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226章 汉城风云(第三更,求订阅)

六一年汉城是什么模样?

贫穷且落后,即便是最热闹的地方,也没有多少楼房,即便是有,大多数也都是日本殖民时期残留的,即便是战争已经结束了十几年,少数一些建筑上还残留着战争的痕迹。

“这就是汉城啊!”

金永哲看着窗外的城市默默的寻思着,他刚刚到教育部报到,接下来还要听从长官们的安排,不过,他倒也不着急,反倒是用一种游客的心态去打量着汉城。

虽然汉城是贫穷落后的,但是在这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南洋的气息。

这似乎有些奇怪。

可实际上一丁点都不奇怪。

在汉城的街道上,奔跑着的车辆,大都是南洋制造,即便是有美国汽车,差不多也都是美军淘汰的卡车,或者美援汽车。

至于人们穿着的衣裳差不多也都是南洋款,电影院的海报,电视机里的节目差不多都是南洋的。甚至就连同人们口中的言语,也变成了国语。

在汉城,在这个韩国的首都,这里与其说是韩国,倒不如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南洋,或者说,深受南洋影响的地方。

就这么在街道上逛了半天,临近傍晚时,金永哲才又一次来到教育部附近,刚到下公交车,就看到了等在外面的好友。几个小时前报到的时候,他意外的遇到了在南洋大学时的学长,当然也是他的好友,

在附近的一间杂酱面馆里,柳必东看着面前的好朋友,说道:

“哎呀,现在基本上只有一些乡下人还在说韩语。”

然后看着左右,说道:

“你听,大家基本上都在说华语。”

“是为了外出打工吧。”

金永哲说道:

“我在南洋的时候,就听说过,大家学华语是为了出国打工。”

“是啊,不出国怎么办呢?”

柳必东说道:

“从五七年起,美国对韩国的援助日益减少,韩国别说发展经济了,连基本的民生都难以保障。

由于民生艰难,自然地韩国原本规模就小的工业进一步受到了打击,韩国工业陷入到了,因为社会需求低迷工厂不断倒闭,而失业人口暴增导致工业需求进一步下降,失业人口随之继续增加的死循环里。

甚至就连过去求职人口避之唯恐不及的矿业涌进了大量的求职者。据统计,五九年时韩国矿工队伍里,高中生已经占到了从业人员的一半,而大学生居然占到近四分之一!”

朋友的话,让金永哲一愣,说道。

“这么严重吗?”

“眼下韩国的人口有2200万,失业人口却足足有250万人。”

看了一眼多年不见的好友,柳必东感慨道:

“三年前,我回国是是雄心万丈,恨不得韩国一夜就能变得像南洋一样富庶,可是现在……”

长叹一声,柳必东说道:

“三年过去了,韩国非但没有像我希望的那样,越来越好,反而越来越难过起来,要不是三八线上有铁丝网、有地雷,不知道多少人会跑到北方。韩国真的是无药可救,一丁点希望都没有。”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

“其实,也不是希望,对于普通人来说,去南洋就是最大的希望,实在不行的话,哪怕是去非洲也可以啊!”

没有希望!

这就是现在的韩国——哪怕是去年的四月十九日,李承晚被推翻之后,韩国的赤贫状况也未有显著起色。

“但必须要会说国语。”

“是啊,要会说国语,所以,你听……”

柳必东用目光扫过屋子里的食客,说道:

“听到了吗?”

听到了什么?

是他们的对话吗?

大家都是在用国语对话,有的生硬,有熟练,男人、女人,他们都在那里说着国语。

“现在的韩国上下,学汉字汉语的风气,甚至远超过的李朝,李朝时期开始,是否使用汉字就被认为是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界限。可是现在,是否会使用汉字、说汉语,却是有希望和没希望的区别,现在,在有的地方,甚至就连同相亲,女方的要求,也是要会说汉语、用汉字,因为这意味着男人有机会出国务工,改善家人的生活。”

因为柳必东出身于柳氏,是书香门第的关系,当他提到韩文与汉字相比被认为是低级的文字时,金永哲心想道——原来古人也这么觉得啊!

看来不是我崇洋媚南啊!

好吧!

我还是很正常的嘛!

“当年,日本殖民时,强迫我们学日语,可直到殖民统治结束,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多的人口使用日语。可是现在,在韩国差不多有50%的人使用汉语,这其中虽然有不少老儒生,可是即便是在乡下的农民,他们虽然没能彻底的系统学习汉语,可也会耳濡目染学点基本的。”

身为教育部的官员,柳必东自然了解这些情况。

“其实,我们学汉语还是非常方便的,很多儒生和他们的家人都会说汉语、写汉字,所以,汉语流行后,很容易普及开,再加上这几年,南洋电影、音乐的影响,汉语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韩国普及着,也许……”

想了想,柳必东说道:

“再过二十年,韩国可就能没有人再说韩语了。”

“不说也没有妨碍嘛,南洋的经济、科学都是那么的发达,只有学习南洋,韩国才有希望,也只有加强与南洋的联系,我们才能摆脱贫困!”

金永哲接着说道:

“就像暹罗一样,靠着学习南洋,过去几年,暹罗的人均GDP足足增加了一倍还多!马来亚,那就更不用说了,那就是一个唐人国家,他的人均GDP达到惊人的300美元,九州的人均GPD也超过了250美元,可以说,他们的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经济上解释着,学习南洋可以带来的改变时,金永哲又强调道:

“所以,韩语如果被淘汰,那也是因为不合时宜被淘汰。”

点了点头,柳必重说道:

“是啊,大家都是这么想的,甚至就连家长们,都要求学校增加汉语的课时,因为孩子们将来想要有个好的前程,海外才是最好的选择啊。”

和其它人一样,他们两人一边聊着一边喝酒,吃菜,到最后,甚至还吃了一碗杂酱面,等到了离开面馆之后,他们又一边走,一边聊着天,一直聊到了深夜,然后又找了一个路边酒摊,在那里继续喝起了酒来。

韩国人只要有钱,他们的酒局就是一直持续下去的,两个人一开始的时候,还聊着韩国,可是到后来,他们就聊起了南洋,聊起了经济,就这样从午夜,一直聊到凌晨。

就在他们聊天的时候,突然,一阵激烈的枪声从远处的汉江大桥上传来,一开始时,两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可是听着枪声,很快,两人就从醉薰薰的状态中恢复过来,他们错愕的看着彼此,然后又把目光投向汉江大桥。

“这,这是怎么回事?”

不一会,大桥上的枪声停止了,一辆辆军车驶过大桥,进入市区。

在军队进城的时候,柳必重、金永哲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从身边经过。

对于亲眼目睹了军队进城的柳必重、金永哲他们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但是醉醺醺的他们,在枪声中已经清醒了过来。

仅存的一丝理智告诉他们——韩国又又一次发生了政变。

这一天,是五月十六日。

凌晨,韩国海军陆战队第1旅团、第1空输特战团、第6军团炮兵团等共计3600多名官兵分别从金浦和议政府方面进军汉城市区,除了在汉江大桥与宪兵队短暂交火外,未遭遇有效抵抗,顺利占领了陆军本部、首尔市厅、警察局、广播电台等要地,并以陆军参谋总长张都映的名义在中央广播电台播放“公约”,宣布军部接管行政、立法、司法等要塞部门。

这一场军变,似乎是突如其来的,但是一切都像是经过精心的准备。就在民众们还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在汉城的街头,到处都是发表宣言书的军人,他们坐在吉普车上,用扩音器大声的宣读公约,表示发动军变是迫于现实的需要。

同时,大量的陆军士官学校的师生们穿着礼服在汉城大街进行阅兵,以表示对军变的支持。

市民们瞠目结舌的看着这些军官生们在街道上阅兵,看着军队控制着城市,听着广播中传出来的“公约”。

当朴正雄走进青瓦台的时候,在各国使馆里,各国大使馆们都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着军方的信息,美国大使馆如此,南洋大使馆更是如此。

“现在最重要的是美国的态度!”

在南洋大使馆里,情报官金国磊说道:

“只要美国支持他们,那么他们肯定会获得成功的,毕竟,韩国人的军事指挥权,在联合国军的手里。”

什么是联合国军啊,分明就是美军好吧!

其实,算起来,南洋也是联合国军的一员,在半岛战争停战后,为了帮助韩国进行重建,南洋便加入联合国军,在韩国设立军事医院,用于帮助当地民众,直到现在,在汉城还有数十名南洋军人,除了少数几人是驻联合国军司令部代表之外,其它的大都是军医。

一旁的方国良,说道:

“是的,美军的态度很重要,我现在就和司令部那边联系一下。”

很快,就有消息传了过来——韩国方面向驻韩美军兼联合国军司令马格路德出动美军宪兵阻拦政变部队的要求,遭到了拒绝。

在这个消息传到大使馆后,金国磊的第一个反应就是:

“完了,张勉完了,这次政变肯定是美国人支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