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空间农家乐 > 第30章 -7

重生空间农家乐 第30章 -7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30 00:57: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曼家只是上午忙,收拾完餐车下午基本就没事了。又是一个闲适的下午,她坐在墙根底下数钱。买煎饼果子大多数拿的是零钱,超过五块的钱都被她放在一个类似存钱罐的密封箱子里。

这会箱子打开,钱全部倒出来,摊开在桌子上,她把不同面额的分别放成一沓,然后一张张的数着。数出一百张后,她摞整齐后用橡皮筋捆好。

院子里就她一个人,越数她越惊讶。平常卖一个煎饼果子收人家五毛钱,或者收一块找五毛,她觉不出钱太多。可积少成多,尤其是最近十来天他们一天出两次摊。中午虽然比不上早晨卖的多,可煎饼果子这东西,卖出去一份就赚净赚两三毛钱。

两个半月下来,除去日常开支,钱匣子里竟然存了将近4000块钱,望着那三捆十元大钞,一捆五元的,还有其他零碎钱,她有种深深的不切实际感。

“曼曼都数好了?”

王继周推着车子进来,后面扎着一整袋绿豆粉,正是做煎饼果子用的。看到那整齐的三厚沓十元钞票,他扶着车子的手有些不稳。

“这么多?!”

“恩,一天咱们能赚六十,两个半月下来可不就这个数。得亏爸去银行换成十块的,不然一毛两毛的堆起来,得多大一堆。”

王曼想着前世网上那个拿一毛钱给农民工发工资的老板,就万儿八千的钱,他硬是折合成一毛钱硬币,整整装一麻袋。

王继周掰手指头数着,一天六十,一个月就是一千八,俩月三千六。他们爷俩花点,剩下的也差不多这么些。看着面前雀跃的闺女,摸着他从没拿过去的巨款,他突然觉得自己有了底气。

“曼曼,咱们走。”

“干嘛去?”

“这么多钱放在家里不安全,咱们去银行。”

王曼进屋换件合适的衣裳,坐在大金鹿横梁上,跟着父亲一道去了银行。这会邹县最盛行的是农行,十一层的高楼顶镶嵌着大钟,整个农行是县城的地标性建筑。

农行离这并不远,王继周正打算去这家。一路骑着车子走过去,王曼突然看到路边一个熟悉的“工”字形标志。低矮的平房比起前面不远处农行十一层的高楼,就像是裹小脚的女人对上穿着chanel高定的白富美。

这正是1984年成立的工行,比起1912年成立的中行、1951年的农行以及1954年的建行,这个后世的五大国有银行之首,超越埃克森美孚登顶全球第一大企业的银行,如今才刚刚起步。

“爸,咱们存这家。”

王曼知道,越是大银行,对于早期的客户和大客户优惠越多。她不指望、也抱不上工行大腿,但搞好关系,别人吃肉她喝点汤也足够。

“这家?农行不好?”

“农行当然好,但是你看这家名字,中国工商银行。咱们做买卖的,肯定跟这家银行沾边。”

王继周知道银行都是国家开的,所以存哪家对他都一样。当即他停下车子,小心的拿起装钱的提包推开玻璃大门。

“我想存些钱。”

“请问您是定期还是活期,我们现在也有国债,三年期国债收益率比定期存款要高。”

统一穿着短袖白衬衣的柜员热情而周全的接待着他们,王继周坐下来,递给她户口本:“我闺女还要交学费,我存活期。三千五,用这个名字打存折。”

“王曼是么?得她本人在。”

“她在,曼曼快过来,咱们办存折。”

王曼正站在前面,看着银行的汇率表,还有各种存款的利息。与后世层出不穷的理财产品相比,如今的银行简直单纯,就存、取、贷三项业务。心中那点把钱买成基金的念头掐灭,她走过去。

“什么事,爸?”

王继周扭过头来:“今天不是你十二岁生日,这些年你没过过一次生日,爸爸也没送过你礼物,今天一块补上。”

玻璃后面的柜员瞅瞅父女俩,颇为羡慕的说道:“你还真宠孩子。”

“我就这一个闺女,我的可不就是她的。”

父亲这十来天变化太大,他买来了新华字典,拿着她的小学语文和数学课本,闲下来对着字典念。捏着钢笔,他笨拙的练习着简体字,列算式学着最基本的加减乘除,偶尔不会了还会来问她。

与此同时,他身上的唯唯诺诺基本消失不见,遇到在机关上班,拿铁饭碗的邻居时,他也能面色如常的打招呼。

“爸,你……”

王曼不知要如何形容当下的感觉,她知道父亲疼她,可没想到会这般疼。虽然未成年人的财产由监护人支配,可父亲连小学都没上过的人,绝对不会想到这般高深的算计,他是真的一门心思对她好。

“这样不好吧?钱就是我拿着又能干啥?”

“存折上写谁名不都一样,过来签字。”

王继周并不想多解释,这十来天离了云林村,他就明白了一件事:这个家首先是他和曼曼,然后才是爹娘兄弟。该养老时他不会拒绝,可家里东西能做主的只能是他和闺女。

曼曼受了十多年苦,心里肯定不安稳,把钱交她手里也算是份安慰。再说以曼曼的性子,就是真攥住钱,他这当爹的要花,难道她还会不给?

“小姑娘,看你爸对你多好,签个名吧。”

这会还没有自动点钞机,柜员边双手点着钱,边劝着王曼。

“你确定,爸?”

王继周摸摸鼻子,小声劝道:“当然,钱在我手里也是被你奶奶要过去养老,然后不声不响的贴补你三叔。”

提到这俩人,王曼想都没想的抓过单子,一笔一划的签上自己的大名。不同于一般的小学生,她前世写了那么多年字,手感在那,字体并不幼稚。

柜员接过去,连声夸赞:“小姑娘字真好看。”

王继周颇为骄傲:“我闺女打小学习好,这回小学毕业期末统考,她就丢了一分。”

又来了,王曼低下头。父亲性格不再那么面,隐藏在心底的骄傲也就毫不掩饰。现在基本见了人,他就得宣扬下自己那高分。在她看来这样着实拉仇恨。毕竟大多数学生都是学渣,学渣的家长听到学霸的成绩,能不心塞?

“还真厉害,比实验小学的赵大伟考的都高。”

听到这名字王曼身子一下僵硬起来,重生以后太忙,她险些忘记,赵大伟跟她是同乡。他们的相识,正是始于大学里的同乡会。

脑子里一片空白,重生前的种种历历在目。为了取信李晶晶,在她全身上下只剩一块钱的被赶出公司后,赵大伟来过一通电话。

当时他是这么说的:“曼曼,我留在北京就是为了过舒坦日子。一年到头想着省省省,买双鞋有特步不选耐克,而且还得等着特步打折再去买。就连吃饭,每晚你都得等七点后,跟一帮老妈子去抢超市的打折蔬菜和面包。瞅瞅镜子照照自己,你那副干巴巴的模样,哪个男人会喜欢?

你别怪晶晶,朋友一场,她劝过我对你好点。是我追的她,我实在太喜欢她了,我都忍不住。你们俩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当日国贸的滂沱大雨,让他后面那些不堪的言语变得模糊。可只是前面这一段,就足以让她坠到谷底的心再承受万箭齐发。

“笨蛋曼曼,醒醒,那些都过去了。”

略硬的卡纸递到手心,是刚刚打出来的存折。王曼从回忆中醒来,望着存折上带着油墨香的,她突然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真的过去了,如今她就是再生气,赵大伟和李晶晶也感觉不到,她何苦来哉。

“虽然你智商不及格、体力不合格,但偶尔还算聪明。”

抚摸着存折,王曼意识对空间中的元宝说道:“谢谢你。”

手续全都办完,父女俩走出工行大门。方才很专业的柜员立刻八卦起来:“那姑娘学习真有那么好?”

“赵大伟不一直是全县第一,麻纺厂老赵家尾巴都快翘上天。”

“除了小升初这年的期末,平常时候实验小学不都是自己考自己的,不跟乡下那些孩子比。我刚坐得近,听见那姑娘她爸嘀咕了句什么,你们说真有这么偏心的老人?”

三名柜员聊得正热闹,边上主任室的门打开,王昌平走出来,看到柜台上那一沓现金。

“刚才接了个大户?”

办存折的柜员将申请资料递过去:“就这家,还跟王主任您一姓。他家那姑娘今年刚好小升初,听说考了全县第一。”

王昌平手顿了顿,拿出一份复写的资料:“我进去做档案,有客户来你们可别这么随便。”

都是同事,面对随和的主任,三名柜员也没那么紧张。随便点头答应下,主任室的门再次关上。

录完档案,王昌平回到家,刚好遇到从教育局回来的媳妇。她拿着一包袱衣裳,正准备出门。

“小珂,都快吃晌饭了,你这是要干啥去?”

“昌平下班了,正好你看着儿子。前几天我不是跟你说过隔壁虞家租房子的父女俩,小姑娘学习格外好。她人也有礼貌,一天到晚笑呵呵的,看见娘就叫奶奶,见了我也叫阿姨。每早娘去买煎饼果子,她都给多舀半勺的绿豆面,从来不多收咱们钱。我看他们家经济也不宽裕,这衣裳是盼盼的,都是从百货大楼买的好衣裳,就穿个一两回还很新,他们不嫌弃就给送去。”

王昌平放下公文包:“都是些旧衣裳,不用去送,人家不差这俩钱。”

“这怎么说?”

“我还能骗你?他们上午刚来银行存的钱。”

孙珂柳眉挑起:“小姑娘长得快,买新衣裳太费。我都拿来了,就送去试试。”

见媳妇也是一片好意,王昌平也不拦:“去吧,人家不要你也别勉强。”

“我都知道,就是去问问。”

**

一回到家,王曼就珍而重之的将存折放进盒子中。其实她想放进空间,可元宝直接一口回绝:“放空间下一秒就化成粉,我可不能时时刻刻给你护着存折。”

锁上盒子后她拿起课本看起来,父亲对她这般毫无保留,且深深的以她学习成绩好为荣,她愿意做一个让他骄傲的女儿。

有着成年人的理解力和孩子的记忆力,她看起来并不费劲。没多久虞楠回来,两人坐在树荫下,一道静静的坐着。见他们看书,王继周炒菜拌铲子的动作也轻了不少。

院中传来知了的叫声,三人渐渐达到一种和谐,直到敲门声响起。

“孙阿姨,你来了。”

“曼曼和楠楠都在看书那,这是我侄女的些衣裳。她穿着小了,你看看要是能穿,不嫌弃就拿去。”

王继周放下锅铲:“孙主任,这怎么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反正放在那也是占地方。”

王曼望着她手上那一摞,t恤上镶着小碎边的花纹,布料看上去也崭新,的确是些好衣裳。她并不排斥穿别人旧衣裳,毕竟父亲和她这两代人小时候家里穷,一件衣裳都是大的穿了让给小的。

父母离婚之前,她都是捡苏丽丽不要的衣裳穿。即便家里有钱买新的,苏明梅也会先送给侄女,再从娘家拿旧的来给她穿。照她的话说:小孩子脸还没张开,没必要穿太好。

“衣裳真好看,我试试。”

拿起最上面一件外套,王曼刚套进一只袖子就觉得有些不对,等她穿好后,所有人都发现了问题。外套肩膀正好,可她实在太瘦,穿上就跟里面裹着根竹竿似得。

不死心的再换一件,即便是套着t恤再穿一件,也仍旧是松松垮垮。

王曼无奈:“我撑不起来。”

孙珂苦笑道:“我只想着身量,忘了你比她瘦。你这穿不上,我也没地方送,还是拿回家吧。”

见她是真的苦恼,王曼灵机一动:“孙阿姨,这衣裳你拿回家也没暂时人穿吧?”

“恩,我儿子穿不着。”

“我倒有个主意,电视里好多孩子的衣裳都带着补丁,他们买不起新衣裳。不如我们通过邮局,把这些捐给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