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187章 山雨欲来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187章 山雨欲来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春归这才反应过来这件事和自己居然还有些瓜葛,不对,真没什么瓜葛,和她结怨的人是荣国公的儿子,魏国公至多是郑珲澹的族伯,也许根本没把她这等小人物放在心上,早忘记她姓甚名谁了,若说是她引起魏国公念头一动,安排个美人进来太师府兴风作浪,那绝对是她自作多情了。

所以春归猜测道:“魏国公为何突然结交二叔?不会和储位的事有关吧?”

鉴于玉阳真君的提点,春归这时可算把挽救苍生的责任牢记心头了,于是虽说她实在对朝堂大事知之不多,但难免关注,尤其太师府和太孙、十皇子的瓜葛就不说了,那魏国公的妹妹可也是宫里的贵妃,就算自己没有亲生儿子,一来膝下记名了秦王,再者和八皇子亦有瓜葛。

真难怪春归这时反应过来魏国公是何方神圣后,立即便和储位争夺拉扯上了因果。

她竖起耳朵仔细听兰庭说道:“其实也不突然,魏国公这人,和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荣国公大不一样,说来眼下宫里的郑贵妃虽然是魏国公的妹妹,但魏国公的爵位却不比得荣国公,靠的是外戚关系所赐,先魏国公也是三朝重臣,先帝时便位高权重,说来今上当时仍居东宫,反而朝不保夕岌岌可危,王皇后为了保住皇长子的储位,这才想方设法选定了魏国公府的嫡女郑氏为太子才人。”

春归听明白了,魏国公不像荣国公,靠的是女儿入宫才飞黄腾达,反过来郑贵妃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看来还是沾了家族的光。

“皇上当年的处境十分艰难,可以说魏国公父子给予了极大的支援,众多人齐心协力之下才能阻止先帝废长立幼的决定,所以皇上对于郑贵妃以及魏国公府也一直恩恤。先魏国公过世,他的嫡长子袭爵,这位魏国公郑秀和皇上甚至还有知交之谊,且郑秀也的确是文韬武略才干非凡,皇上倚重他并非皆因私情。如果换作普通的勋贵公侯,公然结交朝臣士人必定会引起皇上的忌防,可魏国公因为从来便喜好交游,且他本身也是自诩风流文才,故而时时召举文会宴集,遍请名流也是常事。”

说到这儿兰庭似乎又斟酌了下,才道:“近年来太孙乖张怪僻的性情变本加厉,在朝在野都有不少言论,主张另择储君,但既为近臣又为外戚的郑秀却从来没被卷进这些是非里头,故而皇上深信他不怀异心。”

“那么魏国公当真不怀异心?”春归说出口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天真痴呆傻。

兰庭倒不介意,仍然极富耐性:“在我看来魏国公是个深怀城府的人,尤其这次荣国公府遇事,便是和辉辉你纠葛这件,我起初也只以为魏国公至多不过袖手旁观,想不到他竟然主动上本请皇上下旨责饬族弟,这未免太积极,郑秀这人从前是个护短的脾性,这会却如此担心会被族人牵连,真让我不得不多想。”

春归连连颔首:人心隔肚皮,且听来魏国公绝非蚩蠢愚顽,要真想着掺合立储的事,哪能挂在表面上轻易被人给瞧出来?兰庭也只能

是在心里猜疑,但对于来自魏国公府的孟娘子要不要小心防范呢?或者为了免除后患,该不该劝服二叔把人送回去,横竖孟娘子看来也不怎么热衷太师府的贵妾,说不定人家对歌伎的现状更加满意呢。

她这些曲曲绕绕的话还没想好当不当说,就听兰庭说道:“看魏国公的一贯行事,他不会做出赠妾以作耳目这种显眼的事,且二叔那性情,虽是沉湎美色,却和多情二字无干,他也不会因为女眷之言而影响经济仕途,他这回表现如此浮夸看似宠爱孟氏,私情的因素确然有,比重也不会太大,我看二叔的打算,他倒是想主动和魏国公交好的意图。”

说话间夫妻两已经进了斥园,兰庭直接把春归拉进了暖阁:“先来我屋里暖暖,其实你也可以进来看书,我这里还收着不少极有意思的闲书,辉辉本身又安静,便是你在身边我也不会受到干扰。”

春归正觉身上冷,从善如流的便跟着进了暖阁,又亲手替兰庭和自己斟了盏热茶,见他蹙着眉头似乎还在考虑什么事,一时半会儿想必也没法看书写文章,干脆打算问清楚:“迳勿刚才说二叔是主动想和魏国公交好?”

“我这位二叔呀,虽说是个假道学,不过对祖母是真孝顺,因祖母的影响,自来便对安陆侯也十分的敬重,将惠妃当作嫡亲姐妹一般,所以他也对十皇子饱含期翼,从前便劝说过祖父谏言太孙性情乖僻难当大任,应废另立储君。”

春归有些明白了:“二叔主动结交魏国公,是想利用他动摇储位。”

“他和安陆侯府的几位表叔父比自家兄弟还要往来殷勤,满京城谁不知二叔择定的阵营?只有二叔自己认为神鬼莫测,仍在故弄玄虚。”兰庭也表示无奈,抬手去揉额角:“魏国公虽好交游,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入眼的,从前一直对待二叔的大献殷勤无非敷衍应酬,这时间却忽然示以亲近,真不知有什么盘算。”

春归叹了口气,怎么看二老爷都是在与虎谋皮。

兰庭忽然推开半扇窗,转身面对着窗外细密的一片寒雨:“山雨欲来风满楼,朝堂的看似平静恐怕就要被打破了。”

春归也看向窗外,极是赞同的轻轻颔首,就像她也没看见话不对景,人间早已不是“山雨欲来”似的。

然而内庭的女眷不知朝堂是否已生波澜,能察觉到的倒是春色早早下降尘世,正是那场寒雨过后,随着一连数日的放晴,柯枝上先有了绿意,亭台外的海棠仿佛一夜之间便满树绽放,清晨人未醒,先闻莺雀声,随后寒意便渐渐的缓缓的一日比一日消减,仿佛大毛衣裳都可以完全收进箱子里。

到赵二叔的纳妾之喜,怫园里的桃花已经开得格外艳丽了。

兰庭因着春闱在即的缘故合情合理不需应酬待客,只不过去敬了一杯酒而已,春归虽说已然服丧满了九月,但还未行小祥祭,故而仍然不能出席喜宴,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躲在斥园连酒都免了去敬。

只有渠出不知怀抱着什么心态

兴致勃勃赶去看了一场热闹,回来就在春归耳边聒躁:“来了不少人,说是亲友,况怕有的人连二老爷自己都不认识,都是上赶着想来攀附高门的货色,自然也有亲友的,比如安陆侯的几个儿子,活像是自己纳妾一样喜庆,有一个竟然先就喝高了,敲着筷子在那里吟诗,二老爷欢喜得满脸春光,直赞那不知表哥还是表弟的人大有魏晋之风。”

春归懒懒靠在榻上,翻过一页书。

“魏国公这个大媒人自然是贵客,我瞅他并不像已经年过四十的人,乍一眼倒是他那长子更加老相些。”

春归懒懒靠在榻上,又翻过一页书。

“女客也来了不少,围着新娘瞧了瞧,表面上都在夸赞二夫人真贤惠,暗地里却都在可怜她,二夫人揣着一肚子火,表面上还得端着,把腰杆挺得笔直,好像是家里多了个貌美如花的妾室真是她的荣幸一般,自此之后她也算名满京都永垂不朽了,说来二夫人为了这点名声,也真够豁得出去,居然把她娘家人也请了来充场面,二夫人那大嫂,当着满场女客的面拉了孟氏的手一声一夸‘好人才’,又拉着二夫人的手说‘好福气’,真诡异,好像纳妾的不仅是二老爷,也包括了二夫人。”

春归懒懒靠在榻上,仍翻过一页书。

她才不大惊小怪呢,早就知道如今世风便是如此,女子不论是养在闺阁还是嫁为人妇,评定标准自来都是贤良淑德、节贞自爱此二规条,贞不贞的得看丈夫死后如何表现,不能立时自证,所以妇人要求名,就只能在贤良淑德的规条上动脑筋,论方式的有效性,莫过于主动张罗着给丈夫纳妾了。

妾室容貌越美,家世越好,正妻就越能证明自己贤良,可不与有荣焉?

就好像孟姨娘这样,姿容有目共睹,至于家世,这当然不同于寻常的说法,大抵高门望族的大家闺秀谁也不可能屈为妾室,像孟姨娘这样,出处是魏国公府,名义上还是某个如夫人认的干妹妹,这靠山可比那些小门小户出身的女子要硬实许多,于是就算“家世”好,于是证实的就是彭夫人果然贤良淑德。

不知道那些男人们怎么想,可女人大多心知肚明,彭夫人无非是打肿脸面充胖子。

“我说你,听见对头倒了霉,怎么就没点欢喜模样!”喋喋不休的渠出姑娘一番诉说没有得到旁听者丁点反应,终于大觉扫兴开始发脾气了。

春归懒懒靠在榻上,闭目养神起来。

渠出愤然飘走。

春归再一次见孟姨娘时,又是七、八日过去,那天她在怫园里的桃花林游逛,想着择一花枝瓶供,正逢孟姨娘也在这里,春归本没看见她的人,先耳闻的是她的歌声,听清的也就两句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而后歌声余韵未尽,歌人腰身曼转,手里拈着花枝,笑靥对来人,左右复更深。

“今天真有幸,在这儿撞见大奶奶了。”孟姨娘将手中花枝,向春归一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