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496章 南美惊变(第二更,求订阅)

“什么!”

在得知定价的瞬间,张森这位大众公司的副总经理,就失声惊叫道:

“我的天啊,你们确定吗?”

“是的,已经定下了,3500卢布!”

古谢夫的回答,让张森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形容内心的震撼了,无论如何他都不相信一辆只能卖1000卢布的汽车居然可以订到这么一个高价。

受到来自俄罗斯式的震撼之,好一会,他才说道:

“部长先生,你应该知道,我最初的建议是1200卢布,我认为这个价格是符合你们国情的,也有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毕竟,我们并不是制造奢侈品,汽车只是工业品而已,只有充分普及了,才能进一步推进技术的发展。而价格是推动汽车普及的第一因素。”

不得不说作为外国投资人,他对于作方是极其负责的,并不仅仅只是把生产线和汽车技术卖给他们而已。

“我知道,所以,我们最初的打算是1300卢布,可是……”

古谢夫用一种极其无奈的语气说道:

“最终的决定权并不在我的手中!他们认为价格太低的话,可能会拉低汽车的档次,而且不利于人们的奋斗。”

最后他有些无奈的耸了一下肩膀,好像也认同了这个道理,其实这更多的只是一种接受罢了。

只能说米哈伊尔有些保守了,在另一个世界,几年后当引进意大利菲亚特的拉达汽车投产后,他们定下的价格是每辆7000卢布!

而也正因如此,VAZ成为了苏联生产的最先进轿车,更是很多苏联百姓的终极轿车梦,有了VAZ轿车等同于实现了他们的终极梦想。当时苏联百姓订了一辆VAZ后等个一年才交车是常事。

而现在,也不过才3000多卢布而已,简直保守到了极点!

其实,这也正是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品价格也是人为制定的,很多时候都是背离本身的价值,这样的经济体制有没有竞争力,无从知晓。但是价格上嘛,肯定是一言难尽的。

也正是在这一刻张森感受到了什么是来自苏联的震撼,他的心里翻腾着一个念头——震撼!

不过,其实这也是苏联人了解苏联人,如果不把价格定高点,又怎么能够体现出来它的先进性,并且成为苏联百姓的终极轿车梦想呢?

几天后,带着这种震撼,张森踏上了归途,在返回的长安的飞机上,他不时的在纸上书写着。

“……就是说,一辆3600卢布的轿车按官方汇率算下来就是4000美元。同时期,大众的“Charites”轿车在欧美市场卖多少钱?

最新款式的价格在1800美元到2000美元一辆!”

用铅笔在这个数字上面狠狠的画了两道,然后张森说道:

“真的很难想象啊。他们居然卖出了比美国还要贵出一倍的价格。”

相比于这样的高价苏联人的收入是远远不如美国人的,可即便是如此又怎么样?

他们仍然可以把一辆汽车卖出天价来,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很长时间,你这款汽车都会受到市场的欢迎,因为在这个市场上压根儿就没有比他更好的汽车了。

甚至这款汽车还会成为高级的代名词。至少相比于苏联制造的那些汽车而言,它在技术上以及可靠性上都是遥遥领先的。

经理的话音刚落。一旁的助理马鹏程就跟着说道。

“是啊,件事儿简直就是有些不可思议。一辆老款的轿车居然能够卖到这样的高价。”

话音稍微顿了顿,马鹏程像是想到什么似的,说道:

“哎,这么算起来的话,真的非常可惜呀,如果这座工厂是一座合资工厂的话,那么我们在这里卖一辆车所获得的利润,差不多是在其他市场上的十几倍。”

助理的话让张森点了点头,不可惜的说道。

“是啊,这么说起来实在是太可惜了,就像咱们在海外的工厂,每辆车的利润并不比在本土生产高多少,可是在俄国……”

提着俄国的同时他又加重了语气,用充满可惜的语气说道:

“可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俄国。”

才是最让人可惜的地方,尽管他们和俄国人进行了合作,但是这间工厂完工之后和大众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是啊,即便是我们到匈牙利去投资,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

这些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会开出这样的高价。

不过尽管如此,来自俄罗斯的震撼仍然让他们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他们过去从不曾意料过的市场。

这个市场或许是封闭的,但是如果能够打进去的话,那么肯定能够获得极其丰厚的利润。

就这样飞机一路向着南方飞去,十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了长安国际机场。

和普通乘客一样,通过本国人通道经海关检查后,张森和马鹏程几人就回国了,在马鹏程和其它几名职员乘车离开后,张森则坐着他的司机开的“Charites”轿车驶离机场的前门。

“Charites”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候,张森这会只想回到和平大饭店公司长期包房里痛痛快快地洗上一个热水澡,然后吃一顿餐厅送来的晚饭。再美美的睡上一觉,然后再乘飞机返回东宁。

长安只是中转而已。

坐在车上的张森身子向后仰着,他点燃了一根香烟,一边抽着烟,一边看着车外,很快,汽车就进入市区,在进入市区后,他则说道:

“一会有卖报亭的话,停一下。”

当汽车开到路边的报亭停下后,司机立即下车按他的吩咐买了两份报纸,然后递给他一份晚到的《长安晚报》。报上最新消息栏里有一则消息进入了他的眼帘。那则消息是刊登在第二牌的中间的。

看到这个新闻后,张森不禁愣了愣,接着又一连读了几遍。

晚报上的消息看不太分明,上面的内容说的是巴西。

一个南美洲的国家。

消息的标题是:

巴西发生军事政变。

就在他看又一次看着新闻的时候,一个念头开始形成了。换了别人;对这则新闻视若无睹,毕竟,那里是遥远的巴西,可张森并非那样的人,他是一个商人,总能在很多事情中看到机会。

其实,看到机会的并不仅仅只有他。

3月31日,里约热内卢枪声大作,巴西军人终于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倾向于苏联古巴的古特拉原政府。右翼军人政府上台,和所有的政变军人一样四处抓捕“异见人士”。

换照有些术语来说,就是——一夜之间巴西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当整个国家陷入白色恐怖之中的时候,在美国大使馆里,美国大使和中情局的官员在那里开起了香槟。

“为了我们的成功,干杯!”

在干杯后,大使说道:

“现在,我们很庆幸,巴西又一次重新回到了自由世界的怀抱!”

是的,相比于越走越远,不断朝着古巴方向走去的古特拉政府,这场军变终于把这个国家拉了回来。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这都是一场胜利,一场属于美国人的胜利。

作为美国驻巴大使林肯·戈登在放下酒杯的时候,说道:

“好了,现在这里情况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现在胜利来的问题,就是权力的交接了。”

说罢,他看着中央情报局派来的威尔森,问道:

“威尔森先生,你认为将军他们会交出权力吗?”

“大使先生,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巴西是一个没有军事传统的国家,我相信卡斯蒂略·布朗库将军,在局势稳定之后,肯定会把权力交还给民选当局的,当然,现在这里的局势还离不开他以军人。”

在威尔森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底气是十足的,毕竟巴西这个国家和其他的南美国家不同,他并没有军事传统。

这种所谓的军事传统实际上是军人统治国家的传统。在南美国家中这很正常,也正因如此,军事政变是层出不穷的。

但是巴西自从巴西帝国被推翻之后,巴西合众国就像美国一样,虽然两党争执不断,但是军队一直处于中立状态。

在这个有着优良传统的国家,军队又怎么可能在政变之后掌握权力呢?

当然了,那些政客们也绝对不会容忍军队那么干的。

“确实,没有军队的弹压,古特拉和他的支持者们,是不可能轻易交出权利的,所以,就现阶段来说,这里的局势还离不开军队。”

林肯·戈登大使想了一下,然后说到:

“嗯,安排一下,我们之间见个面。”

他所说的我们当然是他们之前已经选择好的那位巴西总统了。

虽然美国已经表示了对这场军事政变的支持,但是他们并不支持。巴西在军事政变之后变成军政府。

所以除了那位参谋长之外,他们还选择了一位政客,至于总参谋长不过只是工具人罢了。

工具人当然应该有工具人的觉悟了。如果他没有这方面的觉悟的话,那么就——帮助他提高觉悟。

“好的,我会安排一下。”

威尔森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但是如果是你现在和他见面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将军的不满。”

听着威尔森的提醒,林肯·戈登想了想说到:

“没有这个必要,一直以来都是他们需要我们,如果我们表现的太过于重视他们,那么,这些巴西人肯定会忽视我们的利益。”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戈登的语气中充满了美国人的那种自负。

这种自负是其实所有美国人身上都有的,毕竟现在大漂亮,可是蓝星第一。

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们的言语之中难免的会流露出这样的自负。

“好的,我明白了。”

随后威尔森就安排起了大石和那位候选人之间的见面,只不过有些出乎他意料的是在大使去见那位候选人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在大使馆外一直有军方情报机构的监视着。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卡斯蒂略·布朗库将军的指控部之中,面对这个意料之中的消息,卡斯蒂略·布朗库将军将没在慌张,他只是默默的思索了一会,然后说道:

“准备汽车,我要去一个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