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198章 突如其来(第一更,求订阅)

10月25日,永安黄金交易场开始抛售黄金。

黄金的抛售量第一天就达到了150吨,面对这样的抛售,国际市场自然是直接吸纳了,但是国际金融资本并没有意料的是,同一天全世界范围内,美国、南洋、英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央行都在抛售黄金。

原本高涨的势头立即被打破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多月里,黄金价格不断下挫,最终,在新年前夕滑落到了每盎司35.2美元的官价,这一场抢购金潮有人哭,有人笑,但还不至于有人跳楼,最大的区别就是,南洋的官方黄金储备从3286吨,第一次突破了4000吨,全世界范围内黄金储备数量仅次于美国。

但无论如何,在这场“黄金抢购潮”之后,永安证券交易所终于完成了与纽约、伦敦的对接,尽管这个时代还没有“国际金融中心”的说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必定会成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这同样也意味着,南洋将会成为国际金融资本庄家之一。

当然,此时压根就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生活以及南洋的未来,都在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毕竟,资本主导着这个世界,无论人们是否赞同,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资本的影响。

而成为国际金融资本庄家的南洋,势必会改变这个世界的金融资本流动的方式,而这势必会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对于千百万普通南洋人来说,他们只是一如既往的过着自己的生活,从事着自己的工作。

时光过得很快,在奥运的热潮淡去,黄金抢购风潮结束,新的一年到来了。

虽然是新年,但是在南洋却没有多少新年的欢乐,氛围和往年相比,也差了许多,甚至空气中还略带着一丝沉重。

这种沉重的气氛是因为来自远方的新闻报告,让饥馑等对于南洋人来说久违的词汇通过各种渠道传了过来。自然使得很多人的心情显得颇为沉重,从民间到官方各种捐赠活动也随之展开了。

这个新年,似乎是与往年有所不同。

不过,无论如何,人们总归还是要继续生活着,工作着。

和很多人一样,在经过地铁站附近救济募捐点时,束传保往捐款箱塞了几块钱,然后就进了地铁站,在乘地铁往目的地赶去的时候,他依然在心里计算着什么。

虽然大学和研究所都有电子计算机,但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让束传宝只要有时间,就会进行一些计算。

就这样一边搭着地铁一边前行,很快就抵达了目的地,走出车站后,步行十几分钟,束传保就走进入海军技术研究所,

研究所机场跑道上,数十名技术人员,正围着一架顶上带着部大圆盘的飞机,在那里准备着什么,如果这会有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这的话,一定会吓到跳——他们正在研制中的E2预警机怎么到了这?

这架预警机并不是美国的E2,但是两者的结构却有些类似,甚至就连发动机都是同型号的艾利逊T56A涡浆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同样也应用于C130运输机,出于简化后勤的原因,便采用了同款发动机。

唯一的区别就是,它的机身是由南洋航空工业公司设计,但是与E2也是大同小异,有时候,空气动力学就是如此,总是会在不经意之间发生一些巧合,这并不是谁抄袭谁,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必然。

站在飞机的旁边,看着机背上的大圆盘,束传保这位南洋颇为知名的物理学家,问道:

“怎么样?今天可以试飞吗?”

他之所以如此关心,不仅仅是因为这部多普勒雷达凝聚着他的心血,更重要的是他深知多普勒雷达在各个领域内都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包括气象卫星等领域。

其实,原本束传保研制多普勒雷达就是为气象卫量,尽管几年前他研制的探测器通过“联邦合作一号”发射进入太空,并且发射了“束传保辐射带”,但是他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研究起了多普勒雷达。

就在束传保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时,军方找上了门,双方一沟通,他就发现军方走的更远,研究成果更突出,于是他们便展开了合作。

而军方研究多普勒雷达是为了用于预警机,没有预警机航母差不多就像瞎子一样,尽管海上的杂波少,不像陆地上那样充斥着各种复杂的地形,到处都是杂波,但舰载预警机不可能永远只盯着大海。

在这种情况下,军方需要更先进的预警机,这也就是多普勒雷达,在多普勒域能够与杂波分开,利用这一性质可以设计滤波器,消除杂波,还信号一片清新的天地。

经过数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取得了相应的进展。

“试飞是没有问题……”

万长青笑着说道:

“束教授,关键还是雷达,去年10月,美国人就试飞了他们的新型预警机。不过,我们的了解,他们的飞机依然无法处理地面杂波,根据之前我们的测试,咱们的雷达却可以有效的处理杂波,所以从性能上来,咱们的飞机要更先进。”

尽管在此之前,就已经利用机载雷达进行了测试,但是没有进行实际试验之前,一切都只是纸面数据。

很快,在人们的期待之中,这架带着大盘子的预警机轰鸣着起飞了,在飞机起飞后,在飞机起飞后没多久,雷达观测员就发现了目标——一架在海面上低飞的战斗机。

“现在还不是关键,关键是要等到飞机到了陆地上,还能够继续跟踪他。”

束传保的话声落下不多久,模拟飞机就进入了的陆地上空,一开始是高空,然后是低空,但是预警机的雷达即始终可以追踪他,收到从空中传来的位置信息,地面上尽是一片欢腾,尽管仍然些杂波,但这款雷达无疑是可靠的,可以过滤大部分地面杂波的。

很快,预警机研制成功的消息,就上报到了李毅安的面前,面对这个消息,李毅安并没有显得太过兴奋,这样的结果早就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毕竟,当初在多普勒雷达的颜值上,他是给予一定技术指导的,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是理所当然。

有了采用多普勒雷达的预警机,意味着南洋在雷达技术上的全面领先,这一技术可以在其他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进而提高南洋的军事科技水平。

“好了,科技军事的时代到来了。”

之所以会发出这声感叹,是因为李毅安很清楚,在未来的十几年里,军事科技技术对战斗力的提升,就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在那个时代,科技决定一切。

就像众所周知的海湾战争,尽管那场战争给全世界军事领域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实际上海湾战争的技术水平大概也就是八零年代水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技术是七零年代水平。

但是,各种新技术的全面应用,还是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现在,这不过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下一步应该是什么呢?”

翻看着手中的报告,李毅安头也不抬的在记事本上写道:

“卫星定位!对,就是这个了……”

其实,早在两年前南洋就开始进行卫星定位方面的研究,一开始的时候,研究方向与美国的子午仪系统相同,尽管从理论上来说,它可以满足基本定位的需要,但是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它最终还是会被GPS所取代,所以,两年前,李毅安就给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利用时间测量,由导航卫星搭建的星地坐标系中,每个星座都有自己的坐标信息,通过测量自与星座间的距离,就能解算出我们在该坐标系的位置。在信号传播速度已知的前提下,时间测量越精密,位置解算就越精确。

这也就是GPS的原理方向。从根本上说,导航的核心就是时间测量。”

而在这种导航卫星中原子钟就是导航卫星的“心脏”。尽管早在十几年前,原子钟就已经发明了出来,但是要把原子钟送上太空并不太容易。

所以,直到现在,南洋的多个研究机构都在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

“希望能够尽快取得突破了。”

口中这么自言自语着,李毅安又简单的书写了几个研究方向,这些最终会被送到国王试验室,由那这进行研究,然后再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合作,在过去的几年间,通过这样的合作,南洋的科技研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些进步都是极其惊人的。

就在上个月,南洋在长安大学内铺设第一条试验型光纤。

光纤、互联网、GPS……如此种种,想着过去几年间南洋在技术领域取得的进步,李毅安颇有一些得意从烟盒里取出了一根雪茄,点着后抽了一口,然后又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一边踱着步子一边思索着:

“事情就是这样,只要给予一些方向性的指导,以他们的聪明才智,总能够给自己带来惊喜,而这样的惊喜,最终会改变所有的一切。”

就这样,置身于窗边的李毅安,凝视着窗外的夜空,满天繁星璀璨,此时此刻应该也有无数人仰视着星空吧!

仰视星空的同时,李毅安想到南洋的那些繁星,那些繁星们势必会改变整个南洋,甚至整个世界的!

就在这时,书房的房门被推进来了,走进来的是办公室军方联络官杜伦飞,他先是立正敬礼,然后说道:

“阁下,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