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611章 钱给的有点多(第三更,求订阅)

“保重!”

站在茶馆的门口,老人看着故友说道。

“我希望你真的是来这里做采访的,如果……唉……”

接着他摇了摇头,然后语气坚定的说道。

“我认为你应该了解这里。真正的了解这里。我们的生活方式,了解我们为什么而努力,了解我们是如何对待我们的民众,了解我们的民众在想什么?

然后你就会知道答案的。”

面对故友的叮嘱,孙启云有些疑惑的说道。

“答案,什么答案?”

“你就会明白这些生活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为什么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去保护这里。”

面对老朋友的提醒,孙启云想了一下说道。

“因为这里在用从外国压榨来的财富去收买无知的普通人吧。”

“那也好过用本国人民的血汗去收买外国人好吧。”

一时间两个人竟是相对无言。在两个人握手告别之后,转身的瞬间,孙启云——故友已经完全变了。

“哎,真没有想到,那样慷慨正直的人居然被几斤骨头给收买了。”

最后孙启云看着周围在那里自言自语道。

“真没有想到,这地方居然会如此蛊惑人心。”

孙启云的眉头紧锁着,神情显得有些凝重。

“终究还是要多走走,多看看的。”

就这样,孙启云一行人开始了在这里的生意之旅。期间他倒也是拜访了一些故人,但是结果让他有些懊恼的是,那些故友们对他的态度都和过去是截然不同的。

而慢慢的,孙启云和随行的两人,在考察中,对这里的印象却发生了很大改变。

“真是有些不可思议,这里的富裕得简直有些出乎意料。”

穿过繁忙的长安市区,沿途的景象更加让孙启云一行人感到惊讶。街道整洁宽敞,车辆川流不息,路边的建筑整齐划一,商店橱窗里展示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行人们衣着光鲜,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这一切都和他此前对这里的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金融街一带,看着一些金融业精英手持移动电话,来回走动着打电话的模样,孙启云等人,甚至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目光打量着他们。

“他们拿的是什么?”

显然,移动电话并不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等到从路人那里了解到,那是移动电话时,孙启云惊讶的说道:

“移动电话?不用电线吗?”

路边报摊小贩看了这几个人一眼,说道:

“用电线的话,怎么移动呢?”

几个人都站在那里看着那些手持移动电话的人,然后无不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移动电话,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在长安城市内考察了四五天后,他们终于来到了一间工厂,当然是以订货考察的名义访问的那间工厂厂房内,机器设备先进,工人们操作娴熟,生产线上井然有序。工厂经理详细介绍了工厂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工厂实行的是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制度,工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都非常高。

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许多工序都由机器完成,这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真没有想到,他们的机床,居然不需要人工操纵,自己就可以换刀具了……”

目睹着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的加工过程时,孙启云特意用照相机拍了下来,在他看来,这样的数控加工中心,是值得学习和引进的。

“梁经理,这样的一台机床要多少钱?”

“差不多要30万吧!”

闻言孙启云立即打消了引进的念头——太贵了。

“价格是有点贵,但是相比于人工,还是便宜很多,毕竟,它的加工速度更快,精度更有保障。”

工厂经理的解释,让孙启云的心里得出了答案。

“这么说,咱们这座工厂用这些机器,是因为工人数量不足了?”

“不仅仅是工人数量不足,还有就是人工太高,孙经理,这里和港岛不同,港岛那边的人工很便宜,这里的人工很贵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至少要240元,加上奖金的话,至少要300元。”

“300元!”

跟在孙启云身边的人惊愕道:

“差不多120美金了!”

“900多港币啊!”

看着三个人惊愕的模样,工厂的梁经理说道:

“这只是普通工人的工资,如果是工厂的长期雇佣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有400元……”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就像是补刀似的,让三人久久都说不出话来的。

一个月一千多港币!

这简直就像是在做梦。

差不多相当于港岛工人一年的收入!他们虽然在报社里工作,即便是算上外派补贴,每个月也就是200多港币!

他们怎么能开出这么高的工资呢?

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啊!

一时间,三个人都在彼此的目光中读到了惊讶,读到了异样。

“这工资……太高了!”

给的有点多啊!

在工厂的食堂里,孙启云他们和工人们一起用餐。一进入食堂,他就注意到这里的食堂宽敞明亮,端着不锈钢餐盘去打饭时,他才注意到饭菜种类丰富,工人们的用餐的环境和条件非常好。

米饭、肉菜、水果,鸡蛋菜汤。

看着餐盘里的伙食,孙启云忍不住问道:

“这么一份饭多少钱?”

“免费的,不要钱。”

坐在孙启云对面的工人告诉他,工厂不仅提供免费的午餐,还有休息和娱乐设施,包括健身房、图书馆和休息室。这些设施使工人在工作之余能够得到很好的休息和放松,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这一点,倒是和大工厂的俱乐部有点像。”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摆设。”

一行三人,来到工人健身房、休息室,看着宽敞明亮的房间,看着数量众多的健身器材。

一行人完全沉默了,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睛里读到惊讶。

跟他身旁的,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子,在离开一间工厂之后,忍不住嘀咕道。

“来这里之前,我觉得这里的工人生活条件非常差,可是现在看起来……和之前看过的资料不一样啊!”

是不一样,因为他们所了解的信息主要来自一些书籍和报纸。这些资料多描述这些西方国家的贫富差距和工人受压迫的情况。

像他们在港岛看到的那些工厂一样,工人们在那里备受压榨,像牛马一样在恶劣的劳动环境里,日夜劳动着才能挣取一些收入。

在他们的想象里,这里肯定也是那副样子——工厂里充斥着被压榨的看不到希望的劳工,有男人,有女人,甚至还有很多童工,不是说,这里遍地都是童工吗?

可是在这里他们所看到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甚至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他们的想象。

“这,这怎么写啊!”

突然,男子有些懊恼的说道:

“我们要是如实写的话,肯定会被当成……”

不等他说完,孙启云就说道:

“那就如实写……写我们在这里看到资本家的严酷剥削,看到贫民窟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惨情景。”

看着有些不明所以的两人,孙启云继续说道:

“我们要学会批判的看待问题,那个休息室,依我看根本就不是给工人的,而是给资本家自己的,工人在几十度高温下汗流浃背的辛苦劳动,而老板他自己呢?则在装有冷气机的休息室里,打麻将,调戏女工……”

简单的几句话,直接颠覆了一切。

……

在孙启云一行人在SEA各地走访的时候,他并不知道的是,他们一行人的名字已经出现在保安局的监控名单上,

“……从目前来看,他们是以商人的身份在各地考察,他们不仅考察工厂的生产,而且还考察了工人的生活,”

翻看着面前的报告,马超已经从下属的报告中得出了结论。

“是的,主任,基本上来说,他们在这里,只是做着记者们做的工作,他们之所以会以商人的身份过来,可能和代表处拒绝向那些报社记者发放签证有关系,所以,他们才会以这个名义来这里采访。”

想了一下,尤虎说道:

“我认为可以以此为借口,把他们驱逐出去,这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没有这个必要。”

马超摇头说道:

“就是几个记者而已。当年,我们之所以禁止港岛的一些报社人员进入这里,是因为安全原因,现在,又有谁能动摇的了我们呢?

我们来到这里都已经21年了,要是连这点自信都没有,只能说我们的工作是失败的。

这些年,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把这里变得更好,而且这些年人们的生活以肉眼可见的变化在那里改变着。

我们到底有多不自信才会相信仅仅只是他们几个人,就可以颠覆这里的一切?

如果他们能做到的话,那也意味着我们的失败。”

在马超的言语之中充满了莫名的自信,这种自信是过去20年的成功给他带来的。

“而且,我们也需要他们来到这里了解我们,了解我们在这里所创造的一切。

总有一天目前的这种不接触不往来总是会发生改变的。而在此之前,加深双方的了解是极其必要的,毕竟……这种了解不应该建立在一无所知之上。

他们来到这里,尤其是那些记者会把我们这里的变化带回去,等到了解了,自然也就会做出选择。”

在说出这番话之后,马超开始叹了口气,他看着面前的报告,想了一下,还是补充道:

“只要保持监控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他们有什么违规的举动,就第一时间逮捕他们。”

听着主任的命令,尤虎说道:

“我明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