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328章 人与人各不同(第二更,求订阅)

南洋到是不是天堂?

每一个人都有其各自的看法和见解,但是对于南洋人来说,他们大抵上都是幸福的。

幸福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感受。

和很多人一样,如果有人问赵德亮——“你幸福吗?”,大抵上他也会一愣,然后只会觉得这么问的人是傻掰。

这还需要问题吗?

和往常一样,在孩子们去学校后,赵德亮看着正在照顾着小女儿和儿子的妻子,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笑容,虽然岁月在妻子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是在赵德亮眼里,妻子永远都是最美的。

“在看什么?”

“看你。”

丈夫的话,让玛丽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她很喜欢丈夫的这种眼神,让她总觉得自己还很年青。

虽然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她仍然提醒道:

“好了,别光顾着看,记得今天到事务所登记一下,找个建筑工人过来,尽快把避难所建好。”

“嗯,我知道了。”

赵德亮点了点头,上班前把孩子们送到托儿所后,他就趁着空去了趟职业介绍所。

在南洋,无论长期雇工还是短期的临时雇工,都需要到职业介绍登记,这既是为了规范用工,确保工人福利待遇,而另一方面来说,则是为了控制——通过对工作机会的掌握,官方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迫使一些潜在的威胁主动离开。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的用工登计,一方面是为了对接中学教育——通过企业与普通中学和实业中学的对接,确保学生的教育工作,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打击黑劳。

在过去的十年间,随着进入南洋门槛的不断提高,面对越来越难进的南洋,总有一些人通过偷渡的方式来到南洋。因为深知非法滞留的黑劳危害,所以,即便是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南洋对于黑劳的态度仍然是坚决的——严格控制即捕即解。

撕护照之类的手段在这里也没用,唐人可以直接送到暹罗、马来亚、星加坡、棉兰老以及泗水两国三区,外人甚至可以送到非洲。

但相比之下,最有效的手段还是从源头上管控——通过对工作机会的掌握,确保黑工在南洋没有生存空间。

哪怕是赵德亮这样的普通人,临时雇佣个建筑工人,也要到职业介绍所登记信息、报价,再由介绍所发布信息。

虽然繁琐一些,但确实把黑劳的生存空间压缩到了最低。

对于此,林康等人的感触是极其深刻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虽然来到了南洋,但是他却发现,这里压根就没有他的生存空间。

又一次,看着报纸上的职业信息以及职业介绍所的位置,想着那些登记了的人们,林康的眼里满是羡慕,在这里,只要有身份证或者侨民工作许可证,就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得到一份工作——不仅有国民年金,还有医疗保险以及公积金,可以说,只要有了一份工作,生活无忧不说,还可以住上国家提供的房子。

除了没有领导们的领导之外,或许这就是他们口中的那个物资极其丰富的社会吧!

可问题是,这一切只属于南洋人,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南洋人……要是我早生个十几年,也早就是南洋人了……”

心里这么想着的时候,公共汽车到站了,

突然,林康的余光看到邻座上,可能是先前那个男人遗落的挎包,在发现挎包的主人不在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拾起来,等到下车时,看了看包,他想了想就拎起这挎包,然后就下了车。

很快,在附近公共厕所里,看着包里的东西,林康激动的喃喃道:

“这下好了,这下好了,我发达了……发达了……”

他之所以会如此激动,是因为包里装着一些证件,不仅有身份证,建筑工人资格证,甚至还有一张工单,有了这个证件,不就意味着,再也不用担心工作了吗?

“长安是不能呆了,要不然,就去,去……”

想了想,林康自言自语道:

“去其它地方吧,只要离这个地方远远的,就不用担心身份曝光了!”

不过,林康并没有立即离开了长安,而是拿着那张工单去了雇主那里——工单上的日期是排在一周后的,他倒也不担心被识破身份,而且他也需要这笔工钱!

次日上午,当林康敲开赵德亮家的房门时,接过工单看了一眼,赵德亮疑惑道:

“这么快就来了?”

“老板,临时调整了一下顺序,你看什么时候开始?”

当天,林康就在赵德亮家的后院忙活了起来,在港岛当过建筑工人的他,倒也还算内行,为了赶工期,他每天甚至会多干上两三个小时。

“这个工人好像不太一样啊!”

透过厨房的玻璃窗,看着窗外干活的工人,玛丽有些疑惑的说道:

“老公,你注意到没有,他天天都会多干几个小时,这样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她口中的麻烦,指的是工人加班。

“我们雇佣的是短工,有约定的工期,他想尽快干完,估计是想多挣一点钱吧,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可能他确实需要钱吧。”

需要钱?

玛丽甚至都有些迷茫,虽然赵德亮很多时候都会存钱,但是在她看来压根儿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存钱,毕竟,在这里房子不需要花钱的,医疗同样也是有保障的,毕竟是养老,也没有任何问题,既然如此,还有必要存钱吗?

或者说有必要那样拼命干活存钱吗?

虽然玛丽有些茫然,但是她知道这也是很多唐人的习惯。不过很多唐人正在改变那种拼命挣钱,省吃俭用只是为了存钱的生活方式。

那种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在玛丽和很多看来是不人道的。毕竟原本人之所以努力工作,挣钱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吗?

可是,这很多唐人看来并不是这样的,他们总是背负着很多责任,个人的,家庭的等等。

不过,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这些的习惯不断的改变着他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生活了。

也正因如此,现在猛的看到一个干活如此拼命的人,玛丽才会如此的惊讶。

“现在这样的人真的很少这样了。”

心里如此感慨着,赵德亮往窗外看了一眼,说道:

“毕竟,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建避难所,工人很紧张的……”

说话时,赵德亮又看了看天,然后从冰箱里取出两瓶芬达,打开后,便走到了院子里,对着正在干活林康说道:

“李老弟,先歇一歇,喝瓶汽水……”

有时候人生的际遇就是如此,充满了某种巧合,拾到的一个挎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至少在某种程度上。

一周后,挣了整整130块钱的林康,终究还是踏上了前往中兴的客船,虽然可以坐飞机,但是生怕暴露身份的他,还是选择了坐船,不过,陈慧并没有和他一起离开,在林康乘船离开时,陈慧却主动到了移民局“自首”,当然了,南洋是不可能因此给她发身份的。但是作为唐人,她可以选择到其它地区。

几天后,陈慧就坐上了遣返棉兰老的飞机。

在飞机起飞后,从空中看着地面上的城市,陈慧默默的想到。

“我还会再来的,等考上大学的时候……”

虽然已经二十一岁了,但是陈慧有她自己的计划,按照她的计划,等到了棉兰老办好身份之后,她就会一边务工,一边上夜校,然后参加高中学力水平测试,最后她会考进南洋的大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梦想。对于很多人来说,南洋才是他们的梦想之地,至于其他的地方,仅仅只是其他地方而已。

其实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当初在港岛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难民的方式前往东南亚的其他地区,那些地方都需要唐人,需要劳动力。

只不过,几乎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南洋梦。

但凡是有一丝可能他们都会首先选择南洋。

当陈慧搭乘的飞机离开长安向东飞去时,一架从港岛飞来的C717刚刚飞抵长安,从空中向下望去,飞机上的高秉洁看着地面上的城市时,表情不由的一阵惊愕,甚至失声说道:

“这里怎么比港岛还……”

话到嘴边,高秉洁意识到似乎不应该这么说,倒是她身旁的金良铭则笑着说道:

“比港岛还繁华,这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灯红酒绿,高大姐,南洋很多国家都是不同的,这里号称是“资本家的国度”,整个国家都属于一个大资本家,灯红酒绿自然更甚上几分。”

接着金良铭又特别强调道:

“虽然繁华,但是在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资本家对人民的压榨,我们要用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

“金经理言之有理。”

高秉洁点了点头,然后正色说道:

“等见到秉涵之后,我一定要和他好好的说说这些道理,劝他不要念恋这些,尽早回国参加建设……”

“高大姐,这么深明大义,想来令第肯定也是如此,而且他肯定也是想家,想念老母亲的。”

金良铭说出这番话时,又特意打量了一下身边的这位主任,心里不禁感慨起来,这人和人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人家是高级干部不说,就连弟弟也是南洋这边的知名人士——宇航员!

这样的人物,要是能争取过来的话,那么肯定是一次政治上的胜利!

这可是能上报纸头条的新闻。

不过,难度很大啊,现在愿意回去的越来越少了。

“金经理所言甚是,是我唐突了。”

高秉洁再一次抱歉,然后又问道:

“那我什么时候去联系他?是刚去就联系他还是等上两天?”

她的言语中带着满满的期待,完全是一副急不可待的模样。

“稍微等上两天,然后再给高先生打电话就行。”

金良铭特意强调道:

“高大姐,你现在是来这里谈生意的,所以,先以工作为主,至于探亲嘛,可以往后放一放,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哎,看我,有些激动了,还是工作要紧,工作要紧。”

随后,她就把目光投向窗外,那双眼睛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与20多年没见的弟弟,见上一面。

看着地面上的城市时,她的心里同样有着很多疑问。

这个城市怎么会如此繁华呢?

林立的摩天楼还有耀眼的灯河。所有的事物看起来都是如此的陌生,但是却都在向她透露着一个信息——这里是如此的繁华。

这就是南洋吗?

就是那个“完全被资本家所统治的国家吗?”。

高秉洁的目光中带着不解和疑惑,不过,更多的却是期待,期待着与久别的亲人的重逢,这才是她来这里的目的,至于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