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254章 掸邦是我们的(第三更,求订阅)

电视机的屏幕上,一栋大楼静静的屹立在那里。

虽然画面不太清晰,但是仍然可以清楚的看到它的一些细节,隐约的甚至可以看到窗后的窗纱似乎在随风飘动着。

突然,一道黑影掠过,下一瞬间,平静的画面被打破了,伴随着剧烈的爆炸,那栋大楼被直接炸飞上了天。

回忆着“侦察兵”无人侦察机传递的时时画面,李毅安的脸上再一次露出了笑容。

这才是他所熟悉的打击方式嘛!

尽管什么地毯轰炸之类的打击方式,看起来非常的壮观,可天知道,那种落后的,甚至可以用野蛮来形容的打击方式,压根就不是李毅安所熟悉的。

在李毅安看来,真正的空中打击方式应该是什么模样?

应该是这种战斧巡航导弹开路,摧毁敌人的雷达站、指挥中心、防空导弹发射阵地,然后,空中打击才开始——飞机投掷下大量的激光制导炸弹,通过这样的精确打击,最终从空中摧毁敌人的抵抗。

之所以熟悉,是因为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因为,这样的打击,才是费效比最高的。

当然,在未来还会有无人攻击机,但它的前提也是大量小型化的精确制导弹药。现在,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距离还是非常遥远。

毕竟,现在从GPS到数据链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空白。没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黑科技,就不会有那种宛如科幻的战争方式。

其实,哪怕就是南洋目前的“战斧”,那也是黑科技了,尽管早在58年,美国的“马斯”地地巡航导弹,苏联的“弹弓”就已经应用了初代地形匹配技术,但是他们的技术是原始的,使用雷达高度表作为遥感装置。

相比之下,南洋的“战斧”,才是真正的黑科技,不仅应用了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而且还使用激光高度表,以及弹载系统存储器。

有时候,南洋的某些领域看似落后了一两年,可实际上……却是遥遥领先的!

“任重而道远啊!”

将视线投向窗外,李毅安忍不住感慨起来。

“不过还好,目前总算是有所突破了。”

他口中的这种突破,并不是指“战斧巡航导弹”,而是战斧导弹内部的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子系统,比如性能更加优良的集成电路,存储能力更好的存储磁盘——可以存储几万个字符,在这个时代,堪称是奇迹一般的存在。

如此种种,许多看似不起眼的技术,实际上都是在过去几年南洋电子技术发展的证明,甚至就连同在李毅安的系统商城里,也更新换代了不少产品。

甚至还出现了个人电子计算机——非常原始的那种!

“距离那扇大门应该不远了……”

说罢,站在窗边的他,就这样凝视着窗外的都市夜景,脸上的笑容渐浓,所有的一切,都在一步步的推进着。

最终,所有的一切都将会推开一扇大门——一扇能够把人类带进新时代的大门,或许,现在它甚至还没有显现出雏形,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个未来并不遥远,可能也就是一两年的时间,毕竟,根据系统商城尿性,那里出现的产品,大概也就是领先世界两三年左右的时间。

两年……整整领先了十几年啊!

有了这个十几年的提前量,这个世界到底能够发展到哪一步呢?

仅仅只是领先十几年,会不会太慢了一点?而且看起来,似乎也没有什么感觉嘛!

又一次,李毅安的心里闪动了这个念头。

“也许,可以在某些方面加加速……”

尽管明知道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是某一子系统的领先,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但是有时候,一些关键子系列,却是非常重要。

就像几年前,李毅安将激光的原理交给国王试验室,试验室发明了激光之后,在短时间内就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新的改变——光纤的发明,将会从根本上将改变人类的通信。

其实,有很多技术,并不仅仅只是研发,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应用。新技术只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才会进一步研究,在市场的推动下迅速发展。

“应该如何扩大这些技术的应用呢?”

这天晚上,李毅安一直在那里梳理着他所掌握的知识,以便把目前已经掌握的技术,进一步推广出去,通过实际应用来推进它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加速南洋的发展。

当然了,这就需要一些相应的配套技术,毕竟,没有任何技术是孤立,许多产品本身就是新技术的一种整合。但是在弄出这些技术时,他又显得非常谨慎,毕竟,这种技术“偷渡”不能以牺牲南洋的技术创新为前提。

毕竟,创新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差不多了,等这些技术成熟之后,南洋在电子领域内的技术,差不多就是真正的遥遥领先了!”

随后,他又在便笺簿上重重的划了一下。

这些技术……不对,应该说,这些产品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但是,它却能够很好的推动南洋的电子产业发展,比如说看似不起的电子计算器,这种在后世烂大街的“小玩意”,却可以大幅度推进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它的需求量大,产量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微处理器产业的发展。

当然还有按键电话机、甚至定时电饭锅……诸如此类的产品,实际上,都离不开一个玩意——微处理器,也就是“芯片”。

其实,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芯片”才是真正的未来,而“芯片”的高速发展,又和它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有着直接的关系。

“虽然现在有点贵,可是只要让它在应用领域发展起来,那将来的价格肯定是会下来的……”

等到最后,把这一切都罗列清楚之后,李毅安又仰身靠着椅子,并且轻轻吹起了口哨。

“好了,只要抓住这个机遇,未来南洋的“芯片”产业,注定将是全球领先的!”

期待!

凝视着远方的天空,李毅安的目光中的期待是难以掩饰的,这是对未来的期待。

其实,在每一个夜晚,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总会有很多人也在那里凝视着远处,展望着未来。

毕竟,人们或多或少的总是会仰视星空的。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

就在这天晚上,在长安机场,一架客机降落后,乘客们提着行李走出机场时,还有一些来自异国的乘客,在接机者的安排下,坐上了一辆大巴车。

在大巴驶出机场后,很快,繁华的城市,就映入了乘客们的视线中,几乎所有人都用一种震惊的目光注视着窗外的城市。

对于这些来自仰光的留学生来说,如此繁华的大都市,是他们从未曾见过的。

凝视着车窗外繁华的城市,乌素莱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尽管长安的繁华对于从来没有来过这里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但是,对于乌素莱而言,他所感受到的并不仅仅只是繁华。

“南洋……”

在唇边的念叨着这个名词,他的表情变得有些凝重,作为第一批公派南洋的缅甸留学生,此时,其它人无不是被长安的繁华所吸引。

可是乌素莱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是那种发自于内心的深深的无力感。

“这就是南洋啊!有这样的南洋撑腰缅甸又怎么可能收回掸邦呢?”

作为缅甸人,乌素莱曾经抗议过掸邦的“分裂”以及南洋帝国主义者对缅甸的野蛮干涉。

也正因如此,他支持奈温将军推翻吴努的统治,毕竟,吴努是无能的,他甚至都能不阻挡掸邦的分裂,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掸邦和东南的地方势力勾结在一起,一点点的分裂着国家。

所以,半个月前,在军变发生后,他是大学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奈温将军的,而这样的支持也给乌素莱带来了回报——成为公派留学生。

向南洋派遣留学生!

早在吴努时期,缅甸就有这样的计划,但是因为掸邦等原因,直到去年,两国才达成共识,南洋同意接受50名缅甸的留学生。

只不过,谁都没有想到,仅仅只是几个月之后,促成这一切的吴努就被推翻了,人也被软禁了起来。

而现在,乌素莱和首批17名缅甸留学生,就这样来了南洋,来到了长安。

尽管,在来南洋之前,通过电影、杂志他们早就对南洋的繁华有了充分的了解,可是了解归了解,现在,面对这样的繁华冲击,所造成心理冲击,也是在所难免的,

“哎呀,真的比伦敦还要繁华啊!”

车厢里的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从离开机场之后,这一路上,他们就在那里不断的感慨着,感慨着沿途所看到的一切。

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一种羡慕的神采,充满渴望的眼神注视着窗外。在看到那些于灯光下散步的南洋人时,所有人都恨不得变成他们中的一份子。

不是所有人,至少在这些人中并不包括乌素莱,他的心里是所想的只有一个念头……什么时候缅甸能够像南洋一样强大?

在奈温将军的领导下未来的缅甸会像南洋一样发展起来吗?

在这个时候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掸邦——那片事实上已经从缅甸分离出去的土地,那里的人们之所以才会投靠南洋,或许就是被南洋的富裕所吸引的吧!

在这一瞬间,乌素莱的心里又一次冒出了一直极其坚定的念头。

可是,掸邦是我们的!

是属于缅甸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