从九州客驿出来时,身后就跟有耳目,便是在巷道里游荡许久都没能摆脱这些尾巴,此时在东风馆前一驻足,这人就立即跟过来了。”

春归便做势欲走,故意伸手往醉生馆那头指了一指,才见兰庭刚一颔首,便瞅那“后白面”立即有了动作。

他“呵呵”笑了两声,往前一挤,仿佛踩了前头一个男子的脚后跟,迎来一双怒视。

“这世上多的是附庸风雅者,正如十里秦淮不少自恃才高的女子,效那上官昭容称量天下士,个个自负为巾帼宰相岂不可笑?在某看来,倒是木末姑娘只依‘眼缘’二字择客才是坦率,至于怦击木末姑娘仗势欺人那说法,更加荒唐可笑了,要知周王殿下之势,可不是谁想仰仗就能仰仗的,要非木末姑娘惊才风逸,殿下怎会青眼相看呢?”

“后白面”根本不顾看客的怒视,呵呵两笑之后说出这番言论来。

就有人起哄道:“这样说来尊驾是十足自信会投木末姑娘的眼缘了?何不递上名帖,且看有没那荣幸被迎入东风馆的大门。”

“后白面”用眼角余光瞅见兰庭果然拉住了春归,似乎不愿再往醉生馆的模样,越发是意气飞扬,昂首拨开人群向前,将名帖递给女婢的同时尚有话说:“有劳女使告知贵馆木末姑娘,某乃叶万顷、苟难安挚交,久仰姑娘芳名,还望姑娘能赐清茶雅乐为赏。”

女婢像也听说过叶万顷的名姓,终于是不用鼻孔看人了,接过帖子来往里传递。

春归悄声道:“万顷兄的名号,可是被这人给利用不少回了。”

“这也就是他太好交游的弊端,有如不群兄,就连竹西,京中不少人士也都知道他们几位与殿下交好,可谁敢用他们的名号行此无稽之事?纵使是谎逛,旁人也不相信他们会结交此等肤浅之徒。”兰庭对于“后白面”也当然没有好感,直接便以肤浅二字概论了。

夫妻两却依然站在人群之外没有挪步。

这当然是兰庭看出了春归尚有继续围观的兴致。

未久,女婢返回,态度大有改变,笑吟吟的总算把一双“青眼”看准了“后白面”:“我家姑娘有请谢郎君入内堂坐谈。”

“后白面”顿时眉飞色舞,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艳羡,然而他却并没有急着入内,突然往腰上一摸,神情就表现出几分尴尬,极其无奈地冲女婢行了个揖礼:“着实令人难堪了,也不知是出门太急忘了携带钱袋,还是因为秦淮河畔太过拥挤不慎遗失了……女使稍等片刻。”

围观的人群还不及发出哄笑,那姓谢的男子就挤了出来,施施然又冲兰庭一礼。

春归:……

这还真是刻意得都不知让人说什么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