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443章 小别重逢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443章 小别重逢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春归并没想到这回入宫到了最后的半日,她竟然会在慈宁宫和王太后进行一场和花草饮食等等“长物”无关的谈话。

“小顾应也看出来了吧,寿康宫作妖的确是因为乔氏的唆摆,不过那纱幂遮并不是因为乔氏的指令。”

到底是上了岁数,王太后一回来便进了暖阁,才可以除了大毛披风使穿着不那么累赘,她垂足坐在一张扶把磨得润亮的雕花罗汗床上,也让春归坐她身旁,罗汗床后另有一个隔间是以并不靠墙,这样只要不是大喊大叫,便是隔墙有耳倒也不怕被人窃听了言谈内容。

“是。”春归先是笑着应了一声又道:“臣妇观察着乔才人听闻高太医的话也极其震惊,神色却并无惶惧,俨然她也没想到竹板上竟会涂抹那种要命的诡毒,更不说那刘氏只凭乔才人空口许下的财利竟敢行此毒计着实荒唐,还有那种诡毒,也不是乔才人可以知闻,且能够堂而皇之的带进禁苑内廷了。”

“还有那刘氏的作派,我瞅着她倒像是受令于东厂,总归不是普通宫人。”王太后稍稍眯起眼角,微微敛了眉锋:“她必定是听令于惠妃,这样一梳理,惠妃多半就和东厂的宦属有所勾结,我这些年不爱操心这等闲事,但想来兰庭和你应当会有线索。”

春归自然也不会瞒着王太后:“安陆侯府和东厂理刑百户曹安足一直便有勾结。”

“曹安足。”王太后冷哂:“先帝时他听从于当时司礼监秉笔太监,给那寇振贤做儿子,寇振贤和彭氏申氏相勾结,本应不得善终,但他还算有些运数,没等到赵太师斩妖除魔的计划就一病死了,他那么多儿子中曹安足并不显眼,所以又让他躲过了后来那场清算,这东西也是老了老了野心仍然不死,直到如今还望着再振东厂阉宦当权,走的也是寇振贤的老路,指望今上也能像代宗、光宗一样色令智昏。”

太后说到这稍稍一顿,才问春归:“小顾心里怕也觉得诧异吧,为何我一眼看出刘氏是作伪供,刚才却没再追究,由得乔氏替惠妃顶罪。”

“娘娘之所以如此决断,应当是为周全考虑。”春归依稀明白太后的顾虑。

“这件事牵涉到储位之争,无法摊开明面察究,且皇上的脾性,纵然疼惜太孙,对其余的骨肉也难以做到狠绝,这类事体不应由我追究,该不该追察应当令谁追察,全凭皇上的主张,我不能逼迫皇上决断,且咱们牵涉太深,难免会让皇上对六郎生疑。”

“是。”春归对王太后的深谋远虑心悦诚服,但她想想还是问道:“那乔才人……是否还有生机?”

“小顾是觉得她罪不及死?”

“罪不及死是一层,再者臣妇今日看乔才人支支吾吾,仿佛这件事背后另有隐情,她甚至先盯着臣妇看了一阵才改口,承认是向寿康宫进了谗言,乔才人与惠妃从前并无来往,不能够也是为惠妃驱使,若留乔

才人活口,或许日后臣妇才有机会察明隐于暗处对臣妇心怀恶意的人。”

王太后颔首:“终归是阴谋未遂,皇上又一贯宽仁,我若是为乔氏求情倒能保她性命,不过无论她是受人唆使还是受人引导利用,倘若她自己没有那等歪心思,岂会起意谤害明儿?周王府是容不下她这么个居心不正的妾室了,就以罪论罪,革除她才人的品位遣归本家也罢。”

这就相当于休弃了。

春归并不以为乔家会因蒙羞便处死大归的女儿,乔父当年任由女儿的艳名传扬得满京城的登徒子都在热议垂涎,足证浑然不在意虚名儿只看重实利,乔氏为皇室弃妇,虽说不大可能改嫁,但正因如此让乔氏暴毙太过惹眼,倘若因此引生闲言碎语导致有损皇族声誉,乔父反而可能获罪,对乔家而言息事宁人方才更加有利。

在告辞之前,春归没忍住她心里隐约的好奇,且今日太后也主动提起了夺储之争,便不无犹豫地问了出来:“臣妇情知娘娘而今并不愿涉及朝堂政务,娘娘对于周王殿下的抱负,当真不存异议?”

王太后叹了一声气,倒是极其愿意和春归交心:“我这大半生被困在宫城里,为了活得不那么屈辱,也可谓耗尽了心机和人勾心斗角争强较狠,而今成了太后,终于可以安享自在,确然不愿再像从前一样劳苦,六郎虽是在我身边长大,我的确也不愿他卷进储位之争,但孩子大了,他有自己的抱负和志向,我也不能强迫他按我希望那般,为图自保一生游手好闲毫无作为。

太孙也的确不成器,皇上安排了多少博学大儒从小就教授他明君之道,他却偏要听信那些奸教邪说,如今心性是越发的乖戾狠辣,这样下去六郎就算一心闲散,日后也保不住平安,怕是连囚禁高墙行尸走肉的‘幸运’都没有,不奋起力争,就是束手待死。

这就是生于皇室的艰险之处,有的时候不是谦退就能保全,皇上最担心的就是子孙们骨肉相残,可皇上直至而今还没清醒,除非痛下决心另立贤良,否则秦姓子孙必定逃不过阖墙残杀。有一件事,因着小顾最近未曾与兰庭会面,怕还不知情,子虚庵中太孙竟向太子妃声称,慈庆宫的一场险变他是有意‘大义灭亲’,利用揭露太子妃的罪行伪作痛改前非,他如今是立志要为‘乾坤独断’的君主,告诫太子妃休想再当他作傀儡摆布,可在太孙看来,真正想要摆布他的人岂止太子妃与高琼?他痛恨的是皇上,抗拒的是即便日后登极,还必须‘受制’于皇上留给他的忠臣贤良,一个将为所欲为视同抱负当作宏图的君主是社稷之祸,代宗、光宗如此,太孙也是如此,这样的君主之下,势必是魍魉横行奸邪当道,君权越是统一,劫祸越是深重。”

春归虽说也猜到太孙“大义灭亲”的背后必存猫腻,听王太后这番话仍然免不了心惊:“娘娘是听周王殿下报讯?”

“他还不敢在子虚庵安插耳目

这事的揭曝还有几分曲折,这时我不和小顾细说,你回太师府后自然也会听兰庭告知来龙去脉,我之所以得知此事,倒是因为皇上,是皇上亲口告诉,如今皇上对太孙失望之余,更觉痛心的是故太子唯一的骨血,费了他这祖父不少心血栽培的皇长孙,竟然如此不肖。

皇上还没有痛下决心。如今得了丹阳子进供养心丸,皇上不再忧愁心疾突发不及救治,认为也许尚有时间将太孙引归正道,但皇上也并非不存防范,留下亲手所书的圣旨,倘若变生不测,太孙即位,兵符由慈宁宫掌管,国政交许阁老等顾命大臣代决,太孙及冠之前不能亲政。”

春归:!!!

“这是万不得已的补救之策,老婆子只但愿情势不至发展于此,社稷的病弊疮毒,理当由皇上亲自疗除,这才真正有利于国祚安稳,后宫当权内阁主政,自古多会引生混乱兵争,这不符合中兴盛世的愿望,反而会为又一场血雨腥风的权夺埋下祸根。所以激变应当迫在眉睫了,在这个时候,无论是慈宁宫还是周王府,最好是远离事非无涉党争,这就是刚才寿康宫险变,我只能让乔氏担负全责的重要原因。”

春归不由愧疚:“这场事非皆因臣妇而起,也怪臣妇……将太后娘娘牵涉其中。”

王太后笑着叹一声气:“这与你何干?你也是被那些奸歹设计陷害,莫说你事先并不知道慈宁宫已经处于风口浪尖,便是你知道了,也应当将险难知会,真要是愚蠢到了自己去送死的地步,兰庭怎会忍气吞声?太师府一打御前官司,寿康宫那位为了坐实你乃罪有应得,必定会将乔氏那套说辞上禀天听,反而连周王府都会牵连其中。

乔氏而今已然供认不讳,她乃心存妒嫉为争宠之故才陷谤明儿与你,皇上亲自审问乔氏,方能打消对六郎的疑心,虽然不至于因为刘氏就立时怀疑到惠妃和曹安足头上,可皇上明知刘氏并非为乔氏驱使,也势必会究察幕后主谋,厂卫的特权虽说大不如前,陶啸深和高得宜还是有些手段的,惠妃和曹安足迟早会露出马脚,这件事由皇上亲自究察处断,我与六郎才都能够置身事外。”

春归这才能真正安心。

这日她回到长乐宫,惠妃并没有再召见,大抵是因再一次设计落空实在郁怒难消,也懒得再看春归得意洋洋再获全胜的嘴脸了,且这件事不比得当日慈庆宫险变那般“天衣无缝”,惠妃应当是亲自授意了刘女使用毒,刘氏暴露,极大可能招供幕后指使。

惠妃郁怒之余,理当忐忑不安。

春归次日便平平安安的离开了宫廷。

此日天上仍然不见金乌,而积雪渐渐消融使得寒冷更加逼人,皇城门外兰庭却已经等候多时,宫轿未曾稳落他便快步迎向前去,轿帘掀启时,一只手臂伸前,当纤纤玉指落在手臂上时,女子和男子相视而笑。

这天是弘复十年的腊月初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