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361章 周王有请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361章 周王有请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最快更新首辅家的长孙媳最新章节!

春归今日是突然受到了周王妃的邀请,上昼时候就被接到了周王府,她还道是有什么紧急事故,怎知到了王府,与周王妃一照面,没从这位的眉宇神色间看出哪怕一丁点的焦急,又不那么确信自己的判断了。

董明珠携着春归的手往周王府的后花园去,才一边儿解释道:“这么急请姐姐过来,却不是因为什么急事,也怪王爷想一出是一出,说是有些日子没和姐夫等几个好友聚饮,因着姐夫如今忙着翰林院里的职事,只好迁就着设个晚宴。”说着又往四周睃了一眼儿,确定说的话不会被仆婢听进耳中,却仍把音量给压低:“王爷说只邀请姐夫的话,就耽搁了姐夫与姐姐间十日才有一晚相会,姐夫定然是不乐意的,所以才让我请了姐姐过来,王爷还赞姐姐的厨艺了得,今日怕是得烦动姐姐助着我准备宴席了。”

春归便问:“除了我家大爷,王爷是否还邀了淄王、叶郎君等几位客人?”

“王爷说了正是常在息生馆聚饮的几位好友。”

春归心里便有了数——周王如今可不像表面上那般只图闲情不务正业,再者除了兰庭之外,徐尧章及施不群可都是仕途中人了,周王又怎会选在这么个并非休沐假期的日子行宴饮乐?多半是障眼法,怕是有什么变故要和兰庭会洽商量了。

她也知道周王因为晋国公远离党争的原因,这时还没和董明珠提及有意谋储的要密,所以自然只当这就是千真万确的一次普通聚谈,只顾帮着义妹准备饮食器用之事,当然不少琐碎其实都不需要两人亲力亲为,更多的时间其实都在和董明珠饮茶闲谈。

年轻女子的话题,自是离不开胭脂水粉衣裳首饰,往深里交谈,不过也离不开内闱里的趣事罢了,春归能看出明珠的性情多少有些拘泥,未知私下里和周王怎生相处,总归当人面前是不肯多讲男欢女爱之事,但春归看她的气色和情绪,也能感觉她对新婚生活还算满意。

周王起初并没出现在花园里,直到申正时分才和叶万顷、穆竹西两位过来,让春归颇觉惊喜的是叶万顷的妻子冯慧语今日也随夫君一同赴请,男人们另寻了处亭台说话,女人们坐在石舫里也更是谈笑风声了。

周王远远透过花叶的蔓遮,望着水边石舫里几个女子隐约的身姿,一种熟悉的经历感突然再次在他的脑子里席卷,以至于让他在刹那间失神,斟茶斟得水漫盏口,淌布桌案,叶万顷和穆竹西先是面面相觑,一个笑道:“无涯客快别和咱们客气了,还是让婢女们动手吧,啧啧,金枝玉叶就是金枝玉叶,做不来这些端茶倒水的活儿。”

一个还算“厚道”些,没跟着嘲笑周王殿下的四肢不勤:“我只道如迳勿兄和万顷兄两对伉俪才能够焦不离孟,怎知无涯客大婚后,也是这样的情境,看这失魂的模样儿,要不……先去石舫里坐一阵儿,我和万顷兄倒不用无涯客亲自相陪。”

周王自是无法解释他突然失魂的缘由,唯有承认“焦不离孟”,却睨了一眼穆竹西道:“竹西也是好事将近了,这夫妻间的情趣,不久也能够领略,

大可不必眼红。”

再说石舫里,既是多了个冯慧语,仿佛自然而然就同春归一言我一句的说起汾阳故籍的风土人情来,把董明珠听得那叫一个聚精会神,正投机,就来了两个礙眼的人。

周王府不比得普通门第,除了周王妃这主母以外,还有两位才人,她们可不像普通妾室,若非主母召唤不得出席见客,毕竟也是受到册封记名玉牒的亲王侧室,具备寻常小妾难以奢及的体面,过来和客人们寒喧,谁也不能诽责逾矩。

陶芳林抢先说道:“听说表嫂今日会来王府,我早便想来陪着说会儿子话,只是王妃交待了我今日督促着针线房里的事,一时脱不开身,这才抽出空闲来,路上便遇着了乔娘,她是听说王爷回了府径直过来园子里,忙忙地赶来问安。”

这话用的是调侃的口吻,并听不出恶意,不过目的当然并不像口吻一样的纯洁,当着董妃的面儿,特意点明了乔氏是来争宠的。

奈何乔氏是个典型的绣花枕头,这才多长时间,仗着美色就敢根本不把董妃放在眼里了,更莫说原本就和她平起平坐的陶芳林,自觉已经站稳脚跟,无论多少中伤毁谤都难以伤她分毫,所以也懒得运用心机,就如眼下,压根就不察觉陶氏的用意,她马马虎虎的冲着董妃施了礼,膝盖还没完直起呢,就四顾道:“殿下人在何处?”

陶芳林泯嘴一笑,两眼就暗暗睨着董妃的神色。

明珠是最讲礼矩的性情,自然看不惯乔氏的言行举止,然而当着春归和冯慧语两位客人的面儿,也是不好当场训诫的,只淡淡说道:“王爷正陪着贵客说话呢,此时不方便乔才人前往问安。”便看着乔才人身后的婢女道:“往丹枫亭去一趟吧,代转乔才人的致意。”

乔氏自然不依,张张嘴正想说话,却被陶芳林挽了胳膊:“咱们莫如先去园子里择几枝花叶,也好方便晚宴时瓶供。”

不由分说就把乔氏给拉走了。

途经丹枫亭时,陶芳林手上的力道也半点没有减轻,几乎勒着乔氏改变了路径,气得乔氏几乎没有去掐陶芳林的胳膊,瞪着一双水杏眼儿,奈何她这样的眉眼风情,纵使是怒极了也只添一层薄愠而已。

“陶才人像是要绑人的架势,这是为何?!”

“当我愿意拘束呢,无非是免得事后被王妃责斥逾矩罢了。”陶芳林轻笑着。

“我只是想去王爷跟前儿问安,算得上什么逾矩?”

“王爷现在正陪外客,咱们好歹是有封号的才人,怎能不顾体统往外男跟前凑?王妃已经忍着怒气加以提点,乔娘要再不识趣,岂不授之以柄?”

“有王爷在,难不成王妃还敢诬篾我有失检点不成?”乔才人翻了个优雅的白眼,满脸的不屑:“只要王爷不责备,王妃又能奈何?我可不比得陶娘这样的小心,走步路都怕踩死了王妃院里的蚁虫。”

陶芳林暗暗鄙夷乔氏的蠢笨和张狂,神色里眉目间却没显现分毫,笑意自然也维持着,口吻越发的温和:“王妃是最重礼矩的人,乔娘且没看连王爷

有逾礼之处,王妃也会直言提醒呢,王爷何尝埋怨过王妃冲王妃撂脸子?王爷纵管宠着乔娘,也是万万不会容着乔娘不敬王妃的,我可是一心为了乔娘着想,这逆耳的忠言,还望着乔娘能听进去一些。”

“无非是仗着晋国公府的威势,董妃才能这样得意罢了,迟早有一天我会让她明白,女子的凭仗可不是娘家的家世!”

不是家世是什么?难不成是这张迟早会衰老的脸皮么?陶芳林又再暗骂了一句“蠢货”。

难怪在那一世,没多久乔氏便在董妃和顾春归的联手打压下惹恼了王爷,竟被王爷亲自请令剥夺了她才人的名号,打发去庄子里不闻不问,就算圣慈太后不满,一再交待王爷将乔氏迎回,王爷到底没听圣慈太后的话,渐渐的,满京城的贵眷也就忘记了乔氏这么个人儿,陶芳林之所以对乔氏印象深刻,是因为她的弟弟后来娶的是乔氏的表妹,弟妇曾经为了给乔氏争取“东山再起”的机会,托了她游说赵兰庭在周王跟前儿为乔氏求情,结果这事自然被赵兰庭当作了耳旁风,原本是易如反掌的事儿,竟然怎么也不肯出力。

为着乔氏的缘故,她结果招致了弟妇的忌恨,被弃大归时,弟弟弟妇对她冷嘲热讽不提,后来还将她的钱财席卷一空,她落得那般下场,和自己的亲弟弟不无干系!

而这一世,她却和乔氏有了共侍一夫的关联。

陶芳林当然不会仍对乔氏心怀同情,今日这番“交心”,所图无非是利用乔氏衬托她多么的知规蹈矩而已,乔氏越惹董妃的厌恨,她就越会被董妃拉拢,在周王夺得储位之前,与董妃妻妾和睦是必需的前提,周王需要晋国公府的支持,她就能够屈居在董妃之下,当年顾氏可不就是这样才能在周王府屹立不倒,占尽了周王的宠爱?

她这么个一无所有的孤女,竟然成为满京都女子艳羡的人儿,谁不知道顾才人虽是侧室却能赢获周王真心挚意?顾春归在周王府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偏偏周王妃还逢人就夸顾氏贤良聪慧,导致多少贵族官眷对区区侧室礼遇有加,要不是顾氏命薄,后来死于非命……

甚至大有可能母仪天下!

春归哪能想到陶才人的计划是踩着她过去的足迹前进?这会儿子董妃因有家事暂时走开,她和冯娘子仍在闲谈,冯娘子压低了声儿,正好提起陶芳林:“陶才人虽是娘子的亲戚,可我还是得说,我可真有些看不得她的作派呢,乔才人虽说张狂,机心却浅,虽说也不讨人喜欢,但相比起来,陶才人这样的笑面虎才更可怕。”

冯娘子寻常可不爱在背后议论他人,她今日既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有自己的用意:“我和王妃是第一次见,有些话未免有交浅言深之忌,所以才说给顾娘子听,顾娘子必会信我,提醒一句王妃小心着些陶才人。”

春归原本就对冯娘子印象极好,听这话后心里越发觉得英雄所见略同:“我那表妹心机确然深沉,又惯爱算计他人,我寻常也总远着她的,没想到阿慧明知她是太师府的亲戚,为了周王妃,也能这样坦率的指出陶才人的可怕之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