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654章 国际航天局(第二更,求订阅)

因为铁幕的关系,外界对莫斯科几乎是一无所知的。

在很多时候,对于莫斯科的情报,如果没有内线提供的话,西方更多的是靠“猜”。

新年伊始,克里姆林宫批准了“星辰计划”。

即在月球修建永久基地,与此同时,开展月球军事基地研究,并进行永久性地下军事基地的修建。这个月球军事基地的驻军将会达到二十一人之多,这些人将会被分批输送到月球,同时他们属于苏联的月球特种部队,而这个特种部队的总人数为一百四十五人。

只不过,这一切都是不为外界所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耗费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卢布的计划,势必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某些事情。

而就在“星辰计划”得到批准的时候,科罗廖夫已经开始了他的工作,继续挖掘N1火箭的潜力。

除了要求提供推力更大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之外,他还提出了一个新研究方向,以增加N1火箭的运输能力。

“我们需要大型共底储箱!共底贮箱,就是两个贮箱有一个共用的底。这是SEA在普罗米修斯火箭上应用的技术,“共底”的应用,可以解决既要让火箭携带足够的燃料,而且又减轻了自重。”

“共底”减掉了两个箱子中间的一大块“赘肉”,火箭能“让”出更多起飞重量给运载物。而这也是普罗米修斯2型火箭比N1火箭运载量更大的原因。

米申直接了当的说道:

“可是,我们之前就进行过这方面的讨论,我们在技术上,根本就制造不出来它!”

米申说的是事实,贮箱中的共底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它必须要能有效隔离上下两个贮箱近200度的温差。其结构复杂性是可想而知,

也正因为苏联加工水平低,做不了大型共底贮箱,才有了N1火箭特殊的外形——用球型储箱直接把火箭做成巨型锥子。虽然大型球型储箱既便于加工又省重量,因为球形是表面积体积比最小的,所以材料和隔热都最节省。

但是它占据的空间也是最多的,相应的也就增加了火箭的死重。这些原因导致了火箭的运载能力受到了限制,

“所以,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科罗廖夫拿出一本杂志,对米申说道:

“我们造不出来,并不意味着外国不行……”

杂志的报道是一家英国公司为月球5号制造大型单层共底贮箱的新闻,在月球5号成功登月后,各国合作企业也纷纷给自己“打起广告”,这家英国公司就承接了共底贮箱的研发与制造。

这正是SEA的天然优势,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西方各国的技术,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通过技术整合,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某些科学目标。,

“可是,他们使用的燃料是液氧/甲烷,液氧/甲烷双组元推进剂有着温区相近的天然优势,更容易将液氧箱和甲烷箱合体,我们用的是液氧/燃油,两者温差非常大!”

面对米申的反对,科罗廖夫摇头说道:

“制约我们并不温差的问题,毕竟,我们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大型共底贮箱的加工制造却一直没取得突破,我们需要获得的是制造工艺,嗯……我想克格勃的同志们应该可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是苏联,当他们碰到一些技术难题的时候,除了自主研究之外,还有克格勃这个选项。

很快,卢比扬卡广场就向驻英国的情报人员下达了命令,就这样,一场太空竞赛以其特殊的形势,在地球上展开了。

就在英国的克格勃间谍为获得某些关键技术而努力的时候,第一个踏上月球的英国人——莫里西·皮克,终于结束了长达22天的隔离,搭乘英国海外航空的VC10客机返回了伦敦,一时间,整个英国都沸腾了。

其实,在23天前,英国人就期待着莫里西的返回。但是他需要进行健康隔离。

尽管众所周知,微生物不可能在没有大气保护、没有磁场,太阳风和各种宇宙射线直接到达表面的月球生存,但是因为任务小组进入从未有人类进入的熔岩管,在温度环境更温和的熔岩管内,有没有微生物,这还是未知数,毕竟,人类之前的四次登都只是接触了表面。

所以出于谨慎考虑三名宇航员,在从月球返回的时候。就被进行过长达21天的隔离,对他们回地球后接触过的所有物体,该废弃的废弃,该消毒的消毒,所有与他们直接接触过的人,都必须穿上厚厚的防护服。

可以说他们回到地球第一时间,接受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当时地球上最高的防护等级。所以假想中月球熔岩管和可能存在的病毒,做了最高等级的防护措施,而这么做的目的是为安全考虑。在此期间,即使李毅安来探望的时候,也是在防护实验室内,隔着厚厚的玻璃与其对话。

从机场到伦敦,到处都是迎接他的人群,人们拥挤在路边迎接着这位“不列颠英雄”的回归。

对于英国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大事,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间,“月球计划”因为花费了几亿英镑,遭受了各方的指责,但是现在,看着电视画面上反复播放的英国的米字旗,所有的指责都消失了。

毕竟,对于英国,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来说,它有着自己的骄傲,它并不愿意自己沦为二流国家。

事实上,没有任何国家愿意自己沦为次等国家,只不过,在历史上,他们很无奈,所以,只能被动的接受国家地位的下降。

但是不列颠有着不列颠自己的骄傲,他们骨子里是自负的,哪怕就是那些工党的支持者们,也不见得没有内心的自负。

“伦敦东区最贫困的爱国者,只要一想起英国的工业和财富,也会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或许这有些夸张,但是英国毕竟是曾经的大英帝国。

日不落帝国的臣民们,怎么可能没有丝毫的骄傲呢?

况且,现在已经不是45年了,不是那个饥肠辘辘、物资匮乏的时代了,经过二十二年的发展,英国早就摆脱了战后的阴影,物资充沛,生活富足,再加上社会保障体制的健全,“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从来不是一句空话,现在,英国也有他们的荣誉要去追求,

“当米字旗插在月球上的的时候,人们想到的是属于日不落帝国的荣耀!”

整个英国都是沸腾的,无论是年迈者,还是年青人,他们似乎都回忆起经历过的,或者书上记载的过去。

那个属于英国的辉煌时代,那个时候,大英帝国统治着世界。

那个时代,大英帝国是骄傲的。

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而现在当莫里西·皮克这位“不列颠英雄”回到英国的时候,自然受到了各方的欢迎,也让英国人的骄傲再一次沸腾腾了起来。

“我们去了月球!”

这是英联邦的伟大胜利!

所以,这个时候整个英国都处于某种狂欢之中,其实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这种事情轮到谁谁都冷静不下来。

当然也正因如此,英国人也对月球产生了新的热情。而这也决定了英国会在航天事业中投入更多的资金,更多的资源。

而,这就是改变。

原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场太空竞赛之中,欧洲是缺席的,但是随着英国的加入,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

尤其是在目睹了英国参加SEA的太空项目获得的空前成功之后,本着花小钱办大事的精神,欧洲各国也盯上了SEA。

“英国从月球带回来了5公斤月壤和月岩,甚至还有熔岩管内的深层月岩石!”

与普通人关注的是宇航员不同,作为科学家的爱德华多·阿马尔迪所关心的月壤和月岩在科学上的价值。

他对皮埃尔·奥格尔说道:

“我觉得为了能够更好的探索太空,我们应该与他们进行合作!”

他们两个人是欧洲航空事业的推动者,五十年代的经济繁荣使得西欧国家能够投资太空领域的研究,西欧科学家发现单个的国家项目将不能与两个超级大国竞争。

于是在他们推动下,西欧科学界开会讨论成立一个共同的西方欧洲空间局,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八个国家。但是英国并没有加入,因为英国已经加入了SEA的太空项目。最后七个西欧国家决定设立两个不同的机构,一个关注发展发射系统,ELDO(欧洲发射发展组织)和ESRO(欧洲太空研究组织)。

“我们是应该与他们进行合作,毕竟,他们的技术远远领先于我们,可是,这个加入应该是什么样的加入呢?”

皮埃尔·奥格尔反问道:

“难道就是像英国人一样,把国旗送到月球上?”

这是法国媒体对英国的讽刺,对于英国这个游离于欧共体之外的欧洲国家,法国人从来都没有什么好态度。

甚至讽刺过他们——花费几亿英镑,就是为了在火箭上画一面米字旗,而在月球5号成功后,法国的报纸杂志,也用“史上最昂贵的插旗”来形容英国。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这个目标,那么,结果就是我们欧洲各国拿出大量的资金,资助他们的研究,而我们只是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几乎不可能得到多少回报,我是说技术上的,而在航天技术上,我们又怎么能够一直做他们的附庸呢?”

其实皮埃尔·奥格尔之所以这么说,是有他自己的私心,做为法国人,他知道为宇航事业研究的火箭技术对导弹技术的推动,法国需要有自己的导弹,但是法国没有足够的资金与技术发展这些,而欧洲合作,就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爱德华多·阿马尔迪的提议,显然是不符合法国利益的。

面对皮埃尔的反对,爱德华多说道: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国际航天局,集中欧洲与SEA、英国等国的科学、资金,共同进行研究,即便是在月球计划中,英国企业和研究机构也是深入参与的。”

但是他们并没有获得火箭技术!

皮埃尔心里如此想道,当然,他并没有直接表明这一点,只是说:

“我认为,我们应该慎重考虑这个事情,毕竟,这涉及到多个国家。”

尽管他嘴上提着慎重,但是众所周知,西方国家无秘密,很快,有关计划成立“国际航天局”的倡议,就在欧洲科学界传开了,也立即引起了整个欧洲科学界的欢迎。

几乎所有的欧洲科学家们都非常支持这一建议,在表示支持的同时,他们还认为——国际合作才是人类探索太空,开发太空的最佳方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