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276章 搬石砸脚(第一更,求订阅)

什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就是现在了!

照片上的车辆是极其熟悉的,去年岁末,关于这款越野卡车的出口报告曾经惊动了克里姆林宫,当时就有人担心它被应用于军事。

可也就是克里姆林宫的作主下,苏联仍然向南洋出口了500辆MAZ543卡车。

现在,它不仅被应用于军事,甚至还被用作导弹发射车。

这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翻看着手中的一张张照片,赫鲁晓夫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凝重。

而这时谢列平则继续汇报道:

“目前,南洋的福田汽车公司,已经在引进我们的技术基础上,开始生产同款汽车,他们换上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并且加装了空调,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以让其适应南洋的气候。”

听着谢列平的介绍,赫鲁晓夫说道:

“看来,这真的是一个错误啊!”

尽管内心的情绪是复杂的,但是赫鲁晓夫仍然为自己辩解道:

“当时,真的没有想到,他们会把导弹装在这上面,毕竟,这种卡车的载重和尺寸是有限的,我们类似的导弹射程也就1000公里左右而已,他们……他们的能有多远?”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射程可能超过2500公里,它与的“守护者”级导弹核潜艇上使用的导弹同型,如果部署在中东地区,是可以对我们的高加索以及中亚部分地区构成威胁的。”

谢列平回答,直接把赫鲁晓夫干沉默了,缓慢地从桌前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他站在窗前,注视着窗外,良久之后,才说道:

“有时候,我们必须要面对一些现实——与他们进行技术交换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好处,但是我们付出的技术,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威胁,这是技术交流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

转过身后,赫鲁晓夫看了看谢列平,连续抽了几口烟,然后定到桌前,把剩下的烟蒂按灭在烟灰缸里,头向另一份文件卷宗点了一下,问道:

“但是这都是次要的,我们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赛,并不会因为一辆卡车产生什么样的改变,喏,您如何向我解释这件事?”

“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失败,他们已经允许其就独立问题进行共投,这只是法国殖民帝国瓦解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将会失去所有的殖民地!”

在说到“所有”时,谢列平特意加重了语气,似乎是在提醒着赫鲁晓夫,苏联的机会来了。

点了点头,赫鲁晓夫说道:

“这说明我们的方法是正确的,从阿尔及利亚人发动起义以来,我们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武器,给予他们大量的支持,即便是法国人派出了军队又怎么样呢?失败!”

稍微加重了一下语气,赫鲁晓夫说道:

“法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不仅只是法国如此,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也是如此,我们现在不仅在埃赛俄比亚站住了脚,而且还在那里开垦了数百万公顷的农场,他们使用的最好的种子……”

在提到“最好的种子”时,赫鲁晓夫特意强调道:

“这是通过与南洋的合作换来的,那些欧美的种子公司并不愿意向我们提供优良的玉米种子,但是南洋却愿意提供良种,他们的玉米良种的产量不仅产量高,而且适合非洲当地的环境,毕竟,那是他们的种子公司特意为非洲培育的。”

这倒是事实,从十几年前,李毅安在英国以及美国收购种子公司开始,南洋就开始了在种子产业上的布局,非洲作为南洋最重要的粮食产区,自然要有针对性的培育良种。

经过多年的培育,目前南洋在非洲种植园的玉米平均亩产量已经突破了300公斤,比苏联的种子产量高出了25%,也正因如此,苏联在埃赛俄比亚的农场才会引进南洋的玉米种子。

“今年,埃赛俄比亚将会以偿还贷款的方向,向苏联出口270万吨玉米,这些玉米将会用来生产饲料,用于养殖场饲养……”

稍微顿了一下,赫鲁晓夫看着谢列平说道:

“我们的大型养猪场技术也是从南洋引进的,过去我们的养猪场年出栏量只有几千头,可是南洋的现代化养猪场,年出栏量却超过50000头,而且南洋提供的种猪生长期更短,这些都是我们和南洋技术合作的结果,谢列平,你觉得,相比这些,一辆卡车又算得了什么?”

其实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辩解——为了告诉所有人,苏联是从南洋身上占便宜的,而且这样的合作对苏联是有利的。

无论如何,赫鲁晓夫都必须要让所有人明白这一点,否则,这肯定会变成有些人攻击他的武器,虽然他早就把那些反对他的人赶出了莫斯科,但是,在军队中还有一些强硬派,他们反对与美国之间的和平竞赛。

当然也会对南洋利用苏联卡车运输导弹大为恼火,所以,现在赫鲁晓夫需要让那些人明白——苏联没有吃亏。

“是的,埃赛俄比亚明年将会向我们提供350万吨玉米,用于偿还债务,根据国家计委的计算,得益于此,明年我们的猪肉产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到时候,人们甚至不需要排队,就可以买到猪肉!”

勃列日涅夫在一旁补充道:

“这一切都是因为您的先见之明!所有人都会明白这一点的!”

不得不说,勃列日涅夫还是非常会拍马屁的,适时的一句话,换来的是赫鲁晓夫赞赏的眼神。

赫鲁晓夫微微一笑:

“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和那些资本家一起合作。”

就是一辆卡车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即便是他们把导弹部署在波斯湾的穆桑达姆,也不过只是对中亚和高加索等极少数的一些地方构成威胁而已。

不过虽然这么说,但是该有抗议也是要做的,于是,没过几天,苏联的《真理报》就发表一篇社论,指责南洋利用苏联的真诚,将苏联出口南洋的用于运输木材的卡车的改造成为发射导弹的军事武器。

这篇社论发表之后,基本上……没有引起任何波澜,毕竟,众所周知,这只是一辆卡车而已,唯一引起的反响就是,南洋主动的邀请各国武官,向其展示了南洋的新型“机动式弹道导弹发射车”。

相比于来自苏联的指责,这款集运载、起竖、发射车为一体的T底盘,在各国武官的面前,充分展现了其作战使用灵活性和战场生存能力,刚一亮相,就令在场的世界各国武官和记者惊讶不已!

“……通过进一步的改进,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其使用寿命,而且还充分发挥底盘的全部能力,改进在几乎不改变尺寸和自重的情况下,将承载能力提高到22.2吨。”

在各国武官的面前,南洋军方的代表并没忘记向在他们推销这款被命名为“铁马”的高机动重型越野车,虽然它带着浓浓的苏联血统,但是获得其图纸以及技术资料后,在福田汽车公司的改进下,它的性能被进一步提升。

当它泥泞的沼泽中驶出的时候,即使是美国军方的代表,也忍不住坚起了大拇指,大声说着“歪端沟得”,而且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还故意把声音说的很大,并且一边称赞一边看着苏联驻南洋武官。

至于一旁的匈牙利武官,则兴灾乐祸的对身旁的苏联武官说道:

“亚历山大,真没有想到,你们居然有这么好的重型卡车,真的是太棒了,你看,美国人对它也很感兴趣,好像美国也没有这样的机动底盘吧!”

不是好像,而是压根就没有,至于所谓的可以机动部署的“中士”战术导弹,不过只是使用普通卡车而已,导弹重量也只有区区几吨,射程不过一百多公里。

而南洋的“木匠”导弹发射车却可以携带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中程导弹,别说是其它人了,美国人看着也是一个劲的眼红啊!

两级固体火箭、2000公里以上的射程,再加了可以机动部署,所有的这一切结合在一起,苏联人一样的眼红。

尤其是它坚起导弹发射筒,看着这辆发射车,亚历山大感觉到的并不压力山大,毕竟这种导弹打不到苏联,他更多的是眼红——什么时候,苏联才有这样的导弹啊!

面对来自外人的嘲笑时,亚历山大只是耸了肩膀,然后说道:

“美国人感兴趣的仅仅只是卡车而已,这样的卡车,苏联还有很多……”

苏联感兴趣的是导弹!

当然了,无论是亚历山大,还是苏联人自己都想不到,正是靠着从苏联引进的技术,南洋在奠定了重型多轴全轮驱动车辆技术基础的同时,以MAZ-543为基础的多轴全轮驱动车辆,还被南洋以及西方多国作为多种导弹和火箭炮的运输和发射车辆,因为有着优秀的通用性和拓展性,还被适用于各种型号移动指挥所、目标探测、通信、战斗预警及其他辅助车辆。它的各种改进型,最终产量甚至超过了5.5万辆。

这同样也是唯一一款,被东西方世界广泛采用的重型军用越野卡车,凭借着优异的性能,征服了整个世界。

在人们的注视之中,这辆导弹发射车完成了从准备导弹到发射的整个操作过程。

在它的液压柱稳稳的将发射车固定地面上的时候,导弹发射筒的前端,突然一下裂开了,然后,在人们的注视之中,一枚导弹呼啸着飞出发射筒,与此同时滚滚浓烟席卷着大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