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558章 文明传播者(第一更,求订阅)

“我们给予他们以文明,以现代,以未来!”

在所有的大学校园里,在校招会上,国际谷物公司的招聘海报上赫然写着这句话。

如果是在些西方国家肯定会有人觉得,这样的话,是高高在上的,是殖民主义的。

但是在这里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事实。

其实作为一名生物学研究生,张久远是非常清楚谷物公司的这句话并不是在夸大其词。

不仅不夸张,甚至还特意在非洲成立了多家研究所,而张久远所应聘的工业,就是位于达累斯拉萨姆农业研究所的职位。

毕业于长安大学生物系的他,获得这份海外的工作,简直不要太轻松,以至于直到现在,都有人替他可惜。

“哎,久远啊,你说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要去非洲!”

在国际机场,几名前来送行的朋友围着张久远,语气中尽是可惜。

“就是啊,久远,本土这么多研究所不去偏偏去那么远的地方。可真是的。”

听着同学朋友们的抱怨,张久远笑着说道。

“虽然远了点,可要有人去嘛?毕竟那里更需要我们。”

他的回答,让众人一阵沉默,有时候,人们总是有自己的追求。而张久远就是那种有追求的人,只不过他的追求和其他人不一样,他相信自己应该到海外去,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海外的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毕竟,海外就是生命线。

就这样在和朋友们告别之后,张久远便推着行李箱进了候机室,很快,他就坐上了飞机。

飞机是c717长程型,相比于c707,机场的要求条件更低,更适合非洲那些条件较差的机场。

飞机是直飞内罗毕的,在飞机抵达内罗毕之后,他将从那里搭乘其他飞机前往达累斯拉萨姆。

虽然航程有些漫长,但是一路上没有任何传说中的艳遇或者其他。毕竟,是前往非洲的飞机。

飞机上的乘客也大都是谷物公司以及矿业公司的职员。

像张久远这样的研究人员倒是不多,几个小时后,飞机在内罗毕机场降落后,很快,他就换乘了非洲航空公司的子爵号飞机飞往达累斯拉萨姆,就这样一路辗转,直到傍晚时分,才终于抵达机场。

在机场候机室,张久远见到了来接他的司机,司机是个本地黑人,沉默寡言,穿着一身卡其色的制服。一双眼睛始终注视着前方。

自从坐上汽车之后,张久远觉得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来非洲。

到处都是黑人,黝黑黝黑的那种。和司机一样。

在国内很难见到黑人,顶多只有一些非洲国家的外交官,事实上,不论是否愿意承认,哪怕是英美等国的非裔进入SEA是很困难的,他们几乎不会被允许入境。

被拒绝入境的理由很多,可以是没有提交无犯罪证明,也可以是没有传染病审核,当然,还可以是有移民倾向。

总之,在本土很难看到非裔。

但是在非洲……放眼看去,到处都是黑色的。

在汽车驶出达累斯拉萨姆市区后,很快公路就变成了土路,是标准的土路,在本土的时候,虽然离开城区和高速后,大都是简易公路,但那种简易公路也是5.5米宽的沥青路面,而不是这种原始的土路。

文明的痕迹似乎都消失了,电线杆也是已经全都消失看不见了。司机却灵活地绕过了道路上的沆沆洼洼,看得出,他曾在这条艰难的路上多次驾车行驶过。

“这不是非洲啊……”

尽管在来之前,就有人告诉过张久远,非洲的道路不大好走。当时他还以为这些人只是因为不想到那里去工作,才故意吓唬他的。

第一个告诉他的是学校里美裔教授巴里,当得知他的选择时,就对他说过:

“您不要把将要去的地方想象成天堂。那里比地狱还要可怕。那里远离人类的文明,那里虽然有人类,但是他们仍然活在原始社会,那里是人们在想象中才能设想出的荒无人迹的地方。”

此时,张久远终于明白,巴里教授为什么会这么说了,他同样也想起了在校招会上看到的那张招聘海报上:

凡不畏艰苦之青年生物实验员,如愿前往国外从事实验工作,将以高薪为聘,此项专业乃绝无仅有,其前程无量。

张久远欣然同意应聘。领到了一千元的预支款,就和朋友们匆匆告别了。护照还是在他高中出国游学时申请的,然后就到了这远离文明的地方。

夕阳散射着橙黄色的霞光,汽车轧着自己越来越长的影子奔驰着,渐渐接近一块鲜红的地带,这片地区两侧全都玉米田,一望无际的玉米田,很快,又是一大片草原,草原上有成群的牛在那里吃着草。

作为生物学学生,张久远知道,这就东非的“草饲牛”,他曾经听巴里教授提到过。

“非洲的牧场上,畜牧公司会把牛放养在牧场,不闻不问,成百上千只的牛在牧场吃草长大,而到了旱季,公司才会把青储的玉米秸秆送到牧场……”

草饲牛的成本极其低廉,这也是SEA廉价牛肉的来源,虽然非洲牛肉比本土牛便宜很多,但是从来没听说过畜牧协会之类的组织,呼吁增加关税,以保护本土畜牧业。

毕竟,百姓是要吃肉的。

“原来,这就是大牧场啊!”

看着这片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牧场,张久远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在国内,会有人称为这里为“粮仓”、“牧场”。

“这里本身就是生命线啊!”

感慨之余,视线中出现了一道铁丝网围墙。

铁丝网墙向南北两个方向伸展出去,消失在了远方。在墙的中央看得见一个模糊的方块。在铁丝网上,间隔均匀地竖立着电线杆子,上面装着电灯。在落日的余辉中,电灯光如血红的斑点。

车驶到入口处时,张久远想起了巴里教授的话:

“在上帝所创造的世界尽头,你会看到文明的存在……”

也是这里了!

汽车驶进了大门口。大门口有一个巨大的泥台,台旁站着几个持卡宾枪的哨兵,他们是东亚人相貌个头不高,衣袖上带着国际象棋中“黑骑士”的臂章。

这些安保人员不仅检查了陆虎汽车的后备箱,而且还用镜子观察了车底。

检查的一丝不苟,当然,也包括张久远的证件。

在查看过证件后,安保人员冲他咧嘴笑道:

“欢迎你来农业研究所,张先生。”

汽车进入研究所后,又行驶五分钟,就在一栋大楼跟前停下了。

在张久远下车时,楼内正好有几个人走出来,领头的一个欧裔。他看到张久远,愣了一下,又看了看他的行李,便说道:

“张久远先生,请进吧。”

他说着地道的国语,并向张久远伸出了一只手。

“让我们认识一下,我是爱德华·F·克尼普林。”

爱德华·F·克尼普林!

听到这个名字,张久远立即变得激动起来,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您就是克尼普林教授!我的天啊,你就是我的偶像!”

看着面前的偶像,张久远有些激动的说道:

“教授,实话不瞒你,我之所以会选择这里,就是因为你在这里!”

张久远激动的模样,让克尼普林笑了起来:

“哈哈,是真的吗?这就是我的荣幸了,我真没有想到,居然会有人崇拜我。”

听着教授的回答,张久远却摇头说道:

“教授,您不知道吗?”

“知道什么?”

“所有人都知道您是英雄啊!”

张久远之所以会如此的激动,是因为早在十几年前,作为长安大学生物教授的克尼普林就提出了一个奇妙的想法:

如果在野外投放没有生育能力的雄蚊,那么雌蚊在交配后就不会产卵,也就不会危害到其他动物。更重要的是,如果持续在野外投放阉割版的雄蚊,会让这种雄蚊的数量逐代减少直至断子绝孙。也就是说,通过投放大量的雄蚊来消灭蚊子。

准确的来说是消灭按蚊,也就是疟蚊,它是疟疾的传播媒介。

当然,也是SEA面对最大问题,当然,还包括登革热、寨卡等传染病,它们都是通过蚊子传播。

尽管DDT灭蚊效果显著,但是每周一到两次总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而克尼普林用“不育蚊子”消灭蚊子的构想,在试验后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教授,我在大学的时候,曾经研究过城区的数据,在长安的主城区蚊虫种群基本消除,幼虫和雌蚊的平均压制效果分别达到94%和89%。蚊子叮咬率平均分别下降了96.6%和88.7%。”

提到这个数据的同时,张久远又特别强调道:

“在主城区,有13周的时间内,甚至监测不到任何蚊子,基本上清除了。现在城区的杀虫剂喷洒,每个月才一次。”

在张久远提到这些数据时,克尼普林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

“那只是一时的压制,在雨林、种植园,还是有很多蚊子,我们不可能消灭蚊子,只能尽最大可能的压制他。”

相比于克尼普林教授,张久远显得更乐观一点,他说道。

“我知道,教授,现在军方每天都会用飞机往雨林里里投放上千万只不育蚊子,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是能够消灭蚊子的!”

“嗯,或许吧,但这需要时间,十年,或许更久,而且,久远,”

面对面前的小迷弟,克尼普林教授的语气也变得亲近了起来,问道:

“你知道这种灭蚊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