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390章 义母掠阵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390章 义母掠阵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春归这日正在打理斥鷃园里摆设的盆景,挽着袖子忙得不亦乐乎,忽见渠出穿墙而过,只好把剪子镊子都交给了菊羞和梅妒,喊一声累,就要“金盆洗手”。菊羞诧异地盯着春归,完全没留意她家娘亲正往这边靠近,口无遮拦地说道:“昨日大爷也没回来啊?大奶奶怎么干这么些活儿就喊累了?装出这番娇慵无力的模样也没人欣赏,总不至于让咱们学大爷一样哄你疼你吧?”

话音刚落,天灵盖就挨重重一记爆栗,宋妈妈还没怒斥出声,菊羞已然是抱头鼠窜了。

春归这回没替菊羞求情,挽了宋妈妈的胳膊撒娇道:“妈妈教训得好,菊丫头越来越没规矩了,妈妈路见不平落指相助真真大快人心。”

宋妈妈却顾不上教训自己屡教不改几乎已经无药可救的女儿,低声关心道:“大奶奶今日确然没忙活多少事儿,真觉累了?莫不是调养了这些时日的身子,终于有了好消息吧?”

春归:……

这种误会还真是让人伤感啊。

好容易解释清楚了为何“娇慵无力”,阻止了宋妈妈大张旗鼓地请医诊脉,春归才找了处安静地方听渠出说话。

“魏国公断定大奶奶你无论多么神通广大,都不可能洞悉尚书府这起秘丑,一定是三夫人先起疑,却苦于无法证实,所以请了大奶奶出谋划策。魏国公还同二老爷分析,何氏害杀长房的子女是多年前的事了,当年三夫人显然没有起疑,可是因为什么缘故这些年才心生疑惑以至于越来越不安呢?魏国公断定症结就出在三夫人洞察何氏对大伯子暗怀情愫的一点,可三夫人为何忽然对此事如此敏感呢?魏国公这些问题把二老爷问了个满头雾水,魏国公便又给了他一个提示,说是……据魏国公察知,三夫人对四老爷似乎格外避忌!”

春归眉心一跳,惊愕抬眸。

看见的是渠出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震惊吧,离奇吧,大奶奶说魏国公这是什么思路?单凭这点线索就敢怀疑三夫人也对四老爷暗怀情愫!”

“别听风就是雨的。”春归瞪了一眼渠出:“魏国公如此认为,并不代表他这样认为就对!再者就算被他蒙对了又如何?值得如此大惊小怪的,暗生情愫又不是什么弥天大罪,关键是有没行为那等有违人伦的劣行,更不可饶恕的是像何氏一般,为了心中的情愫未得满足,犯下那么多歹毒阴狠的罪行,害杀这么多无辜性命。”

“大奶奶说得有理,我也却不是大奶奶以为的那样浅薄,当我这样心急来通告大奶奶,是真关心三夫人有没有对小叔子暗怀情愫么?我自然也没这么轻信道听途说!可大奶奶试想,不管魏国公这猜测对与不对,他这样提醒二老爷,打的是什么主意?大奶奶可得提防着赵洲城夫妇两,用这罪名陷谤三夫人了!”

春归对渠出直竖大拇指:“姑娘真是越来越机警了。”

“大奶奶就别说好听话了,论起狡诈奸滑来,我长着一百个脑子都不如大奶奶转上一根筋,就像这一件事,我怎么也想不透魏国公是什么目的,太师府的三夫人和他有什么厉害攸关,他作何要挑唆二老爷夫妇对付三夫人?总不会是为了何氏出气吧,何氏心里的救星根本就不是魏国公,魏国公分明是受人所托才和何氏有了瓜葛,解救何氏保住小命已经是天大的人情了,哪里还会替她出气,再说就算要出气,对付的也应当是伍尚书府,单拿三夫人出气也不符合情理。”渠出疑惑道。

春归想了一想,才有所判断:“大爷屡屡拒绝魏国公的示好,魏国公应当明白大爷不会和他结为同盟,偏偏大爷又是轩翥堂的家主,大爷的态度就代表着轩翥堂的态度,在魏国公看来,轩翥堂极有可能与郑家为敌,但他没有把握铲除赵门,应当想着采取更加迂回的计划,三老爷、四老爷两位亲长都服从家主之令,唯有二老爷可以为魏国公府所用,倘若能助二老爷争得家主之权,魏国公无论笼络还是利用都易如反掌。所以他对付的可不是三夫人,而是企图让三老爷、四老爷离心,太师府有阖墙之乱,外人方才有机可乘。”

“那需得着我回来盯着赵洲城夫妻两个么?”自从知道彭夫人也是个视人命如草芥的人,渠出对之就很怀愤恨,巴不得春归早些下手让其身败名裂,而今听说彭夫人就快被魏国公府利用为刀匕,极为跃跃欲试。

“二夫人那点子手段,我还应付得了,你照旧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盯着魏国公就好。”春归提醒渠出:“他固然谨慎,有的时候难免也会露出蛛丝马迹,比如这回教唆二老爷,在他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密隐,稍防着些隔墙有耳便罢,当然不会再以暗文手书的方式,阴谋诡计便瞒不住你的耳朵了,莫要认为魏国公行事天衣无缝,自己就因沮丧而粗疏了,说不定凭着这些蛛丝马迹,就能够推断出魏国公到底是站在哪个皇子的阵营,又或者,他和宋国公高琼一样,有把秦姓江山取而代之的狂妄野心。”

但关于和彭夫人之间的斗争,春归自然不会再有拖延,这日里她便又寻了个由头出门拜访易夫人,而后易夫人竟随春归一同回来太师府,赵母听闻,也立即交待了彭氏亲自往垂花门迎候,又问苏嬷嬷的看法:“易夫人这时辰来访,怕不是有什么要紧事吧?难不成是顾氏冲易夫人抱怨了什么,她这义母杀上门来打抱不平了?”

“这应不能够吧,大奶奶在太师府又没受任何委屈,不仅老太太对她这样照庇,大爷更是时时事事都顺着大奶奶的意想,要论自在,怕是连周王妃都有所不及,若这样大奶奶还能心存抱怨,且易夫人轻信不说竟来登门问罪,理论起来也是大奶奶和易夫人的不是。”

老太太经这一说便稳住了神,跟着说几句闲话:“要说还是江城更稳重,就算娶的是皇后嫡亲妹子,年岁又比他小上许多,从来就没纵着沈氏

胡闹,江城洲城兄弟两个,都是孝顺的孩子,都是朝廷命官,真不知哪一点不入老太爷的眼了,竟隔着两个正值壮年的嫡子,直接让庭哥儿掌家!庭哥儿虽说书读得好,到底难免少年浮浪,别的不说,单就他而今被顾氏的美色所迷,连不纳妾室的话都斩钉截铁说了出口……如此纵容妒娨之风,莫说家风门规了,把自来的礼法都置之不顾,这哪里还有半点家主的样子?”

“老奴也想不通老太爷是怎么打算的,就算大爷才高,且得先帝今上两代皇上嘉许,乃满京世家子弟的翘楚,可论起孝敬二字来,那是远远不如大老爷、二老爷,这便是品行上的不足,老太爷真不该将这般重任直接交托给大爷,大老爷若是接任了家主,就算外任,轩翥堂的族务也可由二老爷代管,好比大姑娘的婚事,又怎能由得大爷这个堂兄主张?明明与魏国公联姻,是大利于惠妃娘娘和殿下的好事,魏国公和二老爷又都情愿,偏只大爷怎么也不肯松口,如此固执,连侯爷都说大爷实在太不顾大局了。”苏嬷嬷竟也附和,对兰庭的不满终于忍不住的样子。

“顾氏也是个不识大体的,该她劝说的事儿推三避四的偷奸耍滑,成日间就只怂勇着庭哥儿违礼犯教,照我说真该好好教训她一回。”

苏嬷嬷长叹一声:“老太太还是再忍着些吧,大奶奶如今可非吴下阿蒙了,和晋国公府结了干亲,三天两头的走动莫说易夫人没嫌叨扰,听说连晋国公夫人也极乐见呢,且大爷对她的新鲜劲头还没过去,对她更是千依百顺的,老太太为难大奶奶,大爷岂不更得和老太太离心了,总归是,眼下需得笼络住了大奶奶,莫让她死心踏地助着沈皇后和太孙,否则惠妃娘娘和十殿下就更加艰难了。”

“我心里省得这些道理。”老太太也叹了声气:“而今庭哥儿为着公务,七、八日才回一趟家,我这亲祖母都和他说不上几句话,更莫说兄长提了几回让庭哥儿多少抽出空闲去侯府拜望,多和他的表兄弟们亲近亲近,庭哥儿根本不用另寻借口推搪,他不得空,也唯只好让顾氏多和侯府的子媳走动了,看人眼里,也是轩翥堂的立场,不讲宝丫头的婚事,对大哥儿二哥儿几个都是有利的。”

老太太果然“顾全大局”,于是乎当见易夫人时,脸上热情的神色犹如鲜花怒放,当着易夫人的面儿,更是连连对春归嘘寒问暖,竟连“中午晋国公府的饭菜合不合胃口”这种莫名其妙的话都问了出来。

春归:……

易夫人笑着瞪了她一眼:“老太太这么疼你,你不知感激,发哪门子呆?莫不是中午当真没吃好?”

春归诚惶诚恐:“儿原本还有自信,以为自己掩饰得好,行止端方并无失礼之处,哪知道诸位亲长都看出来儿有这贪吃的癖好,儿眼下只恨不得找个地缝往里躲,顾不上感激老太太的疼爱了。”

众人真真假假的笑了一番,易夫人便说起了来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