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472章 跪席待罪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472章 跪席待罪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元宵节后,沈皇后的坤仁宫收到了不少官眷请求面见的书帖,她专择了一日集体允见,听着官眷们七嘴八舌的诉苦,沈皇后面色凝重。

这些官眷的丈夫无一不是高氏余党,大半皆为东宫属臣,他们从前当然并非唯沈皇后马首是瞻,也从来不是豫国公府的人势,但随着高琼获罪,曾经不可一世的宋国公府轰然倒塌,太子妃高氏又再入子虚庵,眼看着高家再也无望东山复起,沈皇后竟然主动把这些高家旧党视为了己方阵营,而这回旧党被彻底清算,罪轻的贬迁罪重的革职甚至流放,东宫的势力被大刀阔斧的削减,几近岌岌可危。

沈皇后这回没有再往慈宁宫,恳求王太后指点“明路”。

她已经不能信任王太后了。

故太子是她唯一的儿子,但不是王太后唯一的孙儿,相比她的谛儿,周王秦询与王太后更加亲近,周王已经大婚立府,而且有了晋国公府这么一门得力的岳家,更不说弘复帝竟然留下密旨,意图将兵符交给慈宁宫节制!

沈皇后突然意识到太孙最强劲的敌人或许并非齐王,也不是八皇子与十皇子两个乳臭小儿,是不知不觉就已经羽翼丰足的皇六子秦询!

“娘娘可得为我等臣子作主啊!”一个官眷语气激昂:“外子确然收受贿赂,但满朝文武有几个当真是两袖清风的?分明是赵兰庭借着改进粮长制的由头向皇上进了谗言,意图用这等满朝文武都心照不宣的所谓罪名斩断太孙殿下的臂膀,赵兰庭势必心怀逆意,娘娘可不能再姑息!”

沈皇后想到她这几日遣人一连往太师府递过数回口讯,但那顾氏竟然闭门不见!

难道说赵兰庭果然两面三刀、居心叵测?而顾氏一看势头不好,也见风使舵、忘恩负义?

可恨的是她那妹子偏偏远在汾阳,此时她竟然完全不能探知太师府内部的动静,纵管她可以强召顾氏入宫,但沈皇后倒有自知之明,她其实并没有任何把柄可以要胁顾氏,且就算有把柄,顾氏显然已经

被圣德太后纳入羽翼,沈皇后未必能够要胁得住。

但她这时并不能确定兰庭是否“背叛”,说出的话还是带着几分转圜:“赵迳勿策谏改进粮长制,为的是社稷民生之计,尔等莫因捕风捉影之说便诽议朝政。”

清察不法乃国政,是弘复帝的治政纲领,这点厉害做为六宫之主的沈皇后还是心知肚明,她当然也不能采纳这些官眷浅薄的认知,也认为贪污受贿是满臣文武心照不宣的惯例,所以皇帝的罪惩有失公允,但沈皇后也不能坐视东宫的根基被彻底动摇,尤其不能坐视哪怕她的长孙克承大统之后,军政大权还会旁落于慈宁宫和内阁大臣之手。

沈皇后决定谏劝弘复帝撤除密旨。

所以这日,弘复帝就听闻了他的结发妻子正在坤仁宫跪席待罪的消息。

立春不久,料峭风寒,高得宜脑门上的汗水却直往下淌,几乎没在御书房的门槛上绊一大跌,赶在弘复帝盛怒之前连忙把话说完:“娘娘是在坤仁宫内跪席待罪,奴婢知情,是因娘娘遣了人往乾清宫禀知,这件事并未闹得六宫悚动,皇上千万不能着急。”因着察实太孙似乎又将行恶,且这回还是针对圣德太后的事体,皇上到底还是犯了一回心绞痛,服下丹阳道长进奉的丸药后卧床两日刚刚有了好转,是再不能动怒的了,怎能想到沈皇后竟然在这节骨眼上闹出披发除簪跪席待罪的事体。

但出乎高得宜意料的是,弘复帝这回并没有龙颜大怒。

因为疲倦、因为忧虑,因为自己也能感觉这回的风波恐怕难以悄无声息的平静,弘复帝在经过一场心绞痛后很清楚的意识到时不待我的危急,他不能留下个烂摊子,不能把自己的责任遗留给嫡母和臣子,无论这回的决定有多么难下,但仿佛他也只能面对了。

他需要时间,不管是再一次试图纠正太孙还是痛下决心另择贤良,他都不能在这个时候被心疾彻底摧毁,他还不能放心的把肩上的重担移交,因为他还不能确定他的子孙之中有谁能够承担这一重任。

他的嫡母说得对,后宫监权顾命辅政不是良计,那只是最无奈的时候才应考虑的下策,果然他这君主还并没有龙驭归天,慈宁宫就已经成为了有些人的眼钉肉刺,他的一纸密令,根本不能保证这个天下的风平浪静。

这回他需要亲自的冷静的判断,他的发妻他的长孙,还值不值得他一再姑息。

弘复帝这回看也没看镇纸一眼,他撑着定座站了起身:“去坤仁宫吧,朕且看皇后是因何等罪责才跪席请罚。”

乾清宫和坤仁宫相距不远,弘复帝这回是缓缓走着过去。

一路上他难免回忆往昔,他第一次见沈皇后时那个羞涩紧张的女子,涨红着脸几近手足无措,但那时候他并不能确定这个纯朴怯弱的女子会成为他的发妻,因为一场博弈的失败,她才成为了他的妻子,他的嫡母告诫他:“无论如何,沈氏都注定是与你生死并进祸福同当的人,我希望你们两个能够彼此信任相互依靠,尤其是你,即便日后克承大统也不能忘了同甘共苦的道义。”

在他如履薄冰的那些年,沈氏确然不离不弃,没有抱怨,没有怯弱,有的时候沈氏甚至比他还要刚强,那个时候他庆幸沈氏是他的发妻。

谛儿出生时,他们欣喜若狂,谛儿病逝时,他们痛不欲生。

所以他一直能够体谅和理解皇后的心情,因为他也是一样。

但世事竟如此艰难,他不得不在私心和社稷之间做出抉择,做为丈夫他能够宽谅妻子的一切,但做为君主他不能宽谅皇后的某些行为。

但弘复帝忽而陷入了迷惘,因为他已经不记得皇后的闺字了,甚至错觉自己从来没有问起过皇后的闺字,他突然自责,因为做为一个丈夫这实在太不应当,他甚至知道兰庭的妻子顾氏闺名唤作春归,因为慈庆宫险变当日,兰庭情急时不留意失口直接道出了他家媳妇的闺名。

这才是真正的恩爱夫妻吧,不像他和皇后。

弘复帝当踏进坤仁宫的两扇朱门时,无声的叹了一口气。

(本章完)

首辅家的长孙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