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120章 猎人与猎物(第三更,求订阅)

谁是猎人?

谁是猎物?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猎人与猎物从来都不是固定的角色,猎人可能沦为猎物,而猎物也可能摇身一变成为猎人。

其实,这才是世界的运行规则。

而为了避免自己沦为猎物,除了打铁还要自身硬,练好内功之外,也就是做大朋友圈了,这个朋友圈是复杂的,既然像马来亚、兰老以及泗水这样的自己人,也有暹罗那样受南洋扶持的“卫星”,当然,还有像韩国、南越、伊朗、伊拉克之类的老朋友。

在时光进入五八年之后,长安是热闹的,迎来送往,往来不断,既有来自伊拉克的经贸代表团,也有伊朗国王的访问,对于南洋的建设巴列维自然是心驰神往已久,在南洋的参观也坚定了他要实现现代化的决心,不过,他来南洋是来散心的——他刚刚把王后送到欧洲。

因为王后不能生育,所以,为了确保皇位后继有人,巴列维只能另寻他人。

在接待巴列维时,看着其有些落寂的神情,李毅安只能抱之以同情的,其实,他倒是挺愿帮帮忙的,不过,考虑到他现在还没有新的王后,所以,也就只能是爱莫能助了。

不过,为了安慰巴列维这个好学生,李毅安特意为其展示了南洋的另一面。

训练场上,数十辆zt-1型坦克正在疾速行驶,它们时而射击,时而机动,只看得巴列维和一众伊朗军官无不是面露惊慕之色。

“这就是你们zt1坦克吧,在运河危机时,就是它们摧毁了苏联的is重型坦克和t54坦克是吗?”

巴列维扭头问道。

“对,就是它,在去年的长安防务展览会上,包括南斯拉夫在内的多个国家都采购了这种坦克!”

不得不说,战争就是最好的广告,一场运河危机,不但让南洋的战斗机和响尾蛇导弹名扬世界,还让南洋的坦克、自行榴弹炮打出了名声,虽然没有战斗机那么响亮,但现在的南洋武器,甚至因为其精良,而被视为“东南亚的德国货”——嗯,被视为德国武器在亚洲的发展。

对于这个评价,虽然有些无力吐槽,但李毅安也很无奈啊,就像南洋很多企业持有的德国品牌一样,本身就是想利用品牌效应扩张市场。

所以,对于此,南洋兵工业界,自然也是接受了。如果不是因为毛瑟之类的工厂仍然存在,估计南洋也会有自己的毛瑟。

“沙阿,如果你们愿意采购的话,南洋进出口银行可以向你们提供贷款,”

李毅安笑着说道,至少在巴列维被推翻之前,伊朗在国际信贷市场上的声誉还是不错的,况且,现在他们还接受南洋的政府开发援助贷款。

作为苏联的邻国,而且在二战期间曾遭受过苏联入侵的邻国。对于北方的那個邻居,他们是打心眼里的不信任,即便是财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伊朗仍然投入了大笔的军费,以加强军备,防范北方的入侵。仅仅只是去年,他们就从南洋和美国购买了数千万美元的武器。

可以说,李毅安的建议一下就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一听说可以用贷款购买武器,巴列维立即满面欢喜的说道:

“那可真是太好了,等一会让他们试乘一下,如果他们认可话,我们就会……”

不过,不等他说完,就被身旁女人打断了。

“父亲,首相说今年的财政开支非常紧张,如果没有必要的话,需要停止军火采购。”

说话人是娜兹公主,巴列维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埃及末代王朝长公主法丝亚·福阿德的女儿,她的母亲早在二战前,就因其美艳的相貌,被称为“亚洲维纳斯”。娜兹公主遗传了母亲的蓝眸、大眼,立体的五官以及玲珑的身材,在出访南洋时,作为长公主的她,虽然只有十八岁,但却一直跟在巴列维的身边。

现在适时的出言劝阻,实际上就是……对巴列维的正常操作,作为国王的巴列维在军火采购上经常性的上头,在另一个世界,凭借着七零年代的石油利润,巴列维向英美大撒币,立誓要建立全世界仅次于美俄的现代化军队。

仅仅只是f16就采购了300架,再加250架f18,80架f14以及188架f-4鬼怪和166架f-5e,再加上7架e3预警机,可以说,这些订单全部到货的话,足以让其成为世界第三大空军,哪怕是东大也难望其项背——毕竟,那会东大只有十几架7爷。

当年人家可是一口气撒出了几百亿美刀的订单,那可是美金的时代!

其一但上头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而这位大公主的作用,显然就是踩刹车的作用。

果然,她这么一说,巴列维便无奈的耸了下肩膀,笑道。

“阁下,这就是伊朗的现实,我们的财政收入是非常紧张的。”

“所以,你们才需要进一步发展经济。”

看了一眼那位相貌与其母亲颇为相似的娜兹公主,李毅安笑道:“只有把经济发展好了,才会拥有更加强大的军备,”

“阁下,伊朗和其它国家不同,我们和苏联接壤,苏联的威胁是无处不存在的,二战后,他们甚至在北方扶持了库尔德共和国,想要分裂我的国家,我们所面对的压力,让我们不得不全力加强我们的军事力量,而娜兹……”

将目光投向身这的女儿,巴列维无奈的说道。

“她并不了解这些。”

“但是首相很清楚,父亲,他说您必须要在建设和军队之中,两选一。”

公主的回答,让李毅安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岔开话题说道:

“确实,很多时候,现实就是如此的无奈,对了,去年,哈桑来南洋时,通过贷款引进了一些南洋的工业装备,现在那些工厂建设的怎么样了?”

“阁下,简直就像奇迹一样,在我来南洋之前,我们在德黑兰的化肥厂就已经投产了,我们第一次生产出了化肥,今年等到机械厂投产之后,我们还将会生产三轮汽车和小型四轮拖拉机,您可能不知道,在化肥厂投产的时候,即便是最顽固的人,也变得无话可说了……”

提到伊朗正在推行的工业化,巴列维简直就有说不完的话,毕竟,这些都是他梦寐以求的,而且确实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似乎就成了巴列维的汇报会,他不断的汇报着这几年伊朗所取得的方方面面的成就,从工业建设,到交通建设,从城市建设到乡村建设,总之,巴列维就像一个小学生似的,每说完一些成就的后,就会眼巴巴的看着李毅安,那双眼睛中传递出一个信号——快夸夸我,夸夸我!

面对这样的要求,李毅安自然是毫不吝啬的,老师夸学生嘛,总是会不吝于表扬,况且只是言语上的,可即便是如此,巴列维仍然表现的非常激动,在返回城区的路上,两人同乘一辆车的时候,巴列维这才表露出自己的心声,用充满抱怨的语气,说道:

“阁下,您知道的,伊朗需要美国的援助和贷款,如果离开他们的贷款和援助,我们很快就会陷入危机之中。

但是美国人却总是对我们的事务指手划脚,他们甚至从来不考虑,在伊朗大约80%的人依靠农业生存。

一般的伊朗农民已经习惯了极度贫困的生活,几乎不与村庄以外的任何事情打交道。大多数伊朗人消费的唯一进口商品是。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美国人所说的那样,推行他们所谓的那些改革,很有可能会破坏我们的局面,可是美国人压根就不问这些,他们……”

听着巴列维对美国人的抱怨,李毅安的眉头微锁的,这就是冷战早中期美国人最幼稚的地方——总是想着把他们的那一套推行到全世界。

从伊朗到越南再到其它国家,总是试图推行他们的那一套,甚至以中断美援作为威胁,在过程中完全不顾实际。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他们在南越、在伊朗等地失败的原因——论对盟国的打击力度之大,美国甚至比盟国的敌人还厉害。

为了迫使他们听话,美国会用美援以及其它各种方式一直在对他们施压,对们进行各种“政治手术”。

最后呢?

就像吴庭艳对美国人说的那番话一样:

“你们如果继续歪曲我……你们可以推翻我,你们是做得到的,但是你们这么做,美国的孩子们有一天必会来到这里,他们将会死在这里。”

想到南越和伊朗未来的结局,李毅安心叹一声,看着满面怨言的巴列维说道。

“沙阿,在东方有一句步子大了容易扯着淡,对于美国的要求,伱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而不是一味的听从。

如果有必要的话,南洋会支持你们的,至于资金,我们和英国一起成立的印度洋银行,如果伊朗愿意实施金融上的改革,我们是愿意提供帮助的。”

不经意间,李毅安抛出了他的诱饵,这种帮助当然只是第一步,最终是要在伊朗推行大洋英镑。

“当然,这只是一个选择,”

李毅安说道。

“任何改革都离不开金融的稳定,就目前来说,伊朗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以及里亚尔贬值都在阻碍你们的经济发展。”

虽然只是浅显的提了一下,但却也让巴列维深以为然的表示了赞同,但是在是否接受印度洋银行帮助的问题上,则显得有些犹豫,并没有给予什么答复。

但……这件事不着急,慢慢来,有一天,他们自己会加入的。很快,车队就驶进了官邸。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