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169章 难兄难弟(第一更,求订阅)

剧本交流虽然是非常尽兴的,但总归是要结束的,毕竟,人家是要去参加电影展的。

虽然对于电影展本身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对于电影展上的各国明星……李毅安也就是有远观之心的,当然了,要是碰到合适的,亵玩一二,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增产报国,以身作责。

在以身作责这一点上,李毅安从来都是冲锋在前的。

不过,谈剧本只是爱好,正经事还是要干的。

虽然南洋的各种事务都是总长负责制,但是总有一些问题需要交到李毅安的案前,由其亲自拍板,其中涉及到的大都是外交事务。

比如说即将开始的美国大选,对于南洋来说,就是重中之重。

“目前根据外界分析,现任副总统尼克松胜出的概率最大,四年前,他就任副总统后,不仅摆脱了旧时形象,而且在出访拉美,尤其苏联的过程中,与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建立起一个勇敢有担当的政治家形象,深受美国各界欢迎,因而其顺利获得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

在李国仁汇报着美国大选情况时,翻看着手中的资料,李毅安的嘴角轻扬,都是老朋友啊。

确实都是老朋友!

拿尼克松来说,他和麦卡锡一样,都是反苏先锋,他曾坚持调查前国务院高官阿尔杰希斯,最后确定其苏联的间谍,最后导致希斯入狱数年——在那几年,他和麦卡锡把不少罗斯福的人,都送进了监狱。

也正是在那时候,因为麦卡锡的关系,他成为了李毅安的老朋友。

甚至,也正是在尼克松的引导下,麦卡锡才没有愚蠢的把矛头对准军方,在军方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招惹上那群家伙——想来也是,麦卡锡在另一个世界,脑袋让驴踢了居然去招惹军方,二战中超过2000万人在军中服役的经历,使得现在的军方影响力远超过任何团体。

不过,在李毅安的指点下和尼克松的引导下,这一次麦卡锡的脑袋没有被驴踢,更没有因为政治前途丧尽,沉迷酒精中,最后患上急性肝炎去世,眼下他仍然在国会山为美利坚卖力的工作着,当然,对待老朋友,依然如故的敢打敢拼。

但无论如何麦卡锡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至于尼克松,成为李毅安的老朋友,原因非常简单——五二年艾森豪威尔大选期间,媒体爆出作为其竞选拍档的尼克松的竞选基金丑闻,艾森豪威尔就动过换人的念头。他的高级顾问让杜威给尼克松打电话,让他提出辞呈。此时尼克松正在电视台,准备上节目澄清竞选基金的事情,当即气得浑身发抖。

而这个时候,是李毅安出面帮助他化解了危机——在适当的公关下,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都没有进一步播报其丑闻。这才使得他能够顺利度过难关。

在艾森豪威尔身边的八年,尼克松不得不费尽心思,或攻击对手,或谨守职责,去讨好艾森豪威尔。而艾森豪威尔为他提供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副总统角色,让他在内政外交上都能发挥关键作用。在尼克松之前,副总统不过是个毫无用途的摆设,也正因如此美国媒体才称尼克松是“第一位现代副总统”。

而在过去的八年中,尼克松一直对李毅安充满了感激,在很多对南洋的援助案上,他都发挥了一些影响力。

妥妥的老朋友啊!

“所以,我们认为,尼克松很有可能成为下一届美国总统,我的建议是,我们应该派出人员表示我们的支持。”

李国仁的分析没毛病,尼克松现在的风头正劲,去年那场著名的“厨房辩论”,让他赢得很多美国民众的好感。

无论是从哪一点来说,他似乎都是稳操胜券的。

“那么肯尼迪呢?”

李毅安反问道。

“肯尼迪他是在今年1月2日正式宣布竞选总统,并随后在初选中取得关键胜利,作为民住当的候选人,从目前掌握的情报来,肯尼迪与尼克松有许多相似的经历。

他们都有体弱多病的少年时代,都曾经在二战中参加过海军,都在回四七年进入国会。但在家庭出身方面,两人却是天渊之别。肯尼迪出身于马萨诸塞州望族,自小锦衣玉食,根本不用为生活而忙碌奔波。他在读大学期间两次到欧洲游历,与许多名流过从甚密。

如果说尼克松是从小镇里走出的创业青年,肯尼迪就是大城市里优游的富二代。尽管出身不同,两人却一直相互敬重。肯尼迪家族曾为尼克松竞选参议员提供资助,肯尼迪也表示乐于看到尼克松获胜。

值得一提的是,肯尼迪的参议员办公室曾一度设在尼克松的副总统办公室对面。尼克松与肯尼迪私交良好……”

是不是很美国!

是不是很灯塔!

所谓的小镇创业青年,最终还是要靠大家族的支持。

那些“美国贵族”才是美国真正的幕后主人,至于小镇创业青年,往往不过就是白手套而已!

想到佩姬为儿子安排的那桩婚事,李毅安感慨之余,更加确定了“现代哈布斯堡家族”的想法。

或许,占领全世界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儿子足够多,通过财团之间的联姻,于幕后操纵世界也不是不可能的。

翻看着外交部的资料,相比于对尼克松的看重,对肯尼迪的关注非常少。和尼克松一样,肯尼迪也是老朋友,不过这个老朋友呢……关系就是比普通朋友亲近,毕竟,人家是富二代,需要帮忙的地方不多,至于政治上,有肯尼迪家族在,也不需要其它人的帮助。

盯着手里的资料。

那些冷冰冰的数字,那些硬生生的图表,就好像是做题家们的解题过程一样,最终得出了一个答案。

直接翻到最后,就见最后一页赫然写着一段话:综上所述,有理由相信尼克松将会赢得此次大选。

这时候,李国仁也到了汇报的最后部分了,道: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不认为肯尼迪能够赢得大选。”

这个判断……很正确,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是他们忽视了一点,想了想,李毅安拿出了两个人的照片,问道:

“你看他们……”

将两张照片放在桌子上,李毅安反问道:

“如果是你的话,他们两个人之中,你会选择谁?”

“什么?”

李国仁一愣,有些不解的看着阁下。

“国仁,现在时代已经改变了,现在是电视机的时代,美国有五六千万台电视机,电视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不仅把人类的身体按在了沙发上,还深刻地影响到了人类的政治与经济。”

李毅安手指指着肯尼迪,说道:

“你看他,看起来可比尼克松上镜多了!”

六零年的大选,是第一场被电视机改变的大选,已经当了8年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竞选总统,他的竞争对手是帅气的肯尼迪。当时,美国人第一次通过电视机观看了总统竞选辩论。最后的调查显示,那些通过收音机收听辩论的人,大多认为尼克松赢了;而收看电视的人,则认为肯尼迪必胜。

最终的结果是:肯尼迪赢了。

相比于尼克松,肯尼迪无疑是一位“电视总统”,他很清楚新兴媒体的重要性,这将可以使他以一个相对随意和个性的方式,越过国会直接面对选民。

肯尼迪熟练而恰当地在电视上露脸,给了美国民众一个正面的印象。这一幕改变了美国总统竞选文化,他和夫人杰奎琳成为这个国家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象征。

“相貌英俊的约翰·肯尼迪就是电视天然的宠儿,在形象上他占了先机,或许尼克松经验老到,在辩论中还略占上风。但在电视荧屏上,两人的个人形象对比是非常强烈的,所以,我认为……他有挑战尼克松的潜力。”

李毅安当然不会把话说的太死,哪怕就是明知道未来,也不能够说的太绝对。

李国仁听着李毅安说的那些话,在惊讶之间,又不得不承认,他给出的答案,是极具可能性的,人嘛,很容易受视觉影响。

“阁下,如果从这方面来看,肯尼迪很有可能会对其造成威胁,那么……我们应该两头下注了。”

李毅安“恩”了一声,说道:

“先两头下注吧,但是最终,总是要选择的,他们两个人都是非常有潜力的,即便是一方失败,失败的一方,将来还是会卷土重来的,所以,注定控制好节奏,嗯……先派人过去以私人身份分别捐款100万美元,毕竟都是老朋友嘛。不能厚此薄彼。”

尼克松未来肯定会卷土重来的,所以,这笔钱不能省了,等到他失败之后,再烧烧冷灶,加深一下感情。相比于肯尼迪那种什么都不缺的富二代,李毅安更喜欢和尼克松这样的小镇青年打交道,毕竟,他们的资源有限,更需要外界的帮助。

什么是老朋友?

当然是互相帮忙的那种了。

可惜了,这两老朋友都长不了,一位撑不了几年,就脑洞大开了,而另一位呢?直接选择了听墙根,结果还被几个记者给曝光了,最后成为美国历史唯一被弹劾的总统。

这可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啊!

给他们做心灵导师有点困难啊!不过今年可以选择一个时机访问美国,然后和他们聊聊。无论如何,心灵导师总是需要做的。

毕竟,只有成为心灵导师了,才能进一步加深老朋友之间的关系。

“好的,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在处理好这对难兄难弟的事情后,李毅安又拿起了另一份报告,报告是秘密情报局提供的,文件刚展开,李毅安就微微一愣,诧异道:

“这是?”

报告中赫然是一叠照片,航拍照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