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383章 “两”大俗人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383章 “两”大俗人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东风馆里木末姑娘却没答应宴饮,这让鸨母十分的忧愁,没忍住和她另一个“女儿”窃窃的抱怨:“自打上回和英国公府的郎君闹出那等流言,她请了六王爷商量,也不知怎么的,竟像是和王爷起了争执,这都过了多久?六王爷楞是没再登门。也就是接了两、三回温秀才的帖子,旁人竟一概不理,这样下去我岂不是真成养了个姑娘?!”

正说着怨言,便听一个小丫鬟进来禀报,说是太师府里来了个小厮儿,自称叫什么汤回的,奉主家差遣,来同木末姑娘说几句话。

鸨母是个“老北京”了,又是欢场上的人物,自然不会没有听说过太师府的名号,眼中先是一亮又跟着一暗,悻悻地道:“轩翥堂赵门虽说显贵,说来我们家应该扫榻相迎,可论是太师府里哪位老爷少爷,既是冲着木末而来,也该先打听打听我家姑娘的习好,多少王公权勋要见,都是客客气气的亲自来送名帖,我家姑娘还不见得接待呢,别说打发个小厮儿吞吞吐吐的拿出个说几句话的由头了,也太傲慢,太轻视我家姑娘了。”

却被“女儿”一把拉住了小丫鬟,转脸道:“母亲莫急着拒客,我仿佛听大阿姐提起过,曾经与太师府的赵大爷是挚友,指不定这小厮儿是赵大爷遣来的呢,女儿以为,母亲还是先知会大阿姐才好。”

鸨母一听这话,态度立时大改。

她是开妓馆的,当然盼望着客似云来,要若木末真乐意接客,她可不管客人是否傲慢,于是忙颠着小脚就往后头的院子去,说话时却突然忘了小厮儿的名讳,皱着眉头半天想不起来。

木末听到“太师府”三字时已然是从榻上坐起,求证道:“是不是叫汤回?”

“正是正是,正是这两字儿。”鸨母一看木末这态度,简直喜出望外:“我这便去把那小厮领进来。”

“不劳妈妈,我亲自去。”话音刚落木末就已经走到了门帘前。

反把鸨母闹得一怔,心说这小厮儿可沾了他主家的光,居然能让木末亲自相迎,别说从来没有哪个奴仆下人有此荣幸,便是周王殿下,木末可都鲜活少自相迎的!就是不知小厮儿是否真奉的是赵修撰的差遣。

鸨母好奇心大动,自是追着去看热闹,还没站稳,就上上下下把汤回好番打量。

穿的是细葛布衣,面料虽不算精贵,看得出针线做工很是讲究,长着张讨喜的圆脸儿,眉清目大,鼻梁挺直,是个俊俏的孩子,只是他瞧见木末这样热情,怎么一点没有受宠若惊的神色,脸上连丝笑容都没有,就行了个普通的拱手礼?!

倒是木末噙了柔和的笑容,更让鸨母吃一大惊她家这位芳魁,可是京城欢场上出了名的冰山美人,千金难买一笑,所以得了个“赛褒姒”的名号,莫说多少欢客,便连她这鸨母可都没见过木末笑得如此柔和。

又听木末说:“多年不见,你可还好?”

“今日重阳,回府还有不少事务,不能在此耽搁太久,所以叙旧的话都免了吧,我有几句话,替主人代转姑娘。”汤回盯了眼珠子几乎没掉下来的鸨母一眼,言外

之意是希望闲人走开。

鸨母:!!!

若是换了别的家仆胆敢这样和木末说话,还不被“咣当”一声门扇打脸,可今日木末却就不计较对方的傲慢,也看了一眼鸨母,仍是莞尔笑脸:“去我院子里说吧,那里更加清静。”

言外之意,也是闲人止步。

鸨母满心的抓挠,她就想跟去围观该怎么办?

回过神来的时候,木末和汤回都已经不见人影了,鸨母跟去后院,却见连院门都已经关上,还是从里头落了栓,推都推不开!鸨母只好遗憾的止步,想着等在这里,待那小厮儿出来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他家主人是不是赵修撰,赵修撰和木末又有什么瓜葛。

汤回这时已经在院子里站住了脚,一句话都不寒喧,直接便代转兰庭的话:“主人让我告诉姑娘一声儿,姑娘既说了让主人评理的话,主人这就评理了,姑娘诋毁我家大奶奶的事儿,大奶奶既然不计较,主人也懒得追究,也算是看在当年的交谊份上,不再问责姑娘谤陷之行。”

话已带到,汤回转身就走。

“迳勿当真只听顾娘子一面之辞,不听我的辩解?”木末脸上的笑容自然无影无踪。

汤回心里不耐,不过想到陶先生对他的好,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提醒一番木末:“大奶奶根本没在大爷跟前儿提过姐姐一字,是温郎君因为姐姐冲撞了大奶奶,特地来太师府赔礼,才把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温郎君的话,可是姐姐有意利用他,只说如今懊悔投身东风馆一事,希望经大奶奶的路子,求得大爷在陶先生面前替姐姐转圜,没想到姐姐去见大奶奶,却是为了质问斥辱。

我从前一直称你为姐姐,而今看你被他人利用,念着当年交谊,最后提醒姐姐几句话,姐姐所求的,无非清静二字、悠然一生,虽如今身处欢场,只要姐姐愿意,周王殿下仍然可以庇护姐姐不受滋扰,自在逍遥。姐姐也清楚周王殿下是看在大爷的情面上,且大爷也的确不忘过去的交谊,愿意领周王殿下这个人情,让姐姐至少能得安身之处,不受他人逼辱。

但这也是大爷唯一能替姐姐做的事了。

姐姐从来不懂功利,仍像从前一样醉心琴棋书画如何不好?还是少和温郎君这类人交道吧,别看他们表面恭维,实则心中城府,又怎是姐姐能够洞悉?姐姐一心想利用他们,到头来自己反而被他们利用,若是再对大奶奶不敬……大爷可不会再念故人之谊了。”

汤回说完话就赶忙抬脚他竟然敢来这种欢场是非地,虽说菊羞姑娘也明白这是大爷的指令他不敢不从,可大爷却没说过让他提醒木末的话,这要是被菊羞晓得了……心生误会该如何是好?

却听一句:“汤回你给我站住!”

不死心的木末一把抓住汤回的手腕,眉眼间已如冰天雪地间的电闪雷鸣:“我不信迳勿竟会让你如此折辱于我,你说,是不是顾氏指使你来辱我?”

汤回忍不住翻了个“菊羞式”白眼:好嘛,他的一片好心不被木末感激不说,反倒成了折辱!自己过去可真没长眼,竟然还以为木末虽则身为奴婢却好学上进

是个冰雪聪明的姐姐,还是大爷……不,还是老太爷明智啊,一早就看穿了木末的不安好心。

什么知己之谊?菊羞说得不错,木末也无非与和柔一样,觊觎的无非是大爷的美色!

汤回赶紧摆脱了木末,一溜烟离开“是非之地”。

院门口的鸨母硬是没把人给拦住,只好去找木末打听,刚一进屋,就看木末把一个赏瓶连水带花的砸在一把瑶琴上!鸨母心疼得直吸凉气那赏瓶就价值不俗,瑶琴更是千金难求,虽则说瑶琴是木末自己带来的,但既然她已然卖身东风馆,连人带物可都归东风馆所有了!

春归却压根不知兰庭背着她干下的这一桩事,此时她正陪着王太后及宗亲女眷在万岁山的绮望楼饮谈呢,才和舒娘子搭配着说了一段诙谐话,连带着把张太后都逗了个喜笑颜开,可谓正值春风得意。

而正宴之后,王太后便和张太后“分道扬镳”,单只请了易夫人、舒娘子、董明珠与春归四人陪着她老人家去了西望亭继续饮酒,知道春归是第一回来万岁山游玩,王太后特意解释了这里的妙处:“山脊五亭,中望亭地势最高,自来重阳节都是皇上及重臣赏秋的地方,咱们是不好去的,其余四亭虽说地势高低相近,但唯有西望亭景观此季独好,看看这一坡红叶,我反正认为更美于菊色。”

春归笑道:“娘娘既称‘反正认为’了,妾身自然也只能‘横竖认为’。”

舒娘子盯了一眼春归,佯作严肃:“听小顾这话,倒是并不认为的了,我晓得你不是张狂的性情,这话里和话外的意思必有不同,但得仔细要真圆回来了才好,否则我可不替你求情,纵容你讥损娘娘。”

董明珠便紧张起来,身体往春归这边儿靠了一靠,似准备好万一春归圆不回来,她这义妹也必须同甘共苦一齐挨训。

“妾身读过娘娘旧作,感慨世间万物皆有独到风情,如牡丹虽艳冠群芳,玉昙的孤洁之美难道就不算国色?娘娘的看法,花与花间硬要比取胜负都甚荒谬,更何况花与叶间评个高低?娘娘分明是看出了妾身在早前午宴上不敢恣意,堪堪吃得三分饱,很有大快朵颐的愿望。圣慈娘娘在东望亭赏菊,所以娘娘特意让妾身随来西望亭,东西二亭间隔着中峰,妾身再是如何风卷残云,总不会被圣慈娘娘等贵人取笑了去。”

说完便动手,挟了一枚丝菊冻:“娘娘如此恩惠,妾身不敢辜负,就不客套了。”

王太后伸手来捏春归的嘴,呵呵笑道:“真生了一张会吃会说的好巧嘴,拍个马屁都能拍得天衣无缝,我那首诗,写了可得二、三十年,连阿舒你怕都不知晓,她却偏不知从哪里听说了,趁这时机立马用来谄媚,偏我听着,竟还觉得沾沾自喜,不好怪罪她一心只想着吃。”

“不算天衣无缝,不仍被娘娘听出了?”春归叹息道:“娘娘如此明察秋毫,看来妾身还需努力精进谄媚之技。”

舒娘子第一个撑不住,也去拧春归另一边面颊:“还精进什么?你再精进,我们这些人越发不能讲话了,你可还是顾着些吃吧。”

西望亭里顿时一片谈笑风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