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278章 缘定秦询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278章 缘定秦询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书迷楼 】,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春归没想到晋国公府会大张旗鼓地登门道谢,甚至是晋国公夫人亲自领衔,除了明珠姑娘以外几乎所有女眷集体到场,别说春归吃惊,就连老太太都是一脸震撼,更不说二夫人彭氏,惊诧让她舌头打结,在发挥寒喧客套这一技能时都变得磕磕巴巴一点都不流畅了。

纡佩园的事故春归一字未提,只用花神献礼这种注定广为张扬的说辞用作交待,老太太听得倒是一惊一乍连连咂舌,几乎就要信以为真……彭夫人却还保持着一贯水准,无论心里信不信,嘴巴上都还是坚持功利的。

“还道圣德太后当真不问世事了呢,没想总归还是看不淡虚荣浮誉,寻常寿诞而已,硬要折腾出一段祥瑞传奇来添光加彩,一方面尊荣高压圣慈太后一头,另一方面,也是遂了皇后的心愿,当众显明择中董氏女为太孙妃,庭哥媳妇你也真是的,连这点子局势都无法勘破,还真信了那套神神叨叨的说辞,可见虽然老太太和我一再叮嘱,对你都是耳边风罢了,你要是真与惠妃亲近,哪至于到这时还糊里糊涂。”

就连苏嬷嬷这次也没有反驳彭夫人的质疑,赶忙肯定:“祥瑞之说必为杜撰,看来圣德太后已经决意包庇太孙,庭大奶奶的确太疏忽了,怎么没想法子拆穿这套说辞?”

于是老太太就郁怒了,没给春归好脸色,一连几日对她都是不冷不热的,这还是在春归没有详述,老太太并不知道春归也是“目睹”那枝仙苑琼华的见证之一的条件下。

晋国公夫人率领全家女眷浩浩荡荡登门道谢,立时就让“实情真相”大白太师府了。

但春归刚在心里叫苦,还不及盘算如何应对老太太更多的怒火,老于世故的晋国公夫人就替她把这事给摆平了:“我也不瞒太夫人,皇后娘娘的美意我不是没有领会,也觉得受宠若惊,可我们家明儿那孩子,本就比太孙殿下年长,且性情也端肃,说句逾礼的话,倒更像高殿下一辈人儿,我就担心殿下与明儿不相投契,得以尊荣却难得和睦,所以一直迟疑,不过既然承蒙娘娘青睐,我家当然也不能急着为明儿议亲,这孩子的婚事就这样耽搁下来。

没想到的是明儿这回入宫参加太后娘娘的寿诞,因寻获花神献的贺礼,蒙受太后娘娘厚爱,竟然萌生了聘娶明儿为六皇子妃的想法,向皇上一提,皇上一口应允了赐婚。我也不妨与太夫人说句实话,六殿下是圣德太后亲自教养,仁义礼信自是无可挑剔,且六殿下比明儿年长,日后就算有了争执龃龉,或许还能包涵迁就几分。更不说我们家的国公爷自来也钦佩六殿下,说这么多的皇子中,唯五、六两位殿下的文才最佳,倘若不是生在天家皇室,和众多士子一样走科举之途,必定都能够金榜题名的。

还有一件好处,六殿下日后得封亲王,身份既尊贵,又不至于忙于君国政务,肩上没那么大的责任,府里就没那么杂的人事,明儿更能省心不少,这桩姻缘端的是尽善尽美。”

春归低垂眉眼目光闪烁,心说晋国公夫人俨然清楚自家老太太的“症结”,心心念念皆在于为十皇子争取董门

这一臂助,不过相比太孙、齐王、魏国公府一类确定的对头,至少董明珠嫁给六皇子于惠妃母子而言威胁要小许多。

在老太太和惠妃看来,圣德太后已然失势,其本家宁国公府也早就退出了权势中心,六皇子的生母敬妃不过宫人出身,因父母早已过世,且无兄弟手足,所以本家并未得封爵,六皇子根本没有谋夺储位的基础,日后势必闲散王爷而已。

而晋国公夫人早前的话也不可谓不明显了,他家看中的就是六皇子不涉储位之争,孙女嫁过去省心,且晋国公府仍能保持中立,不至于因为一桩姻缘被动站定阵营。

惠妃党营无法争取到晋国公府为助力,自是希望他们继续中立的。

不过晋国公府当然也不是因为畏惧惠妃母子,才特意来解释这一番,事实上他们想同哪家联姻,从来不曾也毫无必要顾忌惠妃及江家的想法,春归明白晋国公夫人之所以多此一举,其实是为了她的处境考虑。

董家决定要大张旗鼓登门道谢,但又不能把纡佩园的事故实情泄露,当着太师府女眷的面儿,只能另寻个说法对春归表示谢意,但既然是为道谢,总不能让春归反而受到尊长的埋怨,所以晋国公夫人才会耗废那长的言辞,让老太太明白这件事对惠妃母子并无不利。

这位老夫人紧接着又笑道:“说来要不是小顾提起太后娘娘经花神托梦的事,我家明儿也想不到她在采霞楼上目睹的是祥瑞,错过了花神的献礼,还哪能讨得太后娘娘的欢心呢?那就错过这桩良缘了。所以我家明儿的福泽,也多亏得小顾居中成全,说是明儿的大媒也不为过,该我们亲自登门谢媒。娘娘此时只是遣人递来口讯,过几日就会颁发懿旨了,我家领了旨,必然是要筹办谢恩宴的,到时会正式送来请帖,不过现在我就先亲口邀请了,太夫人可一定要让小顾赴宴。

论来小顾是贵府的长孙媳,莫说有太夫人诸位亲长怜爱,单论太后娘娘对她的嘉许青睐,从此在这京城里,论是谁也不敢让她受委屈的,我家明儿虽承蒙了小顾的恩情,也难有机会报答,我想来想去,就想到一件儿。小顾不幸幼年失怙,族里虽有亲长却远在汾阳,年节时连个走动的本家都没有,她既和明儿投缘,不如两人干脆结拜为姐妹,明儿的娘认了小顾当干女儿,我们董家也算是小顾的娘家,万一小顾有什么地方需要关照,我家在京城,也能及时照应。”

意思显然是要把春归纳入晋国公府的羽翼之下保护,老太太也就罢了,彭夫人大觉悚然心惊。

晋国公是如何的炙手可热?更不说还有易氏一门,易夫人要真认了顾氏做干女儿,顾氏就再不是无依无靠的孤女了,若真在夫家蒙受委屈,晋国公府就能公然替顾氏出头!

这样一来,顾氏就完全能够在太师府里挺直了腰杆,若是觑觎内宅管事之权,她是长房长媳,家主正妻,背后还有晋国公府为靠山,自己岂不是只能拱手相让?

情势大大不妙啊。

老太太却没想这样的深入,盘算着另外一件事儿:“那可是庭哥媳妇求都求不

来的福气!说起来我们家的二娘,这段时日也多亏了庭哥媳妇的教导,再不像过去那样鲁莽冲动,庭哥媳妇日后与贵府时常走动,我们家的二娘也能跟去见见世面,多学一些人情来往。”

晋国公夫人笑道:“日后咱们两家也算是亲朋了,论是过去有多少龃龉,也不能再计较的,这回谢恩宴,赵二姑娘当然要和嫂嫂一齐赴请的。”

老太太就十分满意了。

兰庭没能和晋国公府联姻,没想到庭哥媳妇却能投了董家的缘份,虽说换了纽带效果却没啥区别,总归是进一步笼络了晋国公府,日后惠妃和十皇子的事儿,有庭哥媳妇这一纽带还怕晋国公府继续袖手旁观不成?

春归莫名其妙就多了个义母,自己都觉得云里雾里的一点不真实,等晚上见了兰庭,连忙把这件突发的事告诉,但赵修撰关注的重点显然和春归不一样。

“竟是赐婚六殿下与董姑娘。”他稍稍蹙结了眉头,神色十分凝重。

“迳勿莫不以为发生了纡佩园的事故后,皇上竟然还会赐婚太孙与董姑娘不成?”春归很不解兰庭的反应。

“长幼有序,我以为皇上会先考虑五殿下的婚事。”

春归仍然不解五殿下联姻董家和六殿下联姻董家有何不同。

她本想追问兰庭为何这样烦闷,却看出赵大爷俨然不想多说的模样,否则不待她问,也会剖析其中的干系利害了,这一迟疑就到底没能把话问出口,就干看着兰庭整一晚上都闷闷不乐了。

这是甚长一段时日以来,春归第一次清晰感应她和兰庭之间的隔阂。

原来两人并非已经亲密无间无话不说了,这让春归也跟着闷闷不乐,她闭着眼面着壁努力睡眠,却显然感觉到兰庭此夜的辗转反侧,失眠本来就是一件让人烦躁的事,原本微小的芥蒂仿佛在春归的体内逐渐发酵。

她表达不满的方式是次日清晨没像往常一样和兰庭一同起身,服侍着梳洗更衣两人共进朝食。

兰庭并没意识到春归的烦闷,没有惊动她,自己收拾妥当后径去上值。

春归听他走后才从床上翻身坐起,在帐子里默默散发着起床气。

她其实并不是不通情理,懂得如今世道对于男子而言不将外务告知内眷才是正常,她为此郁怒简直就是无理取闹,但谁让赵大爷自己声称从来把这些所谓的礼矩规则嗤之以鼻呢?寻常遭遇烦难时,也的确会与她商讨,偏偏这回遇见六殿下和晋国公府联姻的事,就成了只字不提兀自烦恼了!

其中的缘故实在扑朔迷离。

事无不可对人言,赵大爷这回的态度十分可疑。

听说了这桩姻缘,连易夫人要认她当干女儿的事都顾不上过问了,一个字的意见和商量都没有!

春归正生闷气,帐子被猛地揭开,气沉丹田预备着大喝一声的菊羞竟见大奶奶盘膝坐在床上,两眼炯炯有神全然不存刚刚睡醒的恍惚,不由呆住,主仆两个大眼瞪小眼了一阵儿,气氛更加的吊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