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247章 穷途已近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247章 穷途已近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书迷楼 】,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春归眼看着渠出从房顶缓缓降下,立即把已经显现败像的棋盘一袖子扰乱,冲着赵大爷举起双手来:“心服口服心服口服,自举白旗甘拜下风。”

前一息还在殚精竭虑企图着转败为胜,转眼间就十分干脆弃子认输了!

赵大爷表示对于女子的捉摸不定叹为观止,倒也不勉强春归必须固守越挫越勇的优良品德,他慢条斯理的收拣着棋子,唇角带着春风一般的笑容:“天色尚早,辉辉还要怎么消遣时光?”

“我有些日子没去看望四婶了,昨日里还吃了四婶特意送过来的炙肉呢,也该去回礼告谢一声儿。”

春归为了和渠出面谈,找了个既能摆脱兰庭又十分合情合理的借口。

四婶这时大腹便便,行动多有不便,兰庭纵然不算外男也不好跟着去看望,又刚巧是昨日确然受了四婶的人情——本是炎夏,更何况四婶还怀着身孕,饮食不宜燥热,但四婶偏好一口炙肉,现下吃不成,就让婢女们烤着闻一闻肉香全当解馋,又本着不浪费食物的家规,四婶便把炙肉往各处都送了一些,尤其知道春归也好这口,斥鷃园就送得更多。

今日春归带去一食盒的土豆饼做为回礼,怎么不算情理之中?

但既然是用看望告谢作为借口,春归当然还是要先往四婶的居院去一趟。

四夫人也正值百无聊赖,一看见春归便先笑起来:“你不是在侍疾么,怎么今日竟能脱身了?”

“再是侍疾,也不能白吃四婶的炙肉而不想着投桃报李啊?”

四夫人的眼珠子便镶在了春归提来的食盒上:“又是什么美食?”

迫不及待便自己揭开了,一边吃一边道:“这食材是土豆吧?哪里来的?”

“宫中所赐,不过煎成土豆饼却是大爷自创,他闲着没事时就爱专研这些。”春归笑道。

土豆也算舶来物了,是从西洋引进的食材,而今只有皇庄里才有种植,达官显贵尝一口鲜都必须依靠御赐,一般是新岁元日宫中才会赏赐,但这回兰庭“负伤”,弘复帝为了表示歉意,特意恩赏了一筐土豆,赵大爷便趁养伤的闲睱尝试着做出新花样,自己尝着还好,春归还专程问过了乔庄,确定对孕妇并无禁忌,才拿来给四婶做为答礼。

“满太师府就只有庭哥儿有这本事,不做厨子真可惜了天赋。”四夫人尝鲜尝得格外心满意足,扼腕叹息着赵修撰入错了行当。

春归陪着四夫人说了两刻的话才好脱身,又自找了个去怫园择枝的借口,方便听渠出禀事。

“孙崇葆?这是什么人物?”春归问道。

渠出摊开两手:“我也就是听陶老爷一提陶姑娘一提,他们谁都没有详细说。”

“不管这是什么人,至少能够肯定一点了。”春归蹙眉道:“樊大一家就算是高琼谋害,也的确有人布局引高琼入瓮,又就算没有咱们插手,这桩案件都不会因为意外走水终结,孙崇葆背后的人,就必定是那只翻云覆雨手。”

“原来你让我盯着陶姑娘目的在此啊!”渠出终于是恍然大悟:“不过这回还真算无心插柳,比起从前那些含沙射影的话,陶氏这回可亲口承认了她原本该嫁的就是赵兰庭,她虽仍旧打着梦兆的幌子,我瞅着她说话时的口吻神态,确然像亲身经历过一样!被休之后活活饿死啊,据说后来眼睛还瞎了,也难怪她宁死都不愿重蹈覆辄,对赵兰庭兄妹两这样怨恨了。”

“你相信赵大爷会好端端的始乱终弃么?”春归却问。

渠出沉吟了一阵,才道:“见赵兰庭对待你的情形,和陶氏口中判若两人,又虽说有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俗语,但就我看来,赵大爷也不至于那样恶劣,许真是这两个八字不合吧。”

“陶家为了什么沦落到那般境地,她也只字未提,总不可能是被太孙废位牵连。”春归说道。

“陶老爷就算被冯莨琦连累,他又不是什么高官重臣,还不如他老子本事呢,他的死活不足以关系到家族兴亡,且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就算陶老爷被宋国公父子害死的,为这事宋国公自身难保,也没那大能力还把陶家给彻底收拾了,就不定就是因为太孙废位的事?”

“那就更不至于了,太孙恐怕压根没把陶家这门亲戚入眼,且太孙被废也不可能拖延至十年之后。”春归摇头道。

“要不要我再去盯着曹国公府那个什么张七姑娘?”渠出又问。

“这事不急,近日还是先顾着樊大这桩子事吧,我越来越觉得樊大只字不提樊二实在可疑,但樊二确然就是引发这起罪案的关键!你入不了皇城,去宋国公府可有影响?”

“这有什么影响,别看高家是外戚,论规制还不如太师府对阴魂的威胁呢,只不过避开些他家的祠堂就是,那里供奉着不少御赐物品,我不敢接近。”渠出说完就飘走赶赴她的下一个工作岗位去了。

而对于曹国公府的张七姑娘,春归也并非全无印象。

曹国公张创,正是圣慈太后的

兄长,要论来曹国公府和豫国公府的根底还真没两样,同样都是寒门,靠着女儿入宫才被封爵,曹国公甚至还是女儿成了太后才得封爵——张创几乎是直接袭爵,因为他爹乍一听闻自家竟跻身公侯时就乐极生悲呜呼哀哉了。

别说张创的几个女儿都没能嫁入高门,就算前头三个孙女儿也没能赶上“好时候”,五、六两个孙女虽说嫁得好些,但因为庶子所出,姻缘上仍然有些不尽如人意,唯有张创的老来子生的这位七姑娘,才能称作是娇生惯养勋贵千金,去岁时定亲,如今正在备嫁。

所以上回太师府御赐的庆功宴上,虽则说曹国公府的女眷也来了几位,但正在备嫁的张七姑娘当然没有出席,春归没见着这位,不过不妨碍听闻张家女眷你一言我一语的夸耀,都说张七姑娘的姻缘如何如何好,未婚夫如何如何的才品兼优,而且这还是一门御赐的婚姻,皇上开的口,圣慈太后下的懿旨。

这件事本来已经不算是新闻,但曹国公府乐意当作新闻来宣扬,现场自是也没人提出异议,相比皇后的娘家豫国公府,曹国公府毕竟是今上的母族,甭管张太后在先帝时多么的一文不名,但最终“荣耀登顶”,那些偏爱揪着门庭根底鄙夷小看暴发户的女眷没那么大胆针对皇上的母族,而确有教养的高门女眷虽说私心里也许不屑曹国公府自夸张扬的作风,但她们明里背里都不会议论他人当场让人难堪。

所以春归也就听说了张七姑娘未来夫婿,是甄家六郎甄怀宁,这位是与兰庭齐名的京都才俊,虽说还未下场应试,但仿佛谁也不会怀疑甄怀宁日后的前程似锦,毕竟甄家也是官宦世族,一门曾经出过两位内阁大学士,眼下家主甄典任礼部尚书,大有希望跻身内阁,甄怀宁正是甄典的嫡孙。

不过春归私下里也听家中老太太嘀咕,说要不是曹国公府游说得圣慈太后下旨,且在圣慈太后的纠缠下皇上亲自传召甄典提出了这门婚事,甄家根本看不上曹国公府一门草根发家的外戚,这桩姻缘有如强扭的瓜——甜不了,日后指不定还会闹出多少笑话。

言下之意,那张七姑娘的品性似乎不那么符合大家闺秀的标准。

春归从这些仅知的情况,不难判断出陶芳林为了摆脱“梦兆”里的劫厄,大约自己替自己谋定了姻缘,且看来这一姻缘需要圣慈太后的大力援助才能告成,不管陶芳林看中了哪个良人,春归并不打算坏她好事,所以也就没必要再让渠出盯着张七姑娘了。

又至于陶芳林“梦兆”中关于兰庭那部份事体,春归也没有放在心上,就她对兰庭的了解,根本不可能轻信老太太和二妹妹的挑拨,对陶芳林先生成见而后冷落疏远,如果兰庭相信和柔的死乃陶芳林主谋,那应当就是陶芳林下的毒手,更至于陶芳林惨遭休弃并活活饿死的事,其中应当另有缘故,总之春归不信兰庭会始乱终弃。

相比陶芳林的所谓“梦兆”,春归更加相信自己的眼睛。

而今让她烦恼的甚至不是樊家灭门凶案的幕后策划人,这桩凶案已经引起了兰庭的重视,春归相信他虽说一时难以察明,但绝对不会因为宋国公府的罪有应得乃至太孙废位就放弃追察,又如果连赵大爷都没法子揪出这个幕后人,春归就更加无计可施,她烦恼也没什么作用。

为难的是如何才能消除樊大的妄执,让他放下生前的仇恨往渡溟沧,让他亲口道出真相,春归依然无法断定樊大为何要隐瞒他一家四口真正的死因。

而这件事,也只有交待莫问小道继续发挥他的“才能”了。

当然春归也并没有放弃对孙崇葆的追察,所以这日她再次写好密信,仍然是让姜东转交,一来是安排莫问如何行计,再者也叮嘱他和柴生暗中打听孙崇葆究竟是何方神圣。

可以肯定的是孙崇葆与幕后者必存联系,待找到孙崇葆,说不定就能顺藤摸瓜找到幕后人,真要靠着这条线索锁定那只翻云覆雨手,再想办法提醒兰庭不迟。

而就在这日的廷议上,弘复帝也终于痛下决心,批允了顺天府推官施元和的上奏,勒令宋国公高琼必须全力配合问案,且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都要配合施元和察断柴胡铺的灭门凶案——

于是朝野大哗,因为皇帝这一诏令后的暗示。

柴胡铺樊家命案极大可能和冯莨琦、石德芳遇刺案相关,且今上是真的决心严究到底。

又于是次日朝会上,又有御史言官上谏,怀疑冯莨琦附逆案是被陷谤,虽说冯莨琦已死,但希望皇上能下令重审此案,若真证实冯莨琦并无附逆之行,理当严惩捏造陷害侯爵者,还功臣之后无辜之人清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