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269章 南洋成长计划(第三更,求订阅)

“……陈瑞铭的提名,将是阁下提出诺贝尔奖五十年计划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客厅的电视机里传出的新闻声,隔着房门也听得清清楚楚,当然还有孩子们的嘻戏声和妻子偶尔的训斥声。

在听到电视新闻里传出来的新闻时,张鸣凯仍然忍不住说道。

“又一个诺贝尔奖,可真不简单啊!”

为一名工程师的张明凯当然知道诺贝尔奖的含金量。或许他可以有一些发明,但也就仅仅只是一些发明而已,相比于诺贝尔奖的那种开创性的发现,是差之甚远的。

“这才几年的功夫就已经得两个诺贝尔奖了,也许,再过个几十年,阁下的30个诺贝尔奖真的有可能实现吧。”

如此感慨之余,张鸣凯把目光投向了窗外。清晨的阳光洒在窗户上以及屋前的草皮。

浴室里,张鸣凯用电动剃须刀刮着脸。从半开的窗户外传来了社区清晨特有的声音:汽车发动机轰鸣,往校车站赶去的孩子们的嘻戏声以及自行车的铃铛……

这就是早上7点的社区里常有的声音,这些声音并不是嘈杂,而是生活中正常的声音,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幸福的声音。

很快洗漱完毕之后,张鸣凯就到餐厅里用起了早餐,可习惯了鸡蛋牛奶的孩子们不同,他还是喜欢吃馒头、咸菜,鸡蛋也是可以接受的。

等到用完早餐之后,他就站在穿衣镜前,看了一下镜中的自己,白色的衬衫、蓝色的领带、灰色的长裤,手臂上还搭着一件西装,冲着镜中的自己人点了点头。

就在张鸣凯想要说话时,那边传来了妻子的喊声。

“老公!”

回头时,就看到妻子冲他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加油啊!”

“加油!”

很快,张鸣凯就驱车汇入了清晨的车流,小巧的荣光汽车一路驶往市中心,很快,就在一栋写字楼前停了下来。

停好车后,张鸣凯看了看时间,才8点30分,距离上班还有半个小时,于是他就进入了大厅,在大厅里等着,大厅里的凉气很足,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些年青人,他们都和他们一样,穿着西装、拎着公文包。

偶尔的还会有人在那里轻声自言自语着,似乎是在练习着什么,他们的年岁各异,但是目光中都充满了期待。

在等待时,张鸣凯趁着这个功夫,仔细的翻看着他的说明书,与其它人不同的是,除了说明书之外,他的脚边还放着一个纸盒子。

这个纸盒中装着的是他一年半的辛苦成果,也正因如此,他的目光总是会落在这个纸盒上。

等待的过程中,不断的有人进入大厅,然后乘电梯抵达各个楼层,很快,张鸣凯和其它人一样也进入了电梯,在电梯门于6楼打开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阶梯型LOGO。

这就是南洋政府主导的风投基金——成长阶梯基金,专门向新公司提供风险投资和其他经济扶持。这个基金自五三年5月成立以来,在投资领域已提供10亿南元的投资。

尽管对于南洋的青年来说,他们都以能够在南洋那些国家顶尖公司中工作为荣耀,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如此。

总有一些渴望成功的年青人选择了创业,或者发明,他们虽然缺乏经验,但是却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梦想。

而“成长阶梯基金”,就是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助力,而这同样也是南洋最大的特点——创造一个让所有人都可以获得成功的环境,这本身也正是南阳能够快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人——为了让所有人更幸福的生活着,为了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南洋并不仅仅只有大公司,还有数以万计的小企业,小公司,他们才是南洋经济的活力所在!”

也正是得益于官方的支持,在南洋每年都会诞生许多初创企业,他们涉及到方方面面。

在他们个人获得成功的同时,他们同样也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也正因如此,官方才会鼓励创业。并且为创业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进入其中的一间办公室后,看着办公桌后的工作人员,张鸣凯说道:

“先生,这是我的项目说明书。”

说话的时候,他将说明书递给办公桌后的工作人员,对方接过说明书后,就仔细翻看起来。

“雷达炉?这是什么产品?”

雷达那不是发现飞机的吗?

“就是一种利用电磁波加热食物的产品,与普通的炉子不同的是,他并不会产生火焰或者高温……”

随后,张鸣凯解释道:

“我是学物理的,在雷达设备中有一种设备叫“磁控管”,十几年前,美国工程师曾经用它制造“雷达炉”,他们发现微波可以用来烹饪食物,所以就设计了早期的雷达炉,利用它玉米可以爆成爆米花,鸡蛋可以爆裂,培根可以变脆。但是当时的雷达炉非常庞大,重达340公斤,高1.8米,宽0.9米,长1.5米。它使用了一个水冷的磁控管,能产生3000瓦的微波功率……”

在说话时,张鸣凯从纸盒里拿出了他制造的样品,介绍道:

“这是我设计的样品,这款微波炉采用了新型的空气冷却的磁控管,能产生800瓦的微波功率。它有一个玻璃门和一个转盘,可以均匀地加热食物。它也有一个温度控制和一个电子计时器。它被命名为“Cookmatic”,也就是“自动厨师”。”

然后他问道:

“先生,我可以给你展示一下,他是如何使用的吗?”

“你是说,它可以使用是吗?”

“是的,先生,”

“你想怎么试验?”

几分钟后,当热气腾腾的茶杯被端出来的时候,这位基金的工作人员双眼睁大——没有火焰,没有温度,但是一杯凉水却被加热成为开水。

这简直颠覆了他的基本认知,在惊讶之余,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项目。

毕竟这玩意儿实在是太过神奇了。如果不是亲眼目睹的话,他甚至会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可问题是,热气腾腾的开水提醒了他这个炉子确实不需要火焰,就可以把凉水变成开水,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

尽管还需要经过重重审核,但是他仍然亲自盯着这个案子,仅仅只是一个星期之后,张鸣凯的项目就获得了批准,不仅获得了通过,而且还得到了惊人的50万元的投资。

然他所获得的并不仅仅只是人生阶梯的投资,还获得了其他几家投资公司的投资。

几个月后,张鸣凯创办的“一鸣电器”,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家用微波炉。

这款微波炉采用了更小更轻的空气冷却的磁控管,能产生1000瓦的微波功率。它有一个金属门和一个转盘,可以容纳一个标准大小的盘子。它也有一个温度控制和一个机械计时器。它被命名为“Radarange Countertop Model”,也就是“雷达炉台式型号”。从此以后,微波炉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被不断改进和创新。

微波炉虽然只是一个看似极其不起眼的产品,但是实际上,却是南洋创业的另一面,在官方以及民间的投资下,许多初创企业正迅速的成长了起来,这些以新技术起家的企业取代了早期的那些玩具厂、服装厂。

尽管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之中,他们需要面对来自巨头的挑战,但这些企业却在一点点的推动着南洋的经济发展。

没有人知道,这些初创企业会把南洋带到什么方向,但是正是技术上的革新推动着南洋的经济发展,并且活跃了南洋的经济。

就在张鸣凯向“成长阶梯基金”递交他的项目书的当天,马志伟已经提着行李箱走进了长安机场,直接买了一张飞往汉城的机票。

至于签证问题,压根就不用担心,虽然韩国人来南洋需要申请签证,但是南洋人去韩国却是免签的,南洋的护照除了英联邦免签之外,在过去的几年间,外交部还通过谈判,与美国以及法、德、荷、比等西欧国家实现了免签。至于南美各国,也基本上都实现了免签,当然,与南美各国的免签往往是单向的,就像与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一样,但这并不妨碍南洋人的出行。

就在马志伟即将进入侯机室时,突然,他看到了一个熟人,立即热情的招呼道:

“宋律师!”

刚刚走出大厅的宋耀祖听着喊声后,就顺着声音看了过去,看到喊自己的人是马志伟后,便喊道:

“咦,马先生,你这是要去出差?”

“差不多吧,宋律师这是刚探亲回来吧!”

因为他们曾有过工作上的接触,所以倒还算熟悉,自然也知道宋耀祖是港岛人。

“主要还是工作,这不刚在港岛打了一个专利官司。”

宋耀祖的话,让马志伟的眼前一亮,问道:

“咱们南洋的律师还可以到港岛打官司啊!”

“当然可以,我们的律师资格那边也是认可的。”

这就是英联邦的特点之一,律师资格在英联邦内部是互相认可的。其实宋耀祖也是在港岛取得的律师资格。

听他这么说,马志伟稍显有些失望。

“原来是这样啊,那要是在韩国的话,肯定就派不上用场了。”

“是的,只能提供一些法律咨询。”

宋耀祖问道:

“马先生,你这是要去韩国出差是吗?”

“对,去汉城,看看那边有没有什么机会。”

马志伟的回答,让宋耀祖一愣,旋即又是一副了然的模样,南洋虽然可以提供很好的工作和待遇,基本上一生衣食无忧,但是总会有不少不安于现状的人,他们会到海外去寻求新的机会。

在港岛也有不少南洋的投资商,甚至相比于港岛本地的企业,港人更喜欢南洋人投资的工厂——更拿人当人。或许是这是因为他们习惯了南洋的环境,即便是压榨劳动力,也不会像港岛本地工厂那样完全把工人当成奴隶。

两人简单的聊了一会后,宋耀祖就走出机场乘出租车往家里赶去,汽车一路疾驰,差不多一个小时后,这边刚从出租车上下来,宋耀祖就发现街上有些异样,几辆宪兵警察的武装车停在路边,穿着黑色作战服宪兵警察拿着武器正在进入公寓。

“这是怎么回事?”

和其它人一样,宋耀祖被眼前大阵仗给惊呆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宪兵警察,足足有四五十人,有人在维持秩序,有人进入社区。

“该不会是抓间谍吧!”

在宋耀祖的心里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突然社区里传出“轰”的一声巨响,不是爆炸,而是震撼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