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549章 星球大战计划(第一更,求订阅)

“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制定一个长期的研究和发展计划,以达到最终消除战略导弹威胁的最终目标。我相信,我们着手进行的努力,有希望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

在官邸的会议室里,面对着三十几名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包括科学家,经济学家,空间技术专家,武器专家等等。

李毅安的提出了他的构想,或者说,是把“星球大战计划”的构想拿了出来。

“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的核战略就是确保相互摧毁战略,也就是当敌国发射核武器毁灭我们时,我们有能力进行反击毁灭苏联。通过这种恐怖的同归于尽的核平衡来维持和平。

而这是目前各国所采用的一种战略思想,也是人们能够想到的最好的维持和平的方法!”

话音稍微顿了一下,李毅安继续说道:

“从理论上看,反弹道导弹系统如果能够实现,那么我们将从根本上瓦解他国对我们的核威慑,从而保证我们的安全。

这也是我召集大家过来的原因,就是探讨这个问题。”

在李毅安的话音落下后,太空技术探索公司的袁家骝则说道:

“阁下,在洲际弹道导弹问世后不久,美、苏就各自启动了反弹道导弹研究,也都出了一些成果,比如美国的“耐基-宙斯”和“卫兵”反导系统,苏联的“橡皮鞋套”反导系统等,而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的,苏联早在4年前,就在哈萨克斯坦进行了导弹拦截试验并获得成功。”

简单的介绍了美国和苏联两种截然不同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之后,袁家骝又跟着介绍道:

“我们是在4年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两年前古巴导弹危机后,全方面展开了弹道导弹拦截系统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一切顺利的话,在不久的之后,我们将会拥有一款属于自己的弹道导弹拦截系统。”

听着袁家骝的介绍,李毅安说道:

“你说的这些我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我们所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拦截弹道导弹的导弹,况且,美苏的系统都是以电子管、晶体管为主,再加上雷达探测和遥感技术都比较原始的年代,这些反导系统成功率很低,实用性不强。”

李毅安直截了当的说道。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更加宏大的弹道导弹拦截系统。”

“更加宏大?”

在场的这些专家们都被阁下的话给吸引了。

“就是更具未来性的一个系统。我认为应该摧毁敌人保护自己,具体方法就是在太空中设计各种基地,部署空战武器,在敌人的弹道导弹进攻时摧毁对方的导弹。”

李毅安继续解释道。

“……以太空为主要基地,部署激光、粒子束、电磁炮等武器,结合地面与空中的防卫武器,组成多层次的纵深防御体系,对苏联以及其它国家发射的弹道导弹,进行层层拦截,在导弹飞抵SEA之前,将其全部或绝大部分摧毁。”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毅安一一解释着他的构想。在场的人无不是被他所描述的那个宏大的构想给惊呆了。

这哪里是构想啊?

分明就是科幻电影。

以太空作为基地,对各国的发射的弹道导弹进行拦截。

而阁下提到的有些武器,仅仅只是某种概念而已,换句话来说就是压根儿就不曾存在的。

可即便是如此也不妨碍李毅安提出他的构想。他的构想非常简单,就是把太空这个新边疆变成防御基地。

“……相比于很多国家,有责部署太空防御力量最好的自然环境——赤道!”

在提到赤道时,李毅安特意加重了语气。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研制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它既可以作为预警卫星,对特定的区域实施警戒。

也可以作为拦截系统的一部分。通过部署天基武器,可以是激光,也可能是高能粒子束武器,它可以部署在地球静止轨道太空,在敌人我们发射弹道导弹时,在距离本土几千公里之外的大海上将其摧毁。”

哪怕是明知道这些武器可能是不靠谱的,但只要进行相应的研究,总是可以取得一定收获的。

况且,进行星球大战计划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推动科技水平的发展。

就像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一样,尽管,苏联解体后这一计划随之终止,但是美国通过在星球大战计划中的投入,收获了极大成功。

星球大战取消后,原来计划里的很多子项目,以其他名目保留,继续推进和发展,包括: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和航天器,天基红外预警卫星,地基和海基超远程预警雷达,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的技术,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电磁炮……

他们不仅在军事上收获了很多,而且美国在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通讯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迎来了美国九十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

可以说美国靠着在星球大战计划不到1000亿美元的投入,收获了几万亿美元的回报,甚至间接性的推动了人类技术的又一次变革。

也就是重点工程最大的意义就像“阿波罗计划”一样,虽然美国花费了几百亿,看似非常烧钱,但是它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却是惊人的。

按照后来的统计,七零八零年代支撑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技术,主要来自对月球探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

后来美国航天工业、国防工业和许多民用工业的关键技术,很大部分来自阿波罗计划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技术,或这些技术衍生的技术,通过月球探测发展起来的技术,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整个工业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从阿波罗计划派生出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成果。而星球大战计划所发展派生出来的技术,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21世纪。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伴随着“登月工程”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我们有一个新的长期科学探索工程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下,认为推动这一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终于李毅安还是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

为了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是什么?

是太空探索工程,是载人登月工程。

但是在载人登月工程完成之后,下一个国家大型科技项目又是什么?

每一个时代都应该有每一个时代的大型科技项目,只有如此才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飞跃式发展。

所以,星球大战计划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它既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

“阁下这个计划的前瞻性会不会太大了。”

与会的科学家眉头紧锁的说道。

“是啊,有很多技术目前仅仅只是概念而已。”

看着面前的这些专家,学者们只差没说出“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的时候,李毅安笑着说道。

“有个概念,至少证明他们是可行的。就像当年我们制定登月计划时一样。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呢?

正在一点点的变为现实,而且我相信我们会在未来2~3年内把我们的人送上月球,可是在10年前这不过只是幻想而已。就连把人送上太空也不过只是幻想。”

在用太空工程作为例子证明这一计划的可行性以后,李毅又语重心长的说道。

“科学研究嘛本身不就应该充满前瞻性吗?既是为了我们所有人的安全,同样也是为了推动科学的发展。

而且这是一个长期计划,它并不是三年5年或者10年8年的计划,而是一个10年,甚至20年的计划。

我相信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20年里我们应该有机会实现它。应该有机会实现我们自己的星球大战计划。

嗯,总之,一切拜托诸位了。”

在场的这些科学家们听着阁下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个计划势在必行了。

“星球大战!”

在返回万户角的路上,袁家骝靠着汽车座位靠背,忍不住说道。

“有时候阁下可真敢想啊。”

“是啊,这个星球大战计划怎么看怎么都有点太过科幻了,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钱复康也在一旁表示赞同道。

“是太过匪夷所思了,但对于我们而言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毕竟大多数武器都是部署在太空中的,这意味着需要研制推力更大,成本更低的火箭,只有如此才能够把那些武器部署在太空,

所以,复康想要实现这个计划,你肩膀上的责任重大了。”

袁家骝看着身边的钱复康,现在他已经是万户角的火箭总工程师了,他主持研制的多款火箭和导弹都已经得到了应用。

未来想要实现星球大战计划肯定是离不开火箭的。

“嗯,”

点了点头,钱复康又想了一下,然后说到:

“我明白,我们所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普通的火箭,虽然现在我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我认为最关键的并不仅仅只是火箭本身,”

袁家骝有些疑惑的问道。

“不是火箭本身那是什么?”

“电子技术。”

钱复康说道:

“在整个星球计划之中最核心的不是火箭,不是激光,不是高能粒子。核心的应该是电子技术。

这才是实现所有一切的关键所在。”

是的!

所有的核心并不仅仅只是火箭,重要的是电子信息技术。

无论是火箭还是其他相关的系统都需要先进的集成电路控制,而那些宛如科幻一般的武器更离不开电子计算机的控制。

“想要实现这个计划就必须要全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或者说必须要在电子信息技术上有进一步的突破,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这一计划。”

是在这个时候,因为心里没有底,钱复康特意用了“有可能”来形容计划的未来。

“这个……”

袁家骝想了一下说道。

“还好,我们有硅谷,而硅谷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