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127章 准备回京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127章 准备回京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书迷楼 】,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管兰庭对李济的供述重视与否,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了这位对于施良行的倒戈一击,让兰庭原本的九成胜算再涨一成,笃定就凭手头掌握的证据,已经足够证实施良行贪赃枉法的罪行,而原本就因施良行重贿内廷宦官对他疑虑甚重的弘复皇帝,当证实了他的斑斑劣行,让猜疑落在实处,纵管袁阁老如何包纵开脱,相信也会把施良行论罪重处。

而施良行一旦获罪,就算其在汾州的党从不至于尽数重惩,但树倒猢狲散,他们自然也不用再想掣肘赵州尊,有尹寄余以及其余各有才能的僚属竭力辅佐,赵州尊就算不能在汾州干出多么惊人的政绩,却能够担保平平顺顺,而他察实施良行罪证一桩治绩,已经足够他一任期满迁调回京,继续清要累迁的预期仕进。

可尹寄余却还不无忧虑:“依今上以仁治国的主张,应当不会以贪赃枉法之罪便处施良行斩决,就更不提袁阁老虽说被斩断一大臂膀,也万万不会与施良行同罪论处,不算伤及他的根底。”他看着兰庭拟写的弹劾奏本,此时却不想考虑如何润色的问题,只是心中那想法未免有犯风节,要不是这时面对的是兰庭,就算换成赵州尊,他也不会把那想法出口。

尹寄余从书桌旁移步,到窗前的高几一侧坐下,他看了一眼清静无人的窗外,又特意压低了嗓音:“施良行既是袁阁老的得意门生又为左膀右臂,一旦折损,袁阁老与太师府便算结下了死仇,更不说因为许阁老和赵公从前的知交之情,袁阁老原本便对老爷与迳勿父子甚是防备,两位阁老已为水火之势,经此一事后,袁阁老必然会对太师府更多打压,迳勿筹划入仕,便逃不开树立如此大敌,何不恃机……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兰庭蹙着眉头抬眼看向尹寄余:“怎么斩草除根?”

“谋逆之罪必死,且足够诛连袁阁老!”

但施良行再如何胆大妄为,也不敢行为谋逆之罪,尹寄余的言下之意是——栽污陷害。

但他当然明白空口白牙不可能陷害朝廷大员,且施良行一介文臣不曾掌握军伍,要坐实他的逆谋之罪大为不易——今上不似列位先君,都喜欢用文字狱的一套打压臣公,若是那样倒是容易了,书信文录中不难牵强释意为逆谋,根本不需其余证据。

弘复皇帝既然主张以仁治国,对于刑罪便抱持着更加审慎的态度,尤其是像谋逆叛国这类诛连广泛的重罪,应当更加重视罪证确凿,就算他已然对施良行心生厌弃,甚至因此对袁阁老也减褪信任,不过也必定不会只因一己的喜恶,便滥用刑罪处治臣公。

但尹寄余相信兰庭只要动了意,就能够想出办法来坐实施良行的罪行,要知文臣虽然直接举兵者不多,但附逆却并不鲜见,而就在今上登基之初才发生的恒王谋逆案,党从附逆者难道就真被究察干净了?不是完全不能牵连上施良行!

见兰庭久久不语,尹寄余也蹙紧了眉头:“要若迳勿志向并非扶佐储君,我不会建议此不韪丧德之事,可迳勿既然已经决定日后要走这条险独之途,不涉权术绝无可能,这条道路,可不是澹泊之士的佳选。”

污陷诡害他人当然不算正大光明的行为,为正人君子不齿,但尹寄余却认为澹泊志远的人,根本就不应该参涉进谋夺储位这等险浊的事,兰庭既然已经选择了趟此浑水,就不能过于妇人之仁,至于对袁阁老、施良行这等权术场中诡诈阴险的人,绝不能够心慈手软。

“庭于此一事上,和仁兄见解有异。”兰庭也是深思熟虑一番才道:“皇上察究施良行,是因疑虑施良行贪赃枉法,不忠不仁,初衷并非恶化内阁之争,皇上虽然对许阁老信重有加,但却并不希望内阁唯许公一家之言,要若是咱们因为除绝后患而率先挑斗,皇上反而可能更增疑虑。捏造的罪证再如何详尽终究是经不起细察的,皇上登位以来,虽说东厂、锦衣卫比起从前要收敛不少,但厂卫并没有裁撤,只要皇上下令细究,不难察明真相。”

其实没有一个臣子乐见刑部、大理寺之外,存在直接听令于君帝不受任何机构限制的特权部门,尤其是如东厂、锦衣卫那些几乎无孔不入的暗探,更让文武百官、勋贵世族忌惮抵触,自来谏言裁撤厂卫的奏章几乎不曾断绝,但就算是主张以仁治国的弘复皇帝,对于厂卫的特权也是加强限制而已,可以说从来就没有动过干脆裁撤的念头。

倘若兰庭为了私心便触发已经成为过去的恒王逆谋案,而让今上心生猜疑,那么便大有可能重用厂卫彻察此案,这大不利于臣公集团整体利益,要被察出施良行是被攀污……兰庭必定触发众怒成为众矢之的。

风险大得兰庭几乎不予考虑,不如对袁阁老小心提防着,至少兰庭还有自信和袁党周旋。

“而且仁兄可知祖父当年,为何赐我迳勿为表字?”

“太师公当年已然对老爷大是失望,故而当你这个嫡长孙出世,便下定决心要亲自教养绝不再交给妇人之手,太师公对你寄予厚望,故而取名为庭,庭字引申有朝堂之意,可以说迳勿自出生时,尊长就已为你选择了仕途经济的道路。”

兰庭接着说道:“我是别无选择,祖父当年又何尝能有选择呢?也都是心怀清静澹泊的志向,却不得不涉染于尔虞我诈的权场,其实我幼年之时,祖父便鼓励我看阅老庄著述,可以说我的澹泊之愿,皆是源于祖父的影响。”

“迳之际意为差异,是指你的志向其实不在权术朝堂,而虽说事与愿违,但太师公仍然希望你能坚守澹泊之志,勿望初衷。”尹寄余颔首叹息:“倒是我着相了,只看眼前的利害,而无视长远,迳勿说得是对的,论是如何,都不能行为卑劣之事,哪怕是对卑劣之人。”

又转而提醒道:“如今汾阳诸事既然都已平定,你又决意要尽快入仕务必赶上今年八月的乡试,那就不能再更多耽延了,立时便该准备回京。”

“是,我也打算至多五日之后便将启程。”

而春归已经听说了兰庭的决意,这日开始动手在收拾行装了,晚间等兰庭回来,就提起了想在临行之前向纪夫人拜别的心愿。

“纪夫人于辉辉而言有庇容之恩,远行之前理当正式拜别,就算辉辉如今正为岳母服丧,可又不是去饮宴聚会,而为遵从礼义,这不算什么为难事,我去向老爷、夫人说明一声就行了。”兰庭又道:“可巧的是我日前才问过安世兄,他又与纪夫人商量过了,愿意请辞州衙的书吏一职随我往京城另谋出路。”

春归也极敏锐:“难道迳勿有望相助世兄入仕?”

“先帝虽有旨意不许孙家子侄入仕,且禁绝了科举之途,但先帝执政时多少的冤案都已翻转,追恩的追恩宽赦的宽赦,安世兄也并不是全然没有被恩赦的可能,就算不走科举之途,可自古任官也并非此条独径。说来东墟命案,若非早在去岁时安世兄便先有触觉,助我一臂之力,又哪里能如此迅速便察清真相还无辜者清白呢?安世兄既具才品,我愿意鼎力一助。”

“这真是太好了!”春归笑弯了眉眼:“虽然纪夫人对世兄说就算不能入仕也无关要紧,可就看这些年来,纪夫人从来不曾怠慢过世兄的学业,夫人是个不愿亏欠人情的人,唯有为了替世兄谋得书吏之职,想尽办法请托亲友,可见实则也在期盼时机,希望世兄能够靠着仕进挽回家门的颓势,迳勿愿意鼎力一助,我是当真心存感激。”

她边说又边笑得殷勤,正要正经的礼谢,却忽见兰庭往她这边靠近一步。

目光上移,又见一双微蹙的眉,幽深的眼。

“辉辉这样聪明伶俐的人,怎能不知代替旁人谢我助益,岂不显得和我更加生份?今后可要切忌了。”

眼看着那丫头傻乎乎的点了点头,紧跟着便是一脸的懊悔,兰庭又才心软,没有再用夫君的威势加以“恐吓”,说了另一件体贴的事:“明日我就陪你再回一趟本家,住上两日,既是与舅兄作别,也是再祭拜一番岳丈岳母的亡灵。”

春归见他不是真的生气,心中悄悄吁了口气,却又是呆呆点了点头。

兰庭无奈:“为了旁人对我几乎感激涕零的,还要大礼相谢,怎么换作是自己的事倒没了自觉?”

“感激的,当然是感激的。”春归“呵呵”笑得憨厚,当真作势要谢。

“礼谢不用,谢礼可以接受。”不出意外的又被兰庭挡免,但出乎意料的竟然被索要谢礼。

春归很上道:“待明日回家,我亲自下厨替迳勿做上一餐丰盛的美食?”

“这算谢礼么,这难道不是辉辉的份内事?”兰庭挑眉。

春归蹙眉:今日这人怎么如此计较了?从没发觉他竟然还有这样难以讨好的时候,唉,真让人犯愁,这该用什么谢礼?金银之物他必然会嫌庸俗,可高雅些的器物……父亲从前的珍藏大多都被变卖了,虽说留下来几件,还真舍不得送人。

春归深觉为难。

“不用急,好好想,只是不要抛之脑后便好。”兰庭强忍着笑意,转身进了厢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