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空间农家乐 > 第38章 -15

重生空间农家乐 第38章 -15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30 00:57: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继周将餐车停在原地,正正衣冠,跨出大院正门。挺直腰板,他想象着自己是无产阶级革命斗士,满脸浩然正气。

“你们在干嘛?怎么能随便砸人东西?”

见终于有人吆喝,吴宇抬头看去,院里急匆匆的走出个人,板着脸几乎是止不住愤怒。对着赵永强给的信号:一米八高、身材瘦削皮肤黑,煎饼果子摊他远远来过几次,这就是摊主。

“哥几个,风紧,扯呼。”

拎起三角杠,吴宇带着俩小弟撒腿就往旁边胡同钻去。十七八的少年,身子骨滑得跟只泥鳅似得,莫说王继周压根就不想追,即便是他使出吃奶的劲也追不上。

“小兔崽子,都给我停下!”

叉着腰他站在胡同口,虽然满脸平静,但声音中却是十足的愤怒。对面工厂八点上班,这会三岔路口也开始陆陆续续上人,见到玻璃跟木头块混在一起的餐车,有几个人围上来。

“老王,你餐车被人砸了?”

“谁干的?”

有几个卖烧饼的妇女来得也挺早,将现场看得一清二楚。都站在这,他们倒是想拦,但是那几个小混混手里的三角杠可不是塑料的,万一砸个头破血流,他们家日子也就别过了。

“是实验中学复课班的那几个孩子。”

王继周搬来的时间短,不了解县城行情。不过他却被钱华科普过,何为强龙压不过地头蛇。那几个孩子就是邹县地头蛇,而他别说是龙,在偌大的县城连条虫都算不上。

当即他万分痛心:“这是我三弟妹家姊妹的餐车,她让曼曼留在这里看着收钱摊煎饼。也怪曼曼,她太顾着上学了。眼看要迟到,跑回家让我来守着摊子,我紧赶慢赶过来,没想到就这一会,这边就出了事。”

说完他双手抱着头,一双眼睛挤起来,痛苦自责之情溢于言表。

“孩子喜欢上学是好事。”

“对啊,老王你人就是太老实。她抢你买卖,你还这么护着。”

王继周站在玻璃碴子边上:“怎么都是亲戚,风吹日晒的做个买卖不容易,我住得近,也该顾念一二。”

若他蛮横得指责周春兰抢买卖,那肯定会被一大帮子圣母病口诛笔伐,言语间俱是“都是亲戚,亏点又如何,做人得豁达些”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可如今他自己圣母病发作,不仅不怨恨抢买卖的亲戚,还百般关心和照顾,别人还能说啥?只能劝他不要太自责,而且心里再次刷新王继周老好人的事实。

“这事横竖都怪不得你,谁知道站街上都能招人打。”

旁边卖烧饼的婶子快言快语:“刚那几个人,似乎是说买的煎饼果子带着苍蝇。昨个刚买的,今天一开摊他们就找上门来。”

王继周再次被洗白,天山雪莲都没他光辉圣洁。

周春兰捏着手指进了厂里的厕所,离大院最近的轴承厂效益很好,厕所都是一间间冲水的。关上门,她打量着眼前干净的瓷砖墙壁。

“城里人就是会享受,厕所都搞得比农村那厨房干净。”

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般,好奇的左摸摸又看看,甚至连放手指的垃圾桶都看好几遍。毒素排出后,她看着前面一排整齐的厂房,前面花坛中,月季花和菊花开得正艳。一阵风吹过来,感觉满鼻子满嘴都是香的。

“在这上班不得舒坦死,一路带着餐车骑过来简直累死,我先歇会。”

至于摊子,有王曼在那边看着,反正她啥都会,能出什么事。即便王曼要上学,不还有王继周。他们住在城里这般舒坦,帮她干会活,让她歇歇又咋样。

“都是亲戚,本来就应该互相帮忙。”

坐在花坛边上,周春兰想象着自己是轴承厂里一个正式工人。每□□九晚五的上班,累了救出来歇会,站在花坛边赏赏花。回村像春娟姐般受人尊敬,月底有丰厚的工资发放……她想得入了迷,一下就过去了二十分钟。

站起来她慢悠悠的朝门口走去,刚过去就看到餐车边上围着不少人。

“买卖真好,我慢点走,就能少做俩煎饼果子。”

更是放慢速度,她如个神经病般的开始走起了“s”形。到离着十米远,听到人群散发的声音,她才觉得不对。

两步跑过去,她先见自己最新买的塑料小喇叭躺在地上,头与身子已经分离,一截电池滚在一边。分开人群冲进去,她就看到一地的狼藉,餐车全成了碎片。

“这是怎么回事?”

王奶奶领着小孙子站在前面:“你卖的东西不干净,被人家找来了。没找着摊主,人家就给你砸了车子。”

王奶奶最爱干净,看到铁盆底那黑而亮的油泥,她整个人都不好了。领着小孙子走到外面,她开始喋喋不休起来:

“卖吃得怎么能这么窝囊,吃不干净,指不定人能出什么事。看你那盆子,应该经年累月的没刷吧?你不为我们想,也得为你自家想,孩子吃不好长不高也长不聪明。”

最后四个字戳中了周春兰的心窝子,她儿子7岁了,数数还数不到十。这已经不是不聪明,而是智力有问题。

为这事昨天她回去后,还亲自问了春娟姐,最后两人嘲讽全开,吵起来不欢而散。如今这当口,又有人在她伤口上撒盐,她顿时化身喷火龙。

“这么大年纪的人,都怎么说话呢?”

王奶奶被她骇到了,不过她可是连日本鬼子进村都经历过的老党员。一时惊吓,不代表她不能回神。

“我可是一片好心,你在咱们大院门口卖吃得,来来往往不都是这些邻居。东西不干净,万一咱们吃出事来,那不是大麻烦?”

一帮没事带孙辈的老头老太太纷纷点头,有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上前:“咳,这边老得老小的小,身子骨可都不比不得你们年轻人。出来卖小吃,就得注意点。”

讨伐之声不绝于耳,周春兰眉头皱起,最终将矛头指向中间的王继周。

“继周哥,我不是让曼曼帮忙看着摊子,怎么出了事她都不叫我一声?”

她声音足够高,背着书包走出来的王曼刚好听到。冲到人群中,看着碎成木头和玻璃渣的餐车,她有些惊讶。

哪位天使大姐帮她出了这口恶气?

不过这会不是高兴的时候,她可得防着周春兰倒打一耙。

“小姨,我跟你说过我上学赶时间。”

“可你这不没耽误。”周春兰眼红了:“你这孩子心怎么这么硬,这么点忙都不帮。你要是在这看着,餐车能出事?”

王曼满脸惊惧:“餐车不出事,那出事的就是我。”

“他们还能打人不成?我就不信他们有这么大胆子!你们父女俩说得比唱得都好听,还说啥住得离这近帮衬着点,我看砸餐车的人指不定就是你们找来的。”

这回没等王曼说话,一直苦恼的王继周站出来,好声好气的劝道:“我们是想帮衬,可也得腾出手。曼曼身体一直不好,你让她不吃饭去上学还得了,这不她都回家叫我了。咱们大人怎么说话都没事,别扯到孩子。”

在周春兰过来前,王继周已经将大院里老头老太太的印象值刷到满分。而王曼虽然长得不算可爱,但她有礼貌学习好,本来印象分就刷很高。

这会众人纷纷点头,王奶奶更是站出来仗义执言:“道理就是这样,虽然是亲戚,但人家不能自己都不顾,来管你这事。再说你看你干什么事,明知道是亲戚,还想着法抢人家买卖。继周这孩子脾气好,要我直接拿着扫帚把你赶出去,有这么损的亲戚么?”

“是啊。”

点头应答之声不绝于耳,大院中的多数人三观很正常。你先不仁,人家老王还有义,你这再蹬鼻子上脸,活佛也被气出窍。

“可你们就是没看好。”

王继周无奈的摊手:“说实话,这事还真让我一阵后怕。曼曼这孩子心眼实在,要她站在这,肯定得想方设法拦那几个人。她这细胳膊细腿,三角杠真穿过去,出个什么意外,那真是……”

王曼上前拦住父亲红的眼眶,前面那些是在装,可他现在的反应却是真的。其实她看着这一地碎玻璃也后怕,小混混发起横来可不顾法律道德。

“其实今天这事我也有错,我要不回去拿书包,兴许也就不会有事。但现在事已至此,最重要的还是找到砸车的人,该怎么赔就怎么赔。”

王曼的话再一次刷新了大院众人的好感值,看人家多懂事。这孩子不仅懂事还聪明,明明怕得发抖,还是能想出主意。

“曼曼,七点二十五了。”

王曼紧箍书包带子:“爸,来不及了,我得先去上课。”

至于找人赔偿,小混混之所以是小混混,就是因为他们不讲跟正常人一样的道理。虽然具体办法她不知道,但她有预感,能让县城里人提起来都无奈的混混,不占便宜就不错了,哪能吃亏。

所以,她衷心的祝福周春兰好运。

王曼和虞楠飞奔着,好在学校离大院不远。没过三分钟,两人已经到了学校门口。赶在打铃前进了教室,早自习二十分钟是晨读,老师没来她也可以歇口气。

而在大院门口,周春兰终于知道了三人的名字。听到他们住麻纺厂边上大院,王继周心里一咯噔,这事不会是冲着他来的吧?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他垂下眼,心中虽有愧疚,更多的则是一股从未体会过的爽快。

娘和三弟妹千方百计的想捣毁他买卖,俩人一唱一和,对他比对仇人还狠。还有周春兰,村里那么多小吃,她是擀杂面不行?还是卖豆腐脑不行?非得来开煎饼果子摊。

这不,遭报应了?

“这可咋办,这摊可是今年秋收,买了大米才做的。”

王继周沉默不语,周春兰摇摇他:“你倒是说话,这事怎么也跟你有关吧?”

人群已经散去,王继周脸上笑容也跟着散去。抽支烟,烟雾后面是一张木然的脸:“与我何干?”

“你怎么能不认账?”

“认什么帐?是我让你开的煎饼果子摊?”

“不是。”

“昨天城管都在赶人,是我让你今天来摆摊的?”

“不是。”

“那最后是我砸你的摊?”

周春兰继续摇头,王继周弯腰捡起一根木棍:“我不跟女人一般计较,但不代表让你蹬鼻子上脸。你抢我买卖已经够不要脸,现在出了事还在这胡乱咬更不要脸。我不是你爹娘,可不会一次次让着你。”

一番话惊住了周春兰,怎么……怎么会这样?

“天杀的,欺负人啊。”

王继周轻轻挥动木棍,敲着树干:“你尽管去说,看谁会相信你?刚才大家看得清楚,我一直在帮你整理餐车。”

周春兰无助的蹲下,王继周怎么变得这幅模样?她本能的感觉,如今的王继周她惹不起。想想王继周说得那些话也对,当初她是怎么鬼迷心窍,才弄了这餐车?

是春娟姐挑唆的,都是亲姊妹,她不仅嫌弃她儿子笨,更挖了个大坑让她跳。想到这,周春娟恨得牙痒痒。

“我报警!”

王继周收起最后一点玻璃碎片,柳树下重新变得干干净净。默默折回去,他可不想跟那帮小混混对上。今早也过了卖煎饼果子的时候,那东西还是等上午再出摊。

周春兰也不管餐车剩下的东西,安上车链子,她直接去了最近的派出所。很快就有警察来勘察现场,调查明白原因后,他们再次回了警局。

话分两头,另一边吴宇三人跑后,立刻去找赵永强要那一条哈德门。赵永强哪敢惹这仨祖宗,痛快的给了,又溜号跑到这边看了下那堆玻璃碴子,顿时感觉心满意足:

这俩让他出丑的土包子,还不是被他神不知鬼不觉的收拾了。县城的水深着那,让他们受点教训,也算是告诉他们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抽着烟的吴宇想起赵永强那副拿不出手的模样,谈下烟灰:“真是个神经病。”

“那可不,不过大宇,万一他们找警察可怎么办?”

“怎么办?好办,走,跟我去趟医院。”

吴宇的妈妈正是县人民医院的主任医生,听完儿子请求后她脸阴下来:“吴宇,我真是对你无语!叫你复读你又逃课,看我不掐死你。”

“妈,您是我亲妈。掐坏了我不要紧,累着您那双手,儿子可得心疼。你就帮开个证明,省得我上着课被人从教室带走。”

油嘴滑舌的儿子让崔青容一阵无奈,他们两口子一直周正的人,怎么儿子就这般混不吝。再看她后面那俩跟班,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跟班甲做可怜状:“崔姐,求求你行行好,帮我们一次吧。”

跟班乙抱大腿:“是啊姐姐,就一个腹泻脱水的证明就好,开完我们马上去上课。”

仨人嘴都跟抹了蜜似得,崔青容刚想说点什么,就听到楼下响起警报声。亲情战胜一切,她啥都不管,唰唰两笔开出证明,而后盖上章。

“都给我坐下,臭小子躺床上去。”

警察带着周春兰进病房门时,就主谋病秧子般躺在窗上。周围俩孩子,一个削着苹果,另一个正拿着一本书,念叨着中国古代史。

不对,太不对了,这仨蔫坏蔫坏的小流氓,会这么安静的坐着?再看一边的主治医生,警察多少也心里有数。

“这位同志的煎饼果子摊被砸了,我们来调查下情况。”

没等这边开始调查,削苹果的跟班甲就站起来:“就是她,卖的煎饼果子里带俩苍蝇,整张饼全是馊味,害得我们老大住院。”

“怎么可能,小兔崽子你们倒是恶人先告状。”

崔青容本来有些惭愧,但她最是宠儿子。可以说吴宇养成这幅模样,就是被她惯的,谁叫她一直无原则护短。

“这位同志,请注意你的措辞。我儿子可是因为食物中毒而引起的腹泻,如果不是就医及时,很有可能发热,进而危及生命。”

本来就是能力强的主任医师,崔青容道理说起来一套套的,唬周春兰还不算个事。

“他们这病不会是装的吧,不然怎么还有力气去砸我的餐车。等等,他是你儿子,你当然说她很严重。”

你真相了,可没人会承认,崔青容面不改色的解释:“急诊科护士没看到,一不留神把他们放了出去。若你不相信我,可以找其他科室主任来诊断。”

边上的警察对这事门清,这仨孩子又闹事了。可崔主任人很好,往常也会管孩子不让他们难做,如今看她的意思想私了,他也就顺水推舟。

“你们砸摊子的确不对,但是你摊子上卖的煎饼果子不干净也是事实。这样,咱们算算医药费和摊子的成本,把这事了过去。”

“可是……”

周春兰可是半天,可是不出来。怎么事情跟春娟姐说得完全不一样,县城里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心眼多,今天这事她总觉得自己被牵着鼻子走。

“这位同志,你报警的这事压根就不触犯《刑法》,站在你的角度,我们建议你还是选择调解。”

“那她赔我多少钱?”

警察掏出文件夹,一笔笔的算起来。绿豆面、玻璃和餐车,加一块不过一百块钱。而那边,三人住院的医药费,崔青容给开了五十。

“一共赔五十块钱。”

崔青容瞪了儿子一眼,恨恨的拿出五张十块的钱交给警察。周春兰有些不服气:“指不定被你们俩连起来诓一顿。”

答对了,可是没人承认,崔青容脸色染上愤怒:“我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追究你伤害我儿子的事。没想到你倒打一耙,不行咱们就上法院。”

“妈,赶紧上法院,哎哟我肚子疼死了。”

她说得有理有据,周春兰怂了:“我只是随口一说,警察同志,谢谢啊。”

待警察走后,崔青容将儿子耳朵拧个花:“说,这回又收了谁家烟?”

跟班甲乙见情形不对,分分钟开溜,只留吴宇一人孤军奋战:“妈,轻点,我说,是赵永强。他儿子不是被卖煎饼果子家闺女夺了第一,他气不过那。”

崔青容拍着皮糙肉厚的儿子:“你怎么不管香的臭的都搭理。这会刚好有我,等我保不住你,你就等着被警察拎着进去蹲小黑屋吧。”

“妈,我有数。黄-赌-毒我不绝不沾,只是偶尔活动活动筋骨。上课去了,别想我想得多一条皱纹。”

崔青容无奈,这儿子活生生一讨债鬼。真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如果他能把这脑袋瓜用在读书上,考本科压根不是什么难事。可惜了,至于赵永强那事,回头还得跟孩子爸商量下。

这边吴宇高兴着,那边王继周一样高兴。餐车推回去没多久,他就收到了王继全送来的辣椒酱。四合院里虞虹在休息,他也不想去吵吵,所以干脆把人迎在了门口。

四大坛子辣椒酱,刚好凑够100瓶。钱华闻闻味道,很痛快的给他写了收据,说是一个月一结账。虽然钱没到手,但收据上的钱确是实打实的。

兄弟俩卸下车,趁着天还早,干脆坐在大院的亭子里聊起了天。王继周掏掏上衣口袋,找出二十块钱:“一坛子给五块钱,你先收着。”

王继全也没推拒,他能看出来大哥不差这二十块,亲兄弟不用过多客套。

坐在石凳上,他开口道:“大哥,咱们村里不是在修路么?”

“恩,是不是得分地了?”

“不只是分地,这次公路通到山里,山脚下那片地得建绿化带,被割得一块块,村里开会打算包出去。”

包地?王继周想着家里那两袋辣椒种子,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写到农家乐了嗷~

ps:今天是“7・7”卢沟桥事变77周年,看到繁荣的北京,突然觉得有些人挺伟大的。我怎么这么正经严肃了,画风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