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536章 新型战略运输机(第三更,求订阅)

没有任何人会放弃吃到嘴里的肥肉,不到万不得已,更不会放弃能挤出牛奶的奶牛,这是基本的常识。

对于英国来说,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如果没有内部外部的压力,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自己的殖民地的,毕竟,那是大帝国几百年的家业。

但是现在已经是时过境迁了。

毕竟在二战结束之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是以瓦解英国以及法国的殖民帝国为基本点,或许这两个超级大国在某些问题上是有冲突的,但是在瓦解英法殖民帝国的立场上却是一致的。

可以说,战后虚弱的英国就像是一块肥肉一样,被人虎视眈眈的盯着。

苏联如此,美国同样也是如此。

别说他们了,哪怕就是自己人,也在旁边看着呢,等待着吃个满嘴流油的机会。

比如SEA,这些年来就一直致力在帝国的遗产中分上一杯羹。

不,作为帝国的忠臣,SEA一直都是致力于维护大英帝国利益,这一点不仅是官方高层的态度,就连同企业,同样也是如此。

“我们需要一种航程不低于7000km的运输机!”

在南洋航空工业公司的会议室内,空军代表提出了他们的要求。

“它的载重量应该在七十吨以上,可以搭载重型坦克……”

在军方代表的介绍中,作为航空工程师的张廷鹏,只是默默的抽着烟,他知道为什么军方会在新年到来时,发出这个研制订单。

受限于经济,军方对于武器装备的研制,一直都是相对保守的,比如战斗机仅仅只研制一款单发的F2,至于重型战斗机,则通过引进改装F4来降低成本。

甚至就连同航空工业公司与英国合作研制的3倍截击机,也是“国际战斗机”,与军方基本上没有任何关系,毕竟,那款飞机并不是军方买单的。。

至于运输机,在“超巨人”等飞机严重落伍的情况下,军方都没有考虑研制新型运输机取代它们,而是从美国引进了C130运输机。

并不仅仅只是因为C130运输机性能优越,而且还是美国根据“联合防御计划”提供的援助,更重要的原因是,军方希望降低武装装备的采购成本。

在降本增效这个问题上,军方一直都是身体力行的,在军方要求研制坦克、火炮等重武器的同时,军队的轻武器比如AR15步枪,M240机枪,都是购买专利或者授权生产,这大大节省了研发成本。

至于运输机,研制一款运输机需要几亿元的研制经费,在这种情况下,军方更倾向于对外合作,同样引进来降低军事成本。

不过,在运输机的研制上,军方显然要失望了,去年,美国的C141,在军方等待之中试飞了,可是然并卵,C141太过于细长,不适合运送车辆。

让原本计划通过引进c141来解决战略运输需求的军方一下子失望到了极点,因为这并不符合他们的需求。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自己研制。

现在张廷鹏翻看的正是新型战术运输机的研制指标。

看着手中的报告,他说道:

“新的运输机必需和C-130一样具备短场起降能力;飞机的起落架和高升力装置使满载时能在2438米长的跑道上起飞,915米长的跑道上降落;满载航程至少为4500公里;机身内部须能容纳大型物品,包括正在研制的VT2型主战坦克;飞机须能在拥挤的停机坪随意进出,且能在满载及五分之二燃油的情况下,在2%的斜坡上后退。……”

翻看着军方提出来的C-X战略运输机的需求草案,的眉头皱成了一团,说道:

“要求非常严苛啊!”

军方的代表则说道:

“是啊,这些性能指标,对动力和气动设计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和过去一样,我们只要最好的!”

就这样,会议室里的军方在那里提着要求,工程师们不时的写画着似乎是在清理着思路。

“……现在,我们对于新型运输机的需求很强烈,24个月,我们希望在24个月内,看到原型机试飞可以吗?”

24个月!

这是在开玩笑吗?

在会议室里一片哗然的时候,作为总工程师的张廷鹏还是跟先前一样,只是在那里默默的抽着烟,好一会儿才说道。

“我们尽量争取吧。”

第一批特遣队员出身的张廷鹏,虽然是航空工程师,但是现在他的身上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

“那就麻烦诸位了。”

等到会议结束之后,的心里基本上已经有了方案,其实,很早之前他就已经有了方案。有时候,人总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

早在多年前,面对超巨人运输机的落伍,他就已经在开始着手设计新型喷气式运输机。

现在军方提出的方案只不过是再一次激活了他曾经的想法。

会议这边刚结束,那边就有人走到了的面前,作为张廷鹏的学生,左明杰在老师面前显露出了真实的想法,对着他吐槽了起来。

“老师,你看在军方终于想起我们了,过去,您三番五次的要求研制新型运输机,可是都被他们以种种理由借口推脱了。”

“是啊,现在知道着急,可是当初呢?当初早干嘛去了?”

听着同事和学生们的抱怨,张廷鹏却用一种极其平静的语气说道:

“没有办法,军用运输机和客机不一样,像这种远程军用运输机,我们的需求量不大,而且市场也不广阔。

我之前计算过,即便是我们通过对外出口可以争取一些订单,但它的总产量不会超过200架,平均到每架飞机上仅仅只是研制经费就超过了200万……”

抽着烟的张廷鹏,看着众人然后说道:

“然后再加上制造成本,企业利润,咱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竞争力。

要是出口不了的话,到时候成本只会更高。”

说完这句话之后,张廷鹏又说道:

“这也是为什么军方,为什么会从国外引进大量武器的原因,因为,自己研制确实非常贵啊。”

“老师,说的这个我知道,就是防护装备公司那边主张的抓大放小。”

所谓的抓大放小就是自己研制一些核心尖端武器装备,武器装备的子系统可以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加以引进。

其实,这也是身处西方世界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直接从西方国家引进大量的武器装备子系统,并将其整合在自身的武器之中,从而降低整体成本。

在这个时候,没有哪个国家意识到,这样的跨国军事装备合作,实际上就是军备竞赛中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苏联要为军队研制所有的一切!

“所以,我们在研制运输机的时候,也要贯彻这一原则,如何抓大放小?”

张廷鹏看着在场的同僚和学生们说道。

“就像我们在研制客机时一样,可以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从美国以及欧洲引进相对成熟的子系统,然后,把他们整合到我们的运输机制中。”

当然这样的方式可以被讽刺为这是不折不扣的拼装货,但是通过引进成熟的子系统,确实可以大幅度降低研制成本。

而且美国在建立北约以后,在北约内部推行统一的武器标准。这些武器标准小到步枪弹药规格统一,大到后勤流程、战术战法统一标准。

这让美国能够短时间内集合北约盟军,充当美军的打手,也让这一套标准在西方国家中扩散开来,被大多数西方国家所接受。

所以,北约的武器标准下,很多子系统都是可以通用的,如此一来也就不需要进行重复研制了。

而这恰恰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军事装备体系之中最大的优势,只不过这个优势,别说是现在了,哪怕就是到了新世纪,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认识到的。

反而还会有很多人在那里洋洋得意的去讽刺这一些国家的武器根本就是拼装货。

就这样众人在会议室里商讨了很长时间,很快他们就敲定了一些基本的参数。

等到会议结束之后,站到了地图前,然后拿着尺子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似乎是以本土为中心,画了一个圆,很快就找到了目的地,用笔在东非的位置画了一个。

左明杰有些疑惑的看着老师问道。

“老师,你在算什么?”

“在推测军方的目的地。”

“什么?”

“从航程上来看,军方需要的应该是一款可以直飞东非的运输机,”

张廷鹏把尺子收了起来,然后说道:

“也就是说机的最低标准就是能够从本土飞到内罗毕一带的机场。”

一边说话,张廷鹏一边点着头,在他基本上明白了军方的真实想法。

“老师,您的意思是我们在设计飞机的时候,最低标准就是按照这个要求进行了。”

左明杰想了想,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用意。老师是通过总行程在地图上画他圈,然后,找出对相应的目的地,从而弄清楚军方的意图。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军方需要的不是飞到太平洋另一端北美本土的运输机,也不需要飞到南美,一来是不现实,航程太远了,二来,则是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即使是偶尔有需求,用加油机空中加油,也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需求。

既然排除了这个方向,那就只有西部航向了,一个是东非,一个就是中东,而SEA在这两个地区恰好都存在着一定的利益。

“对,我们作为工程师必须要揣摩客户的想法。”

看着地图,张廷鹏接着说道。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制造出让客户真正满意的飞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