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307章 南洋才是超级大赢家(第二更,求订阅)

“你们才是真正的大赢家!”

一个爱好和平的苏联,这难道不是胜利吗?

原本只是需要一个台阶的赫鲁晓夫,在听到李毅安说出来的这句番话之后,他整个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默默的沉思了一会儿,看着李毅安说道:

“好吧,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只能这样做出一些牺牲了。”

是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赫鲁晓夫的内心是激动的,这绝对是妥妥的胜利啊!

在古巴的军事冒险不仅让美国人撤回了他们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而且还在政治上获得了加分——全世界都会看到一个爱好和平的苏联。

这样一来,美国人一直以来对苏联好战,一心扩张的谣言自然是不攻自破了。

嗯,可以再强化一些。

想到这,赫鲁晓夫立即动了回去修改录音和信件的想法!

必须要让全世界都看到为了和平是如何做出的巨大牺牲!

对!

必须要这么干。

那封给肯尼迪的信还需要再进行一些修改和润色,必须要强调苏联为了和平做出的牺牲。

想到这儿,赫鲁晓夫对李毅安抱歉到。

“李,我的朋友,现在局势还非常紧张,我还需要去处理一些事情,真的非常抱歉,如果下一次,你来莫斯科的话,我一定会好好的接待你的。”

这个当然不是逐客令,而是大家都是肩负着使命的。

而且在心里赫鲁晓夫对李易安是充满感激的,毕竟他的到来不仅化解了这场危机,而且还给了他和苏联一个台阶。

这个台阶并不仅仅只是让他们能够避免在全世界的面前对美国做出让步,而且还让苏联在政治上获得了加分。现在哪怕就是军中的强硬派,也觉得在这件事儿上苏联并没有丢面子!

也正因如此,赫鲁晓夫看着李毅安的目光中,略带着一丝感动,因为为了能够尽快化解危机,他甚至搭乘者正在试飞的飞机过来。

这才是真正的老朋友啊!

现在,老朋友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现在我的使命也已经完成了,尼基塔,我期待着下一次在莫斯科和你的见面。”

然后,两个人就握手告别了。

不过在返程的时候,李毅安并没有乘坐“环球快车”,而是换上了随后抵达的空军1号。

虽然是南洋最优秀的“试飞员”,可有些事情尝试一下也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天天在那里冒风险。

在空军1号从莫斯科机场起飞之后,俯视着被冰雪覆盖的俄罗斯大地,李毅安自言自语道:

“好了,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你们两个要是不好好的谢谢我,那可就真不够朋友了。”

不对……应该是全世界都来感激我。

作为世界拯救者现在是什么感觉?

对于完成拯救世界这一使命的李毅安来说,现在他只有一种感觉——疲惫。

或许是因为太过疲惫的关系,整个人放松下来之后,很快,李毅安就在飞机上睡着了。

在飞机上睡觉的时候,他甚至错过了危机的结束。

……

28日上午9时。

肯尼迪正式收到了赫鲁晓夫发来确认撤除古巴导弹的信件。

整整一夜不曾入睡的肯尼迪,心中对于世界末日的担忧终于安全落地了,他欣喜异常并当即回信,称赞赫鲁晓夫的决定是“具有政治家风度的决定”,同时肯定了南洋在事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毅安阁下的斡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负责大国的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此,这场持续13天的重大危机终于结束了,人类从毁灭的边缘被拉了回来。

第二天,也就是10月29日,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下达秘密命令:在六三年4月1日前撤回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的导弹。

当然外界对此事一无所知的,甚至就连撤回导弹也是以“维护”的名义,这当然是为了维护肯尼迪的硬汉形象。

一场引得全世界动荡不安的危机终于得到化解。

这场危机谁是胜利者呢?

没有人知道,似乎在这场危机之中,所有人都是大赢家。

肯尼迪因为他成功的挫败了苏联人的企图,这位原本不受美国人待见的公子哥,一下而成为了美国人眼中的英雄。

至于赫鲁晓夫,也和另一个世界受到批评不同的是,他受到了普遍的称赞,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政治上获得的胜利。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次苏联有了一个台阶!不至于“被逼无奈”做出让步,在全世界看来,苏联是为了人类的未来做出的让步,甚至是牺牲。

政治上的胜利再加上没有人需要为挫败负责,所以,对于苏联来说,苏联依然是个大赢家,而赫鲁晓夫自然也是赢家。

那么南洋呢?

全世界都看到了南洋是如何把世界从毁灭的边缘拉了回来。也正因如此,全世界也都体会到了南洋对两个超级大国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本身就是南洋自身国力的一种体现。南洋当然也是这件事中的大赢家。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场古巴导弹危机,基本上没有输家!大家都是赢家!

尽管在这场危机之中没有一个输家,但是这场危机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危机都深深的改变了世界。

一边是美国深刻意识到了苏联才是他们的生死大敌,然后他们之间从此成为了“不死不休”的敌人,在未来的二十几年中,美国所有的政策就只围绕着一个核心——搞死苏联。而这也成为了未来几十年里美国历任政府最关心的事情。

而另一方面,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实力不及美国的苏联,立即开始了报复性的核力量扩充,甚至提出“要像生产香肠那样生产导弹”,也就是核导弹。

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真正全面展开了,在此之前,压根就没有什么军备竞赛。

但是一场古巴导弹危机直接改变了一切,苏联全力以赴造起了核武器以及其他的武器,到最后当他们在核武器数量上将美国远远的甩在身后的时候,却又不得不面对一个困境。

维护核武器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甚至高到不堪重负的地步。

这就是一场危机带来的影响。但是影响并不仅仅只是美苏两国。

“真正影响的还是欧洲啊!”

置身于天堂岛的沙滩上,感受着明媚的热带阳光,尽管事件已经结束了,但是李毅安还是忍不住思索着后危机时代世界的改变。

后危机时代的世界,最大的改变是哪里?

并不是美国和苏联,他们之间的对抗和不死不休,是必然的,水火不相融的两个国家,又怎么可能会友好相处呢。

真正的改变,还是欧洲!

这场危机,让整个西欧意识到——美国不顾西欧盟友的安危,一意孤行的风险。

也正因如此,明年法国会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甚至戴高乐在解释法国的决定时说,如果让英国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这是不可接受的。”

在挑明立场的同时,使美法之间的紧张关系和盟国潜在的反美情绪公开化。法国还与德国签订友好条约,与德国抛弃旧怨。

随后,法国人确实亮出了美元储备这张王牌,在六三年的前两个季度,法国分别向美国政府兑换了超过1亿美元的黄金。这些举动表明,法国公开高调反对美国对欧洲的政策,并试图通过经济、货币手段破坏和削弱美国在欧洲大陆的影响。法国第一个举起反对美国和美元霸权的旗帜。

而所有的这一切,其根源就是“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为了自身安全的一意孤行,让欧洲各国看到了危险,毕竟,欧洲才是对抗的最前沿。

“他们是需要美国的保护,但不需要美国帮忙把欧洲变成废墟啊!”

自言自语一声,李毅安的嘴角轻扬,明年,世界局势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古巴导弹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世界,让原本看似一团和气的北约出现了裂缝,也促成了“欧洲的自立”,哪怕是在苏联的威胁下,这种自立是有限的,但是至少让美国和欧洲不再是铁桶一块。

“这就是导弹危机的最大意义啊!”

感慨之余,穿着一身沙滩衬衫的李毅安,从沙滩椅上坐起身来,他将目光投向了海边。看着在海边嬉戏的孩子们,这是一次非常的难得的家庭聚会,37个孩子,最大的杰森不仅十七岁了,而且还已经为人父了。

至于最小的……才几个月,是他和拉娜的孩子,一对龙凤胎。

现在孩子们都在那里玩耍着,至于女人们,有的在屋子里打麻将,有的在带着孩子。

从莫斯科归来后,李毅安就给自己放了假,来到了天堂岛,来这里陪陪家人,毕竟,现在大事处理完了,剩下的时间,自然要留给家人。

就在李毅安刚想要去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时,杰森走了过来,看着父亲,他犹豫了一下,问道:

“爸,这一切都结束了吗?”

对于刚刚成为父亲的杰森来说,这场危机让他真的感受到了恐惧,对于末日的恐惧。

即便是他们能够活下来,而且不至于在“核冬天”的冰天雪地中为生存挣扎,但是好好的日子谁不想过呢?

“是的,已经结束了。”

“我是说美国和苏联。”

杰森犹豫着说道:

“他们之间的对抗并没有结束,将来会不会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谁知道呢?”

看着满面忧虑的杰森,李毅安说道:

“但是通过这次危机我们可以看到,协商还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到了最后关头,他们还是首先选择和平,毕竟,核武器带来的是共同毁灭,没有任何人敢于冒险。”

杰森反问道:

“真的不会有人冒险吗?”

面对儿子的反问,李毅安沉默了一会,说道:

“谁知道呢?但是恐怖的核平,总能带来和平,我们珍视这种和平,但是也要做好准备,只要做好了准备,应该就可以避免战争。”

“避免战争……”

念叨着这几个字,杰森想了想说道:

“保罗前两天来了电话,他说他有一些朋友计划来南洋考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将会在南洋进行投资。”

保罗,也就是梅隆了,他是杰森的岳父。

看吧,这就是危机带来的影响,后危机时代,会改变所有的一切,从官方到民间。资本家们已经开始做出他们的选择了。

“我不知道能不能避免战争,但是我们也会做一些事情,来避免灾难,爸……”

想了想,看着父亲,杰森说道:

“前几天,我和妈妈商量了一下,公司除了会在南洋、棉兰老以及泗水进行投资之外,还会在巴西加大投资,未来我们会以在南美投资为主。”

说罢,他把目标光投向弟弟妹妹们,尽管他没有解释,李毅安也知道为什么,他并不希望环球公司与弟弟妹妹们的企业发生竞争,所以,他们在南洋的投资将是有限的,仅仅只是“狡兔三窟”而已,当然,如果发生什么危机的话,他们还是会在第一时间来南洋避难。

“嗯,亚马逊铁矿以及南美的锂矿,都是非常重要的矿产资源,在抓住这两点的同时,现在的巴西,方兴未艾,加大投资在将来还是可以获得丰厚回报的。”

随后,李毅安又和杰森聊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对于这个大儿子,他还是有很深的愧疚的,毕竟,在很多年里,都不知道他的存在,甚至最后还是这小子主动找到的自己,然后认的亲。

“……也就是电子产业,未来公司可以在这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聊的说是生意,其实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只要公司能够抓住这些方向,发展肯定不会差的。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正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玩沙滩排球的的李诗芸,冲着父亲大喊道:

“爸,杰森你们也过来一起玩啊!”

说罢就用力的把排球打给了李毅安,接过球的李毅安笑了笑:

“走吧,杰森!”

就这样,在阳光下,家人们尽情的嬉戏着。

就在李毅安享受着天伦之乐时,在危机已经解除的世界,各国舆论对李毅安的称赞也达到了顶点。

毕竟,在全世界看来,正是李毅安把世界从毁灭的边缘给拉了回来,而无论是在赫鲁晓夫的,还是肯尼迪的公开信中,都对李毅安的斡旋极尽赞美,他们的赞美实际上是给他们自己一个台阶。

毕竟,只有如此,才能掩饰他们在一些问题上做出来的让步。于是乎,世界各国舆论对李毅安的赞美,自然是不绝于耳。

理所当然的,在全世界所有人看来,李毅安必定能够获得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而且必定会获奖的。这一点,几乎不会有任何人有异议,毕竟,在六二年,没有任何一个人,为人类和平做出过如此之大的贡献。

当然,与之相对应的是什么?

就是美国和苏联对南洋国际地位的认可——尤其是后者,苏联直接了当的把南洋抬到了与美国以及自身平起平坐的位置,原因无它,只有通过抬高南洋的国际地位,苏联才能够掩耳盗铃的说道——你看,我们的让步,并不是因为其它,而因为南洋的斡旋,南洋,那也是与我们平起平坐的大国嘛!

也正因如此,苏联驻联合国代表,才会在联大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主动的在联大会议上发声了:

“……联合国安理会把南洋,这样一个拥有着非凡国际影响力和雄厚经济实力的国家排斥在外,是极其不妥当,为了世界和平,同样也为了更好的处理国际事务,苏联认为,南洋应该也必须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与原本计划,让波兰出面提议不同,这一次,是苏联主动提出的,而这一提案,自然引起了世界各国代表的震惊。但是在震惊之余,更多的却是掌声。

在苏联代表的话声落下后,几乎所有的代表都站起身来,他们用力的鼓着掌,以掌声表示了对这一提案的认可。

其实,整体上来说真正的大赢家只有一个——就是南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