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115章 下令刑讯

首辅家的长孙媳 第115章 下令刑讯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书迷楼 】,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婆母外子及妾身都是说的实情,证辞当然一字不差。”顶着赵州尊声如洪钟般的质问,张氏竟然还能狡辩。

“案发距今已逾半载,且早先你自己也承认一审时未曾盘问当晚酒水、饮食等等详实,一时记不清晰确然符合情理,但正因为你们记得太清楚,本官才有怀疑!”赵州尊瞥了一眼胡端,却不急着拆穿是因他的提示,但正因此一眼,无论是对此案可以干预过问的巡按御史唐维,还是只是作为观审的严景喻等人,尽都反应过来三名人证的口供高度一致,这也太不合情理。

又早前张氏明明已经被诈改口,可关键时刻胡端又出言提醒,这番勾通唆使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越发显得吴二贵一伙的证辞大不可信。

“本官怀疑嫌犯吴二贵、张氏串供,陷害长嫂蒋氏杀夫,据堂审时的疑点,张氏几度改口狡辩,决议对张氏先用拶指之刑!”赵州尊越发摆起了说一不二的官威,拈出一枚令签掷下。

胡端这时哪里还敢质疑?只能阴着脸看张氏被拖开去,不一阵就传来了张氏的阵阵惨呼,他也只能暗暗祈祷,但愿这妇人还明白厉害,有几分刚骨能扛下此番刑讯。

“再传吴妪!”赵州尊却又下令。

这回吴老娘再次被带上堂来,虽说仍然被宽许落坐,但她亲耳听着张氏的惨呼,忍不住也开始瑟瑟发抖,就连虽然受她一直痛恨诅咒不得好死的长媳就跪在身旁,吴老娘竟也顾不得怒目而视了,她从未如同此时此刻一样领会过公堂的肃险,旧岁时胡通判担任主审,她可从来不担心自己会受刑。

可现今……张氏都已然受刑,她还能逃脱么?

偏偏赵州尊待她和如此礼遇,这老婆子就算还有胆量撒泼耍浑,这个时候也有些无法使力——受刑的是张氏,在吴老娘看来同样就该不得好死,她何苦为了张氏去开罪州尊,冒着自己也会挨打的风险?

“吴妪不需惊惧,只要你如实招供,本官不会对尔年迈老妇动用刑讯。”赵州尊惯例般的先以安抚,才追问道:“本官问你,你之长子吴大贵遇害当日,你是在哪里用的晚饭?”

因见赵州尊和颜悦色,吴老娘的颤颤兢兢倒还当真缓和了一些,且这一详实并不在串供的范围,她完全没有准备,张口便道了实话:“我儿大贵活着的时候,老婆子是跟着他一起过活,那晚当然是在大儿子家里吃的晚饭,不过大贵并没在家,是被二贵叫去了喝酒,也是二贵因为和兄长早前闹的矛盾,心里觉得愧疚,那晚上是有意弥补兄弟间的关系。”

“既是如此,吴妪为何对吴二贵所准备的酒水吃食一清二楚呢?”赵州尊问。

吴老娘顿时张口结舌。

胡端见势不妙,但他已经不敢在众目睽睽下开口提示了,只好冲刘八连连使眼色,而刘八作为区区一介司吏,当州尊亲自主审刑案时原本没有他任何插嘴的余地,可一想到要是这案子当真水落石出了,他必定也是首当其冲会被问罪,到时连胡通判都自身难保,谁还能做他靠山呢?

刘八只好硬着头皮说:“莫不是这老婆子记差了吧,吴二贵既想和兄长修好,理当请母亲去作见证,才显一家和乐。”

吴老娘便果然改了口:“正是正是,的确是老婆子上了年纪记性不好,一时记差了。”

赵州尊不由蹙起眉头,虽然他因吴老娘“尊长”的身份有几分由衷的宽容,又认为吴老娘虽然有包庇吴二贵的嫌疑,鉴于母子情深的伦理且还有亲亲相隐的律条,算不上罪不可恕,但说到底吴老娘这样的行为还是有碍司法公允,可以谅解但并不应当推崇,更何况屡屡听令于胡端助纣为虐,多少还是让赵州尊对她失去了耐性。

不过也并没有要胁用刑。

“带人证吴云康上庭。”

听赵州尊这一声令下,不仅胡端、刘八等人神色大变,就连吴老娘都惊骸得从椅子里跳了起身,睁大眼直盯着一侧,当果然见到以为已经遭遇不测的孙儿竟然毫发无损时,吴老娘又惊又喜忍不住涕泪淋漓,她颠着腿脚颤着手臂,通红了眼睛迎向前,摸了措孙儿的面颊,就一把将云康搂进了怀里,也不顾这还是在公堂之上,就是一番痛哭失声。

“康哥儿,我的康哥儿,你当真得救无事了?真是神灵祖宗保佑,你平安就好,还活着就好!”

“祖母,孙儿能够平安,祖母应当知道极其不易,且孙儿这回能保平安,不定下回还能逃过叔父的毒手!”

短短的不足一年的时间,吴小郎却几乎遭遇家破人亡的劫祸,虽然仍处稚拙的年龄,但因为劫祸却变得更加沉稳和坚韧,他没有因为祖母的痛哭就心软,而是不留余地的当众指证嫡亲叔父对他包藏祸心。

但吴小郎根本不曾落水,更不该知悉叔婶之间的谋划,他这套说辞,也是经过了兰庭的授意。

虽说春归并没将渠出窥探所知如实相述,但兰庭一直对吴二贵心怀防范,安排了人手在他左右盯梢,发觉吴二贵跟踪吴小郎且几回往阳城河踩点时,兰庭已然笃定他正计划斩草除根杀人灭口。兰庭虽说可以欲擒故纵,设下陷井趁吴二贵动手之时把他抓个人赃并获,可却问得吴小郎并不熟谙水性,要是以吴小郎为饵尚存一定的风险,吴小郎若是有个万一,就算吴二贵罪有应得蒋氏冤屈得雪,但蒋氏经历丧夫丧子也没有了活下去的支柱,这决非兰庭乐见。

他不能冒此风险罔顾性命,所以才会选择先一步造成吴小郎“失足落水”的意外事故,却是将他隐藏起来,在堂审时才让出现,好打胡端一个措手不及。

“人证吴云康,本官问案,你可保证如实应答。”赵州尊轻轻一击惊堂木,阻断了吴老娘和孙儿骨肉/团圆的哭诉。

“是,小民吴云康保证如实应答。”虽说个头甚至还要比吴老娘矮上一些,且说话时的嗓音听来也不无稚气,但吴小郎仍然努力的让自己在公堂上的表现看上去更加沉着冷静,他记得兰庭和尹先生,甚至华叔父的教导,他若是表现得稚拙孱弱,那么供辞就会被当作稚子之言不予采证,他就没有办法为父亲惨死追责真凶,也不能从死狱里救出他的母亲,从父亲惨死的那一天起,他已经不能再是一个稚子,他必须要成为母亲和妹妹的依靠,要成为继父亲之后的顶梁柱当家人。

所以就算是悲愤,就算是紧张,就算还有那么一些畏惧,他也必须挺直脊梁加以掩饰,不能让胡通判这赃官看出他的弱点来!

“案发当日,你可还记得你父吴大贵及你祖母吴妪,是在何处吃的晚饭?”

听这一问,吴小郎几乎不曾犹豫:“小民记得清清楚楚,祖母、父亲那日是和阿娘、小民及阿妹,一家五口在自己家中用的晚饭。”

“那你可还记得当晚的吃食?”

“别的都记不大清楚了,唯有一道红焖鱼,那是小民的阿爹最后一次从阳城河中钓回,小民的阿娘最后一次亲手烹制,小民和妹妹在那日之后,想到再也吃不到阿爹亲手钓回的鱼,都忍不住抱头痛哭,为了安慰妹妹,小民这才常常去阳城河捉鱼,是因小民还没学会垂钓……起初也捉不到鱼虾,后来有好心的伯叔邻里教会了小民怎么下网,小民才总算有所收获,可是小民不会烹制,只会胡乱煮出一锅汤,妹妹想念母亲在家的时候,每当阿爹钓回大鱼就用来红焖,小鱼用来油煎……妹妹与小民几乎是一边吃饭一边思念父母,所以就算过去许久,也不曾忘最后一日一家人团聚的晚饭,爹爹亲手钓回的鱼,阿娘用红焖的方法烹煮。”

虽然努力提醒自己要沉着冷静了,可回忆那场劫难降临之前一家人最后的晚餐,吴小郎的眼睛里仍然忍不住充满了泪光。

也引起旁观者一阵唏嘘。

虽然说蒋氏和吴小郎母子两的供辞并非完全一致,蒋氏声称已经记不清楚当晚的吃食,但因为事隔已久,再说还经历了这多劫难,蒋氏的“记不清”是合情合理,而吴小郎一番动情的供述,让他的“唯一记得”也是合情合理。

甚至有那些热血的儒生纷纷声援:“我等更加相信吴小郎的供述,相信死者吴大贵在案发当晚根本便没离开过自家,其妻蒋氏也根本不可能与外男通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