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971章 好学生巴列维(第一更,求订阅)

有利于伊朗的下一步发展!

尽管李毅安是开门见山,直切正题,但巴列维却是激动的,因为这正是他要求见面的原因,甚至于,因为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的见面时间,所以巴列维才会通过外交官提前告诉对方自己求见的目标——寻求实现伊朗现代化的办法。

说白了,对于巴列维来说,他就是想趁着这个机会能够向李毅安学习如何让国家变得富强,毕竟,南洋奇迹般的崛起,本身就值得很多国家去学习。

“陛下,您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先修建铁路是吗?”

虽然是一国的国王,但是巴列维表现的却像是个小学生一样,在那里正襟危坐,甚至还主动拿出了一个小记事本。

一手拿笔,一手拿记事本的模样,不像小学生像什么?

不过巴列维之所以如此这般,是因为面前的这位,确实值得学习效仿啊。

论治国……南洋就是证明!

别说是十年了,如果能用二十年时间,让伊朗达到南洋的高度,巴列维就心满意足了!

不是心满意足,应该说是为之欢呼。甚至对于巴列维来说他都不曾想象过,伊朗有一天会像南洋一样强大,在他看来能够赶上法国就已经非常知足了。

只能说,作为国王巴列维还是非常现实的,当然,他同样也是一個理想主义者,他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对于伊朗来说,制约伊朗现代化的从来都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其他,当然对于此他是一无所知的。

“对,就是铁路。”

看着好学生巴维列,李毅安说道。

“与暂时只能满足少数富人出行的航空公司不同,铁路和铁路公司的受益者是非常多的,从地理上来说。伊朗是一个领土广阔的国家,达到了164.5万平方公里,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便捷的交通,伊朗面积广阔,自然需要一种快速的交通工具,从伊朗的交通状况来看,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远没有达到便捷连接全国的程度。所以,你们需要的发展铁路运输。”

接着李毅安又讲起了铁路运输的种种优点,什么运费低廉啦,什么受众广泛啦,总之,相比于其它运输工具,铁路的优势是极其明显的,而对于在英美留过学的巴列维来说,他自然是非常了解的,也了解现在的伊朗铁路网落后的现实。

所以李毅安的这些建议,自然而然的讲到了他的心里。

“而且,从雇佣员工上来说,每一万公里铁路就需雇佣几万名员工,对于人口不到2000万的伊朗来说,铁路公司以及其相关的产业链可以提供超过十万个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伴随着铁路的修建,许多内陆的矿山也可以得到开发,矿山和冶金工厂,都可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而这些工作岗位,自然能够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从而缓解农村的人口压力,为农村的下一步改变铺平道路。”

既然巴列维想学,李毅安并不介意做他的好老师,对于有意成为“暴君的好朋友”的他来说,巴列维同样也是一个可选项,尽管美国现在在伊朗的影响力很大,但南洋也可以发挥一定的影响力嘛。

毕竟,在未来的二十多年里,伊朗才是有名的土豪国。伊朗不仅有石油,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投资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阻止霍梅尼的革命,或者让伊朗的世俗化革命继续下去。

即便是不能达成这些目标,也没有关系,在未来的二十年里,和伊朗维持友好关系,可以带来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市场,这样的市场当然要抓住了。

巴列维主动提到的机场是笔生意,但是相比于机场的小生意,李毅安更看重的是铁路。铁路才是真正的大生意。现在的伊朗只有不到两千公里的铁路,在二战中这条铁路还是伊朗被苏联和盟国分区占领的原因——盟国需要通过这条铁路向苏联运输物资。

从领土面积上来说,伊朗至少需要修建20000公里的铁路,才能满足其出行以及货运需求,这可是几十亿美元的大生意。而且在铁路修通之后,其他领域也会带来极其丰厚的回报。

在收到邀请之后,李毅安就打起了伊朗的主意,没办法,谁让伊朗有钱呢?

尽管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失败了,但是为了安抚伊朗,伊朗的仍然获得了石油公司50%的利润,也正是这个利润支撑着巴列维可以开展他的“白色歌名”,进行经济、社会、教育以及政治等方方面面的改革。

不得说,这也是巴列维最悲剧的地方,如果他像沙特王室那样,把石油利润用于国王的买买买以及对保守力量的收买,而不是什么建学校、工厂之类的事情上,没准也不会倒台。

当然,这只是吐糟罢了,但是李毅安很清楚,这里蕴藏着的市场之大。

铁路就是其中之一,当然,也是南洋资本进军伊朗的敲门砖。

“陛下,您和我想到一起了,伊朗想要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农村问题,伊朗的农村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严重,你可能不知道,在伊朗农村,地主对土地的垄断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拥有2000个村庄的封建大地主家族就有27个,全国398万户农户里仅有190万户占有土地,而剩下200万户全是佃户。而即使拥有土地的190万户农户里,占有土地小于1公顷的农民占所有拥有土地农民的1/4。”

作为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国王,巴列维提到农村的问题时,神情显得非常严峻,甚至有些激动。

“那些人说白了更像中世纪的的封建主,在大多数时候,甚至就连我任命到农村的官员也常被地主们撵出来,严重的甚至被暗杀。在那里,国王进不去,农民出不来,有地的勉强维持度日,没有地的佃户则永无出头之日,因为人身关系都在地主那里……”

看着巴列维那副激动的模样,李毅安的心里更多的是感激,这家伙所谓的“白色歌名”就是从农村的土地改革开始的,当然也是在那里翻车的,事实上,最后推翻他统治的就是那些农民——失地进城的农民。

这或许也就是巴列维所需要面对的最荒诞的事情。

“所以,伊朗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对农村进行改革……所以,农村问题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伊朗永远没有前途可言!”

看着有点儿激动的巴列维,李毅安忍不住想到另一个问题——二十年多年,在他被迫流亡的时候,他是否后悔过进行土地改革。

如果他不进掀起那场以土地改革为核心的“白色歌名”,而是转而用石油收益收买大封建地主和教士集团,把伊朗的上千万农民像农奴一样束缚在大地主的庄园之中,用地主的鞭子和教士集团的思想约束他们,同时推行保守主义路线,没准巴列维王朝真的能像沙特一样,一直活到二十一世纪,指不定,到了二十一世纪,网上还会多出一个“土豪国”出来。

到那个时候指不定在网络上,很多人依然会对巴列维王朝交口称赞,毕竟,土豪人人都喜欢,就像另一个世界的沙特一样,即便是他们向外界输出极端主义,又有谁去在意呢?

对于全世界来说,所有人只看到了土豪国的土豪,这样也就足够了。

(六十年代的伊朗)

或许也就是中东地区最让人觉得无奈的地方,那些致力于改变这一片土地的人们接二连三的被推翻了,可能这也是这片土地最悲哀的地方。

但看着巴列维的这副模样,李毅安明白,面前的这个好学生,是不会选择另一条道路的,他渴望……渴望着改变伊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