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632章 再见,老大哥(第三更,求订阅)

路很漫长,回家的路更为漫长!

伴随着军变的发生,雅加达的军队发生了分裂,一些左翼军官率领部队进入了山区,进入了雨林,他们将会在大山与雨林里继续战斗,至于右翼军官则直接清洗了其中的一些人。

但他们并不能清洗所有人,比如苏联军事顾问——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为了支持雅加达,苏联方面向雅加达派遣了上万名军事顾问,这也是SEA要最终解决雅加达的原因。

尽管当年双方达成了口头协议,赫鲁晓夫承诺不在雅加达设立军事基地,可是上万名军事顾问,又有谁能受得了,那些顾问说是顾问,可实际上与驻军基本上没有什么分别。

而之所以拖了一个月,除了部队的调动与准备之外,说白了,就是苏联顾问的问题。

碰到苏军打不打?

大了会怎么样?

这就是一个问题。

而轻骑兵号的撞击,一下子就撞出了莫斯科的外强中干,在双方因为撞击事件打着口水仗的时候,苏军顾问开始从各地撤往,三处海空军基地。

换句话来说,苏联抛弃了雅加达。

既然知道事不可为,那就不用再为了。

于是乎,在SEA高歌猛进的时候,苏联开始用他们的运输机撤出本国军人。

当然在莫斯科的官方宣传之中,这并不是一次撤退,而是一次胜利——他们已经完成了对雅加达的援助任务,现在是时候胜利返回祖国了。

嗯,总之苏联赢了。

“真没想到,我们会这么离开这里。”

在机场上,在安12运输机降落的时候,伊万中校有些无奈的看着周围,他和很多苏军官兵一样,是做为顾问来到这里。

他们曾经以为,自己的到来能够帮助这个国家摆脱帝国主义的入侵,可是现在呢?

“不是离开,是被赶走的。”

一旁的谢尔盖少校说道:

“如果我们不离开的话,那么接下来,我们所要面对的很有可能是……被他们赶走,像丧家之犬一样被赶走。”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谢尔盖的语气中充满了愤怒。

“我们应该和他们战斗到底的,而不是这样落荒而逃。”

落荒而逃!

不论在官方的宣传语境之中是如何宣扬这场胜利的,但是对于身处最前沿的这些苏联官兵来说,他们非常清楚自己为什么会离开这里。

“和他们战斗到底?”

伊万中校有些无奈的长叹口气,然后说道:

“然后我们和他们进行一场核大战吗?用原子弹互相轰炸?”

说话的时候他抽了一口烟,然后说道:

“尽管我并不想离开这里,但是……或许这是最后的选择呢。”

中校的话让谢尔盖一阵沉默。就在两人沉默的时候,一旁有人说道:

“哎呀,你们在说什么呢?还不快点把你们的东西都装上飞机。”

原本还在那里神情愤慨的谢尔盖,这才想起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他连忙按着身旁的箱子说道:

“中校,你的东西都带齐了吗?”

“都带齐了,一台洗衣机,还有一台冰箱。”

洗衣机,冰箱……对于军官们来说,这些东西才是他们的战利品,不但他们如此,其他的苏联军人同样也是如此,即便是最普通的苏联士兵也会带上几台随身听或者录音机。

至于军官们携带的东西就是五花八门的了。但是他们最喜欢的还是洗衣机,毕竟相比于苏联需要排上几年队才能买到的洗衣机,这些sEA的洗衣机不仅质量上乘,而且价格也更便宜一些。

当然更好的是他们的电视机,尤其是那些彩色电视机不会像苏联彩电一样动不动就爆炸。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排队。

在苏联无论买什么东西都是需要排队的。除了星期六义务劳动之外。

但是在这里,哪怕是在雅加达,各种各样的商品都不需要排队,而且这里的家用电器大都产自于sEA,尽管他们嘴上对那个国家充满敌意,但是并不妨碍他们使用那里的电子产品。

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在这里都可以买得到,只要有钱就行。

而作为驻外军官的他们每个月仅仅只是补贴就有几十卢布,那可是等于几十美元!

所以,在这里几乎所有人都会购买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然后再用军邮的方式寄回苏联。

现在哪怕是即将离开这里,他们也会随身携带一些家用电器。

在一架运输机降落之后,官兵们立即一拥而上,把电冰箱,彩电以及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装上飞机,然后宁愿站在那里也要给这些货物腾出空来。

毕竟,只要回到苏联,这些东西不仅可以极大的改善他们的生活,而且还都是黑市上的抢手货。

对于很多人来说,撤退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就这样,在老大哥们怀揣着援助国外兄弟的收获,搭乘运输机或者商船离开的同时,sEA的武装部队也在。迅速的向着雅加达挺进。

在通往雅加达的道路上,到处都是高歌猛进的部队。

沿途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这只是几乎毕竟还有很多左翼官兵,他们并没有服从苏哈多的命令,待在军营里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而是躲进了深山,躲进了雨林。

他们将会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这个国家——击退外国侵略者。

就像当年他们击退荷兰人一样。

只不过所有的这一切,现在都和李奕轩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非法收留记者在军营之中,被关了禁闭,甚至还需要接受军法处的调查。

调查显得极其严格,甚至就连军阀处的长官都说:

“其实本身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是旅长很恼火,甚至就连防务部的将军也很恼火,”

作为军法室室长,程定远也是很无奈啊,他主动从烟盒里抽出一根香烟递给面前的年轻人。

“李准尉,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恼火吗?”

“呃……因为这违反了军事纪律,按照军事纪律,只有获得许可的记者才能够随军队采访。”

李奕轩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其实在前线采访之中,要尽量避免记者直观的接触战场,我在军官预备团的时候,曾经听教官提到过。”

“对。”

程定远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之所以避免记者直观接触战场,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他们了解到战场的残酷,并且把战场最残酷的一面展现给后方。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如果他们通过新闻记者的摄像机看到了战场真实的一面,你觉得还会有多少人愿意上战场?”

面对军法室室长的提问,李奕轩一阵沉默,他并不知道的是,在战争期间实施全面的新闻管制,尤其是限制记者在战地的采访权。

之所以需要限制他们在前线的采访,全是有前车之鉴的。

在越战期间,美军认为记者应该在战场上进行各种各样的直接采访。完全没有任何控制。

结果,他们忘记了一点,就是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仍然还以为是在二战之中那样。大家用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需要等到几个小时之后精挑细选出一两张才能够出现在报纸上,然后用电影机拍出来的画面,要等到几个月之后才能够与观众们见面。

结果不曾想时代发生了变化,技术也在进步。

越南战争以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呈现在美国人的面前,战争最残酷的一面,以最直观的方式真实的展示在美国人面前。

究其原因其实非常简单,人们如果先看到胜利,再看到牺牲,会觉得牺牲是理所当然,是物有所值的。

但是如果人们先看到牺牲,然后再看到胜利,那么人们就会觉得胜利的代价实在太过惨重了。

问题就在这个地方,在越南战争的时候,得益于技术进步的关系。美国民众所看到的是失败。

他们看到的是美国士兵在雨林之中被打死,被杀伤,战争最真实,最残酷的一面,就这样扑面而来了。

在看不到胜利的时候。所有的牺牲一切都是不值一提的。

这也是越战给全世界带来的最深刻的经验,你可以输,可以赢,但是你绝对不能够把战争最残酷的那一面暴露给世人。

也正因如此,李奕轩才会在一开始的时候从根本上去否认了一种可能,就是——绝对禁止记者在战场上的直接采访和播放。

究其原因就是为了保护那些人脆弱的心灵,让他们不至于去面对残酷的战场,然后再去反身自我,然后陷入怀疑自身的怪圈之中。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发生的。比如正在进行的越战,就是这种情况。

得益于技术进步,越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现场直播的战争,美国民众的妇人之仁,接受不了一些残酷的画面,导致美国民众反战大游行,美国社会因此出现撕裂。

最终美国在这场割裂之中输掉了这场战争。

也正因为明白电视直播会对战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李毅安才会事无巨细的制定了战争采访规定,而避免记者们直接进入战场,并且将战场上最真实残酷的一面呈现给大众,进而影响到民众的信心,最终导致民众的反战。

其实这就是人性,人们可以接受胜利的荣耀,但是却无法接受战争付出的代价。

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们接触,让他们只看到战争的胜利,无需看到战争最残酷的一面。

现在,李奕轩的行为,无疑是在触犯军法,各方的愤怒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明白。”

李奕轩点头然后说道:

“我愿意接受军法的惩处。”

“唉,真是可惜了,是按道理来说这件事情并不是什么大事儿,基本上我们自己也就可以内部处理了。顶多训斥几句。

但是你知道的,各级长官都非常愤怒,他们愤怒的并不是你本身,是这件事儿,他们担心未来会有其他人效仿,所以他们要杀鸡给猴看。”

杀鸡给猴看。

对于这个道理李奕轩自然是了解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那只被杀的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