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547章 天真的代价(第二更,求订阅)

这场会议一直持续到当天晚上。

面对“辞职的要求”赫鲁晓夫的坚决态度令所有人很是头疼,决定暂时休会,过一会再继续讨论。

同时也给赫鲁晓夫一些时间好好想一想。

不过,这时他仍然是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但实际上他与外界的联系已被切断。

他的个人卫队也被撤换。

如果想的话,赫鲁晓夫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病重身亡,但不仅勃列日涅夫强烈反对,就连同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同样坚决反对。

这一次事实上的政变,克格勃是深度参与其中的,这是所有委员都知道的事,要是赫鲁晓夫不明不白的死了,那怕是克格勃什么都没做,也会被所有人怀疑。

这么干绝对是一个隐患!

“赫鲁晓夫到底为什么还要坚持?他不知道已经不可能翻盘了吗?”

谢米恰斯内询问,他自然希望赫鲁晓夫经过一晚上的冷静之后,能够想明白不要继续挣扎下去。

“他想要复制上一次的成功,想要用所有中央委员们的决议冲击中央主席团决议。”

谢列平面色严肃的说道:

“不行,我们必须防着这一手,在我们这里,如果不让中央委员知道已经他大势已去,不然不明就里的他们真的可能为其辩护,并且站到他的一边。”

这就是苏联的现实,就像赫鲁晓夫说的那样:

“当我是一名矿工时,你可以说我不懂;

当我是一名低级官员时,你也可以说我不懂;

当我在往上爬的各级阶梯时,你还是可以说我不懂;

但今天我是部长会议主席和党的领导人,我就什么都懂了。

难道不是吗?”

只要召开会议,只要赫鲁晓夫站到台上,那怕他下罪已诏,不明就里的人也会在那里山呼“尼基塔,尼基塔”,然后支持他!

他们之所以支持他并不是因为真的支持他,而是因为他在那个位置上,所以才支持他。

上一次,他就是这么干的!

然后他翻盘了!

想到这,谢列平再也坐不住了,直接找到了勃列日涅夫,直白的表明了他的担心:

“不知道现在我们有没有把握让大多数同志站在我们这边。”

“应该没问题吧!”

尽管嘴上这么说,但其实勃列日涅夫的心里也没底,赫鲁晓夫做了十几年的一号人物,虽然,他废除了很多特权和终身制,导致很多人对其不满,但是,肯定还有很多人是支持他的。

如果真的给了他一个翻盘的机会,那么,他们可就全完蛋了。

虽说不至于被送去见钢铁,但肯定会像莫托洛夫他们一样,被发配出莫斯科的。

一方面赫鲁晓夫坚决不退休,还不能送他去见导师和慈父,不仅仅是克格勃坚决拒绝,那怕勃列日涅夫也不敢……倒不是因为感情深,主要是担心打破潜规则,万一要是以后有人送他去见导师怎么办?

按照之前的例子,中央委员会议的召开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召开会议的话,那么,赫鲁晓夫翻盘的可能性至少有一半。

勃列日涅夫来回渡步,他的内心深处是紧张的,他甚至看到自己到西伯利亚的一幕,虽然他喜欢打猎,但绝对不喜欢去西伯利亚享受那里的寒风。

一夜无眠,会议继续召开,勃列日涅夫再次发言,从情感和公众角度发言,表示这一次并不是因为私人恩怨才采取的行动。

“您,尼基塔,你是了解我对您的态度的。当年在您处境困难的时刻,我曾经诚实、勇敢和满怀信心地为您、为你坚持的路线而斗争。”

勃列日涅夫摆出了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

“今天我却不得不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我想按照信念的要求说出自己的意见。如果您,尼基塔,不沾染上诸如独断专行、好发号施令、自欺欺人、坚信自己一贯正确等坏毛病。

……你反对个人崇拜,可事实上却造就了对自己的个人崇拜,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你所下的错误,是众所周知的……”

这一次的对话仍然是艰难的,赫鲁晓夫在七年前曾经碰到过类似的场景,那时候整个中央主席团只有米高扬站在他这边。

做了这么多年的第一书记,赫鲁晓夫面对曾经低眉顺眼的部下们,仍然不屈服的说道。

“要按照规定让我心服口服。”

什么是规定,就是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了!

面对这一要求,勃列日涅夫自然是不可能答应,会议再一次陷入了僵持。

再一次休会。

在会议休会期间,勃列日涅夫找到了米高扬,他们一起在黑海休假,上一次也是米高扬坚定的站在他的一边,也正因如此,米高扬一直被排斥在这个圈子之外。

可以说在这些人里,米高扬一直是站在赫鲁晓夫身边的。

勃列日涅夫和米高扬谈了很长时间,他们之间说了什么,无人知晓,但很快米高扬就走了出来,在出门的时候,他扭头看着勃列日涅夫,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你知道吗?在接到你的电话时,尼基塔对我说:“你知道吗?他们并没有什么迫切的农业问题。”他知道你们要干什么。”

“啊!”

勃列日涅夫愣住了,失声说道:

“那他为什么?”

既然如此,那家伙为什么还会回来?

“因为他不相信你们会这么干!”

一句话,险些让勃列日涅夫破防了,显然他没有想到赫鲁晓夫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就是他的天真了。

对此,勃列日涅夫沉默了一会,说道:

“就像我说的,我不是因为个人恩怨,而是为了苏联的利益!”

是的,我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苏联。

“好吧!”

米高扬点了点头,说道:

“我也是为了苏联。”

说罢,他就走进了赫鲁晓夫的办公室,他被软禁在那里,一见面,赫鲁晓夫说道:

“阿纳斯塔斯,他们真的背叛了我!”

赫鲁晓夫的语气中甚至带着一丝哭腔。

“他们怎么能背叛我呢?”

“是的,尼基塔,不仅仅只是他们,还有很多人,马利诺夫斯基早就下令冻结了全国军队,说没有他的命令不准调动。还有很多人,都参与其中了!”

随后,米高扬又说道:

“你知道的,我永远不会背叛你,我的朋友,但是,现在事情已如此了……”

接下来米高扬向他晓明了厉害,慢慢的赫鲁晓夫冷静了下来,他知道米高扬说的是事实。

“……如果因此造成苏联的动荡,那么代价将是不可想象的,会给西方国家以机会。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自尊心牺牲整个国家的利益。

为了苏联,有时候,我们只能牺牲个人利益,而且勃列日涅夫向我保证,如果你同意辞职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会对你展开批判,你的声誉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面对米高扬的劝说,赫鲁晓夫沉默了,他抿了抿嘴,说道:

“你知道的,我本身就打算退下来的,就是两年后。”

“我知道,可是他们等不了。”

“好吧。”

赫鲁晓夫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

“那么就让他们如愿以偿吧,如果他们等不了的话。”

说罢,他看着米高扬,说道:

“幸好,还有你,我的朋友!”

然后,他用力的握着米高扬的手,对他说道:

“你告诉勃列日涅夫,我同意辞职!”

14日上午,主席团会议继续召开,赫鲁晓夫就表示他愿意让位,但是那些对他的指控,是不能够被接受的。他说道:

“我最大的缺点和不足就是善良和轻信,也许还有一点就是我没有办法发现自己的缺点。

不过,就连你们今天在座的各位,你们也从来没有公开地和诚实地指出过我任何的缺点,你们也缺乏原则性和勇气。”

也正是赫鲁晓夫最后的这一番言论让在场的反对者们都感到羞愧万分,但是事已致此,覆水难收了!

赫鲁晓夫最后表示,他想写一份退休报告。

其实,退休报告早有人帮他写好了,最终赫鲁晓夫只是在那份写好的报告上签了字。

主要的内容,因为年迈再加上身体健康情况,决定辞去苏共第一书记,以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再加上中央主席团委员的职务。

赫鲁晓夫本打算再提一个要求,但是这个要求还没说出来,就被勃列日涅夫打断了,说这办不到。

至此,赫鲁晓夫老泪纵横,哽咽着说:“你们知道的,我本来就打算退下来的,我年纪这么大,事情那么多,困难那么多,我解决起来确实很困难。至于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历史总会给出有分量的公正的结论。”

立即召开了中央全会,勃列日涅夫主持了会议,发表了简短的开幕词,随后就是苏斯洛夫和谢列平对赫鲁晓夫的批判,会议宣布勃列日涅夫为第一书记,柯西金为部长会议主席。

全会只用了半天时间,这也是苏共历史上最短的一次全会,勃列日涅夫又别出心裁地搞了一个与赫鲁晓夫告别的仪式,赫鲁晓夫走进会议室之后,主席团成员全部起立,赫鲁晓夫一一地与他们握手告别。

在来到谢列平身边儿的时候,赫鲁晓夫还对他说了一句:

“他们也会这样对你的,或许会更糟。”

随后,《消息报》刊登了中央全会的消息和国家新领导人的肖像,苏联领导层发生更换的消息开始传遍全世界。

“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到苏联在非洲的行动。”

在这一重磅消息传来的时候,李毅显得非常平静。

他从来都泰山崩于面前不改色,哪怕是知道了苏联出现巨变,也没有表达出来过多关心。

别的他不知道,反正谢列平等那些四十来岁的年青人,肯定会失算的,他们很快就会被搞掉。

那些天真的年青人,压根就不知道,他们的权力来自于那里,又应该依靠什么。

“阁下,埃赛的农场,似乎一直都是勃列日涅夫的功劳,他是不会在那里做出让步的。”

张哲远提醒道:

“我知道,所以,我们要让他明白,他需要农场,我们也需要,如果他想搞我们,那么我们也会去搞他的,我们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

事实上,李毅安喜欢赫鲁晓夫这个人,同样也不反感和勃列日涅夫打交道,毕竟,这种事情无非好恶。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要么天下一片太平,要么大事接踵而至。

就在全世界还震惊于苏联剧变时。

十月十六日下午,大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爆炸成功,核俱乐部里又加入了一名成员。

相比于苏联,这个消息对长安的冲击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而在消息传来时,李毅安也只是“哦”了一声。

再一次显现出了他过人的心理素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