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519章 幸福就是血汗工厂(第一更,求订阅)

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这辆停在小站旁的火车,宛如一头年迈的老牛,背负着沉重的铁枷、轰隆隆的启程了。

韩国是贫穷的,从这辆火车就看得出来了——火车还是殖民地时期遗留的大连的满铁沙河口铁道工场制造的老式蒸气机车,这种蒸汽机车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淘汰了,只少数国家仍然继续使用着。

可是在半岛,老式的蒸气机车仍然发挥着余热,不是韩国人不想换,主要还是美国援助太少,自己又太穷。

买不起,就只能缝缝补补三年又三年了。

火车启动的时候,拥挤的车厢里面变得安静了下来,车厢里拥挤着的大都是到城市里务工的年青人,韩国的乡村,所有的村子都是一样的贫穷,很多年青人,这般刚满十五六岁,就离开村子到城里去,虽然不见得能找到工作,但至少不用吃家里本就不多的粮食。

随着火车轰隆隆的向前行驶着,一个又一个村子从列车车窗外划过。

天色依然阴沉沉的,看不到一缕阳光。

这样的天气,似乎就是韩国应有的颜色——贫穷且落后。

包括汉城周围的乡村,亦是如此。

许多村子里基本上和一百年前没有什么区别——到处都是低矮的茅草房。

砖瓦房屋的在韩国是极其少见的。

至于那些看起颇为现代的小洋楼,别说是村子里了,就是在镇子里,也是难以看到。

除了遍地的贫困之外,韩国的森林覆盖率也很低。

许多山坡上都是光秃秃的,只有稀疏几裸大树,看不到多少植物。

这也是有原因的,这个年代,许多老百姓家里都烧不起蜂窝煤,至于液化气那种高大上的燃具,也是闻所未闻的。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韩国百姓都会跑到山上去砍柴。然后用这些柴火煮饭,做菜、煮猪食。

由于柴草的生长周期远远抵不上老百姓滥砍滥伐的速度,再加上老百姓们对柴火的消耗量又很大。

所以,山上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了,到处长满了野草,不过即便是野草也长不了多久,因为最近两年,韩国纺织业初见发展,随之而来对绵羊毛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很多韩国人在乡村养起了绵羊,靠山吃山。

人砍柴,羊吃草……

只能说,贫穷是生态环境的第一大敌。

虽然天气很是阴沉,但丝毫影响不到火车上那些打工仔和打工妹的心情。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工作是很难找的,能够成功的找到工作,哪怕只是管一日三餐的工作,那也是十分幸运的一件事了。

所以,在火车上,人们都在那里憧憬着抵达汉城后,能够一天吃三顿的美好时光。

不过,人们的美好憧憬会伴随着火车的进站而结束,在火车于在铁轨上停稳之后,月台上立即就像炸开了的锅似的。

数以百计的人们,会争先恐后的往火车上挤。

那些挤不上来的,就从窗户里爬上来。

爬不上来的,就在下面大喊大叫,或者是大声骂着“西八”。

然后,火车再一次驶离开。

在列车驶离之后,坐在座上的男人,又一次对面前的女孩说道:

“佳美,不要怕,有我欧巴在,哪怕就是工作再难找,肯定也能找到工作,你只要好好的跟我在一起就行了,等到了仁川之后,咱们进了那个工厂,就可以天天享清福了,天天住在工厂宿舍里头,上上班,干干活,早餐,午餐,晚餐,一天三顿,要是赶上的加班的时候,一天能吃四顿呢!

等发工资放假的时候,再出去看看电影,SEA的电影,然后再吃上一碗杂酱面,那日子,快活得像神仙哦……”

这个家伙一边吹嘘,一边挑着眉毛。

那神情,说得工厂里面真有多么美好一样。

其实,对于韩国人来说,什么血汗工厂,不血汗工厂的,他们一点也不在意。

毕竟,能吃饱饭,就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李佳美是个第一次出远门的女孩,以前从来没有走出过村子,至于什么血汗工厂不血汗工厂的,也不怎么了解。

对于工厂里面的生活,被男人这么一说,自然是深信不已。

但是跟她一起离开村子的,李铁男却警惕的很,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他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免费的午餐。

如果工厂真的有他说的那么好的话,全韩国人估计都跑到工厂里了,那么好的地方又怎么可能轮得到他们呢?

因此,对于这个家伙说的话,他连一个字都不相信。听他这么一说,他立刻就将脑袋扭到一边。

看都不想看这个家伙一眼。

不过不想看归不想看,李铁男还是小心着唯恐这家伙骗走了堂妹,毕竟,堂妹长得很漂亮。

不过,他并不需要提防多久,只过了两个多小时,火车就抵达了汉城,没办法,半岛不大,坐火车也就是几个小时的功夫,

和所有人一样,第一次来到汉城的李铁男和堂妹李佳美,都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很新奇,一出车站,他们就好奇的张望着周围。火车站前到处都是背着或者提着大包小包的男男女女。

其它人大抵上也都是如此,在火车站附近,总会有一些人打量着这些人,要是看到单身或者两三个年青女人,就会有几个模样英俊,打扮入时的男人走过去,几番勾搭,便把女人勾走了,至于女人会到什么地方?可能是妓院,也可能是舞厅,总之,有各种各样的可能。

不过,对于李铁男堂兄妹两人,很少有人会感兴趣,毕竟旁边有男人盯着。

除此之外,在火车站附近,还有一些人在那里举着纸牌,吆喝着“工厂招工”,往往,这边声音一落,那边就围上一群人,人们七嘴八舌的问着工厂的事情。

什么收入啦、伙食啦,如此种种。

很快,就有人被说服,和其它人一起坐上卡车,前往仁川的工厂。

韩国的工厂以仁川数量最多,高达好几百家,大都是这些年从海外吸引来的投资,而且都是一些玩具厂、服装厂或者鞋帽厂,其中以SEA老板投资的工厂数量为最多。

而李铁男兄妹两人去的那家工厂,就是这样的工厂——而且还是火车上的那个家伙介绍的。

因为第一次出门的李铁男,压根就不知道应该相信谁,不过还好,那个叫金仁昌的家伙,虽然嘴上说的工厂像天堂似的,但他口中的工厂确实是存在的,甚至还是仁川最早的几家工厂。

不过和仁川所有的工厂一样,这家服装厂同样也是血汗工厂——每天需要工厂15、6个小时,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宿舍里。

在卡车将要进厂的时候,金仁昌指着工厂大门说道:

“铁男,佳美,你们看,工厂到了,我没骗你们吧……”

“这就是工厂吗?”

人们纷纷站起身来,看着这座工厂,他们早就被忽悠得一愣一愣,巴不得能够早点进入这个天堂一样幸福的工厂厂里面去上班。

对于这些来自乡下的人来说,天堂是什么?他们并不知道,许那些传教士对于天堂有这样那样的描述,但是对于这些乡下人来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天堂,那就是能吃饱饭的地方,只要能吃饱饭,那个地方就是天堂。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而一路上人们所讨论的正是——在工厂之中,工厂每天管三顿饭,而且每顿都能吃饱。

“一会儿进了厂子,咱们正好赶上饭点,到时候大家都能吃上白米饭。一碗吃不饱的话还能再吃一碗。”

作为厂里的老工人,金仁昌在那里炫耀了起来。

“那我要是能吃三碗呢?”

李铁男有些紧张的问题,从小到大他的饭量一直很大,所以从小到大从来没吃饱过。那年18岁服兵役的时候,他以为自己到了军队就能吃饱了,结果到了军队之后发现……还没有在家吃的饱。

“哪怕你就是能吃4碗,只要你能吃的下去,就不会有人拦着你,不让你吃。”

金仁昌得意的炫耀道。

“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到这些外资工厂吗?

不仅仅是因为工资高,最重要的是人家真的让咱们吃饱饭,一碗不行就吃两碗,两碗不行,吃三碗。”

天底下居然有这样的好事儿?

在这一瞬间,李铁男有些不太淡定了,他压根儿就不相信天底下会有这样的好事儿。

居然可以让人随便吃饭。

“欧巴,这里真的可以随便吃饭吗?”

李佳美也有些不太相信了。

“放心吧,虽说在工厂里干活儿是辛苦了一些,但是,吃饭真的可以吃到撑。”

说话的时候,金仁昌有些感慨的说道。

“其实过去我也不太相信,可到了这里之后才知道——什么是吃饱的感觉!”

吃饱!

别说是金仁昌了,汽车里的其他人基本上,在他们的记忆里从来就没有吃饱饭这一说。

在李铁男兄妹和其它二十几名工人坐着招工的大卡车满怀期待的进入工厂的时候,站在办公室窗边的马志伟,叼着棉兰佬产的雪茄,颇为得意的说道。

“这也是一个机会啊……”

作为最早在韩国投资的人,在过去的几年间,马志伟的这间服装厂,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由小到大,仅仅只用了五六年的功夫,就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几千名工人的大厂。

按道理来说,他应该满足了。

但就像当年身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马志伟,不甘于平庸一生一样,他现在同样不甘于现状。

“也就是三四年的时间,要是抓住机会的话,回报肯定会非常丰厚的……”

嘴上这么说着,马志伟便走到了办公桌边,又一次翻看着桌子上的那份报纸。

报纸是今天的,虽然是韩国的报纸,可马志伟阅读起来一点也不困难,因为报纸上都是方块字,在韩国方块字早就取代了谚文,无论是在官方,还是民间层面上,原因无他,太多的韩国人想要到海外务工,所以他们都在努力的学国语。

不过,对于这些东西,马志伟一点都不关心,他所关心的是报纸上的一篇新闻,这则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的新闻,刊登在几个大块新闻中间的,篇幅不大,只有豆腐块大小。

他拿起报纸又一连读了好几遍。就在他看着新闻的时候,心里的那个念头就坚定了下来。

换了普通人,他们会对那则新闻看上一眼,然后就抛之脑后,可是马志伟并不是那样的人。

他是一名商人,而且还是不甘于现状的商人,而且他很擅长抓住机会。那则晚报上的消息看不太分明,上面的标题是九点铅字印的,内容说的是韩国计划修建高速公速。

这个新闻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但是只有商人才知道其中贮藏的商机,而新闻的标题非常简单:

朴统领会见SEA高速公路专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