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145章 非洲帝国的隐患(第一更,求订阅)

每一个国家都渴望富强!

尤其是二战后,几乎每一个新生国家,那些睁眼看的本国精英们,都怀揣着某种富强的梦想!

别说是在亚洲,即便是在非洲,同样也是如此。

埃塞俄比亚!

在二战前,它是整个非洲唯一的独立国家!

那会它叫做阿比西尼亚。

这个国家历史极其悠久,统治着埃塞俄比亚的所罗门王朝声称他们是以色列的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直系后裔——这甚至带有某种神话兴致。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战前非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在19世纪时,他们甚至曾击败了意大利的入侵!

因此名扬世界。尽管在二战前,这个国家曾经为意大利占领,但是在盟军的帮助下,这个国家得到了光复。

在国家光复之后。海尔·塞拉西皇帝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宣布“此日是埃塞俄比亚历史上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为了表示同过去的历史有所区别,皇帝宣布将国名改为更加庄重的“埃塞俄比亚”。

战后的埃塞俄比亚迎来了其历史上最美好的时期,没有的列强的入侵威胁,国内的政治精英们也在那里制定着雄心勃勃的计划——企业改变这里落后的现实。

亚的斯亚贝巴。

意为“鲜之城”,城市依恩陀陀山所创建,主要大街傍水流而修。街道旁奇烂漫,这也是其“鲜之城”的来源。虽然这里地处热带,但是因为其位于海拔2400多米,所以城市一年四季如春。

在城市内外到处都是桉树,苗条修长,苍苍郁郁,这种引自澳洲的树木生长迅速,是70多年前,在此建都孟尼利克二世皇帝为解决首都的薪柴和建筑材料问题,在欧洲顾问的建议下号召百姓广为栽种,同时由国家廉价提供树苗,并免征种植树木的土地税。不到二十年间桉树不但长满全城,更在城市四周形成一个宽阔的绿化带。

而南洋驻埃塞大使馆,就位于这郁郁葱葱的桉树林附近,当微风从树林吹来时,整个大使馆内宛如开了空调一般,凉气逼人。

在距离大使馆不远的树林下的草坪上,几名使馆的工作人正悠闲地享用凉风,而在不远处,几名埃塞人正在为他们烤制烤肉。

“舒服啊,这里虽然靠近赤道,温度却如此的宜人,说它四季如春也不为过。”

坐在折椅上的田承华享受地感叹道。

他是刚刚上任的情报官,负责南洋在埃塞情报工作,因为这里并不是南洋的情报工作重点,所以,他的手下一一共也就只有三个人。

“的确如此,处在高原的缘故,所气候特别宜人,跟平原地区完全不是一回事,想想前年海德拉巴,一天之内都能给我热晕了两三回。”

柳德文的话声刚落,刘树邦就笑道,

“哈哈,夸张了,那里不比长安热。”

“可是没空调啊!况且,当时是在野外,一呆就是四五天。”

这倒是实话,情报人员不可天天呆在办公室里,他们的工作是天天出去。

很快,烤肉就上来了,在三个人享用着冰镇的啤酒与烤肉的时候,柳德文主动的介绍起了埃塞俄比亚情况。

“埃塞俄比亚,说是属于英镑区,但是现在这里受美国的影响更大,从五二年起,美国根据“第四点计划”向埃塞俄比亚提供经济援助。

截止到目前,美国向埃塞俄比亚提供了9670万美元的援助,为其建立起食品加工厂、织品制造厂、油籽提炼厂、玻璃厂等企业。目前对埃塞俄比亚的援助额达到美国对非援助总额的一半。

埃塞俄比亚国家银行发行的钞票上面是美籍行长布洛尔斯的签字;美国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提供了修复公路的贷款;美国人还担任国家计划局、公路局的局长和皇室家庭总管。”

对于这些情况,田承华在来之前,就已经了解到了,他吃了一口烤肉,问道。

“那么我们在这里的影响力呢?”

“工程啊,美国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提供了修复公路的贷款,南洋的公司帮助他们建设公路,我们的影响力,基本上就是这个。”

“也不全对。”

刘树邦反驳道:

“我们的影响力还是有的,本地市场上70%的进口工业消费品都来自南洋,他们穿的、用的,包括路上的汽车,大部分都是南洋制造。”

“还有飞机,皇帝去年订购了一架c717。”

柳德文口中的皇帝,就是那位海尔·塞拉西皇帝。

“其实,他原本是想订购的c707的,不过呢,707太大不适应这里的机场。”

“主要还是因为太贵吧!”刘树邦笑道。

“这个地方怎么说呢?虽然在这个国家,有一些开明人士试图将这个国家引入现代化。

但是整体上来说,直到现在,除了来自美国的外援以外,这里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埃塞俄比亚的主要收入来自关税和国内税收,咖啡、烟草、兽皮是其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虽然奴隶买卖消失了,象牙贸易也因中部非洲持续十几个世纪的捕猎而消失。

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以外是一片中古的世界。除了欧洲人经营的一些现代化农场以外,几乎拥有全部土地的埃塞俄比亚教会和大贵族,仍然按照几千年以来的惯例向农民们收取实物地租。此外,农民还要服劳役、缴纳公路和桥梁的建筑税以及教堂税。”

“没有现代的教育,除了加拿大援助的几所中学外,整个国家都没有什么教育可言。”

“不过,说起来,日本在这里倒有一定的影响,54年海尔·塞拉西皇帝访问日本时,日本向这里派遣了1.5万名稳移民,他们带来了工程和农业技术。”

对于日本人在埃塞俄比亚的存在,田承华并不陌生,那年皇帝也曾访问过南洋,但是,没有从南洋得到什么好处?除了一些老旧的军火之外。

而日本却向那里转移了一定的人口与缓解国内的人口压力。

“还有就是南斯拉夫,铁托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还捐赠了一座制厂,一座皮鞋厂和制砖厂,并且派出了医生、教师以及军事和农业顾问,甚至南斯拉夫的专家还为皇帝制订了五七年到六一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只是被做成一本装潢精美的大书,用于宣传,从来没有执行。”

这才是最神奇的地方,帝制的埃塞俄比亚和南斯拉夫这种超越意识形态的奇特友谊,是建立在对苏联的恐惧这个共同基础上。

听着刘树邦和柳德文两人你一方我一语的讲述,田承华有些疑惑的问道:

“这是为什么呢?”

“教会!”

柳德文说道:

“因为教会认为战后的外部世界突飞猛进的工业发展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反基督的。所以,来自铁幕两边的农业专家全都建议对农业进行全面改革,包括改良种子、施加化肥、修建灌溉工程、扑灭牲畜疫病,但是他们的建议都被彬彬有礼地搁置起来。”

刘树邦则在一旁赞同道:

“对,反正就是一句话,无论他们提出什么样的建议?对于皇帝来说一概的不接受。”

听着他们两个人的描述,田承华整个人都被整不会了。

但凡是个正常的国家都会抓住机会发展自身,可是他们呢?压根儿就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田承华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国家的危险。

“这么说阻碍这个国家发展的最大障碍也就是他们国内的保守贵族和教会了。”

“对,就是他们。”

柳德文接着说道。

“目前来说,埃塞俄比亚最坚定的改革力量,就是陆军。因为国内最优秀的中学毕业生都要进入战后成立的哈拉尔军官学校就读。

所以目前陆军已经是受教育的青年的集中地,也是改革派的中坚力量。但是他们的升迁又受到年龄大,能力较差的将校军官的阻碍,所以这些人对他们是心存不满的。”

“你忽视了一点,这些人曾经见过外面的世界。”

刘树邦在一旁说道:

“这些青年军官在半岛战争期间,曾经参加过半岛战争,当时埃塞俄比亚挑选了精锐士兵变成了一个营,大约有1200人编制在美国陆军第七步兵师下战斗。

在战争期间,他们被认为是联合国军中最顽强的部队之一,在战争中他们的伤亡过半,但没有一个人被俘。”

喝了一口啤酒,刘树邦接着说道。

“这些人现在大都是埃塞俄比亚陆军的骨干,他们曾经见识过外面的世界。

也深知这个世界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变化之中,所以他们的内心是渴望变革的。但是他们的想法压根儿就没有任何意义。至少,现在在他们没有掌握权利之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也许……”

点了点头田成华喝了口啤酒,看着山下的这座依山而建的城市,想了想说道:

“也许是这样,也许不是,谁知道呢?毕竟未来我们所有人都无法预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