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847章 布局互联网(第四更,求订阅)

一夜之间,南洋变成了香饽饽。

不是一夜之间,应该说是在内忧外患之下,南洋成为了香饽饽。

至于这个香饽饽到底值多少?

这其中自然充满了未知数。

当然了,众所周知,李毅安是个商人,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绝对符合导师的那句“只要有利润,资本家会把绞索卖给即将绞死他们的人。”

所以,在南洋一切都是可以商谈的,

前提是——只要价格合适。

不过,对于美国佬的决定李毅安是不知道的。就像他不知道艾森豪威尔是如何评价他的一样,如是说他是成功的商人,他绝对认可,但是敲竹杠?

这绝对是污辱!

那怕是那家伙当着他的面说,他也会坚决否认,众所周知,商人只是商人,只是抓住供需市场而已,至于市场是否平衡那是市场的市场,关商有什么关系?

既然不平衡那肯定要高价了,这是市场。

是经济,不正是多年来美国所倡导的市场经济吗?

不过,李毅安压根就没有机会去和艾森豪威尔讨论这个话题,毕竟,现在头痛是艾森豪威尔,至于李毅安本人嘛!

这几天,他的心情反倒是变得颇为舒畅,不是因为火箭,虽然给女王刷火箭,再和家人们玩玩单级火箭,多级火箭、捆绑火箭确实很舒畅。

但是,男人嘛,不能只顾得当榜一大哥,在那刷火箭。

火箭虽然好玩,但是还要有其它的人生目标。

其实,这两天的心情,完全是被美帝那個乐子人逗乐的。

因为美国——正像意料中的那样,美国像疯狗一样的冲进了这个赛道。

他们第一时间成立了美国航空航天局——显然是受到南洋航空航天局的启示,所以才仿效南洋成立一个行政性科研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太空计划。在学习其它国家的先进经验上,美国绝对是敞开胸怀的。

而且还花了几千万来买通自己人拖延时间,结果自己又在全世界的面前丢尽了脸面。

虽然众所周知,政客是不要脸的,但接连的丢人之后,美帝肯定会比历史上更疯狂。

他们会有多疯狂,尚不清楚,但他们在太空竞赛上,肯定会比历史上跨出更大的步子。

“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啊……”看着车窗外的城市,李毅安的嘴角轻扬。

“剩下的,就看他们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了。”

一切顺利!

得意之间,刚从国王试验室回来的李毅安,又一次想到了在试验室那边见到的那一束红光——激光。

国王实验室已经发明了红宝石激光器!

有了激光,下一步,就是光纤了。

有了光纤之后,就可以推出因特网了。

“应该叫互联网才对!”

嘴角轻扬,李毅安发现这种由南洋去命名的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种命名权,不正是南洋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标志吗?

“其实,哪怕没有光纤,也可以建立互联网的,”

在另一个世界,60年代,随着苏联经济增长迅速,管理问题激增,产生的大量数据人工难以处理,许多任务需要借助计算机和工业控制系统来完成,而各个工业部门几乎不可能同步信息。这种信息互联的需求,让一些科学家致力于建设全国范围的互联网络,让苏联的经济重新跑起来。他们一直在催促政府官员批准他们建立计算机网络,把苏联的数千台机器连接到一起。这一网络本有可能匹敌美国和西欧当时正处萌芽状态的网络,后者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最终成为后来的互联网。但是官方却并不支持他们的创举。

尽管官方并不支持,但是他们最终还是一些城市建立了小规模的局域网。新西伯利亚的一所大学时,一台计算机直接与几千公里外莫斯科的一台计算机实现了联网的。他们使用网线是实心金属的,虽然效率很低,而且这只是网络的雏形,并不是真正的网络。可惜,最终,他们的创举还是被官方给否决了,最终,导致了苏联互联网的消失。

但是对于南洋来说,即便是失败的经验也是可以借鉴的。

如果先从这方面进行研究呢?

“要不然,就先让大学之间尝试一下?或者说,先给他们提供一个构想?”

很多时候,伟大的发明都起源于一个构想。

“互联网是怎么发展的来着?”

尽管李毅安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儿,那怕是有系统加强的记忆,关于因特网的历史和发展,基本上都是一片空白,顶多也就是知道基本的一些概念。

“基本的概念就是各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拥有的大型计算机,现在都是独立的设备,可以通过某种标准协议,让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通信。”

“也就是说,在制定相应的标准,对,标准才是最贵的,”

其实标准不贵,标准之所以贵,是因为标准制定者让它变得昂贵,这正是李毅安从另一个世界带来的经验,所以一直以来,他都非常喜欢当行业开创者,无它,就是为了制定标准!

“所有使用这个标准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连网相互通信,通信,这是互联网的第一步,也就是“E-mail”之类的东西,然后呢……”

在李毅安思索着时候,汽车已经到了官邸,回到官邸之后,他就把自己关进书房之中,然后继续研究起了互联网,虽然对于互联网,他并不怎么了解。

但作为一个人生完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世纪青年,提出一些构想还是非常容易的。

其实,互联网看起来很神秘。

但一开始的时候,这个构想并不复杂,无非就是通过网络把电子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然后实现各所大学之间的信息传递。

也就是电子邮箱,是基本的数据共享。

当然这个网络也可以交给军方。

毕竟,在另一个世界互联网的雏形就源自于军方,说起来,也和最近风头正劲的人造卫星有关。

另一个世界,在苏联 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十分恐惧,苏联会通过太空手段直接摧毁了美国的指挥中心。美国防部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分散的军事指挥网络,它由许多分散的指挥节点组成,即使部分被摧毁,仍能保持正常工作。

差不多十几年后,美国开始研发 ARPANET,它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机连到了同一个网络。虽然当时的传输速度只有 50Kbps,但是已经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最终它发展成为民用领域的游乐场,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发展,进而把人类带进互联网时代。

南洋完重复类似的道路,只不过走的更早一点,而且也更远一些,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路,对于经历过互联网时代的李毅安来说,他至少不需要去猜测互联网是什么东西。

提出一个构想很容易,但是细化这个构想却有些困难,从傍晚直到深夜,等到李毅安凭着记忆把互相网的概念和一些技术概念给写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或许是因为即将一脚踢开互联网的大门,等到忙活之后,李毅安依然感觉有些兴奋,于是便一个人在官邸的花园散起步来。

“就这样,光纤先等等再说,先用电话线也行,一步步的来,对了,还有个人电脑,这个问题也要解决掉。”

忙活着这么多,也就是为了上个网,没准将来还有机会在论坛里灌水,在聊天软件里约个网友,面个基呢。

想到这,李毅安的嘴角上扬,那脸上竟然全都是期待。

期待的倒不是什么网友啦,面基之类的事情,而是一个更为遥远的未来。

毕竟,到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那可是一个充满无数可能的未来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