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236章 柏林的合作者(第三更,求订阅)

八月的德国,是最好的季节。

此时的柏林,依然还和过去一样——城市被一分为二,一边是东柏林——东德的首都,而另一边则是西柏林,西方国家控制下的城市。

一座城市,彰显着这个国家的命运,被一分为二的命运。

这就是战争的代价!

在距离勃兰登堡门不远的一间露天咖啡厅上,一个东方人走到谢尔盖的跟前,然后直接坐在他的面前。

“谢尔盖,这里的咖啡怎么样?”

刘浩东补充道,

“我那里有最好的南洋咖啡,下次我给你带点过来?你意下如何?”

面对对方的热情,不知为什么要拒绝他好意的谢尔盖,轻声答道:

“为什么不呢?”

已经坐下来的刘浩东,看着对方,用不无可惜的语气说道: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下次,我们的面见可能会有些困难。”

眉头微微一锁,谢尔盖又看了看面前的南洋人。

南洋是所有发达国家之中,最年青的国家,十六年前一群唐山移民创造的国家,他们在法西斯残余的帮助下,实现国家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的腾飞,现在他们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

“这些南洋人自负且傲慢。”

谢尔盖心想道,

“总的说,他们十分敏感,在安全问题上尤其如此,这一点他们与苏联有些类似,但更加极端,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经历过与日本之间战争,所以,他们极其敏感的……”

在心里分析着这些南洋人的性格,他打量着对方,说道:

“我不明白你是什么意思。”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谢尔盖想到最近几天,德国的风波——首先是本地报纸刊登一个“军购丑闻”,揭露了德国空军在采购美国f104战斗机时,其国防部长等有收受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贿赂,而且洛克希德公司还提供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政治献金。

这一丑闻在德国的报纸上发表之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文章被德国多家报纸转载,这篇报道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白纸黑字,一篇新闻中提供了整整一系列的贿赂证据。

一时间,整个德国都被震惊了,人们惊讶于高层的无耻——为了金钱,甚至不惜牺牲德国的国防安全。

读了那些文章之后,谢尔盖能够意识到,这背后一定有人在推波助澜,于是,他才会来放下报纸,来到西柏林的街上。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分散西方各国注意力的机会,毕竟,接下来的行动,很有可能会在整个欧洲引起轩然大波。

果然一切正像他料想的那样,在来到西柏林后,他发现这里的人们是愤怒——他们愤怒的原因是因为波恩的政客们,为了金钱牺牲了西德的安全。

对于安全问题,没有任何地区的德国人比西柏林的德国人更敏感,毕竟,他们处于“包围”之中。

所以,这样的愤怒是可以想象的。

“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事件!从中推波助澜,让德国人自顾不睱!”

在情报游戏之中,每一个事件都是可以利用的,这件事同样也不例外。

如果操纵好了,甚至可以给德国政界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震荡!

作为一个好的情报人员,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可凡事都有意外。

今天的意外就是……当谢尔盖的心里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这个南洋人,却就这么冒冒失失的出现了,而且借着送咖啡为由,传递了一个信号——他们知道了!

想到这,谢尔盖的心头一紧——他们真的知道了吗?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下次,我们的面见可能会有些困难。”

回忆着对方的话,谢尔盖就试探着说道: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觉得,但是如果我们想要见面的话,随时都可以,我可以来这边,你也可以去东边,就像我们之前的见面一样。”

“确实,我们确实可以随时见面。”

刘浩东点了点头,端起咖啡杯,喝了口咖啡,说道:

“就像过去一样,当我对一些东西感兴趣的时候,可以通过你的购买一些东西。”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南洋和东德方面的合作,是极其广泛的,这种合作大都是“无本生意”,东德成立后,将东部的德国品牌全部收归国有,除了少数品牌有争议外,其它的大抵上都是没有争议的。

东德将那些品牌收归国有之后,并没有继续使用,而是直接作为“资本主义残余”被抛弃了,然后重新弄出了新的属于人民的品牌,所以,南洋就直接挥舞着美钞,将大量的德国品牌收购了起来,然后,再由公司分配给各个相关领域的子公司。

于是,南洋的企业界也因此跳过了“品牌创建”阶段,借助战前市场对德国品牌的认可,直接以“德国品牌”的名义进入欧美各国市场,从而轻松的打开了国际市场。

这也是南洋崛起的“秘密”之一,所以一直以来,南洋都是非常热衷于品牌收购的。别说是现在的东德,就是欧美国家,也不一定意识得到品牌的意义。

不过在东德的收购,大都是通过俄国人牵线搭桥。

“但是他们……”????将目光投向勃兰登堡门,刘浩东说道:

“也许在不久之后,他们就很难再自由的往返两地,你说呢?”

从女人那里获得的情报之后,驻柏林情报站就立即活动了起来,他们先是对苏军以及东欧苏联盟国军队的动向进行分析,在确定他们没有异常动静之后,就排除了“战争”的可能。

而且从政治上也没有这种可能,毕竟,赫鲁晓夫在缓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那么在战争之外,他们会在边境干什么呢?

而且还是在东德和西德的边境?

分析来分析去,也就只有一个事要干——封锁边境!

“苏联人不会允许东德人这样不断的跑到西德!他们肯定会封锁边界,这是早晚的事情!”

早在几年前,在注意到东德的人口流失之后,情报站就已经得出了这件结论,现在只是证实了他们推测而已。

原本这件事和南洋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现在南洋正在德国干着另一件事,而苏联人要干的这件事,很有可能影响到南洋的行动。

所以,这才有了他们之间的这次见面。

好吧!

“你这是什么意思?”

谢尔盖的心头一紧,他意识到“玫瑰行动”肯定已经泄秘了,肯定是东德的那些家伙泄露的秘密。

众所周知,东德的那些家伙是极其不可靠的。

自从十二年前,东德成立以来直到六一年,共有350万东德人逃到西德,20%的东德人用他们的双脚做出了选择,而且趋势是逐月增加,这些人不辞辛苦、长途跋涉,也要去西德。当然,也有很多人去了南洋——他们中的不少人,有亲戚在南洋。

相比于西德,南洋的经济环境更好,而且还远离战争的威胁。毕竟,西德是冷战的最前沿,在这里随时都有可能变成核战争中的尘埃。

所以,相比之下,去南洋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单身的德国女人来说,到南洋,很容易找到丈夫的。

于是乎350万逃出东德的德国人中,有差不多50万人去了南洋。

不论这些东德人是去了西德,还是南洋,他们闹出来的动静,让整个苏东集团都感觉到了压力,甚至有一些东欧国家的民众,也以种种理由来到东德,从东柏林逃到西柏林。

如果不加控制,不出30年,不但东德的人跑完了,可能就连同苏东集团的也会有很多人跑出去。

所以,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之后,在苏联的部署下,东德正计划实施了“玫瑰行动”,用铁丝网封锁了东德。

这个计划是绝密的!

但是现在刘浩东的话,却在告诉对方——这压根就不是什么秘密。

“和过去一样,我们并不关心你们要做什么,众所周知,欧洲距离南洋太远了。”

刘浩东直接了当的说道:

“但是,你们肯定需要一些事情,来转移德国人的注意力,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他们对这件事的关注程度,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在这个方面进行合作。”

谢尔盖听着对方的话,他立即像是恍然大悟似的说道:

“飞机,飞机采购案的幕后黑手就是你们?”

原本他就已经隐约的意识到这背后肯定有幕后黑手在操纵的一切。现在,对方的建议让谢尔盖终于找到了幕后黑手。

原来南洋就是这个幕后黑手呀,想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毕竟,他们差一点就把德国的900多架战斗机的订单给拿到手了。

可是因为美国公司的贿赂导致他们失去了订单。他们又怎么可能不愤怒呢?

所有的疑问在这一瞬间都得到了解答。

面对这样的指控,刘浩东并没有回答,仅仅只是用极其平静的语气说道。

“我想现在我们所需要谈论的应该是合作,你说是不是?”

“当然!”

在表示赞同之余,谢尔盖的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这就是资本家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为了生意,为了金钱,甚至愿意和魔鬼进行合作。

不对,……是他们为了金钱愿意和任何人进行合作,哪怕是自己的敌人。

好吧!

这就是资本家最真实的一面,因为美国人抢走了他们的订单,所以他们不惜选择和苏联合作。

这就是西方世界最真实,也是最丑陋的一面。

而这同样也是苏联会赢得这场竞赛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